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0000000003

第3章 中华武术魂——武术的历史沿革

武术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几千年来,中国武术一直在民间默默地成长。

(一)源远流长的历史——古代武术的发展

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产生于我国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的技能。这些技能虽然是低级的,却是武术形成的基础。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与中华民族文明一同产生的。

在原始社会,野兽居多,人类为少,人们常常受到野兽的袭击,自然条件很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下,人们要想生存,必须要学会自卫,同自然作斗争,于是,逐渐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这样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又逐渐学会了以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使用器械去搏斗捕杀,至此,武术的萌芽开始显现。

我们已经看到,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学会了使用工具。那时,就出现了尖状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而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又出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鱼叉、弓箭,甚至还有铜斧等。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后来大部分都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

武术的萌芽在原始社会时期渐渐出现。智慧的人们又不断从部落战争双方的决斗中总结经验,逐渐获得了攻防技能和经验,并且加以练习,代代相传。这样,一代一代地,打击、刺杀、行拳、踢腿,不断模仿着、传授着、习练着,便产生了武术。

武术真正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朝建立时,经过了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际战争,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军队的武术活动,二是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

进入阶级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兵器的改进,武术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商周时期,由于青铜业的发展,出现了矛、戈、戟、斧、刀、剑等精良的兵器,人们也学会了运用这些器械的方法,如劈、扎、刺、砍等,还有了比拼武艺高低的赛事。当时的武技多称为“手搏”“手格”“股肱”等。据《史记》记载,夏王桀、殷王武乙和纣王都是徒手生擒猛兽的技术能手。同时,还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

周代设“序”等学校,并把习武列为教育内容之一。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也被称作《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这本书有着含义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养生学、保健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其中由“易有太级,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句产生了太极学说,从此奠定了中国武术体系的基础。加之殷周时代的奴隶战争及春秋时诸侯战争的史实,我们可以推断出武术是战争所需要的。武术文化在这个时候才有了它的文化内涵,从原始时期的简单打斗中拥有武术文化的灵魂。

后来,武术开始从古代军事活动中慢慢地独立出来,出现了使用上述剑术理论并依附于贵族阶层的侠士。《庄子·说剑篇》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文中记载:“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这件事说明当时出现了相当规模的依附于贵族的侠士,这是一些在某种观念支配下,凭借自己的剑术为人效命,或者以武技谋生的人。因此,侠士应该是此时传统武术的主要载体。此外,从《庄子·说剑篇》我们还可以看出,斗剑活动在当时的民间社会非常盛行,这表明武术基本运动形式中的器械格斗基本形成。可见,此时的传统武术开始从军事武艺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包含斗剑、剑术、武德以及以侠士为载体的基本结构。

但是,此时的传统武术与军事武艺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有时甚至不分彼此。在春秋战国时代,军营中主要用角力和武舞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角力在周代春秋时期,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礼记》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到了战国时期,先秦出现的角力更名为角抵。《汉书·刑法志》记载:“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这一时期,角抵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徒手竞技,主要是摔法和体力的较量,此外,它还具有军中娱乐的作用。而对于武舞也是一样。所谓武舞,就是手持兵器的舞蹈。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武舞主要有两三种,一是《左传》中记载的万舞;一种是《诗经》中记载的象舞,即小孩子长大后所练的模仿军事技击之术;再就是西周时期的大武舞,是周武王为庆祝胜利而作。这三种武舞中,很明显象舞对军事武艺持肯定态度,鼓励推动军事武艺的发展。

而对于以剑侠为载体的传统武术,统治者的态度则是矛盾的。比如,一些统治者出于增强军事实力的目的,鼓励传统武术的发展。但有的统治者则对传统武术持否定态度。比如,韩非子就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他认为传统武术的发展会危及社会的统治秩序。

统治者的矛盾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武术在此时代的发展是受限的;加之此时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时期,诸子百家内蕴深厚的理论还不能为这些侠士完全领会。比如,他们运用“道”和“阴阳”辩证来阐述剑术时,阴阳仅不过用来代指“明暗”而已。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武术刚刚开始从军事武艺中独立出来,其各方面都还稍显稚嫩,这个时期也只能是传统武术的形成时期。

公元前221年,经过多年的征战,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秦王朝建立后,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制造了震惊后世的“焚书坑儒”。收天下之兵器,并在民间禁武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汉朝建立以后,实行思想的大一统,仍是君主专制政治无法回避的历史任务。在汉朝的政治和经济获得稳定之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文化的统一后,虽然汉朝迫于匈奴的军事压力,但客观上却推动了军事武艺的发展。

汉朝结束之后,中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代,也进入了政权频繁更迭、军阀割据的时代。军事的需要也使传统武术在军营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两晋时的兵制是世兵制,即一家人中只要有当兵的,那么,全家都会是士兵,这样,产生了一些世代为兵的家族,因而他们的武术技艺也就成为了家传。

史料记载,在南朝梁武帝时,有一名将叫羊侃,他武功超群,有一天皇帝让他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他的非凡神功,于是,他手抓大殿木柱,最后手指竟然都陷入了木柱,皇帝高兴,赏赐无数。另外,羊侃的弹跳功夫也很非凡,“侃少而雄勇,膂力绝人,所用弓至十余石。尝于兖州尧庙蹋壁,直上至五寻,横行得七迹。泗桥有数石人,长八尺,大十围,侃执以相击,悉皆破碎”。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五寻就是四十尺,也就是将近四丈。横行七迹,就是说羊侃飞檐走壁,横上墙壁达七步,如此可见一斑。

隋唐时代,国力鼎盛,统治者依仗强大的国力,显现出了一种无所畏惧、自信满满的文化气派,统治者有足够的魄力来推进传统武术的发展。武举制的创立,激发了各阶层习武的热情,使传统武术从低谷走向兴盛。隋唐时期,百姓尚武任侠,统治者也身体力行,促进了传统武术特别是剑术的发展。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成熟阶段。安史之乱使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商业繁荣,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中生活的人们,大都醉心于感官的享受,比如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文艺节目,而武术表演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宋元时期,传统武术已经真正从军营中独立出来,成为与军事武艺并行发展的存在形态,这是传统武术文化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那时,出现了很多的武术组织,比如以“乡社”为基础的武术结社组织。这些组织是为了防御外姓他族的掠夺,以及反抗封建剥削和压迫;城市结社组织,结社的成员大都来自市民阶层且有一定的武艺,在一起相互习武练技,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同时还出现了大量民间艺人,以练武卖艺为生。

明清时期思想上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是中国传统武术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封建社会的晚期,君主专制登峰造极。

明清时期传统武术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吸取中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完善武术技击方法和理论。明清时期能够合理自如地运用中国古典哲学来阐发传统武术的方法和理论。比如,以太极学说立论的太极拳。太极开篇立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句话来自于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以八卦学说立论的八卦掌,是董海川发明的一种以绕圈走转为特点的拳术,初名为“转掌”,后更名为“八卦转掌”,现以“八卦掌”为人所知。其基本运动形式为“走圆圈”,正好经过八卦的八个方位;以人体各部位比诸八卦,提出姿势要求;以基本八掌比诸八卦取象,以阐述八卦含义的《易理》来解释拳理,作为八卦的理论基础。形意拳,以五行学说立论。郭云深之师李飞羽开创。依五行学说立论,以基本五拳配五行,并以五行的特征作为对拳法的基本要求。另依五行脏腑说,将五拳配五脏,讲述五拳与五脏的相互关系。

明清时期,还涌现了大量的拳种,门派林立。特别是到了清代,统治者禁教不禁拳,对民间武术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在这种环境下,民间教门和秘密结社借传习武术宣传教义,发展组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武术在民间的传播和普及。可见,民间教门和秘密结社是这个时期传统武术载体发展的一大特色,这使传统武术的民间载体进一步完善,使传统武术真正从军事武艺中独立出来。另一方面,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武方法、训练方式,因此,他们自己按照自己的标准择徒,将本门武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这就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技击术依靠学校教育的师徒传承方式。

以往的武术技巧多靠口头相传,亲身教授,将其写在书上保留的非常少。由于明代的文武全才之风,使武术家著书立说的现象达到鼎盛,而且图文并茂,十分精彩,保留了珍贵的武学遗产,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扬眉吐气出国门——近代武术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对优秀民族遗产的保护。各种举措如雨后春笋,不胜枚举。各级武术协会相继成立;国家设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武术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多次举办全国性武术比赛或表演大会;为了推动武术的普及和提高,国家组织创编了比赛规定套路,出版了武术书籍和挂图,拍摄了武术影片和录像;为探讨武术运动锻炼的价值,组织了有关生理的测定和研究,使其逐步科学化。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的健康,重视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国家吸众家之长,整理出简化太极拳、中组长拳、初级长拳以及器械套路。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武术的普及和研究工作,使武术运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近几年来,武术套路在技术风格、武术的质量和难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突破;此外,还出现了集体比赛的项目,这应该是武术发展史上的新成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外国文化引进来,中国国粹走出去,武术也不断走出国门,一展风采,对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我国武术最早传到日本和东南亚一带。据记载,明代拳师陈元资东渡日本,传授少林拳法,奠定了日本“柔道”的基础。还有,日本的空手道、合气道,朝鲜的跆拳道,泰国的暹罗拳,菲律宾的棍术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武术的影响。

中国作为武术的发源地,近几年曾派人先后到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进行武术表演和交流,不仅宣传了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同时也增进了国际友谊。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功夫电影,也欣喜地发现很多外国人开始习中国功夫之武。国外的武术爱好者对这种既有超凡的技艺,又不乏美感,内涵丰富的功夫情有独钟。这体现出,中国武术已风靡世界很多地方。在国际上,武术热方兴未艾。“功夫”“少林”“太极”“武术”的汉语拼音——“GongFu”“ShaoLin”“TaiJi”“WuShu”已成为英语中的常用词被计入教材词典,相信中国的武术有一天会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武术为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了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近代各种武术组织也相继成立。中央国术馆于1927年在南京成立;中国武术队于1936年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中国武术协会于1956年建立武术协会、武术队等,此时,群众性的武术活动网已空前形成,这为武术更快更好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西安于1985年举办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这是武术发展中历史性的突破。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于1987年在横滨举行,标志着武术走入了亚运会的大门。1990年,武术首次被列入第十一届亚运会竞赛项目。1999年,国际奥委会吸收国际武联为正式的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武术即将成为奥运会的新星,来向全世界展示它飒爽的英姿和动人的魅力。我们看到,“把武术推向世界”这一雄伟的目标离实现的那一天不远了!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武术的发展。而中国武术也异常争气,无论是在竞技体育领域,还是在全民健身运动上,其取得的成就都是巨大的。至今,武术正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趋势。在竞技体育发展方面,武术的奥运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民健身方面,武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健身方式。并且,我们的瑰宝也扬眉吐气,走向了世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运动。

同类推荐
  • 篮球火

    篮球火

    一怒舍命为伊人!曾经校园的第一篮球倒扣王者,叶凡!落魄之后,他又有什么样的奇遇?经历?请随主人公叶凡一起走进他的世界吧!
  • 巅峰设计师

    巅峰设计师

    F1最强是谁?唯一一个在舒马赫和法拉利巅峰期战胜红色帝国的阿隆素?赛道上最快的人,在职业生涯第一个赛季就和卫冕世界冠军阿隆索战的昏天黑地,承载着英国和黑人希望的汉密尔顿?还是连续获得两届世界冠军,拿奖杯拿到手软的维特尔?不,都不是!F1围场里最后一个恐龙,靠着一根2B铅笔和一张张A4纸就将对手们打得溃不成军的家伙,闪亮的光头是所有人的噩梦,他拿着1000万美元的年薪,超过围场里的大部分车手,唯一在三支车队获得了冠军的设计师,设计的赛车赢得超过100场的分站胜利,以及7个总冠军头衔,正在统治F1世界,超级设计师钮维。“我在和车手比赛?”阿隆索说道,“我只是在和钮维争夺世界冠军而已!”27岁的流体力学博士李信安,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究竟是成为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猥琐商人,还是一步跳上龙门,去战胜历史上最伟大的设计师?传奇开始了!
  • 运动与健康

    运动与健康

    本书内容包括:高等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科学体育锻炼;体育保健与运动处方;生活方式与人体健康;体育欣赏等13章。
  • 至尊篮神

    至尊篮神

    一颗神秘的火球一个猥琐的老头带领方天玄走向别样的篮球世界从而书写一段至尊篮神传奇
  • 超级扣篮王

    超级扣篮王

    老男孩们,是否心中还有一颗熊熊燃烧的热血之心?沉迷游戏、聊天吹牛、追连番?不,你的青春不应该是这样。看到地上的篮球没,捡起它,去球场上挥洒汗水吧!给你的青春留下热血激昂的回忆……这是本纯粹的篮球小说,想看玄幻,金手指,各种异能的可以点叉。希望不喜欢篮球的少年,也能在这本小说中找到对篮球的热血冲动。
热门推荐
  • 亲和力

    亲和力

    《亲和力》主要讲述了一对情侣历尽波折,到了中年方成眷属,在乡间过着宁静而幸福的生活。谁知由于丈夫的朋友以及妻子年轻、美丽的养女的到来,四个人之间便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重新组合,并由此生出了激情、痛苦,以及短暂的幸福和长久的不幸,这难道真是小说中所谓的亲和力使然。
  • 息灵

    息灵

    未来一个类似全民AR的年代,开启了AR还能获得异能。迷迷糊糊的主角来到了这个年代。不过,穿越过来就被发现了,还被抓起来了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一段彪悍的人生要从越狱开始?新书《超品猎魂师》求收藏,推荐~PS: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爱之寻

    爱之寻

    上神知道人间有恶灵被祸害,便派使者下来剿灭。在战乱中,把自己的孩子遗弃人间。孩子长大后立志要找到父母,协力剿恶灵。小说以寻亲为引子,以正义战胜邪恶为主线,刻画了主人公鸿飞和鸿月兄妹俩及另外几个孩子艰辛的成长过程。
  • 资治通鉴精编

    资治通鉴精编

    本书共精选16卷,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囊括了1300余年的历史。其取材除十七史外,包括杂史、传状、文集、谱录等数百种,内容充实。本书为选译本。
  • 食色生香:冷面王爷赖上门

    食色生香:冷面王爷赖上门

    红遍华夏苏家私房菜的唯一传人苏瑶一朝穿越成了丞相府被弃祖宅的嫡女,未婚揣着娃还被继妹三天两头上门来找茬,士可忍孰不可忍!不给月钱,那就自己赚,秘制臭豆腐臭遍整个京城,皇上王爷想要尝都得等一等。生个孩子差点血崩,身娇体弱怎么行,各种药膳美味泡着养,顺带组成了一个闺蜜帮,高官夫人,商贾正妻哪个见了都要矮三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烽火之行

    烽火之行

    在一次探险时林衡偶然目击传国玉玺和氏璧的现世,接着突然降落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身后的背包中竟出现了国之重器玉玺,自此他开始了一场未知的旅行。这时候,日后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只是个幼童,荡平北域的拓跋珪还未出世,雄才大略的苻坚大帝也才过而立……初到时山洞里手握玉玺缺角的神秘女尸、秦朝建立至吴国灭亡恰好五百年的时光、玉玺的传说、王莽的谜之改革、奇异文字留下的遗诏……看似与这个时代不符的人与事物却与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留下的便是重重的谜团。林衡不介意改变历史,但他渐渐发现,这历史曾经被改动过一次!他能否第二次改变历史,改变这段被刻意模糊的历史,这段华夏史上最黑暗悲惨的历史?
  • 圣凡传说

    圣凡传说

    我父亲是黑道巨枭。那年,我是杀父夺权的逆子,所有人都在追杀我......他有最诚的兄弟,也有最真的爱人!在道义和爱情之间,他该如何选择?
  • 奈何浮生似琴丝

    奈何浮生似琴丝

    黎悦是亡故的落魄公主,可黎悦却爱上了一个不该爱上的人,本来以为那个他会对黎悦很好,可到最后才猛然发现原来这只是一场陷阱,原来他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黎悦心碎而死,原来,他竟是一个如此薄情的人。
  • 梭空

    梭空

    传说空间一旦出现扭曲,可以将一个物体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很远的另一个地方。什么东西能够造成空间扭曲呢?一位普通的白领偶然得到了一玫戒指,并且机缘巧合之下开启了戒指的功能,从此人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请看主角是如何从平凡一步步走向不平凡的...
  • 美人怨

    美人怨

    她看着他一步步登上帝位,看他弑父,深知他不易圣阳初年朝中丞相乔方之女乔美人年16遵圣阳皇懿旨特册为皇后封号未央钦此-她和他自幼相识,他深知她父乔方有谋反之心,还是册她为皇后,只为了那句承诺。“美人.他日,我若称帝,你便为后。”他赐她封号“未央”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他告诉她:“美人.朕不是唐玄宗,也不会让你成了断送马槐坡的杨玉环.”奈何她家道中落.其父乔方公然谋反.却不知一切都在叶殊归的掌控中.他纵然再不舍.也迫于朝中大臣的压迫,赐她毒酒,找人把她葬了.奈何-她命不该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