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2100000021

第21章 快乐的人生(4)

隔天,商主准备好饮食后,即派人至精舍恭请佛陀,佛陀便与诸比丘前往商主家接受供养。斋僧完毕,佛陀为其开示悭贪的过恶,商主听了心开意解,于是将入海采集来的宝珠供养佛陀。没想到,宝珠 腾于虚空之中,变成宝盖,佛陀走到哪儿,便移动到哪儿。商主见此殊胜景象,不仅五体投地至诚礼拜,更发大誓愿:“愿以此供养功德,回向于未来世,作盲冥众生之眼目;无归依者,为作归依;无 救护者,为作救护;无解脱者,为作解脱;无安隐者,为作安隐;未涅槃者,使令涅槃。”佛陀听其誓愿后即默然微笑,从口中散发出五色光芒,光芒绕佛三匝后,还从顶入。

阿难见佛微笑,于是向前请示:“世尊,诸佛如来威仪庄重,没有因缘不会破颜微笑,今日世尊以何因缘微笑?希望世尊能慈悲为我们开示。”佛陀告诉阿难:“这位商主以惭愧心来供养我,因此功德 ,所以他将不会堕入三恶道中,且会受生天上人中,常享快乐;三大阿僧祇劫后,当得作佛,名为‘宝盛’,能广度众生,不可称量。”众比丘听闻开示后,皆依循佛陀教诲,精进修行。

──《撰集百缘经·卷一》

一般人都以“无常”为常,以为天地永恒、万物不变。其实,接触到的人、事、物,每一秒钟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变化,只不过很微细,使人容易忽视。

譬如树木在冬天会有落叶,但春天再来时,枯枝上又会长出嫩叶了。我们却很少去思维:到底枯枝中,什么地方隐藏着嫩叶?又是什么时候发了芽?

天地万物,一切都蕴藏消逝和成长,不停地轮回,人生也一样。佛陀教导我们,人生无常,何不将含藏的清净本性展露出来,发挥良能?要去除烦恼,首先要好好向内观照自心,心镜清明,再用心来观 看天下,自然万事万物就能看透。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富有的长者,他有一座大宅院、一大片肥沃的田地,还有一个漂亮又聪明的女儿。长者非常疼爱这个女儿,若有烦恼时,看到女儿,听到女儿的话,心就开了,长者视女儿为生命中 最重要的一部分。

没想到,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有一天他的女儿突然生病了,一天之内就往生了。接着大宅被火烧毁,又同时遇上干旱,土地无法下种、耕作,长者深受打击,已到痛不欲生的地步。

朋友看到他经常喃喃自语,精神似乎失常了,就把他带到佛陀面前。长者一看佛陀,如梦初醒般跪在佛陀面前痛哭,诉说他的痛苦。

佛陀就说:“人生无常,何必执着呢?要懂得想开、看透啊!记得‘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这句话。”又说:“不要以为人生是永远不变的,缘生缘灭,世间的事情总有变化。”

人生本就无常,难免有许多挫折与困境,我们应该提起勇气去面对;顺着自然的境界,好好地守住心念,择善而行,未来便是一片清澈明朗的景象。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开示》

快乐自己决定

开朗才会快乐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为不安定,所以我们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稳,导致自己和别人之间缺乏和乐的气氛。我们如果能前念与后念、过去与现在没有冲突,与人相处又能相互关怀,生活 怎么会不快乐?

我们与人相处,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心不开朗。不开朗也就是“闭锁”,是将自己与他人隔开,拒绝沟通。闭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自己,求得自身安全,以免与他人来往时受到损失及伤害。但是越闭锁 就越不能与人沟通,对自己的损失就越大。唯有开朗的心胸,才能左右逢源、愉快顺利。

关不住的快乐

相信没有人会觉得坐牢是件快乐的事。我不曾坐过牢,却曾闭关六年。我的关房比一般的牢房更小,活动范围也更受到限制,但是我心中的天地和宇宙一样广大,甚至没有宇宙的感觉。时间飞逝得非常 快速,远远超过我的想象,六年时间好像一晃而过。我每天住在关房里面很快乐,不像被关起来的囚犯会觉得不自由。为什么我可以如此快乐呢?因为我心中没有一定想得到的东西,没有事让我恐惧害 怕,没有事令我兴奋激动。当我们超越了理性和感性,就不会为自己和他人制造困扰。

放松

凡是不快乐时,你就要提醒自己“我要放松”,要马上离开让你不舒服、不愉快的反应,并且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只管放松心情,先不管以后会发生什么问题。只要是有不舒服的感觉,像是心中不 快乐,不自在,或是身体不舒服,这些都是苦,知道是苦了,你愿意苦上加苦,让它一直苦下去吗?

如果希望让自己快乐,就要调整观念,把当前的念头,移转到方法上,那个方法就是“放松”。放下你的妄念,放松你的身体,放松你的心情,不断地放松再放松,你的心情就会愉快,你的精神就会明朗。没有负 担是最舒服的事。人只要有期待,就有负担;只要想排斥,也是负担,所以面对生活应该要不期待也不排斥,随时练习着放下,放松。

日日是好日

有一天,云门禅师问他的弟子:“十五日以前的事不问你们,请把十五日以后的情况告诉我。”弟子们无一人能回答他,结果他自己回答:“日日是好日。”平常人在一星期的情绪变化,大概三天下雨 ,两天飓风,另外两天则是晴转多云。日日是好日,怎么可能?如果遇到了灾难算不算好日呢?当然是了!因为身体虽受了苦,感受人家批判,攻击,但只要心里的状态,天天是正常的、平静的,那不 就是“日日是好日”吗?

节制欲望,享受快乐

许多人把快乐建立在物质的享受或官能的刺激上,其实最大的快乐应该来自生命的平安、喜悦与满足。满足不是官能的满足,而是心理上不觉得空虚、忧虑,或不觉得无所依靠。许多人因为不知道生命 应该依靠什么,所以拼命找刺激,为了找刺激而无度地消耗。在物质上看到别人有好衣服、好车子、好房子,于是自己也想要,而且希望比别人的更好。如果自我价值不建立在内心的平静上,而是从傲 慢自私或无依无靠的感受出发,希望从享受或物质的麻醉中得到一些满足,那就是不健康的心理了。所以,我们要提倡心灵环保,只有心灵不贫穷,才能感到真正的满足,就算生活条件差一点,也能活 得很快乐。

──圣严法师《快乐人生》

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我们希望未来的前途能够成功,首先要养成一种观念:从奉献中获得快乐,我们跟社会上一般青年不一样,一般社会人士,是从贪欲心中去追求快乐,从个己自私中去占有快乐,从物质享受中去寻找快 乐;而我们佛教青年追求快乐的方法,应该是从奉献中去获得快乐。

想获得内心真正的平衡,一定要扫除自私自利的观念,净化自己的身心,变化自己的气质,庄严自己的思想,使我们从奉献中获得快乐。今日的佛教徒,讲究个己私利的人太多,为教奉献的人太少,因 此,我们进入佛门,就应该抱有:“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付予众生”的观念,把自己奉献给佛教,奉献给一切众生。奉献不是没有所获,奉献以后,在无私、无我、无执的情况下,所能获得的,将会更 多。

在佛教里,“奉献也是快乐之本”,一个宗教徒若不懂得奉献,根本不够资格与宗教接近。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以牺牲为主义”,牺牲就是奉献。如果我们想把握住佛教的基本精神,就要从奉 献着手。

奉献不一定讲究物质上的给予,而是在付出一片真诚的心。我们对于救度众生的事,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气魄,对待朋友、师长、父母,也要有一片至诚恳切的真心,对于所信仰的宗教,更是要有一片 智慧的信心;所谓奉献,不外奉献我们一颗真诚清净的悲心,这是最宝贵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奉献的精神,不要放纵自己的私欲,应该克制贪求,发心为众,随时奉献。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讲演录》

“甘愿做,欢喜受”和“欢喜做,甘愿受”,这两者有什么差别?“甘愿做”就是虽然做得很辛苦,但是心里甘之如饴,甘愿付出,付出无所求,得到轻安自在的欢喜,所以是“欢喜受”。

若是“欢喜做,甘愿受”就不一样了。以那些喜欢飙车的青少年为例,父母忧心忡忡地劝告孩子:“飙车很危险,不要去飙车啊!”“怎样,我高兴啦!”孩子不顾家人的担忧,常说:“只要我高兴,有 什么不可以?”

但是,逞一时之强,“欢喜做”,到后来是谁在受苦?在医院里,常看到撞得头破血流的案例,痛苦还是得自己承受;更可悲的是,也有人因而丧失生命,不仅伤害了自己,更使父母锥心泣血!

人生必须把心门打开,认清未来的路,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之后就必须立志走到底,才不会辜负父母,也不辜负自己宝贵的生命良能。

──圣严法师《心灵之窗》

为了化解求而不得所带来的痛苦,佛教导我们要少欲知足、清心寡欲,才不会受到本能及欲望的干扰,而走上毁灭之路。所谓“少欲”,就是指对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东西,不做非分之想。如果基本的 生活所需已经齐备了,就满足于现状,不再做过分的贪求,就是“知足”。

例如,我们本来只要有一栋房子就够住了,但是有些人为了炫耀财富,就买了好几栋房子来表现自己非常有钱。而保暖的衣服,只要有两三套以备换洗就够穿了,但是有些人却拥有几十套,甚至一整个 衣帽间,从上到下都塞满了衣服,这都是因为不懂得知足。

像这样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的贪求,而过分追求个人的享受,就叫做“欲望”。欲望是自私的,会为我们带来烦恼,甚至带来杀身之祸。可是,如果是为众人的利益而努力、为了众人的福利而奉献,就不 叫做“欲”,而称为“愿”。愿心是为众人而发的,是清净的,不会带来烦恼的。例如,发愿透过自己的努力奉献,使众人得到快乐、幸福和便利,就是清净的愿心。

因此,少欲知足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不努力、不争取,也不是失去任何希望。否则,便会误以为行菩萨道和成佛也是一种欲望,于是就不行菩萨道、也不想成佛了。这种观念并不合乎佛法的精神,行 菩萨道与成佛并不是“欲”,而是“愿”,而且是许下了很大的悲愿。

所谓“知足者常乐,少欲者离苦”,我们不但自己要做到少欲知

同类推荐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禅悟人生

    禅悟人生

    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热门推荐
  • 青春为爱破了妆

    青春为爱破了妆

    她,拥有一双宛若千年寒潭般的美眸,幼年偶然的一场邂逅,为她铺就了一条通往地狱的坎坷之路,他,像是天堂堕入凡尘的天使,一步一步让她陷入了他难以抗拒的温柔之中,一场预谋已久的报复正在展开........
  • 苍生为祭:捡来的祭品

    苍生为祭:捡来的祭品

    莫府之嫡女,一天一地,一生一死,一个万人之上母仪天下,一个扒皮抽骨以血祭天。传说祭品血色透明,无声无息,生而沉睡,醒来成祭,体香可乱兽,血液可起死回生。莫了了就是这个祭品,生来就注定要死的活死人,她不伤心,她并不知何为生何为死,承受剥离之痛后,一切又回回到混沌的最初。然而有一天她在沉睡中被唤醒,第一眼见到的那个男孩让她的命运脱离了原来的轨迹。那个小乞丐说:一个天下如果需要用一个女娃的血来换安定昌盛,那这个天下覆灭又如何?我们只是想活着。一起活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时默未染

    时默未染

    他一袭黑衣,浓密的墨发随意的散开,银质的面具上,彼岸花正妖娆……“冷静?凝儿什么时候会使毒的,连我都骗过了,你不是玉凝,你是谁?”最后一句是他是凑到她耳边说的,很轻,却像魔音一般冲击着她的耳膜。她不是玉凝,她是谁,是谁?对呀她是玉凌,一个以使毒出道,杀人不眨眼的冷血杀手。“凝儿……我知道你是谁。”玉凝的身体蓦然绷紧,屏息凝神,等待着他后面的话。“你是……我心里的那个人!”
  • 寒武纪

    寒武纪

    姜小邪前世是一名实习押运员,接到一次奇怪的任务,押送一批普通物资,可是其中暗藏着一个铅盒。途中遇不明势力抢夺,发生枪战,押运小组伤亡惨重,暗中保护押运组的军方特战队也没能扭转战局,特警队长临死前让姜小邪毁掉铅盒中的物品。姜小邪打开铅盒,发现里面竟是一枚三叶虫化石。无意中姜小邪将血液喷到化石上面。异象发生,姜小邪昏迷过去,醒来发现穿越到混元大陆……
  • 逆灵天工

    逆灵天工

    世界,由无数平行的空间组成,而这些空间又分有三六九等。在中级面位的巅峰,是一个被称为天宇大陆的世界。这里,是属于魔法与灵力的世界,没有科技与斗气的这里承阴阳平衡之势如太极般平静运转。下级面位,一个被称为九州的星球中,傀儡宗门天机阁首席控傀师、炼傀师以及最年轻的天工终身教授凌无心在万年一遇的天池暴动中炼傀陨落,可不想其灵魂却穿越万载时空,来到了这属于魔法与灵力的天宇大陆。爱情、友情、背叛、奇迹、觉醒。。。。。以在异世再创天机阁并引领其辉煌为己任的少年将在这片大陆上碰撞出多少科技的火花?翻开这本书,你将看到一段跨越了无尽空间的玄幻历史!!
  • 御世图景

    御世图景

    如果有选择,我不愿生在这乱世,我不愿离开这仙境,我不愿背负这使命,我宁愿不要遇到你。乱世之中,立身御世作圣人,从来不是我追求。
  • 教主很张狂

    教主很张狂

    纵横神傲的“教主级”人物流落民间。被昔日的同学校友嘲讽讥笑。神话般的人物不甘堕落,携一把自制兵器重登神坛再造神话!
  • 网游之磨王

    网游之磨王

    你有高攻击,我抗揍!你有好技术,我抗揍!你有神器可屠龙,我就是抗揍!打不死我想要走?门也没有!追着揍你!反正我抗揍!
  • 卿若浮生

    卿若浮生

    我愿用前生今世的情缘,换你我来世永不相见,这万年,终是你负了我。这一世,我终是不够爱他。浮生若梦,卿何应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