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0600000006

第6章 牛顿(6)

很快,在规定期限内,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对两个问题中的一个做出了正确的回答,对于第二个问题他却尚没有任何思路,同时,也没有别的学者给伯努利任何的答复。于是,伯努利决定,把第二问题继续登在报上,并延长答复期限为一年。

在这则消息连续在报上刊登了半年后的一天,牛顿去好友哈雷家拜访。闲谈之余,哈雷向牛顿问起这件事,原来牛顿因为造币局的事忙得头昏眼花,根本就不知道。后来牛顿回到家中,便演算起来。凌晨四点钟,这个困扰了众多学者一年之久的难题竟然轻而易举地被牛顿解答了。

第二天一大早,牛顿立即差人将署有别名的答案,寄给了伯努利。当伯努利看到牛顿精确清楚的解析答案后,他不假思索地喊道:“天啊!从他的爪子里我认出了这头狮子,他是牛顿呐!”

此时的牛顿的确雄风不减,在从政之余,他仍没有放弃科研。1699年,牛顿拟定了科学的历法方法,根据它可以准确推算出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的日期。1700年,他又发明了六分仪,它是航海和测量土地必备的工具。1701年,“牛顿冷冻法则”诞生,它为以后的物理学和冶金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705年4月16日,女王亲临剑桥。在女王陛下庞大的队伍中有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现在他已是政界中的风云人物。回到阔别4年之久的母校,牛顿感慨万千,心潮激荡。往日的情形历历在目,那时无足轻重的牛顿却已成为今天科学界、政界的头面人物。

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女王授予牛顿爵士爵位。

在英国这样重视头衔和社会地位的国度,享有爵位是无尚的荣誉,而把贵族爵位封给一位自然科学家在英国历史上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牛顿对此自然乐不可支。授爵仪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宴会上,牛顿一扫平日的阴郁,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牛顿的名声、威望自此更加如日中天。在已尽人生黄昏的时节,他走到了巅峰,获得了大多数人梦寐已求的成就、荣誉和地位。

青年时期的牛顿并没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意识,他整天忙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对他而言,科学是真正的上帝。到了50岁,牛顿走到了他人生之路的尽头,除了从政外,他那智慧的脑袋里在想些什么呢?皈依上帝,走向神学。

作为欧洲子民,宗教的种子从牛顿小时候就已深深埋进了他的头脑、心灵,他别无选择地信仰上帝,但他又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教徒。

科学的灵光指引着他,使他追随着科学走过漫长的探索之路,但科学又有它自身没法说清楚的难题。在科学与神学中摇摆的牛顿,既想借助神学为科学扫清道路,又想借科学为神学开路。事实上,他的想法显得天真、可笑。科学和神学这两个体系就像油与水没法相融。

1704年,时值牛顿任皇家学会会长的第二年,他的另一部巨著——《光学》出版了。

《光学》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光学》是牛顿对早期研究成果的总结。在任造币局局长和皇家学会会长工作之余,他就把自己关进书房,苦心钻研,终于将自己一直以来对光学的研究集结成书。

但是,《光学》的出版本应该更早些。但由于在光学问题上,牛顿与老对手胡克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该书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就推迟了,直到胡克去世之后,牛顿才下定决心让这本书问世。

当然,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得知,《光学》的手稿还曾一度被焚烧。之所以它能够再次成书,完全得归于牛顿惊人的耐力和毅力。

《光学》的全名是《光学或光的反射、折射、弯曲与颜色的论述》,它探讨了“迄今为止光学中谈论过的一切”。

牛顿提出的众多的光学问题,闪烁着他耀眼的智慧之光,那是他的新发现、新思想和新的探索,它为整个光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光学》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者影响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且,它的科学影响不只局限于光学领域,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不同程度受到它的启发和引导。因而,《光学》一书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随着胡克的去世,牛顿与胡克长达数十年的纷争终告一段落。但是,牛顿却没有因此而过上平静的生活,他又被卷入了另一场很不愉快的纠纷之中。

这个纠纷便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关于微积分优先发明权的争执。争执发生在牛顿与莱布尼兹之间。莱布尼兹是德国一流的数学家,由于他涉猎的领域广泛,因而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这场纠纷规模空前,持续了几十年之久,直到1716年莱布尼兹去世才算结束。

那么,到底是谁更早地发明了微积分呢?

实际上,牛顿和莱布尼兹都是微积分的独立发明者。

两个人的不同之处在于:牛顿更侧重于创立一套完整的微积分体系和基本方法;而莱布尼兹则热衷于微积分运算公式的建立和推广。我们现在采用的微积分符号就是莱布尼兹发明的。

牛顿和莱布尼兹都是倍受人们尊敬的伟大人物。两个人之间的这场纷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发现相同的科学真理。

12.牛顿之死

人总是要离开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去,就像蜡烛燃尽了,熄灭了。

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没有人比牛顿更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毕竟年岁不饶人!

1722年,牛顿已经80岁了,在这年里,他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身体状况也比以前差得多。在朋友的劝说下,他请来了颇有名望的医生。原来牛顿患了当时还没有什么有效治疗方法的膀胱结石,只能暂时尝试用食物疗法来减轻痛苦。不过牛顿并没有坐以待毙,他积极地配合家人,每日严格遵照外甥女为他安排的食谱进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的精心调养有了成效。1724年8月,有两粒豆大的结石被排了出来。

但好景不长,1725年初,他又染上了肺病及风湿病,牛顿只好再次接受医生和朋友的劝告,移居到肯辛顿休养。

这里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最适合静心休养。牛顿在这样恬静悠闲的生活里,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在肯辛顿修养了一阵子后,牛顿的身体渐渐复原了,于是,他又回到了伦敦。

但没几天,难忍的病痛再次袭来,牛顿不得又再次返回肯辛顿。

返回肯辛顿后,他的病情开始恶化。当医生来看他时,他的病情已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

3月15日,疼痛出乎意料地减轻了许多,牛顿感觉稍稍舒服了点。18日早晨,他竟然能坐在床上看报纸了,还和医生聊了很久,精神状态相当好。

但是,就在当天晚上,他变得神志不清了,他虚弱的身体安静地躺在那儿,一动不动。

1727年3月20日凌晨一点一刻,伊萨克·牛顿在睡梦中安然死去,享年85岁。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牛顿留下了那段不朽的警语:

“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童,时不时发现更光滑的一块卵石,或者更美丽的贝壳,我为此兴奋不已。但是,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浩瀚的真理之海,我的发现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啊!”

牛顿的葬礼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隆重举行。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皇宫贵族为他哭泣,他们涌上了街头、涌向教堂。

时逢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考察,他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一幕。在他的日记中记载着:

“我看到英国人悼念牛顿就像悼念一位造福于民的国王。”

“我看到英国的大人物们都争着抬牛顿的灵柩。”

伏尔泰也禁不住虔诚地从牛顿的桂冠上摘下一片叶子,作为永久珍藏的纪念。

牛顿的遗体被葬在西敏寺,那里是英国埋葬有丰功伟绩的英雄的地方。

4年后,一座雄伟的巴罗克式的纪念碑在此处高高耸起。纪念碑上一组浮雕,展现了牛顿不平凡的成就:

“一个拿着三棱镜,一个握着反射式望远镜,第三个则正在用秤来称太阳和九大行星。”

“第四个在火炉旁忙着炼金,还有两个在装新铸的银币。”

最后一幅画是:

“牛顿的胳膊放在他的几部著作上,有两个青年站在他面前,手上托着太阳系图谱和收敛级数的卷轴。”

牛顿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他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天地。可以说牛顿奉献给人类的,是从真理的海洋中捞取的一粒珍珠。

同类推荐
  •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热门推荐
  • 我咋就穿反了

    我咋就穿反了

    她本是一军校女孩,有着假小子的个性,总是说自己空有一身泡妞的本事,可惜自己就是个妞…这不,老天爷为了成全她,把她整到了清代,成了个爷们!然后遇见了身负血海深仇的歌女豆蔻…再经家中突变后,摇身一变,成了古今第一巨贪和珅……他到底有着怎样不可思议的际遇?又会与豆蔻展开什么样的恩怨情仇?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 迷迭流年

    迷迭流年

    我们在最好年华却是懵懂无知,既不了解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爱什么,自信而又自卑,倔强的一条道走向黑......只是青春而已
  • 求道诸天

    求道诸天

    朝游北海暮苍梧,食朝露餐云霞兮,静观庭前花开落,求道诸天始证心。鸿钧:“何为道?”吴申:“众生为道,万物为道,道为道,心为道”鸿钧:“道变否?”吴申:“心不变,道亦不变”从红尘中来,是机缘巧合,还是早有阴谋?穿越大千世界,寻找道之所在。僵尸、寻龙、笑傲、大唐、风云、聊斋、神话、白蛇、诛仙、蜀山、西游、封神、洪荒……纪元之子、三界迷踪、狐族圣女、前世宿敌、魔界阴云、诸天之劫……不一样的故事,全新的演绎。
  • 雨落倾城夏唯凉

    雨落倾城夏唯凉

    想她堂堂印度巫蛊教门小第一任女传人,本想寻找一个鬼宠,却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一道亮光穿越到异世。好!穿越,本姑娘认了。但是你有没有必要把我穿越到这个八岁的小身板儿上来。体内还有一团阴煞之气,非要寻找传说中的什么五灵才能解救自己。哎呀妈呀!找就找了。前世的旧情人,你来捣什么乱?“嫣儿,我来找你了。”某男腹黑的笑着说。“去你的。谁是你的嫣儿,本姑娘大名幽恋樱蓝!”某蓝不甘示弱,一记狠厉的眼神射过。武林大会上,绿林好汉集聚一方,为啥我来了以后这武林大会就变成了辩论大会了?“这位公子,小女子在此要劝你一句。不会装逼,别装逼,学会装逼,再装逼。不会装逼,还硬要装逼。这就叫做,装逼不成反被操啊!”
  • 观世录之血魔

    观世录之血魔

    人们都说,他是一头魔。因为传言是这样的:六岁,他被叛徒救走。十几岁,他害死两个干姐姐,屠戮了一个人口上千的家族。长大后,他杀人无数,吞噬他人鲜血以修炼。称雄后,他挑起人族内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成为世间首恶。他母亲说他会杀掉所有靠近他的女人。先知说他向魔祖出卖了自己的心脏。天地说他将所有生灵推向了深渊……有谁……会想到,他也只是一个悲怜者!一个为实现内心执念的苦苦追求者!一个将所有秘密隐藏在心中,生怕连累到爱人的独行者!有谁……真正了解他?或许是他做错了,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所有亲人被杀后不被扭曲思想,遇到人欺后忍气吞声,变得强大后受人控制……哼哼,既然如此,那就继续错下去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百万英镑(英文版)

    百万英镑(英文版)

    本书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是马克·吐温作品精选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品,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短篇小说。
  • 佛说摩诃刹头经

    佛说摩诃刹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玄神变

    天玄神变

    哥有的不是武功!而是美女相伴!天下武功无不归一为无向!天鑫不为苍生而折腰,只为红颜而凋落!
  • 荒古禁

    荒古禁

    荒古世界,危机无数;无尽苍天,世界之巅;荒古三界,十八镇狱。是谁禁了荒古,封了苍天,镇了十八狱。巅峰,回眸一望,一眼万年,轮回中却没有了那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