登陆注册
5383900000004

第4章 天人相应与生命整体观(1)

人既然生活在宇宙之中,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就要受到自然界种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中医学在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问题时,常常把人体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在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有关人体生命和疾病的病理及治疗等问题时,强调要重视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统一性。

(一)从“天人相应”谈整体生理观

中医学在探讨人的问题时,不是将人孤立来看,而是把人放到整个宇宙中去考虑分析。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著作《黄帝内经》认为,阴阳学说适用于整个宇宙,是自然界必须遵循的法则和规律,是总括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纲领,作为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自然而然地也适用于阴阳学说,这就是“天人相应”的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因此,中医学在讨论生命的活动规律时,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而且重视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天有方位、季节、气候等因素,地有谷物、地域等因素,天给人以五气(风、暑、湿、燥、寒),通于脏腑;地供给人以五味(酸、苦、甘、辛、咸),入于脏腑,达于肌表,使脏腑的功能协调、气血旺盛,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论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这里用五味代指各种饮食物。即人体阴精的产生来源于各种饮食物。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只有适应自然界气候的变化规律,才能有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这一点体现在人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活动进程之中。

自然界一年有四时的更替,冬寒之极要变生春温,夏热之极要变生秋凉,所以四时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万物顺应自然界的阴阳转化规律,就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适应性变化规律,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同样也顺应四时气候的正常变化,而在功能活动中作出适应性反应。如春夏之时气候温热,人体的阳气要顺应自然之性而发泄于外。此时,人体的腠理(肌肤纹理)疏松,血管舒张,气血充盛于体表,津液代谢表现为易出汗而小便少。秋冬之季气候寒凉,人体的阳气顺应自然之性而收敛于内。这时,人体的腠理致密,血管收缩,气血等精微物质趋向于体内,津液代谢表现为汗少而小便多。所以,《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人正是适应自然界寒暑气候的变迁,调节汗与尿的排泄,以维持人体津液正常的代谢。

人生存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所以人体正常的脉象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脉象,象指表象、现象、征象,即脉搏动时表现于外的生理或病理现象。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长变化规律,而人体的脉象也随着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生着相应的改变。随着一年四时的变迁,脉象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素问·脉要精微论》论述了四时正常脉象,原文曰:“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对于四时变迁而引起的正常脉象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还形象叙述道:“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在五行中属木,为肝所主;夏季为阳气最隆盛的季节,植物茂盛壮美,在五行中属火,为心所主;秋季万物果实饱满,秋气内敛,而不外露,在五行中属金,为肺所主;冬季阳气闭藏,在五行中属水,为肾所主。人体脉象随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而变化。春脉弦如规。规,作圆之器,引申为圆润而光滑,即有一定的饱满度,春天是自然界阳气生发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所以脉象由表出里而主浮,而天气犹寒,脉管稍带敛束,故脉如琴弦之端直而挺然,故为弦脉;夏脉洪如矩。矩,为作方之器,引申为有棱有角,触摸非常明显,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隆盛的季节,自然界中的万物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人体阳气亢盛于外,气血也充盛于人体,故现洪脉;秋脉浮如衡。衡,指秤杆,是轻的,要保持平的状态,秋天天气转凉,阳气束敛,而秋为肺所主,肺位居上焦,所以脉的部位表浅,轻取即得,故为浮脉;冬脉沉如权。权,指称锤,即应沉重,冬为肾所主,《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所以说肾具有贮藏阴精的功能,人体的气血收敛,潜藏于内,阳气也随之内伏,故脉象偏沉,重按始得。故《素问·脉要精微论》又形象地阐述春天伴随自然界中阳气生发,脉象犹如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夏天随着阳气的隆盛,脉象相应地在人体肌表,气血充盛,来盛去衰,有如波涛汹涌;秋天伴随阳气收敛,脉象与之相应,则有由表向里的趋势,就像蛰虫准备躲藏一样;冬天随着阳气闭敛、内藏,人体脉象也相应地沉伏于里,就像冬天紧密躲藏的蛰虫一样。以上从人与自然相应的角度分析了正常脉象在一年四时的变化规律,如原文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即人体脉象随自然界四时的阴阳消长变化而变化,与自然界四时变化规律相适应。总之,人体脉象和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息息相关。

人体的这种适应性,不仅表现在顺应一年四季阴阳的变化规律上,还表现在顺应一日之中昼夜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上,以调节机体正常的活动。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有影响,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同样对人体生理也有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人体的阳气在太阳刚升出地平线之时,由里出表,调节腠理开合,以抵御外邪,到了中午自然界的阳气隆盛之时,人体的阳气也隆盛,当太阳西下,自然界阳气开始下降的时候,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变虚。这时,为了防止外邪入侵,人体的汗孔也闭合了。所以,到了傍晚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具虚之时,人不能再过分地进行体力劳动,不能扰动自己的筋骨,这种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变化,白天趋于体表,夜间潜藏于内里的运动趋向,反映了人体随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而出现适应性调节的规律,只有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人才能健康长寿。

很多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人的体温、心率、血压、血糖等,都有二十四小时的节律性变化规律。大量实验研究也证明中医关于四季、昼夜周期变化对于人体影响的说法基本上是科学的。另外,近年来科学家又发现,太阳黑子周期性活动和人的血沉、血红蛋白、血压的周期性起伏有关,和流行病、传染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存在一定关系。这种研究天体运行和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的科学,叫做“医学气候学”。这一门新科学的发展,也有力地揭示了“天人相应”理论的科学价值。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还体现在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机能也不同。由于地域气候、文化差异,人们的风俗习惯不同,人的生理、体形等方面也都有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体质的形成。如南方人体形多瘦小;北方体形多高大;江南地区气候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气候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

《内经》中还有许多篇章论述的内容是从人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观角度出发进行阐述的。如《素问·经脉别论》论述了饮食水谷在体内消化、吸收、传输的过程,必须与五脏阴阳和自然界四时寒暑变迁相协调统一,也即“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二)从“天人相应”谈整体病理观

中医学在分析疾病的病理机制时,不但注重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还注重考虑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分析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所引起的人体的病理反映,把自然界的异常变化与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统一起来。如《素问·咳论》提出了咳不仅与肺有关,还与五脏六腑有关的说法,正是基于原文中的“人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素问·痹论》中按照季节及五体的不同,将痹症划分为五类,即筋、脉、肌、皮、骨五种痿证。这些都是由中医“天人相应”的基本道理所决定的。

人体疾病的发生与人体正气和自然界的邪气有关,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正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异常,超越了人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使得人体不能对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及时地做出适应性调节,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春季气候本应该温暖,可偏偏寒凉,人就容易感受风寒;夏天过于炎热,人就容易受热中暑。因此,疾病的发生既与人体正气强弱有关,又与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有关。如果人体正气充足,抗病能力强,则人体一般不会发病;如果自然界气候变化特别突然或剧烈,人体正气相对邪气不足,则抵御邪气的能力相对减退,邪气就会乘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

同类推荐
  •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作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破解中医治病秘码:临证辨象》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共分趣话中医、本草传说、悬壶奇案、中医绝技、中医传承、药名诗联、中医成语、谚语养生、文苑医话、名人养生、宫廷秘方、中医诊病12章,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使读者在轻松阅读间了解千古杏林传奇,博览经典中医名著。认识名药名店名方,领悟中医文化精髓。一卷在手,品味咀嚼,不啻一顿精神美餐。《趣味中医一本通》适合喜爱中医的读者阅读品味。
  •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为了帮助健康体检者、患者及家属、亲友解读健康体检的检验结果,由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检验病理专业委员会牵头,会同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等单位,组织老专家和在一线忙碌的同道共同编写了《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这本科普性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妇产科医师处方手册

    妇产科医师处方手册

    本书由药学和妇产科专家共同编写,详细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处方。主要包括妇科感染性疾病、妇科急症和妇科急腹症、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盆底疾病;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并发症、异常产褥、新生儿常见病、产科特殊处理措施、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等。每种疾病按概述、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注意事项等编排。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经典、简明实用,针对品种繁多的药物和疾病,提供了临床用药的最佳处方,适于妇产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金匮要略》导读

    《金匮要略》导读

    但原著年代久远,文辞古奥,阅读困难,不易准确理解和掌握。编者立意于深入浅出,释疑解惑,详述原著的写作背景、内容安排、重点难点、学术渊源、学术沿革、学术体系、学术观点、学术评价、应用心得和学习方法等。原文排列顺序以明代赵开美校刻的宋本《金匮要略方论》为准,解说忠实于原著,力求平正公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临床应用,讲清难点疑点。各类病证都在释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病因病机、主要症状、辨证要点、治疗方法、对证方剂、药物配伍、使用方法、调摄养护等,前后系统连贯,要旨一目了然,密切配合临床,贴近医疗实践,便于读者学习、理解和应用。
热门推荐
  • 逐幻纪

    逐幻纪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逐,是追逐,追逐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倚楼听风雨,但看江湖路!逐,是驱逐,驱逐那-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背携无刃刀,手戴神光脑,这是王暮的逍遥游。太苍二手市场,是何人所建??丽佳楼,又是何人所创?急急联盟,又是什么组织?当快递人员,敲开你的密室!当黑丝白丝,遭受广大女修狂抢!这一切的背后又隐藏了什么?是传奇势力的爆发,还是邪恶组织的爪牙?一切尽在逐幻纪。
  • 重生灵泉千金

    重生灵泉千金

    安婧瑶是21世纪的新新女性高龄剩女...由于一场意外被母亲留下的一对玉镯带回了16岁的初中时代,而玉镯里的一米灵泉也在发挥着它神奇的作用.....
  • 《十年之转角遇到爱》

    《十年之转角遇到爱》

    李珂瑶遇到TFBOYS王俊凯之后,平静的生活开始被打乱,最后发现自己居然爱上了他!当吃货吴怡露遇到王源,两人见到食物就抢,两个小冤家你打我闹,最后吴怡露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王俊凯,这时候李珂瑶该何去何从?是退出还是争夺?........温柔的程凯琦遇到高冷的千玺,两个人究竟该怎么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想知道就来看看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变身骑士王

    变身骑士王

    这本书,暂且就到这里了吧,实际上,虽然缺了点,还是烂尾,但的确是有了个结局。接下来的后续,已经算是新的故事了吧。《骑士王育成计划》,目前在起点首发,希望有人读者老爷能追过来呢。以上,我是过去的快晴,今后会叫虚渊乐了呢
  • 通天之力

    通天之力

    啊,我..我真的只是一个废材吗,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你们,你们这些,这些嘲笑,羞辱,奴隶我的人,终有一天,我会,我会让你们全都屈服在我的脚下!等着吧!
  • 守护甜心之沐光背叛曲

    守护甜心之沐光背叛曲

    新学期的开始,有转学生来到。久雅美子是善是恶?父母被杀,爱情破裂。亚梦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沐光家族的大小姐。新的身份以及新的生活,但是对于久雅美子,她该是复仇还是放手?久雅美子,你既然不仁,别怪我不义!
  • 云隐传奇

    云隐传奇

    她,月小隐,一个现代的都市女孩,她随性,洒脱,乐观,但又有些微的淘气,这样的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在遇到那个天人样的人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他,一朝的宰相,永远如玉一般的温润,兰一般的优雅,更有着天人一般的慈悲之心,他的心中是天下百姓,这样的一个人,心中会有私爱吗?会只为一人而悲喜吗?
  • 最强仙仆

    最强仙仆

    我欲踏步上青天,九州之上唯吾仙。我蒙住自己的眼,因为我不想再看你这无情天。待我踏遍河山,许你一隅桃花仙源,任他世间浮华,我只依你只言。
  • 圣御乾坤

    圣御乾坤

    无垠宇宙,谁敢言无敌?苍茫大地,谁能说第一?武道有损,八荒无缺!若有苍天在顶,俯视人间;吾亦能破青天,独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