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500000004

第4章 初入社会

1911年秋,梁漱溟于顺天中学毕业。同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装起义成功,全国人心振奋。梁漱溟受革命形势的鼓舞,虽有机会去读书,但他不愿升学了。于是与甄元熙等人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在北方的革命组织--京、津、保支部,并任该支部创办的《民国报》编辑及外勤记者。

《民国报》报社初设在天津,后移至北京。社长是甄元熙,主要编辑为孙俊明(炳文),梁漱溟常为报社写点短评之类。京津同盟会还有一家报社叫《民意报》,主持人是赵铁桥。梁漱溟任外勤记者时,长驻北京,因为采访新闻,故常出人民国初年的临时参议院、国会及各党派之间。

梁漱溟后来回忆:

我赶巧看着要袁世凯南下就职这一幕。当时南方派六位特使欢迎他南下。这六位特使是蔡元培、宋教仁、汪精卫、魏宸组、钮永建、王正廷等。袁世凯表面上拿话敷衍着这几位特使,暗中却耍手腕,来个北京兵变,包围使者住处。旧历正月十二(2月29日)晚上,我陪母亲在广和楼看戏,忽然有人宣布外面兵变,不能让大家回家,当时士兵是朝天开枪,抢铺子。

六位特使回南京。只好定都北京。当时有临时参议会,在南京成立的,议员各省独立的都有,各省都督派的代表,一省三个人。要宣誓就职。议长是林森。我在楼上看得见。袁世凯手捧宣誓词,说话河南口音。读完宣誓词,就算宣誓了。林森领下来,经过穿堂门,到广场照相……

袁世凯刚刚从我右边过来,跟我差不多高,腿短,上身很宽大,穿一套旧军装,没刮脸,也不算留胡子。我心想,这人是坏东西!不管临时、正式,终究是大典,不刮脸,穿旧衣服,不尊重,我心想是坏东西。他根本看不上这个典礼,眼里没有这些事。

记者工作之余,梁漱溟还根据张继译著的《社会主义神髓》一书,写了一本《社会主义粹言》的小册子,印了几十份送友人。

《社会主义神髓》一书,是日本人幸德秋水所著,梁漱溟认为:“此书当时已嫌陈旧,内容亦无深刻理论。……不过其中有些反对财产私有的话,却印入我心,我即不断地来思索这个问题。……拔本塞源,只有废除财产私有制度,以生产手段归公,生活问题由社会共同解决,而免去人与人之间之生存竞争。--这就是社会主义”;“我当时对于社会主义所知甚少,却十分热心,其所以热心,便是认定财产私有为社会一切痛苦与罪恶之源,而不可忍地反对它。理由如上所说亦无深奥,却全是经自己思考而得。”梁漱溟后来又说:“那时思想,仅属人生问题一面之一种理想,还没有扣合到中国问题上。换言之,那时只有见于人类生活需要社会主义,还没有见出社会主义在中国问题上,有其特殊需要。”

1913年春,中国同盟会改组中国国民党成立,《民国报》改为国民党本部机关报,由汤漪负责,随着编辑人员的更换,梁漱溟也与一些朋友离开了报社。

一年多的社会工作经历,让梁漱溟感慨颇深,认为:新闻记者似乎是社会上一项职业了,但其任务在指导社会,实亦非一个初入社会之青年学生所可胜任。“在做新闻记者时期,所有民元临时参议院,民二国会的两院,几乎无日不出入其间。此外,同盟会本部和改组后的国民党本部、******等处,我亦常去。当时议会内党派的离合,******的改组,袁世凯的许多操纵运用,皆映于吾目而了了于吾心。许多政治上人物,他不熟悉我,我却熟悉他。这些知识和经验,有助于我对中国问题之认识者不少”;“做新闻记者生活的一年余,连参与革命工作算起来,亦不满两周年。在此期间内,读书少而活动多,书本上的知识未见长进,而以与社会接触频繁之故,渐晓得事实不尽如理想。对于‘革命’、‘政治’、‘伟大人物’……皆有‘不过如此’之感。有些下流行径、鄙俗心理以及尖刻、狠毒、凶暴之事,以前在家庭在学校所遇不到的,此时却看见了,颇引起我对于人生感到厌倦和憎恶。”

梁漱溟后来在《谈我的思想问题》一文中说:“在我参加1911年革命的同时即有出世思想萌芽。”他在《择业》一文里也说:“就我来说,从前个性要求或个人意志甚强,最易看出的中学毕业后又不肯升学;革命之后又想出家。”

他的父亲也不主张他去搞革命,并明确地告诉他:“立宪足以救国,何必革命,倘大势所在,必不可挽,则畴不望国家从此得一转机,然吾家累世仕清,仅身以俟天命可已,不可从其后也。”应该说,父亲的话对于对革命本来就有疑问的梁漱溟产生了影响,他的革命意志开始动摇。

在革命激情逐渐消沉的时期,社会上的贫富差异、恃强凌弱现象,也让梁漱溟心中愤愤不平。在其《卅后文录》的“槐坛”讲演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在北京街上闲走,看见一个拉人力车的,是一个白发老头,勉强往前拉,跑也跑不动。而坐车的人,却催他快走。他一忙就跌倒了;白胡子上摔出血来,而我的眼里也掉下泪来了!又一次我在北京东四牌楼马路上往南走,看见对面两个警察用绳缚着一个瘦弱无力面目黝黑的中年男子,两边夹着他走。--看他那样子大约是一个无能的小偷。我瞪着两眼,几乎要发疯。这明明是社会逼成他这个样子,他不敢做别的大犯法的事,只偷偷摸摸救救肚饥,而你们如狼似虎地逮捕他,威吓他,治他的罪。这社会好残忍呀!

而在其个人生活方面,梁漱溟十七八岁时就曾有过出家的想法。当时梁的妹妹有一同学叫陈英年,人品极好,妹妹多次与梁母说,要哥哥与陈订婚,母亲愿意。其时梁母已病重,自知时日不多,乃拉住梁漱溟的手说:“你妹妹的同学陈英年很好,可以订婚。”梁说:“我一辈子不结婚,很早有出家的思想。”梁母说:“你胡说!”梁父在一旁劝道:“这孩子他倒是有向上的意志,也许是怪癖,你不要勉强。”

1913年春,梁漱溟在护送他二妹谨铭到西安任教途中,他开始戒荤吃素,想出家当和尚,后念及家父尚在,不忍心绝然而去,但从此终生吃素,不食任何鱼、虾、猪肉之类,而每餐食量甚少,修身养性,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其座右铭。

由于对当时残忍、黑暗的社会现象日趋不满,梁漱溟于1911年冬及1912年冬,两度要去自杀,以求解脱自己的苦闷和愤恨。

第一次想自杀,是准备去广西赴考留学。当时有两位旅京的广西老乡要去广西任法官,“我父亲托他们照料我回广西考试送出洋留学。由京浦路南下,到浦口,过天津时,这两位要做法官的先生,晚上出去逛窑子,我就很腻味。在天津如此,到下关住在大饭店,有许多娼妓出出入入,我很腻味,心里情绪很不好,同行者给我的印象不好,产生自杀念头。这是头一次,留了个字,自己走了。走到哪里?我有同学杨权,号通辅,我到无锡找他,想嘱咐他照料身后事,写信往北京家里。这位杨同学发现我不是常态,他就很关心我,陪送我离开无锡回北京”。

第二次想自杀,即是梁漱溟护送二妹回北京的路上。

其实,在去西安的路上,沿途风景很好,梁漱溟的心情也不错。当时铁路未修到潼关,修到一个叫观音堂的小站,从观音堂只能雇骡车,走潼关,再奔西安。有一天夜宿某一县客店时,梁要的上房,出店散步时,碰见一位法国神父,已来中国多年,中国话说得很流畅。他问梁:“你是头一次来吧?”“是。”“我看你就是头一次来。你所要住的上房不好,我就不住。我住窑洞,窑洞好,冬暖夏凉,我看你是初来的。”梁才明白,法国神父是老经验家。客店主人问梁:“吃什么?”“我喜欢吃面条。”“有。”面条端上来很粗,又没有酱油和醋,只有盐水拌面。“盐水拌面,是否给点油?”他说可用点灯的油,梁说不用的好。梁体验到这里人民生活的贫苦和法国神父的经验与适应能力。

梁漱溟的二妹教课很好,但学生岁数大,不大尊重她,教了三个月,二妹执意要回北京,又由梁漱溟护送。火车到郑州,梁氏兄妹在旅馆休息转车,“又看见乡下女孩子,穿着红的绿的衣服,脸上抹粉、打扮。撞进来到我住的房间,我推她出去,她看我陪我妹妹在坐着就出去了。这件事引起我对这现象的怨恶,不单是怨恶女孩子,而且是怨恨人生。对女孩子倒是同情、可怜,这些都曾让我产生自杀的念头”。

同类推荐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勾践雄才大略,阴鸷沉笃,杀伐果断,计谋通变。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一个被斥之为“越之不重浊而汩,故其民愚极而垢”的弱小国家,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这个曾在春秋时代尝人胆、卧蓼薪、灭吴国、成霸业的君主,其艰难的一生足以泣鬼神,动山河,撼人心!杨小白以勾践的一生传奇为蓝本,以当时的历史环境为背景,纵横交织,将勾践刻画得淋漓尺致、入木三分。
  • 执子之手

    执子之手

    本书回忆了汤翠芳同志与其丈夫宁夏大学老校长吴家麟先生相携相伴的一生,包括“师生情缘”、“祸从天降”、“塞上琐记”、“在劫难逃”、“否极泰来”、“叶落归根”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噬魂之王

    噬魂之王

    一个善良的少年,身体却被几个强大的亡魂占据。他是一个不详的人,所到之处尽是死亡,所有爱他照顾他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全部死去。渴望过着祥和的生活,身边有朋友有爱人有长辈,但他同时也害怕伤害那些人。生与死,难以抉择!在这种绝望中,他最终挣脱了亡灵的控制,吞噬了占据他身体的亡魂,最终成为了一个噬魂者。
  •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称霸球场之绝对无敌

    称霸球场之绝对无敌

    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没有绝对无敌。但如果你的球技远远超过场上的五个对手,再拥有四名可信的队友,或许你能够绝对无敌!“我现在只想认真打篮球,至于恋爱,我不打算在这方面浪费多少时间!”——林浩辰
  • 鬼菩萨

    鬼菩萨

    众人皆道佛度世人,殊不知佛也驱鬼,善恶不是不报,时候到了终有报!众人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两句话到底道出当年地藏的多少幸酸?我叫何枫,生来就是一个怪胎,阴霾一直笼罩着我的幼年,直到入了五台山天道宗才稍稍出现转机,可是正当我庆幸的瞬间,却入了一场场居心叵测的阴谋之中.......
  •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血卡修

    龙血卡修

    小小卡修林东城,无奈继承了无法升级的家族传承,却没想到在进入都市的历练之中,阴差阳错下,开启了传说的龙族血脉。在惊喜中,世界通道却骤然打开,一个个原本不相关的世界开始联系到了一起。人类,野兽,虫族,机械……各个种族、各个世界为了世界的晋升,旷世对决就此开启……
  • 暗夜狂女很腹黑

    暗夜狂女很腹黑

    那一年,她8岁,被陷害杀死自己的爷爷。所谓的二叔二姨亲手把她推下悬崖......只因她有一双红眸,意为灾星;只因她有着继承集团的权利。奇怪的玉坠竟救了她,这玉坠到底是什么来头?凑巧被黑帮爷爷救了在谷底的她,被当亲孙女对待,只因她当初给黑帮爷爷的一颗糖,如今回来复仇,哼,等着吧,我一定让你们血债血偿。这玉坠又能带给她怎样的惊喜呢?
  •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一书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的哲理,从消极心态、积极心态、自卑、自信等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命运的话题人手,阐述了人生在世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胜过一切的道理。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自己有信心,拥有一个好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充实,事业就会一帆风顺。一本好书就是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香醇。《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这本书适合各个文化层次的人品读,只要打开此书,就会走进一个轻松、愉快的意境,迅速营造快乐的心情,积极的心态,从中获得一份理解,一份感悟,一份智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完美变种

    完美变种

    平行时空之中,变种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到现在科学家也无法解释这些变种到底是怎么来的,只是猜测这是生物的一种进化,进化失败之后才会成为变种,继而变得狂暴,嗜血,无情,冷漠。无意识的来到这个平行时空,陈阳比一般人更多了一份危机感,学渣要逆袭,只是为了在这残酷的世界活下去。但是老师,你能不能听我说完,这还是不是我全部的梦想,哎,别脱衣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