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0500000013

第13章 打造一支“取经团队”(2)

我们四年来“屯兵”西子湖畔,在那里训练人马,训练我们的团队,了解客户,了解市场,我们员工达到1400名,可能是当今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员工最多的公司。我们认为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我们坚信员工不成长,企业就不会成长。员工是公司最好的财富,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今天银行利息是2个百分点,如果把这个钱投在员工身上,让他们得到培训,那么,员工创造的财富远远不止2个百分点!

在阿里巴巴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一次“整风运动”,同时还进行了“南泥湾开荒”。“南泥湾开荒”主要是培养销售人员面对客户应有的观念、方法和技巧。马云说:

普通企业想到的,可能是把能看到客户口袋内的5元钱赚到手,而“南泥湾开荒”追求的是帮助客户把5元钱变成50元钱,(然后)再从中拿出我们应得的5元钱。

为了培养销售队伍,阿里巴巴又创建了名为“百年大计”的“销售培训班”。“百年大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是价值观,其次才是销售技巧。培训班由阿里巴巴自己主办,公司高层几乎全部参与讲课。在阿里巴巴,过不了“百年大计”培训关的新员工不能进入销售团队。马云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话是:

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着的是人民币,眼睛看到的是美元,嘴巴吐出来的是英镑,那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真正地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

对于销售人员,阿里巴巴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给客户回扣的政策。政策出台之后就变成天条,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宁可生意不做,回扣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能给。

2004年9月,阿里学院问世。它是阿里巴巴集团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英国亨利商学院联合成立的一个阿里巴巴的内部大学,其办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阿里巴巴内部员工,提升其业务能力。

除了“百年阿里”培训外,阿里巴巴还有许多培训。比如,“阿里课堂”、“阿里夜校”、“管理培训”等。另外,对支付宝的员工,公司会定期请外面的专业讲师为其培训有关银行结算、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阿里巴巴会分门别类地推出一些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阿里夜谈”针对公司年轻人多、兴趣爱好广泛各不相同的特点,设立了一些经过员工调查感兴趣话题的学习和交流。修身养性、行业动态、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等,都是“阿里夜谈”关注的重点。

2008年,阿里巴巴在招聘销售人员的计划中写道:我们将花七个月时间培养一个新人,先是带薪一个月培训,接着是三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内只要签下一个单子就能转正。如果三个月签不到单,还有免死金牌计划,即他们还有三个月时间。算下来,相当于七个月内做成一单,就能正式转正。

阿里巴巴对新员工的培训一直延续到以后两个月的实习和考试中。考试每周都有,非常严格。不仅考绩效,而且考价值观。价值观的分数占50%。实习和考试中,发现有的员工能力很强,但不能和团队配合,不能接受公司的要求,这样的员工都被辞退了。

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说:“CEO应该重视员工培训,而不是走走花架子,尤其是在管理层培训时。你找到最好的人才你就获胜了,因为他们是最具创造性的、最具活力四射的人才。最好的人才大多愿意到排名第一的企业工作,你的企业如果排名第一,那么就能拿到最好的人才,这是个良性循环。”

如果阿里巴巴想成为全世界十大网站之一,靠打游击不行。毛泽东是不可能靠游击队打下全国的,最后是三大战役决定了胜利。因此,要有一大批将领才能保证胜利。

2001年互联网寒冬时,马云投资100万元大张旗鼓地搞培训。先培训主管,然后是中高层。培训课程是请外面专业公司设计的,18个创始人都必须去听课。

当时阿里巴巴的管理层大多是技术出身,不懂现代化管理。通过对高层管理层的培训,使一大批技术出身、销售出身的干部懂得了现代化管理。这是阿里巴巴现代化管理制度建立的开始。之所以要进行干部队伍的培训,马云说道:

当干部之前,你一定要让他学习怎样当干部。中国有很多种干部:第一种是义气干部,上面的领导压下来,都是他顶着、扛着;还有一种是劳模干部,这类人平时干10个小时,你把他升为经理,他就会觉得领导喜欢我这样当经理,本来干10个小时,当经理后干12个小时;再一种是专家当经理,因为这个人专业技能非常好,你让他当经理,(这样)肯定不行。因为原来四个人工作很快乐,但突然他当经理了,他很得意,他就会意识到另外三个人中一定有人心态会有问题。于是,你会发现很多经理一上台之后,就会把老员工全换成一批新员工。

第一届“百年大计”培训班学员毕业后,由于通过了培训,阿里巴巴这支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阿里巴巴从激情创业走进了制度化、规范化运营。培训使一大批技术出身、销售出身的干部懂得了现代化管理。

不挖墙脚,任人去留

2005年“雅巴联姻”(雅虎中国和阿里巴巴结盟)的时候,马云还没有从成功的喜悦中缓过来,此起彼伏的“挖人”电话就给了他当头一棒。几乎所有的雅虎中国的员工都接到了“猎头”的电话。马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好像全世界的猎头公司这几天都出现在这个公司”。虽然,马云最后凭借阿里巴巴的价值观稳定了自己的队伍,但这件事情还是让他记忆犹新,使其从此在是否会从其他公司挖人的问题上,有了绝对否定的观点。

在人才高度流动的今天,尤其是在高科技行业,“挖墙脚”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为了能够挖到,尤其是从竞争对手那里挖到“人才”,有些企业是不惜重金,甚至使用“给予期权”等杀手锏。马云对此不屑一顾,非常鄙视。他说:

我们绝对不会这么做。我们不但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公司挖竞争对手的人,同时也不允许我们的猎头挖;同时也强烈鄙视、排斥和谴责竞争对手挖我们的人。

有些企业很热衷于挖别人的“墙脚”,总认为别人企业的员工比自己的优秀,就像很多孩子的母亲总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最聪明。之所以想挖别人“墙脚”,是因为那些是同行业的优秀人才,他们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一旦挖墙脚成功,会给本企业带来很大发展空间。有的企业甚至以此为竞争的一种手段,通过挖人来打击对手。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挖墙脚的确有挖墙脚的好处:能够暂时解决公司优秀人才缺失问题;招聘人员没有“历史包袱”,不会被原先环境所限制;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之间的紧张关系;能够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但是任何商业上的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来看看它的不利方面:挖来的人不熟悉组织的内部环境,缺乏人事基础,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组织者对招聘者的所有个人情况不能够深入了解;容易造成对内部员工的打击。权衡二者之间的利弊,可以发现值得挖墙脚的理由并不很充足。

试想一下,有谁能保证你今天挖来的人明天不被他人挖去?能被你挖出的人,也必定能被他人挖出!那时的你又应该怎么办呢?

马云在任何时候都非常自信,他不怕任何对手,他甚至不看他们,更不会费尽心思地去研究,更谈不上“下套子”去挖墙脚。马云知道世界上最难战胜和超越的是自我,战胜了自己,就等于战胜了一切。这是一个靠智慧竞争的时代,而不是一个靠狡诈竞争的时代。

马云对“挖墙脚”这件事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不单单是因为他所遭遇的“挖脚”事件。他本身对这件事也有着深刻的认识:

从竞争对手那边挖过来的人,如果他说出原来公司的秘密,他就对自己的旧主“不忠”;如果他不说,他就对现在的新公司“不孝”;即使不让他说原来公司的秘密,他工作中也会无意识地用到,这样他就“不义”了。“挖人”不符合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我们不希望挖过的人变成“不忠、不义、不孝”的人。

除了“不挖人”,马云在管理自己的团队的时候还坚持“不留人”的原则,即对辞职的员工不作挽留。因为马云认为,员工提出辞职,基本上是想好了才说出来的,这时候挽留是没有太大必要的。

在这个问题上,史玉柱与马云的观点是一致的。史玉柱曾经以自身的真实体验说明了这一观点。史玉柱说:“在我早期的时候,我都是挽留,但从后来效果看,我挽留的人最后一个都没有留下来。当然,员工找你辞职,你应该深思两点:首先,我有没有问题?我的企业有没有问题?有问题马上修正改进。其次,搞清他要走的原因。他为什么走?我能为他做什么?但重点不是为了挽留他。”

要反思的是,员工拖沓,员工要求加工资,原因不在员工身上,而是老板身上。老板没有珍惜员工,员工自然不会珍惜产品。我们永远要明白,你的价值和产品不是你创造出来的,是你的员工创造出来的。你要让员工感受到——我不是机器,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老板要思考有没有倾听过员工的想法。如果员工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得不到满足,他在这儿工作没有得到荣耀,没有成就感,没有很好的收入,要他为你而骄傲?不可能!所以我觉得问题在老板身上,你真心服务好员工,员工就会真心服务好客户。

君子爱“才”,取之有道。一个优秀的人对于一家公司,尤其是创业者来说的确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优秀的人才不能够和企业有着共同的使命感、价值观,就算得到重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未必是好事。大多集体跳槽的团队原因有三:一是由于薪水待遇的提高,二是对原公司有种种不满,三是企业的成长空间不能够给自己带来大的发展潜力。

同类推荐
  • 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 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 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谁都想让自己说的话有人听,都想让自己做的事情被人重视,那么如何去说、去做就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人缘,是否受到别人的欢迎,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大力支持,不仅受到其地位和出身的影响,更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说话做事的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才华横溢,却总是四处碰壁,步履维艰;而有些人尽管资质平庸,却能够步步为营,无往不利。很多人为此困惑,迷茫,而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从说话的技巧和做事的诀窍入手,告诉人们说话做事如何才能有效率,以生动的例子和含义深刻的评述告诉读者说话有人愿意听,做事有人重视的奥秘所在。"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智慧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智慧

    本书运用古代案例解读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的经典,并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双璧”。《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全书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不仅是一部不朽的军事着作,而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 目的性修炼:人生要做的第1件事

    目的性修炼:人生要做的第1件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笔直的。一个目的性强的人能够看出其中的直中之曲和典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迂回应变,从而达成既定目的。如果你曾对生活中的种种纷扰不知所措,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或者做事不知从何下手,办事效率迟迟提不上去,不妨阅读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情感故事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情感故事

    本书精选了100多个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情感故事,用“情感悟语”的形式从亲情、友情、爱情、自尊、自爱等多层次为青少年揭示了情感的人生意义。
  • 选择重于一切

    选择重于一切

    人生之路是一条选择之旅,选择是人生成功路上的指南针,学会如何运用它,你才不会迷失方向。人生的路途是漫长的,但关键的地方只有几步。这几步该怎么走。决定了一个人最终的命运。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选择自己的态度、行动、情感和目标,将决定我们人生的最终模样。人生的地图上,处处是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要知道,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为自己种下一颗命运的种子。当你一步步都走对了,就能够品尝到成功和喜悦的甘甜果实。
热门推荐
  • 男难爱

    男难爱

    她爱上闺蜜的蓝颜,并对他展开了强烈的追求,可没想到闺蜜也对他暗恋已久,两女友情从此走到尽头,为了他,她们表面依旧友好,暗地里却勾心斗角,情窦初开,却还是难逃他好基友的第三插足,原来他们早就好上了!四人的感情将何去何从?原来,眼中注定的爱情就是他们悲剧的开始!2个字来形容:作孽呀!嘿?怎么多了一个?
  • 晋江民间风俗录

    晋江民间风俗录

    本书采用词条形式,对晋江民间的主要风俗进行挖掘、记录和整理,按内容分类成书。
  •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围绕战后的日本外交、对外政策和主要对外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战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所确立的所谓“日美基轴外交”、“联合国中心外交”和“亚洲一员外交”,以及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对朝鲜半岛外交和对苏(俄)外交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战后日本外交的主要脉络及特点。作者对战后各个时期的中日关系和目前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评价。
  • 带着能力的世界旅行

    带着能力的世界旅行

    “这儿,是哪?”羽末环顾四周后说道“不论这是哪,我必须找到她……”不管是为了活下去,还是,我必须变强!虽然这个东西有蹊跷,但只有借助它了。尽管多次在生死之间徘徊。但羽末也坚强的活了下去,他在游历各种世界的同时也在寻找他幸福的道路。
  • Martin Eden

    Martin Ed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园清羽传说

    学园清羽传说

    当雄鹰丰满了羽翼,就会进入精彩的世界而展翅高飞。一个初入凡世的天才修灵者,“潇洒”走一回的故事。
  • 龙缠身之风水师

    龙缠身之风水师

    龙缠身,鬼惊魂!晓得天机,断人魂!天生异象,双龙绕体。我的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的?谁能告诉我?一个风水师的亲身经历!
  • 庶女嫡妃

    庶女嫡妃

    一朝穿越,成为一名独守空闺的十六岁少女不说,特么的,好不容易熬到夫君回来。可谁想到还带回来了另一个女人,顾夕瑾此刻真有种想杀人的冲动!不过为了显示大家之秀,京城才女的风范,顾夕瑾只能选择一忍再忍,都忍成千年老龟了。“狗男女,老娘以后都不会再忍了!有种放马过来!”顾夕瑾双手叉腰,手里拿着菜刀,誓要和那贱人同归于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的举世葬礼

    青春的举世葬礼

    围绕一帮曾青春期当值的年轻人展开的初高中学生时代的感情故事,从青春开始到逝去,他们把青涩留给那年代,把自己各种第一次尝试不经意间献给那段青涩难忘的时光。
  • 一世魔尊

    一世魔尊

    【知名编辑天涯行客力荐】我本为人,奈何妖魔之身;我本善良,奈何天意捉弄;我本平凡,奈何血脉觉醒。右手魔道,天崩地裂;左手妖法,改天换日。右为魔,左为妖,何为妖魔?魔瞳乱世,妖眼遮天,我……就是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