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3200000020

第20章 沐浴自然科学之光(3)

传播自然科学,是鲁迅一贯重视的工作。后来由于重点放在文艺方面,所想作的事太多,故精力投入就少了一些,但他并未放弃宣传。在他的著述中,时时提及科学的意义,主张看科学的书,掌握科学的道理。就翻译介绍而言,也没有停止和完全放弃。一九三〇年,他翻译了日本刈米达夫著的《药用植物》一书,发表在《自然界》杂志上。直到晚年,他还念念不忘要与周建人一起翻译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虽未动笔就不幸去世,可他传播科学的不灭热情却实实在在,足令后世感动。

作为思想家,鲁迅不仅希望通过传播自然科学来增强国人的科技意识,使国富民强,而且更重视科学思想精神对社会和人的改良,他指出:“其实中国自维新以来,何尝真有科学。现在儒道诸公,却径把历史上一味捣鬼不治人事的恶果,都移到科学身上,也不问什么叫道德,怎样是科学,只是信口开河,造谣生事;使国人格外惑乱,社会上罩满了妖气。以上所引的话,不过随手拈出的几点黑影;此外自大埠以至僻地,还不知有多少奇谈。但即此几条,已足可推测我们周围的空气,以及将来的情形,如何黑暗可怕了。于是他极力呼吁要以科学来医治昏乱与黑暗的思想病:“我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可以医治思想上的病。这药原来也已发明,就是‘科学一味。为什么呢?“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当我们读了鲁迅在“五四时期讲的这些话,就明白了他致力于科学传播的意义所在,他的劳绩并非一时情感冲动或兴趣所致。

对植物学的不衰热情

在自然科学的学科中,鲁迅情有独钟的是植物学,从幼年开始直到生命的晚年,都保持了不衰减的热情。

可以说,鲁迅对植物有一种自然的亲情,只要读读他关于百草园的描写便可领略到这种感情: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里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是一个生物的世界,生机盎然,情趣无限,草木在鲁迅的眼里,具有了生命的乐趣,美的愉悦。在这样的乐园里,鲁迅认识了自然,认识了自然界的种种生命;只有在生命的经验中,保留了那一片美好的记忆,才会将一个杂草丛生树木乱植的园子描绘得如此生动,富有生命的情趣。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伴随他走完生命的童年。他不得不遵从家长的意志,告别了百草园,告别了蟋蟀、覆盆子和木莲,进入另一个对儿童来说是沉闷了无生趣的世界:书塾。他是带着依依惜别、怅然若失以及极大遗憾离开了百草园的。但是,童年时留下的美好印象,再也难以抹去。当他不能在自然的草木花丛中去享受自然生命所带来的欢乐时,就以另一种方式,来继续维持对植物世界的热情,即从书本中,从植物学中,寻找生命的绿色和生命的鲜花。他一生都钟情于植物学,对植物始终持有敏感的感知力,与童年时在百草园的体验是分不开的,不能说童年的经验是他热爱植物学的主要动力,但至少是他对植物学喜欢的情感、心理及认知基础。

在离开家乡之前,是鲁迅在感性上接触植物学的主要阶段,这一时期,接受更多的是感性知识。在三味书屋读书期间,课余看的书相当多,但植物学方面的书是他最爱看的,周建人的回忆很能说明这一点。他说:“鲁迅先生小时候买的书多数是‘花书,便是各种画谱,细细翻阅,收藏起来,对于书,他非常宝贵,舍不得有一点污损或折皱。翻书页时很当心。买来如见有污损,便拿去掉换。因为书店里钉得不好,常常自己钉过。空闲时也种花,有若干种月季,及石竹,文竹,郁李,映山红等等,因此又看或抄讲种花的书,如《花镜》,便是他常看的。他不单是知道种法,大部分还要知道花的名称,因为他得到一种花时,喜欢盆上插一条短竹签,写上植物的名字。这一时期,他读抄过《南方草木状》、《兰蕙同心录》、《广群芳谱》、《释草小记》、《毛诗品物图考》、《茶经》、《五木经》、《耒耜经》等有关植物方面的书。特别需要指出的,他还抄过《野菜谱》。此书是讲遇到荒年,食粮不够,野菜可以充饥,谱上所画就是可食之野菜。鲁迅为什么要抄写此书,周作人有过说明:“这书还有一样特色,它的品种虽是收得比较少些,但是编得很有意思,在每一幅植物图上都题有一首赞,似歌似谣,虽或有点牵强,大都能自圆其说。鲁迅影写这一卷书,我想喜欢这题词大概是一部分原因,不过原本并非借自他人,乃是家中所有,皮纸大本,是《农政全书》的末一册,全书没有了,只剩此一册残本,存在大书橱的乱书堆中。依理来说,自家的书可以不必再抄了,但是鲁迅却也影写了一遍,实在只是对于《野菜谱》特别的喜欢,所以要描写出来,比附载在书末的更便于赏玩罢了。

上面提过,鲁迅在少年时代,常看的植物学书是《花镜》。鲁迅不仅看了此书,还在上面写下了许多自己的注解。《花镜》,作者陈子,又名扶摇,别号西湖花隐翁,杭州人。一六八八年,他完成了这部专门论说种花技术及相关理论的著作。全书共六卷,第一卷是栽花月历,第二卷栽培总论,第三至第五卷是栽培各论,第六卷附禽兽麟虫考。作者在《自序》中说:“余生无所好,惟嗜书与花。年来虚度二万八千日,大半沉酣于断简残编,半驰情于园林花鸟,故赢笔乘书囊。枕有秘函,所载花经、药谱。所以《花镜》又名《秘传花镜》,显然凝聚了作者一生的心血,是经验之总结。该书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了通过人工培育,可以改变植物特性的观点。鲁迅看过的那本《花镜》,现存绍兴鲁迅纪念馆。

这个时期接触植物学,一是爱好兴趣所使,但也不排除他作为课余的调节,是摆脱成天读古书所带来的沉闷的一种方法,从花木之中寻找生的灵气,我想应是他喜欢植物学书的另一理由。

离开家乡,到南京到日本,以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生活,他对植物学的兴趣不减。这时期,由于学业、工作乃至生活等关系,他没有将植物学作为他的主业来研究,但他随时留心,心中对植物学的那片亲情始终留存不泯。他抄录古籍中的植物学内容,校勘古代植物学典籍,翻译外国植物学著作,逢人便讲草木,在居住点种树栽花。这时,他既有少年时的相同点,体现出对绿色生命的渴望,是解除沉重生活压力,抵制没有生机社会的一种手段;但又有所不同,他更注重将植物学的知识与生物进化论联系起来,他比较注意吸收植物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更系统地掌握近代植物学的科学知识体系。所以,既是感性知识的积累,又是理性思想的升华。

南京,是他学习近代自然科学的起点。这时主要学的是有关开矿的基础和专业课,植物学不是专业的内容。可鲁迅还是留心观察植物,搜集材料,现存他所作的《莳花杂志》二则可见一斑:晚香玉本名土螺斯(英语tuberose的音译),出塞外,叶阔似吉祥草,花生穗间,每穗四五球,每球四五朵,色白,至夜尤香,形如喇叭,长寸余,瓣五六七不等,都中最盛。昔圣祖仁皇帝(指康熙帝)因其名俗,改赐今名。

里低母斯(英语litmus的音译,即石蕊),苔类也,取其汁为水,可染蓝色纸,遇酸水则变为红,遇硷水又复为蓝。其色变换不定,西人每以之试验化学。

在南京时,鲁迅还写过一些诗,从这些诗中,也可窥视他对植物的一往情深:

莲蓬人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又《别诸弟三首》之二: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

怅然回忆家乡乐,抱瓮何时共养花?

一九〇一年初夏,寓居上海的湖南长沙人林步青,写了《惜花四律》,鲁迅从《海上文社日录》读到此诗后,写了《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元韵》。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到鲁迅对植物的款款深情,现录二首如下:

鸟啼铃语梦常萦,闲立花阴盼嫩晴。

怵目飞红随蝶舞,关心茸碧绕阶生。

天于绝代偏多妒,时至将离倍有情。

最是令人愁不解,四檐疏雨送秋声。

繁英绕甸竞呈妍,叶底闲看蛱蝶眠。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

文禽共惜春将去,秀野欣逢红欲然。

戏仿唐宫护佳种,金铃轻绾赤阑边。

惜花之情跃然纸上,对植物生命之爱,还用我们再多费笔墨么?

旅日几年,他对植物学不再停留在直观认识接触的阶段,而是从学科的角度去加以接受和研究,知识更为丰富系统,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对他认识科学本身以及他思想上真正接受进化论,都有重要作用。他读了相当多的近代植物学家的著作,从他所写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等文看,他接触或读过瑞典生物学家、动植物系统分类的创立者林奈、法国生物学家兰麻克、大诗人歌德、瑞士植物学家德堪多以及达尔文等人有关植物学方面的著作。如他在《人之历史》一文中介绍了林奈和歌德的著作的特点及贡献。他介绍林奈时说:“林那者,瑞典耆宿也,病其时诸国之治天物者,率以方言命名,繁杂而不可理,则著《天物系统论》(现通译《自然界系统》),悉名动植物以腊丁(即拉丁文),立二名法,与以属名与种名二。……且所著书中,复各各记其特点,使一披而了然。在讲到歌德时说:“著《植物形态论》,谓诸种植物,皆出原型,即其机关,亦悉从原官而出;原官者,叶也。介绍言简意赅,特点与贡献顿时呈献出来。据许寿裳讲:在日本弘文学院时,鲁迅买了日本人三好学著的《植物学》两厚册,且发动同学在所住的地方一起种花草。

留学归国后,在杭州、绍兴时,他一方面积极采制植物标本(下一节详述),一方面从古书中抄录有关植物学的内容。他所抄录的两大册《说郛录要》,所录皆是花木类的谱录。在此类手抄的谱录中,他最看重的是《南方草木状》和《岭表录异》。他为了想更好地保存和传播这两种典籍,想将它们校刊予以出版,其中的《岭表录异》已经辑录校勘完成,时间是在一九一〇年至一九一一年初,鲁迅根据武英殿聚珍本为底本,进行增补校订。在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四日的日记中提到了校勘稿:“下午得二弟所寄书一束,内《急就篇》一册,写本《岭表录异》及校勘各一册。后来,他在《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一文中的“所校勘者,为栏里,清楚地写上“唐刘恂《岭表录异》三卷(以唐宋类书所引校《永乐大典》本,并补遗。未印。)该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收四十一条,讲的多为岭南的地理气候,风土人情;中卷也收了四十一条,内容系岭南的花草菜果,树木禽鸟;下卷共四十二条,讲的是鱼虾水产昆虫等物。不知何因,此书未能出版,现鲁迅的校勘本仍存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南方草木状》未校勘,抄本现藏绍兴鲁迅纪念馆。此外,辛亥前后,鲁迅还抄录过竹谱、笋谱。

同类推荐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孤儿接掌了父亲的产业,并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最终成为了出色的电影人、飞行家、企业家、航空设计师及慈善家。他热爱飞行事业,以巧夺天工的设计和精湛的驾驶技术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航空史上的记录;他具有远见卓识的头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科研中心,他发展的通讯设备曾随宇宙飞船登陆月球。他是天才的事业家,也是古怪的亿万富豪,失去事业之后,他遁迹荒漠,至死未曾露面。本书讲述了霍华德?休斯为梦想而执著奋斗的人生经历,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来品评这位天才传奇而具争议的一生。
  •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本书用最唯美、最诗意的文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林徽因,还原她一生的起起落落与悲欢离合,讲述她几段情缘的始终,以及在感情路上,她如何巧妙维护、理性取舍。愿她的智慧能开启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在孤独中坚强,在爱的路上不离不弃。
热门推荐
  • 贝姨

    贝姨

    本书的主人公贝姨,是一个生在乡下的姑娘,由于美丽善良又得到高贵的堂姐的关切来到了法国巴黎城里,性格倔强的贝姨一方面满怀着对堂姐的妒忌,一方面又以自己好胜的忘我勤奋学习,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庭,而接下来的故事并不会就此平淡度过……
  • 校草王子的俏皮小公主

    校草王子的俏皮小公主

    洛怡觉得高中三年是她漫长岁月中最美的时光。当他们老了之后,最后一次聚在一起,唐欣想,要是当初他没出现就好了……
  • 人际沟通中的成功法则(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

    人际沟通中的成功法则(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

    幽默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直接和别人的情绪联结。它可以像润滑油一样,润滑人际关系。诙谐幽默可以说是人们在社交场上所穿的最漂亮服饰,用幽默代替沉默,绝对可以化解尴尬或对立的气氛。一个有智慧的人,当不小心出糗时,面对粗鲁的言行挑衅时,或是在自己不感兴趣发言的问题上,通常不会选择沉默,而是会用极出色的幽默来代替沉默,化解僵滞的氛围。本书以翔实的案例为读者展示了幽默是如何化解沉默的,读后让人有所顿悟,获益匪浅。
  • 一个人的文明

    一个人的文明

    末日降临,灾难过后,只剩一个人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恐惧?寂寞?疯狂?还是......死亡?
  • 荡平天下之兰陵王妃

    荡平天下之兰陵王妃

    荡平天下第二卷【长安如梦】已开坑,剧情无痕迹衔接本文,欢迎跳槽~……她是新晋村里汉,刚拿起锄头,她容身的村子就被他带兵给屠了。却不料,她本是女尊族后裔,心怀荡平天下、男妃三千之志。这回算是结了仇。而他,为保全天下男子贞操只好为民除害,一言不合就娶个风流妖孽做王妃。……五年前一首凤求凰,她调戏了军中美人兰陵王。如今同样是一幕美人出浴,英雌救美。人还是那俩人,禽兽还是那个女流氓。兰陵王,你可准备好接招了?他无心的一句‘能征服高长恭的人才有可能让他一个男人心甘情愿嫁’!于是,她的征服欲被勾起,哪怕随他金戈铁马,也要把美人战神拿下!
  • 英雄联盟之电竞追梦自由

    英雄联盟之电竞追梦自由

    不一样的世界,一样的英雄联盟。普通小城走出的少年杨烨,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巨大的波澜,上演不一样的人生百态。给你最纯正的感受
  • 觉醒在末世

    觉醒在末世

    突然爆发的病毒,大量的人类变成丧尸,野外的动物变成可怕的怪物,无数的神话传说演变成现实,史前文明的消失之谜慢慢的浮现在人类的面前,面对无法抗拒的灾难,人类该何去何从......
  • Lorna Doonel

    Lorna Doon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转生之混迹后宫

    转生之混迹后宫

    她不想离开,无奈却离开了;她不想看到,可是却看到了;从今到古,她竟然以三十多的脑子住进了孩子的身体;她不想玩转这个世界,她只想平凡的想念着那个前世的他,可是总有人打扰她的生活,住进她的生活
  • 大世界之永恒

    大世界之永恒

    少年林凡从地球出发,第一站是东荒,在东荒他脱去了稚气学会成长,他一步步强大,他知道这个世界是讲实力的,他需要实力...第二站是永恒界,天下第一比武他得第一,不朽势力他带人扫平,死亡游戏他活着通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