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3900000005

第5章 天赋少年(2)

刘继基看过医书,略通医道,忙吩咐春香:快到学堂寻些童子尿来。春香拿只碗急急地朝学堂跑,去找先生。辛向举明知她要的是童子尿,却故意问:“是要童生尿么?”小姑娘根本不知道“童子”和“童生”有什么不同,反正都带童,都是尿,便点点头,连催快点。辛向举戏谑地笑着答应:“慢不了,现成现成。”说着走进里屋,解开裤子,哗一下就是半碗,连忙收住时,碗已经满了。端出来递给春香说:回去告诉东家,不够了我这里还有,不用掏钱的。春香顾不得多说,应着扭头急走。不想那碗满了些,动一动就洒,急得她直冒汗。好容易回到家里,还是洒了不少。刘继基接过一看:多半碗杏黄色的混浊液体,起着泡沫,冒着热气,一股老骚味。

“这——这是童子尿?”

春香走得急,路上洒得只剩下多半碗,瞧东家着急,忙说:“辛先生说了,不够他那里还有。”

刘继基胳膊一抡,把碗里的东西哗啦一声泼到地上,骂道:“老杂毛,什么童子尿,这是老狗尿!”

干燥的地上湿了一片,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骚味。“童子尿”没有派上用场。

也不知跟没喝童子尿有没有关系,小更新鼻孔里的一丝悠气越来越微弱,牙关咬得铁紧,灌汤灌药也不能够。都说怕是不中用了,准备后事吧。刘继基看着僵直的儿子,也呆了愣了,心里一片空白。太太哭得死去活来。挨到晚上,不见转机,有人说人已断气,抱出去算了。极度痛苦中的人已失去思维,刘继基机械地挥挥手。太太却死抱着孩子不放手。她不相信上午还活扑棱棱的儿子会死。

崭露头角

奇迹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

幸亏太太抱着没了气息,只是身上还有点温热的孩子不放手,才没被丢出去。又过了两天,孩子鼻孔里竟然悠悠然有了一丝似有似无的游气,脸上也慢慢有了血色。又过了一天,小更新慢慢睁开了眼睛,竟能开口说话了!

更奇的是,经过这次劫难,呆头呆脑的样子不见了,小更新好像变了一个人。有点迷惘的眼睛也变得黑白分明,眸子漆黑,闪闪发亮。原来,小更新出生后一直被一种看不见的东西迷着心窍,就像隔着一层窗户纸,现在窗户纸破了,他的天性才真正显露出来。他到街上走了一圈,回来就拉住刘继基的衣襟嚷:“爹,别的孩子都念书,为什么不教我念?”爹便再次拿出《百家姓》。爹念一句,儿子跟着念一句。一遍过去,儿子竟然背了下来。惊喜之余,刘继基再次燃起希望之火。忙又取出《三字经》来教儿子,读了一遍,儿子便记住了。再读一遍,儿子就从头至尾,一口气背了下来。紧接着学《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半年时间,这些初入学堂的幼儿启蒙之类书籍读了个遍。不但读得通,且背得烂熟;不但能背,还能讲解。

一次村里一个叫丑蛋的,刚娶过媳妇不久,便收到丈人捎来的信和钱。他丈人是个老秀才,专爱舞文弄墨,附庸风雅,写些佶屈聱牙的东西显示学问,人称难倒天。丑蛋拿着难倒天的信来找刘继基。只见信上写道:

子婿如见:此捎家兄百吊,首驱掌珠河鱼之患,次置太牢大武之用。切切。二泰肃白。

继基也是个通书识字之人,读写书信,只是小菜一碟,不想今天却被区区几行字难住了。一边拍着脑瓜子想,一边稀里哗啦地翻书,弄了好半天,才算弄清“家兄”指的是钱。古人称钱叫孔方,也叫家兄,只是这“家兄”一说很少人用。掌珠就是掌上明珠,指女儿。二泰即岳父岳母,因为岳父岳母又称泰山泰水。剩下“河鱼之患”、“太牢大武”却再也猜不透查不出是什么意思了。

正在这时候,小更新一蹦一跳地玩耍回来,拿起桌上的信看了一眼,说,“你丈人给你捎来的一百吊钱,让你先给他女儿治好肚子里的病,再用剩下的钱买两头牛,千万记好了。”

继基奇怪:“你怎么知道是让看病买牛的呢?”小更新一偏脑袋答:“幼学(即《幼学琼林》又名《幼学须知》等)上说的明明白白,‘采薪之忧,谦言抱病;河鱼之患,系是腹疾’。‘太牢大武,乃牛之称’,腹疾是肚里病,太牢、大武不就是两头牛吗!”

经小更新这么一说,丑蛋连连称是,说媳妇有肚子疼病,岳父岳母很不放心;上次见岳父也说过想买两头牛的事。刘继基翻起《幼学须知》一看,果然不错。小更新又说:“这老先生,一句明明白白的话却要绕着弯子说,什么掌上之珠啦、河鱼之患啦、太牢大武啦,好像很有学问似的,其实这都是《幼学》上的话,说明他肚子里的学问跟一个刚进学堂的孩子差不多。”

通过这些事父亲进一步看到儿子的超人天赋,不同凡响,便教他读《上论》、《下论》、《上孟》、《下孟》,半年时间四书五经又让他读得烂熟。此后便不用人教,诸子百家,史记通鉴拿来便读,读之能诵。边读书,边习书画。真草隶篆,无所不习;柳颜欧赵兼及二王,博采众长。画却专习王冕唐寅。不到一年学问已超出父亲百倍,只是不曾展露。

这天刘继基闲着无事,见儿子又在院子里逗弄他的小花狗,便说:“骏儿,爹带你到外面去耍一圈。”小更新巴不得这一声。平日爹娘看的紧,不让出门,生怕有了闪失,今天爹带自己出去,真是太好了。爹在前面走,儿子牵着花狗后边跟。父亲倒背着手,高昂着头,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儿子玩着狗,跑前跑后,尽现出童真无邪的天性。走到学堂门前,刘继基不禁想起三年前为儿子读书来求辛向举受辱的情景,有心在辛先生面前炫耀炫耀,便停住脚步。见爹不走了,又听屋里有读书声,小更新扒着门缝张望,小花狗对着门叫了两声,只听里面大声喝道:

嘶鸣几许,人耶?狗耶?

小更新朗声答道:

断喝一声,徒乎?师乎?

门开了,穿着长衫的先生迈着方步走出来,两门扇的边缘也立刻挤满小脑袋。

辛先生端详着面前这位竟能与他答对的少年。圆圆的小脑袋瓜子刚刚剃过,泛着青光。额头上方留一块半圆形短发,脑后则是一块圆可中规的长发,编成小辫子。这是娇养男儿的一种发型,额头上的叫“俏毛儿”,脑后的叫“长生辫”。小孩子又长高了些,样子没有变,只是那双眼睛点漆一般,亮得照人,顾盼生辉。老先生心想,听说这孩子突然开窍,铁公鸡人前夸耀儿子学问大进,不知是真是假,刚才我说一句他便对了一句,还真像回事儿,不妨再试他一试。正想出个题目,那只小花狗冲着他又叫一声,心里顿时生出一联,便说道:

小犬无知扰学馆。

说罢盯着小更新。更新明白这是他出了上联,让自己答对,便不假思索地回答:

大鹏着意冲云霄。

不但对得工整,且口气不凡。辛老先生心头一震,三尺小儿,难道竟有如此才华?刘继基虽然知道儿子的才学,也没想到竟能口占妙对,惊喜之余,捋着不过寸把长的髭须,得意而又不无揶揄地看着辛先生:“老先生还要再开导开导孺子么?”

辛向举当然知道铁公鸡的心思,更没有忘记三年前对他的奚落,知他要报这“一箭之仇”,况且输于一个小儿,也于心不甘,脸上显出几分尴尬,便望着门前的那株含苞未放的泡桐树似不在意地念道:

泡桐花未放。

他原想如果更新听不出这是出对,不作对,随口回答一句什么话,自己也就算占了上风。刘继基还真没听出什么,以为老先生才拙技穷,只好顺口扯淡。聪明的小更新却不好糊弄。他不但听出来了,且看穿了对方用意,便来了调皮,答道:

狗尾草先生。

“狗尾草”对“泡桐花”,极其工巧。“先生”对“未放”就有两解:从形式上看,将“先生”解为“最先生长”,与上联“未放”,即“尚未开放”构成工对。然而“先生”又隐喻面前的先生,一语双关,骂人不留痕迹。

辛向举听了越发尴尬。刘继基也明白过来,禁不住哈哈大笑。边笑边过去拍拍辛先生的肩膀,说:“今天这事好有一比——小罗成大战老杨林,老不敌小。”说完又是一阵做作般的大笑。

正在这时,村里的老石匠辛石锤从南面胡同里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大老远就粗喉咙大嗓子地嚷:“好呵!今儿凑巧,刘东家和辛先生都在这儿,小南坡上的山神庙修得差不多了,请二位去看看。辛先生捎上笔墨,顺便题写碑文匾额。”

在馒头山上建山神庙,是刘继基倡导的,他还忍痛捐助了一石高粱。自从儿子天资显露后,他对数年前易先生的话更加深信不疑,便萌生在山上建庙以助风水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村民们的响应,公推由他主持,辛先生负责撰写碑文、匾额。这几天家里有事没到山上去,正想去看看,便拉拉辛向举的胳膊说:“老兄,这可是咱村的一件大事,碑文、匾额的题写非你莫属。走,一块去瞧瞧。”

辛向举正觉得有点尴尬,也就坡下驴,说刻石传世,是马虎不得的。我已准备了很长时间,要去,让我的学生们一起去,现场感受感受,也算一次春游。说着回屋去拿了笔墨和准备的碑文底稿,带上学生,一群人高高兴兴地朝山上走去。

又是一年春来到,山野染翠,风和日丽。更新和学堂里的孩子们像出笼的鸟儿,撒欢奔跑,追逐嬉戏;大人们沐着春风,说说笑笑兴致也很高。山神庙就建在“馒头”顶上,神龛式的,不过七八尺高,五尺多宽。但做工精细,全部是锻磨过的青石砌成。石块交接处几乎看不到空隙,严丝合缝,浑然一体。规模虽小,倒显得小巧玲珑。几个工匠正在做着最后的修饰工作。空地上躺着一块石匾,一通石碑,显然是在等着辛先生的大笔。

同类推荐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为人类的思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采用述评结合的方式,以魏源的治经、经世、改革思想为主要内容,阐述了魏源思想发展的轨迹及如此发展的根由,肯定了魏源的改革思想及其在学术上的成就,赞扬了魏源的爱国情怀。
  • 点评李小龙

    点评李小龙

    本书抛开传记体的束缚,以独特的评论形式再现了李小龙传奇的一生,对他的身世、事业、爱情做了全面的点评,对他对武术和武学理论的贡献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他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艰辛和气节。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热门推荐
  • 盛世医后,冷帝请接招

    盛世医后,冷帝请接招

    她是神秘部队的情报女王,一朝被卷入时空隧道,成了离国冷帝的冷宫弃后。种草莓,救美男,闲来再动动金手指,手撕渣爹,脚踩恶姐,智斗妃嫔,平定边关……某姑娘的人生宛如开挂,混得风生水起,最后还硬生生把一代冷傲帝王训成忠犬。某忠犬帝王一本正经地欺身而上。“那个谁,爪子拿开!”“皇后,朕的爪子是你的,自然得放你身上。”某姑娘:……皇上,脸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体破苍天

    体破苍天

    前世的私生子:为报大仇与仇人同归于尽!魂归地府偶遇惊世大战,死里逃生再世为人。今生的公子哥:游戏人间要守护心中所爱!吊儿郎当发现惊天阴谋,弑神灭魔踏上巅峰。本人新手作者,只因一句“你行,你写去啊!”来到了文学作者当中,其实我早就想过写书,一直没有实际行动。本人写作经验有限,望各位读者多批评者正,谢谢大家!
  • 天君,快到碗里来

    天君,快到碗里来

    楚歌:师傅,我总爱胡闹闯祸,最后让您来收拾烂摊子,我一点儿也不好。琉言:你不用多好,我喜欢就好。楚歌:师傅,我不像清荷仙子会烹茶煮酒,也不像惊鸿姑娘懂琴棋书画,更不如回雪帝姬的仙姿玉色,可是,你为什么喜欢我啊?琉言:你,就是我不喜欢她们的理由。楚歌:哟哟切克闹,我有天君,勇闯天涯。
  • 快乐心灵的亲情故事

    快乐心灵的亲情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 仙帝传奇

    仙帝传奇

    仙帝虽是修真小说,却不是一味的打怪升级,这个地图刷完就刷另一个地图。仙帝的故事情节跌宕欺负,人物也是错综复杂。可能喜欢一味YY的读者不太喜欢仙帝,但是我想说:其他小说里有的热血,仙帝一样不缺;其他小说里有的感情纠葛,仙帝同样也有;而其他小说没有的思考认知仙帝还是有。所以,仙帝不敢说是最好看的网络小说,但是至少是最耐看的修真小说。
  • TFBOYS之殇默离凯

    TFBOYS之殇默离凯

    我想我到最后爱的应该还是你,十年初心不变……
  • 使君

    使君

    使君序章看那世人间---白日皆:奸佞恶人得意横行,夜间是:狰魔笑鬼自在游戏。浑然未知处:多有天灾地祸人间气数将欲尽,贤者慌惧灭世不久天使尽折翼!出身卑微的他,一个穷苦的学霸少年;血气方刚,一时失手伤人,锒铛入狱。怜他心碎人间,随其跨界修真;惊其地府借兵,惧他扫荡三界!愿他残存仁慈,留我等一线生机。灭世必然,能否创世?且看君使人间!第一篇心碎人间第一章哥哥进城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恢复高考的春风,经久未息!无数孩子背负使命,苦读寒窗。上大学是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西北偏远的山村的人也享受着春风沐浴,反而更加浓烈醉人。
  • 骑士纪

    骑士纪

    滴血的玫瑰,染红不朽的诗篇;悲鸣的长剑,守护自由的信仰;年轻的骑士,踏上遥远的征程。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在这最好与最坏的年代里,一位平凡的骑士,开始了他的传奇之旅。——《骑士纪》
  • 绝宠萌妃狐作妃为

    绝宠萌妃狐作妃为

    她,初到异世,只想安安分分的做一只狐狸,却被他捡了回去,从此王府的生活不再平静,外人只知煜王爷养了一只颇通人性的小狐狸,却不知狐狸不只是狐狸。某天,京城中传出了煜王爷领回了一个小女娃,据说是私生女,不久之后,女娃不见了,煜王携王妃回京,至于那个女娃。。。估计是放在姥姥家了吧= ̄ω ̄=。。。“他们说我是你闺女”某人坏笑道。“是不是,你应该最清楚了,需不需要我身体力行的为你证明我们的关系?”说罢,欺身而上。
  • 我说到碗里来吧

    我说到碗里来吧

    "喂今天我生日。你没有什么表示?"蓓茵对答如流∶“祝总裁大人越来越英俊潇洒,越来越有钱。”某男正满意的时候蓓茵又来了句:“反正你缺什么我就祝福什么呗!”……沫然:乔治·华盛顿不仅砍到了他父亲的樱桃树,他还承认了这一点,陆贝贝你知道为何他的父亲没有惩罚他吗?"陆贝贝:"因为乔治的手里仍然拿着斧子。"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