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7100000011

第11章 培根(2)

就在培根沉浸在吸收新知识,产生新见解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培根不得不中断外交官的工作,同时也中断了他在巴黎的学习,回到英国参加父亲的葬礼。

4.困境中求学

父亲去世后,培根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父亲在世时,他的任何物质需求都可以从父亲那里得到满足,从来不用为钱财操心。父亲死后,他立即失掉了丰厚的财源。原本讲究奢华生活的培根,一下子感觉到了生活的紧迫。

还有,培根的政治地位在父亲去世后也发生了变化。父亲死后,原本对他很赏识和热情的一些人,再见到他时变得好像从来不认识一样。少年培根结束了童话般的生活,初步尝到了世态之炎凉。

残酷的现实,并没有使培根消沉。他顶住压力,适应了父亲去世后的生活,很快就回到了自己喜爱的读书和研究上来。他热心学问,胜过其他一切。

培根分得的那份遗产,不够支付他日常的生活开支。他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或研究。培根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自身条件和将来的前途,选择了律师职业,干这一行,不仅可以谋生,还可以从政。当打定主意后,培根离开了温暖舒适的家,住进了葛莱工会。

这地方相当于法律学校,是当律师必须进入的地方。培根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开始了对法律的学习和研究。在此期间培根仍然是一边学习法律,一边找临时性工作。

通过3年的刻苦努力,培根学完了全部法律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他顺利获得了律师资格。经过短暂的实习,他被聘为律师,终于有了正式的职业。

5.政治生涯及贡献

培根热心学习,崇尚知识,但他也没有陶醉于对知识的掌握,而是把知识当成工具。当学业有成、当上律师之后,他开始为谋求官职涉足政界而奋斗。

培根初涉政坛,就有了杰出的成就,年仅23岁就当选为国会议员,而且在以后的选举中连选连任。他在国会的辩论很有名。他口才好,思路清晰、知识渊博、逻辑性很强,辩论问题总能一下子抓住问题的实质,在辩论中还不乏幽默与风趣。很多前来听取国会辩论的人都说,听培根辩论,犹如欣赏话剧,是一种享受。就是当时有名的剧作家,也佩服培根的辩论才能。

可是,国会议员是虚职,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和报酬。培根要实现自己变革社会的政治抱负,仅仅在国会中空谈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此,从步入社会的那一天起,培根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政府官职的追求。

在那时的英国,政府的官职是由国王任命的,为此必须讨好某些权贵,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由于家族的关系,培根在官场不乏熟人。宫廷大臣们绝大部分认识他的父亲,有的还曾见过培根。其中,有位财政大臣还是培根的姨夫。为了得到官职,培根找遍了几乎所有的关系,可是,对他的任命迟迟没有到来。

官场的人对培根并不认可。那位姨夫不仅不推荐他,还忌妒他。而可悲的是,培根对此却一无所知。他曾多次向姨母求情,然而,即使这骨肉亲情,表面上对他表示同情,实际上也不支持他获得官职。从这里不难看出官场的虚伪。在整个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培根奋斗几十年,却始终未得到他想得到的官职。

就这样放弃吗?不,培根没有放弃。他知道女王那里是没有希望了,那么将来谁会继承王位呢?凭借智慧的目光,他预见到女王的侄儿詹姆士可能当政。于是,又转而联络詹姆士。他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新王朝成立数年后,培根被任命为副检察长。6年后,他得到了检察长的职位。又过了1年,他被任命为他父亲曾做过的官职——掌玺大臣。再过1年,他成了英格兰大法官。官职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就意味着要走下坡路了。

3年后,培根因受贿罪被控。经法院判决,剥夺了他的一切官职,并宣布,在国家或联邦中永不雇用,不得担任任何官职。从此,培根永远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培根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

失意时从不气馁,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对知识的追求和研究中。他那些伟大的著作和不朽的思想,绝大多数是在失意的时候完成的。

培根在追求官职的过程中,从没有忘记推进人类知识志向。他的主要理论著述都是在做官期间完成的。1597年,培根的《论说文集》问世,这是一本关于政治伦理道德的论文集,当时共收有10篇文章。1612年、1625年,培根对《论说文集》进行了两次增订,共收入了58篇文章。在《论说文集》中,作者对事物的精辟分析,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严密的逻辑,警策的语言,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1605年出版的《学术的进展》,是培根关于知识论的著作,是其全面改革知识的庞大计划《伟大的复兴》的第一部分。在这部著作中,他批判了贬损知识的蒙昧主义,从多方面论证了知识的巨大功用和价值,为以后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打下了基础。

1609年,培根用拉丁文写的《论古人的智慧》出版,在该书中,他选取31个优秀古希腊神话故事,运用其丰富的想像、深邃的哲理、精巧的才思表述了自己对政治、科学、哲学问题的见解。《学术的进展》和《论古人的智慧》的完成,为培根的主要著作《伟大的复兴》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1620年,未完成的巨著《伟大的复兴》出版,其主要部分就是著名的《新工具论》。培根之所以起名《伟大的复兴》,就是为了强调不能通过旧哲学,而必须通过科学、艺术以及人类的一切知识来改造世界。

培根在哲学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较全面、较深刻地批判经院哲学的人。并且贯穿了培根著作的始终。在同经院哲学的斗争中,培根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他以知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问题,把改造人类的知识、实现科学的“伟大的复兴”、建立一个能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哲学当作自己理论活动的最终目的。

作为伟大改革家的培根认识到,要倡导科学,利用科学改造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就必须批判蒙昧主义,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功用和价值。培根提倡面向自然、探索自然规律,反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经验论,反对经院哲学脱离实际,隔绝人与自然的联系,宣扬权威主义、教条主义、蒙昧主义的做法。他批判“知识即罪恶”的谬论,认为知识不仅是促使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动力,而且是认识自然、驾驭自然的力量。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培根既强调“人是自然的仆役”,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又强调人的作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命令、驾驭和征服自然的力量源泉在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知识就是对规律的认识。讲述了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掌握它,人类才能认识真理、得到自由。

培根在认识论方面开创了以认识论为中心的一个新的哲学研究时代。在《新工具论》中,培根阐发了其经验论的认识原则,为恢复人们对自然的统治权开辟了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他认为,人类要获得知识,恢复对自然的统治权,就必须重新与自然接触,以新的眼光观察事物,通过观察与实验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中的旧方法完全不同,所以他称之为《新工具论》。

培根通过对以往哲学的剖析发现,人们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因在于他们自身存在获得真理的心理障碍,他称之为“假相”,这就形成了他具有独创性的假相说。这在当时对解放思想、摧毁封建主义的思想堡垒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他在假相说中接触到了认识论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如主观与客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这对哲学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排除了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心理障碍之后,培根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识原则,明确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知识就是存在的映像”,把感性自然、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说成是认识的对象,从而把经验从一向受鄙视、受贬损的卑贱地位上升为一种科学原则,一种考察方法,使之成为科学上、哲学上一种不可缺少的依据。这是一条全新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他认识到了感觉的局限性,强调必须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他认为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是在经验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分析、比较、实验等理性方法整理得来的。感性知觉只是认识的开始。他倡导实验,认为实验比感性直观更优越。因为通过实验可以把观察的对象从复杂的联系中抽取出来,使事物的因果联系更为显露。他在《新工具论》中强调说:“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乃是由适当的例证和实验得到的。感觉所决定的只接触到实验,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的本身。”

培根为了给科学的认识论开辟道路在《论古人的智慧》、《论原则与本原》和《新工具论》等著作中,大量论及本体论的问题,建立起了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继承、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肯定世界和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反对把物质看作抽象的东西,强调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他还强调指出物质是永恒的存在。培根赋予物质以实在的、能动的性质以及各种特殊的个性,是唯物主义的,且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因素。

培根还是近代归纳逻辑的主要创立者。他认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不能发现科学原理,而旧的归纳法即简单枚举法又得不出可靠的结论。因此,培根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清除科学复兴道路上的障碍,制定认识自然的新工具。他在《新工具论》中阐述了建立一种新逻辑的设想。这种新逻辑就是他所说的真正的归纳法。培根对归纳逻辑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三表法和排斥法,并把它们作为整理和概括经验材料的归纳方法。他不仅倡导科学的归纳法,还具体地规定了归纳的目的、原则和基本程序,从而给归纳逻辑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被誉为“近代归纳学说之父”。

同类推荐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邓肯

    邓肯

    本书主要以伊莎朵拉·邓肯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内容包括走出旧金山、不懈地追求、艰难中行进、红色的邓肯等部分。
  • 中国皇后传

    中国皇后传

    本书力求通过她们的详细传记,科学地评价其功过是非,如实地反映历代宫廷制度和生活,以及与皇后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尽管封建史学家或为皇后作纪,或为皇后立传,但是记载或失之简略,评论或失之偏颇,无论在史实还是观点上,都有重新研究的必要。不了解皇后,也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鉴于此,我们编写了《中国皇后传》一书。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杨永贤同志新作《中国古代百名女杰》,一改她的长篇小说《女人韵歌》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形象,一个个英武睿智、不让须眉而胜似须眉,足以使素有“半边天”之称的中国女子扬眉吐气。读了这样的书,使人感到人生充满着勃勃的生气,连冬日的阳光也变得红彤彤的,整个世界都美好起来了。
热门推荐
  • 大器所成

    大器所成

    明明只是护送一个花心大萝卜的任务罢了,孙任辰万万没想到会因这件事跟大半个昌土的大家族们作对。一个中庸的锻师陪着一个脚踏六条船却立志成为高僧的少年,他们从东到西横穿战火纷飞的昌土,在乱世的阴影中缔造传奇,游历四方的同时经受了皇帝、藩王、无双的国士、神明、妖异、草头天子等势力的考验,直到大器所成。以至于他们生如大器,死如破瓦。“遥想昌土四分五裂之时,唯孙任辰走南闯北,周旋于六合棋局之中仍独领风骚,亘古未有也。”——摘自《成国志》
  • 翻滚吧

    翻滚吧

    处子的鲜血魔鬼的笑声生死的挣扎善恶的同生
  • 孤枕梦边城

    孤枕梦边城

    她是神族帝姬,都说她性格古怪,总笑若桃花,好似凡事都不上心。直至那一次遇见他。是命中注定的天劫?还是牵绊永世的情缘?纵然再过几千年,他是否还记得她?记得永不分离的尘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 危情韩国

    危情韩国

    队长苏艺45度仰望天空,风吹起她齐肩的短发,乱了思绪。“哟~我的小苏苏在思考什么人生哲学呢?”突然天空中响起吴亦凡轻佻的声音。只见吴亦凡悄然把苏艺搂入怀中……权志龙站在天台,远眺着四下的高楼耸立,不自觉之间已经叹出了一口气。天下之大,何处为家?“龙宝宝?”顾君的声音在权志龙的背后响起,“别看了,我一直都会在。”她的眸子,格外清澈。鹿晗从背后轻轻拥住了林岚,她的腰身几分轻柔。林岚轻声笑了笑,不说话,就这么让他平平静静的抱着。鹿晗笑。这样的时光,岁月静好…
  • 夏家五千金

    夏家五千金

    她们不是什么有钱人家的千金,却向往着有一天能过上真正的千金生活,她们在职场上和婚恋的道路上经历着各种酸甜苦辣和爆笑的故事···。
  • 元素战役

    元素战役

    一个普通人无意间被卷入元素的漩涡,恰巧魔王们重临于世,重新找回力量的王者降临在了他的身上,于是展开了一段疯狂的灭魔屠神之路......
  • 你和我全世界

    你和我全世界

    他和她,一起长大有一天“你有男朋友了吗?”“你说什么?男朋友?你觉得我是那种需要男朋友的人吗?”“像啊!”“。。。”“以后我就是你男朋友啦!”
  • 王舍人诗集

    王舍人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烊千玺之执子之手

    易烊千玺之执子之手

    初三的那年暑假,安晓溪报名参加夏令营,万万没想到她遇见了大明星,原本只在意学习的她,开始默默的关注他,然而在夏令营的两个月,让安晓溪与千玺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友情。并且在晓溪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时,和千玺一起面对……在患病期间,她和千玺成为了……
  • 都市神级回归

    都市神级回归

    绝对的神级回归,都市少年竟是绝世残魂,底层崛起,不忘儿女情长,维度之战,一人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