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8200000011

第11章 时间的趣话(4)

地球自转变慢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潮汐摩擦力引起的,还有人认为与地球两极的自然条件变化有关。近年来已发现地球平均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这样,两极地区巨大的冰川慢慢地融化了,两极的冰块在减少,地球赤道附近的洋面水位上升,地球要保持原来的转速,就要求增加转动力矩。而地球自转的转动力矩,是由太阳、地球、月亮按着它们自己的规律形成的,相对来说是不变的。只有使地球自转速度变慢才能达到力的平衡。当然这样的变化是很微小的,没有精确的仪器是测不出来的。

由此可见,世界时的3种形式:UT0、UT1、UT2都受地球自转中存在的不可预计的和长期变化的影响。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按地球自转制定的世界时的秒长仍有较大的误差,有时可达10-7量级,相当于每3个半月差1秒。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下,这么大的误差是不允许的。另外,在地球自转的基础上修正来修正去,总是不够理想,于是人们又去寻找定义秒长的新方法。

利用地球的公转确定秒长——历书时大家知道,地球除了自转以外,还有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也可以想象为一个巨大的时钟。太阳与地球的连线相当于指针,就像一种秒针上带有“小卫星”的闹钟一样。不过“小卫星”转1周的时间是印秒,地球绕太阳转1周的时间却是1年。

诚然,地球公转的速度并非恒定不变,但是地球的公转周期却相当稳定。把地球公转周期的若干分之一定为1秒,这样的秒长也是相当均匀的。

1952年制定了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基准的计时系统,称为“历书时”,记为ET。

为了把历书时用于实际,在给历书时ET定义时,要考虑ET与UT的衔接,应用时才不致于产生混乱和不必要的麻烦,做法是这样的:

(1)使世界时向历书时过渡时不要产生时刻的中断;(2)使历书时的秒长与世界时的秒长尽量一致。

根据上面的原则,1960年在采用历书时的时候规定:

历书时的起始时刻是世界时1900年1月1日0时正,在时刻上严格与世界时衔接起来。

历书时的秒即是上述1990年1月1日0时正开始的回归年长度的1/31556925。9747。

由于回归年长度不受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所以历书时的秒长是均匀的。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一般通过观测月亮来测定历书时。

在1960~1967年,曾用改良的布朗月历表得到的历书时称为ET0;1968~1971年,使用新的天文常数系统,并对布朗级数的一项错误进行修正后测定的历书时称为ET1;而从1972年至今,研究了布朗级数的新展开式,得到的历书时称为ET2。

历书时在理论上是一种均匀时,但不太容易得到;连续几年的天文观测,才能得到±1×10-9的精度。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历书时的秒与世界时的秒比较起来,精度是提高了不少。对于±1×10-9的精度而言,经过30年的积累才会产生±1秒的误差。但这个精度也不能满足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历书时需要长时间的天文观测,这使得人们又去寻找和定义新的时间基准了。

尽管如此,历书时仍作为一个天文常数保存下来,在大地测量和天文学的研究上,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原子时1967年第十三届世界度量衡会议上,决定采用原子时,记为AT。

原子时的秒长就是用原子跃迁频率的周期来确定的。

现代原子时的秒长是这样定义的:

铯133原子在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结构间零场跃迁时,幅射频率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1秒。

人们习惯于使用世界时,为了不给使用造成麻烦,必须使原子时与世界时很好地衔接起来。

选取1958年1月1日UT2的0时为原子时的时刻起点,即要求满足:

(AT-UT2)1958·0=0因为技术上的原因,在实现这个规定时只得到了:

(AT-UT2)1958·0=0.0039秒此值做为一个历史常数被保存下来,应用时扣除这微小的修正量就行了。

原子时的秒长是靠我们前面所讨论过的原子钟来复现的,与地球、太阳相比,原子钟的体积小得多了,可以很好地将它保存在实验室里。我们已经知道原子钟的原理,它很少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是更为客观更为恒定的时间基准。保存在原子钟里的原子时的秒长容易测定和应用,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天文观测。而它酌稳定度和准确度却十分高,一般可达±1×10-12或更高,正像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的那样,相当于30万年差1秒。

协调世界时、闰秒世界时、历书时、原子时3种计时系统都是通过寻找一个均匀运动周期来定义秒长,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很长,所以世界时和历书时的秒长是通过对长周期的等分而得到的。而原子跃迁频率的周期很短,所以原子时的秒长是通过对短周期的倍乘而得到的。

另外,我们已经知道UT是以地球自转周期来定义的,而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所以,严格地说,UT不是“均匀时”。在3种世界时UTo、UT,、UT2中,UT2虽然经过了3次修正,比较均匀,但也只能称为“准均匀时”,因为还有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和随机跳动无法修正。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均匀的,原子跃迁频率的周期也是均匀的,所以历书时和原子时都可以称为均匀时。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原子时的秒长最精确,那么,世界时和历书时就可以不要了。

其实不是这样。世界时UT和历书时ET还不能废除,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用处。这3种计时系统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换算,但不能互相取代。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们互相补充了对方的不足。

世界时UT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密切,若把UT取消了,人们的生活将感到很不方便,在航海、航空上也都离不开UT;正因如此,原子时的时间起点也必须和世界时严格对准。

这3种计时系统如何应用,还要看使用场合。在要求不高时,用世界时UT就可以了。在要求比较高时,就用原子时。历书时一般只在天文、大地测量等场合使用。当然原子时是当代最精确的计时系统。

问题是使用了统一的原子时的秒长以后产生了新的矛盾,因为原子时的秒长与世界时的秒长并不完全相等。时间一长,原子时就偏离了世界时,如从1958年开始建立原子时算起,到1971年年底止的一段时间里,世界时落后于原子时将近10秒,而且差异越来越大,这对使用部门来说意见很大。协商的结果,就产生了“协调世界时”,记为UTC。

协调世界时不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而是一种服务方法。3种计时系统UT、ET、灯分别保留了各自的定义,在它们之间进行换算或在应用中产生矛盾时,人为地采用一种跳秒的方法来“协调”,以利于应用,这就是“协调世界时”的实质。

一般来说,我们使协调世界时的秒长,忠实地反映原子时的秒长,规定在|UTC-UT|〉0.9秒(1974年以前是0.7秒)时,做1秒的整数跳动,称为闰秒。闰秒由国际时间局(BIH)通知,一般在每年的元旦进行。如仍不够,则在7月1日再闰一次。

这种协调世界时从1972年1月1日开始实行。1971年12月31日做了-0.107758秒的特殊跳秒,这样到1972年1月1日时,AT与UTC整差10秒,也作为一个历史常数保存下来。

协调世界时,可以这样来理解:时刻用世界时的,方便使用;时间间隔(即秒长)采用原子时的,提高精度。这样做协调时就要偏离世界时,再采用闰秒的方法来修正。

当然,闰秒这种办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有时,闰秒会搅乱计时系统的连续工作,所以要求取消闰秒的呼声正在增长。

就是为了确定这短短的1秒钟,人们不知道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开了多少次国际性专业会议,并建立专门的国际机构来研究它。比如在1954年第十届国际度量衡会议上,专门成立了“秒定义咨询委员会”……经过人们长期的努力,使秒的定义逐步完善起来。虽然如此,直到现在为止,关于秒的定义问题仍有许多理论和技术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协调时间的国际组织为了有效地协调时间工作,国际上先后成立了一些专门组织和机构,它们按照各自的需要、能力、官方要求和传统习惯,分别关心时间领域中不同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里,我们不可能详尽说明它们的活动情况,只能就它们的主要任务作一简要介绍。

协调时间(包括频率)服务工作的国际组织,通常分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两大类。前者一般都得到各国政府的某种形式的官方支持,而对于后者,这种支持则是很间接的。

政府间的组织有:

(1)国际计量大会(CGPM)这是有政府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国际米制公约就是由它签署和修订的。

(2)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它是国际计量大会闭会期间的行政机构。

(3)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计量大会和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及实验室。

(4)秒定义咨询委员会(CCDS)创建于1956年,由国际计量委员会提名的科学家组成。

(5)国际电信联盟(ITU)由各成员国主管部门的官员和电信专家组成。

(6)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国际电信联盟中负责处理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咨询机构。它的第七研究组负责处理标准时间和频率发播业务。目前无线电授时中的许多规程都是由它制订的。

非政府间的组织主要有:

(1)国际科学联盟(ICSU)它相当于国际上各学术团体之间的总协调局。

(2)国际天文学会(IAU)在1919年成立初期主要处理时间方面的协调问题。目前则通过它的第31委员会在时间方面发挥作用。

(3)国际无线电科学协会(URSI)负责处理无线电科学中的各种问题。它的A组(电磁学计量组)中包含时间计量。

(4)国际时间局(BIH)它是国际原子时(TA)、协调世界时(UTC)和世界时(UT1)等时间标准的负责机构,也是目前国际上在时间工作中仅有的一个常设机构。

寻找不变的秒长前面说过,平太阳时是不均匀的,它的秒长可伸可缩,是一种“橡皮秒”。诚然,这种伸缩程度很小,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以觉察出来,但是,它对于某些精密科学测量来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于是,人们不得不继续探索,以便寻找一种不变的秒长标准。

在本世纪初期,原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都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水平还很肤浅;天文学家仍然在宏观世界寻找更好的时间计量标准。

天文学家由长期的天文观测发现,虽然地球公转速度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是变化的,但它公转一周的时间却相当稳定,他们推想,如果把地球公转周期的若干分之一定为一秒,这样的秒长或许会相当均匀。

但是,要得到这样的时间,必须精确地掌握地球公转运动规律。就是说,必须精确地测量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情况。

早在19世纪末,纽康就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编制了一份太阳历表。在这份历表中,纽康按天体力学定律,采用所谓“牛顿时间”(即理想均匀的时间),计算并列出了太阳的位置。在这种理想的时间系统中,每给定一个时刻,就能由表查出太阳的一个相应位置。

既然如此,那么能不能把问题反过来,由观测到的太阳位置反推出这一位置所对应的均匀时间呢?

至少在理论上说,这样做是可能的。国际天文学会经过论证之后,于1956年决定以纽康太阳历表为基础定义了一种理想的时间尺度,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历书时”。它的秒长等于1960年1月1日0时正回归年长度的1/31556925.9747。国际上还规定,从1960年开始,由历书时取代平太阳时作为基本的时间计量标准。

这样,我们就在理论上有了一个均匀不变的秒长单位。但实际上要得到这样的秒长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观测太阳比较困难,人们只能通过观测月亮等其他天体来测定历书时。

月亮是一个视圆面比较大的天体,边缘又不十分整齐,用现代子午环、中星仪和月亮照相仪等天文仪器,经过几年观测,所得历书时的精度,只能达到10-9量级;比平太,阳时精度只高不到十倍,仍然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时间精度的要求。

把原子套在时钟上至此,我们大体按照事物发展的本来顺序,介绍了人类从宏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开始,认识和测量时间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人类在长期“日出而作,日人而息”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日”的概念;又从月亮缺而复圆中认识了较长的时间单位——月;当人类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以后,地球运动周期便成了计量时间的科学标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类曾发明了日规、滴漏和各式各样巧夺天工的的钟来测定较短的时间间隔。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学会把单摆吊在时钟上,做出了摆钟,提高了计时精度;此后,又用石英晶体振荡牵引时钟钟面,做出了石英钟,使计时精度又有很大提高。这些时钟所测定的时间都以天体宏观运动周期为标准,而天体运动周期又是由天文观测测定的。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时间工作同天文学联系在一起,原因就在这里。

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对于宏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过人们的视界范围,扩展到更加遥远的恒星、星系、星系团、类星体……达到100亿光年以上的天区。诚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人类目前对于各种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即使对于人类自己生活起居的地球,也还没有完全搞清它的运动规律。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天文观测测定时间就遇到两个方面的困难;首先是理论上的困难,即尚未搞清时间测量赖以为基础的天体运动规律;其次是技术上的困难,天体的光线经过地球大气到达观测仪器,大气对星光的折射大大限制了地面观测精度。目前,在地面上利用光学望远镜观测恒星测定世界时,其精度只能达到千分之几秒的水平。

当宏观时间标准(天体运动)不能适应科学发展需要的时候,人类的认识又向着另一个方面——微观世界发展,开始了认识和测量时间的又一个新进程。

我们知道,在宏观世界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个体。全世界有40几亿人口,那就是40几亿个模样,即使是孪生兄弟,看起来相似,但仔细观察,总可以找出差异。同一厂家,用同一类元器件生产的某种电气产品,外观上可以一模一样,质量却会各有优劣。

同类推荐
  • 我和皮特有个约会

    我和皮特有个约会

    神秘世界探索系列之三——神秘世界之妖魔世界如果有一天你走在校园中,突然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你会怎么办呢?丁西西,一名普通学生,从她接了一通电话开始,她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丁西西被妖怪皮特带到了妖魔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就在她以为自己会回到现实世界中时却被送上了祭坛,即将被处以“万魔焚身”……究竟丁西西能不能逃脱?能不能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她与皮特之间又会发生什么。
  • 让狼舔舔你的手

    让狼舔舔你的手

    《让狼舔舔你的手》收录的19篇故事犹如19粒晶莹的珍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神童闵凡提睿智而调皮,机智和深入总有出人意料的招法,披着羊皮的狼也有忠贞和缠绵,油钩子、右撇子和一瓶酒的故事令人回味……轻快的叙事笔法、引人入胜的情节、自然而流畅的语言,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
  • 美丽岛

    美丽岛

    本集所选几十篇新故事全部是海外题材。以海外为背景不仅因为地域的差异、距离的遥远而给人很强的新鲜感和神秘感,而且为故事构思和展开提供了更加广阔自由的舞台。选集中的这些故事情节生动,构思巧妙,想象奇特,悬念十足,即有童真纯情的浪漫,又有真情友爱的感动。
  • 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魔术,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魔术,《走进魔术世界:中华传统魔术》寓教于乐,将魔术里包含的科学原理一一解释出来,并且将有趣的小魔术表演也一步步教给读者。学得有兴趣,学得有快乐。
  • 想变老虎的兔子

    想变老虎的兔子

    一只小兔子想变成老虎,是什么促使它有这样的想法呢?想让自己变的更强大,不光是外表的变化,内心也需要更强大。
热门推荐
  • 托勒斯年代记

    托勒斯年代记

    从仙侠世界穿越异界的吕光,能否再次站在云端,俯览众生;人类与异种,魔法与剑,信仰和独立,这一切是否就必须是永久对立?
  • 恶魔校草甜心爱:小笨蛋,哪里逃

    恶魔校草甜心爱:小笨蛋,哪里逃

    叶紫珊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在国外生活了2年,回国不久之后,叶紫珊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一个恶魔,季雨澈,不但欺负她还时不时的让她开心。他是S市的贵公子,有一个妹妹韩雨儿,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对人冷漠无情,但是对紫珊温柔,有时虽然对紫珊颜色,但却对她好,在他心里紫珊是第一位的。凌寒虽然对紫珊好,可是他却背叛了她,面对背叛紫珊更喜欢折磨背叛自己的人……
  • “小草”你是谁

    “小草”你是谁

    真的不相信,我在家待得好好的还能待出心脏病来;真的不相信,在我情况危急的时候,还被人当成精神病从医院给扔出来了;真的不相信,我们居然是一个高中的“邻居”;真的不相信,他一点都不记得我了,姐姐不就是换了身男装吗?你就不记得我了?次,,,你以为你是谁啊?你个老变态、老娘干嘛要记得你啊?开始删除模式,,,,我安囧囧可不是好欺负,你是谁呀你,拽个毛线!!!
  • 那个该死的疯子

    那个该死的疯子

    光与暗在一个人身中交织,画出了一段不正常的故事,开始的时候确实欢欢乐乐,到了最后却是哭泣与死亡……本书讨(吐)论(槽)群:565643615
  • 我在信南山等着你

    我在信南山等着你

    秋风萧瑟,一个孤独寂寞的少年独自行走着。秋已深,泛黄的枫叶垂落在他的脸颊上,使他看起来倍感的凄凉以及落寞。他要去向何处,无人知道,或许是去寻找心灵归属的地方吧......
  • 成帝之路皇帝是怎么练成的

    成帝之路皇帝是怎么练成的

    和尚不是吃素的,练武的和尚更了得,少林拳,少林棍,铁头功,铁布衫,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师傅,一一一一一我艺已成,下山挣钱去吧!0k,现在正流行:昆仑决,武能疯,小子,打比赛去吧,既能挣钱,还能扬名,这条道,老纳我看行!中,中,师傅,挣了钱咱三七分可成!出家人不爱财,多多益善,小子,注意好身体就行,临别之际,为师送你八个字,上要护头,下要护裆!知子莫如父,知徒是师傅,两处软肋,师傅是洞察分毫呀!不过俺的头可硬了,当过杵子敲过钟,.........
  • 网游之圣龙游侠

    网游之圣龙游侠

    孙一鸣进入了一款虚拟网游,成为了光的使者,从此脚踩着敌人的尸骨,走上游戏的巅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孙一鸣指着一群人说:“现在你们有两个选择,一,我单挑你们一群,二,你们群殴我一个。”那群人哀嚎“救命啊,他是个魔鬼········
  • 写在指尖的字

    写在指尖的字

    写在指尖的字,刻在心里的名,十指连心,是否把你的名字写在指间就再也无法忘记了呢?
  • 无名乾坤

    无名乾坤

    背负盛名的天才唐平一朝被毁丹田,成为一代废材,天才与废材的落差令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不料被另一个世界同样悲剧的唐平附身,之后奇遇连连。不过在他得知母亲被困之后,发誓站在大陆顶峰,踏着七彩云霞,迎接母亲的回归,一家团聚。在追逐顶峰的路上,他又会遇到什么?不一样的修炼境界,不一样的体验,一切尽在无名乾坤。
  • 重生之复仇黑天使

    重生之复仇黑天使

    她冷心冷面的面对世界,前生她良善却在痛不欲生中死去,今生她不信天只信自己,渣男黑莲花通通被虐。只是这货是谁,为什么粘在她后面甩也甩不掉。“你宣我哪一点,媳妇儿”“我喜欢你——离我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