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8500000037

第37章 怀着乡愁寻找精神家园——湖北主题散文概览(3)

他的生命旅程也紧紧伴随着思考,在他的游记中处处都有思虑的痕迹。每当他面对严峻或深刻的生活和人生的时刻,作者就“凭着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心思,表达我对人生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进行认真而炙热的辨析,去寻觅隐含在人生风景后的生活哲理和秘密。难能可贵的是,经历过岁月和经历的冲刷和淘洗,作者的思想始终保持着质朴和乐观:“一夜的歇息,年轻人的疲劳很快恢复了过来,又继续向目的地进发……那崎岖山路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像系着我人生历程上的一个梦——考上大学!”(《赶考记》)“在我的青春岁月,昙花林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力量,给了我理想,给了我美梦。”(《昙花林记》)甚至在山川游走间也渗透着他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黎明前的中堡岛,虽笼罩在沉沉的黝暗之中,但我此刻分明感觉到眼前有一股强大的魅力,好像看到了它的辉煌,好像有一轮朝阳从我心中冉冉升起!”(《三峡走笔》)在这行走的文字间,幽深旷远的人生前程化作生命存在中处处的“转折”与“惊奇”,而所有的旅途艰辛与身体疲惫,早已被人生的信心与勇气风吹雨打去,这些累并快乐的经历早已在这一刻凝结成一种称为永恒的回忆,去回报生命中那些经历过、跋涉过、品味过的广大世界。

应该说,李华章的作品是厚实的,因为这位从叙水河边走来的文学青年,由湘至鄂,从武汉到三峡,淌过人生的岁月,跌跌撞撞,坎坎坷坷的一路走来,一路上充盈着,积淀着,回忆早已化作生命的馈赠。他的文学又是凝重的,饱润着深情,记录了历史的昨天和今天,作者的人生经历已和梦中故乡、三峡文化紧紧地纠缠在一起,掰也掰不开。他的文学又是幸运而清新的,因为这些文字和一个伟大的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一脚虽然踏着昨天的沉重,另一脚却受着未来的牵引,走向新的高度。

这里要提到的一点就是,正如林非先生在《人生四季》的序言中所阐述的那样:李华章的散文在用“清新秀丽的文笔渲染出了自己心中的印象”的同时,应“进一步侧重于强调主观对客观的思索、判断,和深入地甚或是振聋发聩的阐述。”不仅游记中应该加强“独创个性的审美观照和哲理思索……从而阐述出有关大自然以及人类生存的意义”,而且在抒怀亲情与乡情的小品中也“应该尽可能地从中渗透出宽广和深邃的思想。”

如果将人生的“游”与“思”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李华章先生的散文会抵达一个崭新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将会走得更加高远……(2)吊脚楼的守望者——甘茂华的散文

甘茂华,祖籍江西高安,1947年生于湖北恩施,是个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人。这位被评论界誉为“写风情的好手”和“有风格的散文家”,现居在三峡大报边上的湖北宜昌市,他是鄂西地域文化代表作家之一,被人戏称为“南方的贾平凹”。

从199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龙船调的故乡》开始,其后又分别出版了《女儿寨笔记》共约120余万字。

单从这些作品集的名字中就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土家风味和地域特色,作者的笔下是一个拥有“龙船调”、“火塘”、“女儿寨”、“吊脚楼”的“鄂西”世界,时而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似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行走在雄险秀幽的巴山楚水间:“峡道短侠,风光雄壮,舟行其中,大有在天关地窟中穿行之感。”(《鄂西风情录》);时而山清水秀,明月清风,又似曲径小溪间放一舢竹排,缓游在如歌如画的寂林山谷间:“山雨蒙蒙,浪花舒卷,江浅了,却还未浑浊,澄澈碧透,流八百里秀逸的诗篇。”(《鄂西风情录》)时而温馨恬静,古朴淳厚,浸润在风情万种的土家山寨中:“那个在河边洗衣的女人,不知她是从哪个吊脚楼出来的。……风情在她的长长的青丝上闪耀,在她的被河水溅湿的西兰卡普裙子上发出音乐的响声。”(《拥抱风情》)这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地方,让人魂牵梦绕的土地。

作者曾充满深情描述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风物:“鄂西山区的风情融汇了土家族生命中最动人的部分,因而鄂西的民俗在风情的美丽中透逸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芬芳。在那些杆栏式的吊脚楼和适宜情歌对唱的水杉树林的幽深处,风情像山谷的火光一样撩动了土著们清泉般的眼睛和律动的心弦。”(《拥抱风情》)他的作品就来源于这片泥土,他的作品生命力植根于这片泥土、繁衍于泥土,同时又回归到这片泥土,作者的“歌声”飞翔的很高很高,但维系着泥土的丝脉却不愿稍有损伤。

甘茂华的散文曾被评论家认为是“像唐人弄绝句一样”的美文,但是如果没有对一片土地痛苦真切的感知和参悟,没有作为一个大地之子的幻想和浪漫,就永远不会产生那种文字。这些浸透情感的文字,宛如一壶醇厚的“苞谷酒”,或一杯清涩的“云雾茶”,温暖而又略带惆怅的诗一般的歌吟,既有浓郁的生活氛围又灵动飞扬,既有朴素的美的语言力量又才气充溢,形成独特的艺术品位。作者就像“守望吊脚楼”一样守望着他自己的精神家园。

守望是一种角度,也是一种姿态,而且“这是一种站得高看得远的生命姿态,而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它“代表了祖先的高度和智慧”。(《守望吊脚楼》)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不是旁观者,相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脚下土地的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所以,他们虔诚的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这片土地上人们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在天空和土地日益拥挤的时代,在物质与欲望日益膨胀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他们守的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

在作者守望的土地上,“所有的土家女人的生命都流淌且散发着栀子花般的纯净与绚烂,那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风情的味道”(《拥抱风情》);在作者守望的土地上,“无论走多远,都不禁在牵挂的泪珠中,想到故乡山岩上的泉水,给那些疲倦远行的过路人,送去爱的滋润,将苦难消溶在它那贞节的眸子里”(《水杉树》)。在作者守望的土地上,有偏执而纯净的生命,就像《最后一个乡村诗人》《一个人和一条堤》中描写的那样;这里处处流淌着“恩施油磉墩”,“土家社饭”的香味儿;这里有“那群山的沉重,那流水的飘逸,流水上的老鸦船”,这里还有“吊脚楼融入田野的温馨,以及在古老的火塘边守望风雪夜归人的情景,特别是那些最让人牵肠挂肚的土家族女人。”(《土家情韵》)作者执着的守望着这片土地,因为他“属于这片土地,这片土地沉淀着土家人的人生和自然、民俗与风情。母亲河与女儿寨,是我心灵的守护神。哭嫁与跳丧、摆手与招魂,是我寻觅的精神家园。”(《生活在故乡的歌谣里》)作者就像所有的土家先辈一样,“就那样守着,望着,就那样过日子。”(《守望吊脚楼》)仿佛一声深情地呼唤,这片大地和生活于斯的人群就从古老典籍游动的符号中、从龙船调里优美的旋律中得以复活和苏醒,带着真实的呼吸,和未曾在时间中板结脱落的歌声。从而使作者获得创作的灵感和人生的洞察,这是大地的礼物,可遇而不可求。

同时,甘茂华的文学又是独特的,绝句般的文字早已化作浓烈的乡土情结,面对种种潮流从容而镇静,心灵的指针永远向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和淳朴的乡民,因为这里有他需要的一切。一方水土可以长成一个人的血肉,也同样可以养大一个人的灵魂。对于乡土的温情和着执拗一起滋生成长,以至于永不消逝。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这种“无形”也“不言”的“天地之美”,这片拥有“大美”的土地既是甘茂华审美意识发生和成长的根,也是其终身为之努力的目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我们行走在甘茂华文字的风景中去体悟那方山水,倘佯在三峡岁月的歌咏中去感受独特韵味时,有一股真正动人的、长久的、难以言喻的东西在左右着我们,使人怀想,让人深思。当我们借助作者的双眼凝视着那绸缎般涌动的江水,借助作者的双足行走在峡江两岸如黛的青山时,一种历史的启示叩动了心灵——行走并记录三峡,许是他文学的根柢,今生的宿命。我想,这才是他衔连历史与传统的气脉,并同生命与文字纠葛在一起,伴随着乡土的温情和执拗一起滋生成长,以至于永不消逝。

(3)元辰——人生路上的智慧寻觅

元辰,本名袁国新,出生于湖北三峡工程坝区宜昌县。他从70年代就开始业余写作,出版和发表作品有哲学论著《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随笔集《悠游人生》、《网上漫语》,中篇小说《元氏三雄》、《猫·虎·人》、《老僧》,短篇小说《1946年的柳石镇》、《灰色冬季里的蒙二》等。其中,随笔集《悠游人生》(1997年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获宜昌市第二届屈原文学创作奖。随笔集《网上漫语》2000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获宜昌市第三界屈原文学创作荣誉奖。

在元辰的作品中,十分注重生活中的智慧采集,人生旅途中遇到的桩桩件件、丝丝缕缕都可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都可以下笔入文,都值得可思可辩,正如作者介绍的那样:“这几十篇不成文的稿子,是自己大半生歪歪倒倒的足迹,痕迹斑驳,是每一次头破血流留下的印记。形式上是作文,骨子里是做人。内容涉及读书、艺文、世事、乡情,活脱脱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包含人生许多方面的点点滴滴。”(《悠游人生·后记》)应该说,散文作家是需要这种对于生活的敏锐目光和迥异于常人的体察能力的。

元辰的散文处处留下了生活的印记,从风格上来看,即有陶渊明似的悠然,“荷锄长江边,采菊深山里,风情本无限,只作淡淡语”(《悠游人生断想篇》)又有梁实秋般的“雅舍幽默”,“我等四人,身为文人,久居文山,以文为乐,然而亦有文愿未了。一日相聚,同发虫愿,要创虫业,欲寻一方净地,共吐心语,以尽虫欢。”还有周作人般的“趣味”高扬,“闲来挥刀,乐趣无穷。抚石静思,心如石坚,情似梦长。……挥挥洒洒,洋溢洋溢,不知天之将晓,老之将至也!”(《方寸之乐》)从内容上看,既有对世俗社会的思索,如《可怕的“绿帽子”》、《道心不可无》、《拒绝浮华》等篇什,又有人生的断想,如《本不该寻觅》、《痴情的害人鼓动》、《淡淡的人生的悲哀》、《无可奈何的诉说》、《这山川与爱的深沉》等篇什;既有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关切心灵的忧思,如《寻一块心的境地》、《心往何处》、《远行》、《关于爱》等,又有乐观积极的人生状态的颂扬,如《谈谈“战胜自己”》、《析“自己选择自己”》、《做春天的耕耘者》,此外还有关于阅读时的感触与发现,如《性与爱在文学中》、《文学批评的断想》、《追寻当代审美意识的主潮》等,还有人生中的爱好趣味,如《方寸之乐》写的是篆刻之乐,《品位问题》《玩玩而已》《送到好处》《借鸡下蛋》《歪打正着》则大谈集邮之趣。范围广泛,涵盖到生活、人生中很多方面,或多或少地摆出了一些哲学之思。

元辰的文字给人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他书写,把所有的都给你拿出来,让人在阅读当中,自己去判断和理解,从不强加于人,总是以一种不紧不慢的方式,去书写周围的一切。而这一切所展现的,还是他所立足的大地和自我的生活,读起来就像历数家事、世事的倾诉者,一事一物,一点一滴,不慌不忙,细细道来,有家常话的亲切,也有诗歌的韵味。他写乡情、世事、文艺、嗜好,真实地展现了作者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打量往事和风物的视角是平和的,观察和书写人事“溶物入心”,在稳健的文风之中,呈现的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用心摩挲与热爱之情,他的叙述不面面俱到,但追求特征鲜明,并且力图从那些蛛丝马迹与生活片段中找出人生与命运的轨迹,在如水岁月中捕捉到了时光的波光水影。而他生活的整个地域早已被纳入自己的血脉,紧密相连。

元辰的语言也是多变的,时而幽默,时而思辩,时而深刻冷峻,时而悠然闲雅,时而睿智多韵,时而妙趣横生,不一而足。显示了作者多方面的探索与追求,当下中国的杂文随笔类作品并不缺乏老年人的沉稳和小女子的柔媚,独独缺乏多方涵盖的包容、以及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力度。如今杂文的规范化早已不存在,从他们的作品中,读者应当发现汉语随笔从未显示过的新迹象,从他们营造的词语空间里感受到他们的特有的智性力量。

作为“三峡文学”中的一员,元辰站在一片独特的土地上,渗透在他的杂文作品中,还有一种浓郁的对于地域文化的忧思,如《山野黑牡丹》、《触探民族脊梁的感慨》、《漫谈城镇建设的时代意识与审美意识》、《多一点学者风度》等文章中积极要求保存传统文化的呼号,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想见作者为推动三峡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所作的努力。

应该说,没有对一片土地痛苦真切的感知和参悟,没有作为一个大地之子的幻想和浪漫,就永远不会产生这种文字。在人们讨论全球化,要求打破地域界限的时代,我却期待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出这样绚烂的文学之花。

这不是苛求,对土地不能苛求。

我说的只是一种乡土的企盼,一种希望……

同类推荐
  • 大风歌

    大风歌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集,字里行间尽是作者洋溢的才华,抒发了作者的心声。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世界比较诗学史

    世界比较诗学史

    本书由四编组成:第一编世界诗学的滥觞;第二编世界诗学体系的形成;第三编世界诗学的发展;第四编中外诗学的相互交流。共计十三章全方位阐释了古今中外诗学的发展演变历史。
  • 穿堂风

    穿堂风

    在《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中,作者雪松以与大地精神往还的纯朴心灵,阅读大地上的事物,感悟大地的内蕴,发现大地上鲜活的生存细节,并依此抒发、延展自己富有诗性的激情、感动和思考。作品情感沉郁,语言富有张力,篇幅短小而存宽厚的精神容量。此前,作者已出版诗集、书法集六种,《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热门推荐
  • 太子妃传

    太子妃传

    你给我盛世恩宠,我予你一生痴候。君在身畔,云鬓簪横;君行远离,巧手玲珑。宫闱,朝廷,江湖,遍地的诡计险恶,我无所畏惧。失去,拥有,再失去——无休止的争斗,我心不复,你是否待我如初?
  • 惊世邪尊

    惊世邪尊

    做不成安静的美男子,我只能做万众瞩目的盖世英雄!谁说修炼一定要寂寞清苦,孤独一生?我偏要美人相伴,热热闹闹,还比你修的快!
  • 一世情戒

    一世情戒

    一个外表冷酷的阴山派三统领,因为机缘巧合救下一个背负血海深仇的柔弱少女,从此他们的命运开始无尽的痴缠,他为了称霸武林不择手段却不自控地深爱上她,修习圣火神功却无法绝情绝义,终至万劫不复。她为了报血海深仇不惜一切代价却对他依赖,被他伤害终至成恨。再相遇,他和她会是怎样的情怀?他们会否抛弃前世,打开心扉,真诚以待。。
  • 爱在90年

    爱在90年

    本书记录一个年轻的90后的女学生在生活和求学路上发生的所有坎坷的故事,她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还有对未来的渴望,向往自由,美好。
  • 高冷男神不是人:天后潜吗

    高冷男神不是人:天后潜吗

    时不时被“鬼压床”的苏芮表示很忧伤,这么压来压去的,早晚把清白压没啦。她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演员一路走来,最终封后,那个扶持她登上后位的男人却把她推入别人的怀抱,原来她不过是他复仇的一枚棋子。他王者归来,她黯然离场。再相见,他们是同一部剧的男女主角,男人挑起她的下巴:“我的天后,潜吗?”
  • 小二修仙记

    小二修仙记

    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孤儿,欠债无数,被逼无奈,只得做了古玩店的店小二,一个偶尔的机会,接触到一个上古流传下来的仙符,从此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他惩处恶人,救助良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终有一天,他将会成为大陆的传说......
  • 每一次离别

    每一次离别

    讲一个逗比因为一场萤石雨遇到了高纬生命,赐予权利穿越各种位面的故事。
  • 万昼天尊

    万昼天尊

    他未来会有一把刀,那刀会被那个眼神主人的血吣透,他叫_鬼手
  • 腹黑计划:总裁追妻有点忙

    腹黑计划:总裁追妻有点忙

    五年前一场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邂逅,却成了他心中的唯一,五年后,她进入他的公司原以为是父亲安排的,却不想其实是他一直引她去他的怀抱…
  • 我被娘化炼妖系统附身了!

    我被娘化炼妖系统附身了!

    被千年狐狸精偷袭之后,懵逼的高中生林正阳被迫和玄天炼妖炉融合,走上一条捉妖之路。于是,一个少年炼妖天师的传(ku)奇(bi)故事,就在灰飞烟灭四个字的逼迫下诞生了,只是……等等,那个炼妖系统,竟然是个女仆?不带这么玩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