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500000059

第59章 梁漱溟佛儒思想探索(4)

正因为他心中有佛,所以到处散发着佛家的光芒。1946年夏天,在中国大地上昆明发生了两桩骇人听闻的流血事件:7月12日,民盟成员著名的文化人李公朴被刺而死。紧接着7月15日,民盟成员著名教授闻一多被刺身亡。此事发生,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舆论,皆为之震惊!当时形势非常紧张,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公开露出杀人的面孔,咄咄逼人,谁敢为民主、正义再呐喊,那就请看李、闻的下场罢!在这满天乌云的笼罩下,中国的天空又出现一道佛光,梁漱溟来矣!7月18日,他以民盟秘书长的身份,对李、闻事件发表谈话。他非常坚定地向世人宣告说:“刺杀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是特务所为。”并义正词严地喝斥道:“有第三颗子弹吗?我就在这里等着。”紧接着说道:“我个人极想退出现实政治,致力文化工作”,“但像今天,我却无法退了。”“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我倒要看看国民党能不能把要求民主的人都杀光。我在这里等待着他!”

在那暗无天日的特务政治制度下,谁敢站在舆论的面前,公然指责特务的罪行,又有哪个敢于拍拍自己的胸膛大声疾呼:有第三颗子弹吗?我在这里等着它。这种气魄,这种胆识,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力量来自何方?联系到他的历史,就梁漱溟来说,是来自他虔诚的、不舍众生的佛家思想和信仰。我们只有作出如此解释,方合于他的思想实际。

(五)“藏身人海最后露一鳞”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梁漱溟接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邀请,由四川前往北京。3月10日,毛、周访问苏联回来,12日,毛约梁会晤于中南海。见面寒暄后,毛征求梁的意见,说道:“这次来,你可以参加政府罢?”梁稍作迟疑后,回答说:“还是把我留在政府外边好吗?”二人一问一答,其结果皆出彼此意料之外,未免有些尴尬。好一个不受抬举的梁漱溟,别人求之不得的事,他却满不在乎。从这件事,我们也可看出梁之超凡脱俗的心态,对于世间名利地位,是不以为意的。其后,他被推选为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参加国家的议政工作。

1953年,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出席了政协常委扩大会议,并列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扩大会议。在会议上,听取了周恩来总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的报告,会后进行讨论。他在大会议上发言,对政府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批评和建议,其中就谈到他所关心的农民问题。他说:“过去将近三十年的革命都是依靠农民而以乡村为根据地,但自从进入大城市后,工作重点移于城市,从农民成长起来的干部并都转入城市,乡村不免空虚,近年工人生活提高而农民生活依然很苦。”又说:‘建国运动而忽略或遗漏了农民--他们是全国人民的绝大部分--怕不相宜,希望政府注意。”在谈这问题时,他还打比喻说:“工人生活在九天之上”,“农民生活在九天之下”,形容差别很大。但万没想到领导却认为这些话有问题,破坏工农联盟,因此受到毛泽东主席在大会上不点名的批判。毛说:“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很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行仁政的意思罢。”

这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讯号。之后召开大会进行批判。周恩来总理作长篇发言,追述往事,说他“一贯反动”。毛泽东主席插话,说他是“伪君子”,“以笔杀人”等。梁认为受冤,次日登台发言,气势很盛,他说:“我根本没有反对总路线,而主席却诬我反对总路线,今天我要看一看毛主席有无雅量收回他的话。”毛立刻厉言说道:“告诉你,我没有雅量!”于是会场内群众哄然而起,要求把梁漱溟拉下台。梁不能发言,只得下台归座。经过这次事件后,梁停止了一切对外活动,在家进行反省,写检查,但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内心深处的佛家思想和精神:一是不舍众生,一心一意想着广大的农民群众;二是临危不惧。从中可看出佛家的大无畏,勇敢牺牲的精神。这种场面,恐怕非一般孔孟之徒能应付得了的。

梁漱溟自从1953年“犯错误”后,虽没有受到行政处分,但一直以反面教员的角色而受到批判。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的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当时红卫兵运动在全国各地“除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他又被横扫了。他在“日记”有记录。他说:“8月24日,约八时红卫兵来抄家。政协来人两批,对我夫妇作斗争,书籍文稿及衣物均被拉去,用具多被打碎。是夜开始宿南屋中间一间,因灯光太强、睡不好,然心境尚平。”

这是被红卫兵第一次斗争的情况。之后还有,在“日记”中皆有其记录。这样突如其来的革命风暴,任何人都是没想象到的;梁漱溟也是一样。作为一位对社会、对众生忠心耿耿、诚心诚意、不辞劳苦而努力奋斗的人,受此虐待,一般人是忍受不了的。比如,老舍先生就忍受不了,当天被斗后,就投湖自尽了。这消息传到梁的耳朵里,他即往太平湖去吊唁这位人民的作家。人们要问,梁漱溟性格这么倔强,怎么能忍人之不能忍呢?这问题我们可从他的“日记”中得到答案,请看如下的记载:

9月14日记云:“早四时醒来,忽悟口称佛号在唤醒自心,克化一切昏昧渣滓、昨日所谓自修应在此。六般若波罗密:布施、精进、忍辱、戒、定、慧,当时念之。”是日似未记完。

16日又记云:“早起扫街,在院内活动身体,补记边日所为偈语如下:

一声佛号观世音,声声唤醒自家心。即心是佛佛即心,心佛众生不差甚。

一声佛号观世音,声声唤醒自家心。此心好莫昏昧去,留得当前做主人。

心净如虚空,永离一切有。施舍一切无所吝,亦无所施能施者,此是布施波罗密。

心净如虚空,永离一切有。嗔心不起能忍辱,亦无所忍与能忍,此是忍辱波罗密。

心净如虚空,永离一切有。精进不懈于修持,而实精进不可得,此是精进波罗密。”

从上所记,可看出他在大难临头时,靠的是什么力量和精神来克服困难的。显然可见,还是佛家思想和精神,因而能临危不惧,心境处之泰然。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四人帮”掌握领导权,呼风唤雨,闹得天下不得安宁,谁敢不听从号令,就叫他死无葬身之地。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只有梁漱溟敢站出来,坚持真理,不畏惧强权淫威,顶住这股逆流。这是多么大的力量,没有破除“我执”的修养,是难以想象的。

“文化大革命”到了后期,特别是到了1976年,梁的佛家真面目日益显露出来了。这可从他的“日记”中得到证明。现略记录如下:

1976年7月2日《日记》云:早起写致吴古玉信,嘱其念佛。

7月17日记云:棻(梁妻)学佛,嘱诵金经,略为解释。

1977年6月7日《日记》云:阅佛书,终未写稿。

8月4日记云:写随笔稿一段。看佛典就睡。

1978年7月3日《日记》云:走路不少,洗足休息,未忘念佛。

12月28日记云:终日无人来,诵经如例。

1979年1月3日《日记》云:阅《解深密经》。睡前诵经如例。29日,晚间涌心经就睡。

这年9月7日,其妻病故,当天日记如下:“回家午饭,中国新闻社陈鸣来访甚久,多所纪录。客去後视病妻则将气绝,急为穿衣裹身,同时电促恕儿夫妇来料理一切。”“约次日来发丧。愚就寝为棻回向,诵地藏经,不欲睡,卒亦小睡而后醒。”

同月21日,外籍华裔有一位“冯永明女士(40岁)从伦敦经香港来京看我,谈甚久,有皈依佛法之意志。”据其年谱云:“冯访先生于家中,谈佛法。冯四旬年纪,未婚,有意出家,先生大赞成之,并说‘女士于佛法似非浮慕浅尝’。”

从以上《日记》中所记之佛事,足以看得出梁漱溟到了晚年,在不知不觉,或有意无意中,将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佛家思想,无所顾忌地流露出来了。过去还要以儒家的面目出现,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他可能认为,从“五四”以来,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为维护儒家文化和孔子地位费尽心力,然而得不到国人的理解,其势也不可挽回,干脆还是行“方便”之门,回到儒家的位置来,听其自然之发展罢!也可能认为自己维护儒家孔子的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到自己原来的佛家地位。这两种思想可能都在不同的情况和时间内出现过。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梁本人在大庭广众之中,公然宣布自己是一位佛家了(那是在1986年,梁著《东方文化概观》一书出版时,他在其中一篇文章,即《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的一条注文里说:“我与熊(十力)先生虽然同一倾心东方古人之学,以此相交游,共讲习者四十多年,踪迹之密少有其比,然彼此思想实不相同。熊先生应归属儒家,我则佛家也。”这是梁先生首次向外界公开自己的学术身份。前此有过类似的表示,如对来访者说过一些,但未见于报刊书籍。这个表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接着第二年,即1987年4月23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在北京召开成立会议。梁先生以特约研究员身份应邀出席。当日他兴致勃勃地第一个到会,并在会议上第一个发言。讲话时,宣称自己是一个佛教徒,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是一个禅宗和尚。随即交出一篇论文。当时与会者都认为是件奇事。以上是赵朴初所记,后来赵写成文章,并作诗一首,公诸于众,题为《藏身人海最后露一鳅》。诗云:

梁老有以异于人,望之俨然即之温。向不妄言但率真,是非功过公诸人。昔年佛会邀众宾,翁先到席发高论:我乃瞿昙弟子,达摩之裔孙,前身是一禅宗僧,三生信有去来今。语罢出示一卷文,言简义赅大小乘。读者莫不叹其条达而深,出自九十四岁老人至诚。藏身人海最后露一鳞,不及斯年翁遂行。世人于翁多评述,独此一事知者无多人,吾今记之告后昆。

关於梁漱溟是否是一个佛教徒及其思想的发展经过,根据我们从其生平事迹,及各个时期的著作中所收集到的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的结论是:梁漱溟先生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佛家的身份和思想,参与社会和教学活动。他是一个最虔诚、最真实、最慈悲、最勇敢的佛教徒。正因为他信佛最真、最诚,故能一生忠于佛旨:破除“我法二执”与“不忘众生”。当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冲击,面临存亡之时,他勇于站出来,本着佛家“慈悲喜舍”的教导,以儒家的面貌出现,来帮助儒生抵挡西方文化的袭击,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由此可见,他之转入儒家,是有其客观形势的需要和佛家思想作基础的。正因为他不是儒家学者,而是佛家学者,所以他对孔子的研究和所得出的结论与众不同。正因为他用佛家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故得出结论是与佛家教义相通的。由于有这条相通的路,所以他能从中来去自由,先前20年代,他宣称自己是儒家;到晚年70年代,他又自称是佛家。其实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佛家。不过有时行佛家“方便”之门,而以儒家的面目出现罢了,但其灵魂还是佛家的。这些我们都可以从他的历史事迹中得到证明。

在序言里,我们指出,美国学者艾恺先生在其《梁漱溟传》的副题中,称梁为“中国最后的一个儒家”,这种提法既不合乎事实,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我们认为艾恺之所以有如是之判断,是根据过去一般学者对梁的看法,认为他是儒家学者,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时代不同了,情况有所发展,新的资料不断出现。在这情形下,既然是写传,要全面评论一个人物,就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实事求是地还其传主本来之面目。这样的传,才能使人物真实地重现于读者眼前。在这方面,我们认为该书做得不够。梁先生也认为该书“未佳”。

再者,该书认定梁漱溟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儒家”。这“最后”两个字,用得恐怕也不合乎逻辑罢?中国儒家有二千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传到而今,中国偌大一个国家,人口有近十二亿之多,目前正欣欣向荣地向前发展;中国的文化,儒学是代表,因此儒家也正在向前发展,怎能说梁是“最后的一个儒家”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写这篇文章,对梁漱溟文化思想的研究,不过是一个初浅的探索,希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尊肉身菩萨——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的传奇人生。大兴和尚因其一生中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而被世人称为“九华济公”。作品以“庚子赔款”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人生为背景,以大兴和尚在抗战时期杀敌救民以及他行孝感动他人、行善劝化众生,以其独特的医技治病救入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刻画出大兴和尚普通而传奇的形象;并以大兴和尚“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牛只需一把草就够了”等经典语录来化导世间、抑恶扬善。
  •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本书用散淡清丽的文字完美再现了张爱玲特立独行的一生,她的年少时光,她迷途般的爱情,她在炮火中的洗礼,以及远渡重洋的漂泊,还原一个不在传说中而在我们身边的传奇,走近真实的张爱玲,体味她繁华背后的苍凉。但愿我们都能在最深的红尘里遇见最美的爱情。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拿下大客户:大客户销售的48个秘诀

    拿下大客户:大客户销售的48个秘诀

    经济大潮涌来,想抓住契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吗?想找个事业上同担风险,共创佳绩的好搭档吗?又要怎样做才能拉拢大客户,取长补短,有效地利用资源,达到双赢呢?面对上述问题时,不要着急,因为你手里现在的这本马斐所著的《拿下大客户》。此书为您写下了解决问题的48个上乘秘诀,供您参考和学习。认真阅读,相信聪明的您一定可以悟到其中的通关密语。
  • 能量不守恒公式

    能量不守恒公式

    2100年,一个新的纪元,无意间的能量不守恒公式被发现,世界科技迅速发展,这会是怎么样呢?…………
  • 腹黑一家人

    腹黑一家人

    本文围绕一个腹黑的家庭发生的各种事情为题材。
  • 神之启示录

    神之启示录

    这是一本以《圣经》为题材的作品!我将以我微薄的能力尽力地将读者们带进神的世界中去,让读者们能够真正认识我们的耶稣基督。余愿足矣~
  • TFBOYS之爱,不再见

    TFBOYS之爱,不再见

    一次偶然的相遇,后而后之,两人相爱,爱了,爱的痛苦,爱的只知道付出,说好要一辈子牵绊,说好要一辈子记得,爱,你会记住我们曾来过的痕迹吗?
  • 主宰万疆

    主宰万疆

    少年来自凡界,嘴叼香烟,手打游戏,乃是标标准准的社会大好宅男一枚,无奈天降横祸,待他再次睁眼,却发现......
  • 仙缘之安若暖城

    仙缘之安若暖城

    一阙漫吟多旧句,千年追梦寂然人。晓夜微寒里,凭栏听雨声,任凭泛黄的思念拉长。默捻拟花慢词,我的泪已断作七弦,磔碎了卷帘内人比黄花瘦的寂寥,无神的眸中,惟剩一抹旧时的潇湘月色。一直以来,我在念你满筐的某一个角落,蔓延的都是独享往昔的缱绻、独享烛残的凄凉,也许,这一生对你的牵念永远都停不下脚步。
  • 不理智小姐的咖啡式爱情

    不理智小姐的咖啡式爱情

    六年的感情,他们早已练出默契,那种默契不是你吃吐司时我帮你抹酱;也不是你喝咖啡时我帮你放糖,而是你的冷言冷语只能对上我的不理智;而是即使准备开始另一种生活有时常按你的习惯生活。
  • 重生之境之皇后归来

    重生之境之皇后归来

    曾经的她,倾国倾城,绝代芳华曾经的她,温婉如莲,无欲无争“这世上怎会有你这样狠毒的女人,你怎么不去死。”"我怕我时候就在有没有人会真正的爱你了。"如他所愿,她死了。借尸还魂,勾心斗角。她成功的杀了他,心却痛到抽搐。风呼啸着刮着她的身体,一点一点把她吞噬风在说“有人曾爱我如生命,是我负了你。”等风来,听风说他.
  • 此书转地址

    此书转地址

    随着天劫的动荡,三界守护灯一品圣莲化身十五方神兽分散四方……神器出世三界为尊,万善之宗师徒情缘,血与泪的虐恋,她是上古时期,聚日月精华,万灵之善念天造地就而成…她万念之源皆善,人人却得而诛之,一出生就被定论为妖孽,一步步逼上炼魂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