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2500000029

第29章 宋应星

宋应星(1587—?),字长庚,明朝万历十五年出生在江西南昌府奉新县北乡瓦溪牌村。他的曾祖父宋景,曾任南京光禄寺卿、工部尚书等高官。后来家道中落,宋应星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秀才。宋应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衰落中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宋应星小时在他叔祖父办的私塾里读了八年书。他勤奋好学,除了熟读《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以完成科举考试所必需的课业外,还阅读《左传》、《国语》、《史记》等各种史书,以及诸子百家、语言文学、自然地理、农业工艺等各方面的书籍,从而丰富了知识面,使自己不同于那些死啃八股文章的书呆子。

宋应星刚满十八岁时,就和兄弟们分家各自生活了。他父亲不是官,家境又中落了,尤其因为他是庶子——小妻所生的儿子,这种身份在封建社会里容易遭到流俗的歧视。在这种环境下,宋应星渐渐地养成了“僻心违俗”,孤僻而不肯随俗浮沉的性格。他不愿阿谀尊贵和谄媚名流,而喜欢结交为人清正耿直、不甘与流俗为伍、勤于著述以及爱好藏书、刻书等那样的人士。

在当时,读书人大都以参加科举考试为出路,宋应星也不例外。明代,生员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会举行的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举人参加每三年一次(乡试的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考中的再经过殿试,称进士,头名进士就是状元。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和他的大哥宋应升一起参加江西省乡试,两人同榜考中举人,宋应星名列第三。同年冬,他俩兴致勃勃地离开家乡,来到北京,于次年参加会试,结果没有考中。

事后得知,这次考试有严重舞弊行为,状元的考卷竟是别人代作的。这样的事怎不令人气愤?宋应星想到祖父和父亲在科举道路上消磨青春的辛酸遭遇,功名心不由得冷淡下来。他回到家里,很感慨地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家食之问堂”,意思是:

宁愿在家吃普通百姓的饭,不追求做官吃俸禄。此后,他虽然还和大哥一道参加过几次会试,但历试未中,于是愈来愈把精力用于游历考察,通过实际见闻,把各地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为编写一部科技专著作准备。

崇祯七年(1634),宋应星已经四十七岁了,大概由于家庭生计等原因,他到本省袁州府的分宜县,任县学教谕。教谕是县学教官,级别很低,月俸只有二石米钱,是当时一般士大夫鄙薄的所谓冷官。

当冷官虽说钱少,但是有许多空闲时间。所以宋应星当了四年教谕,能专心致志地从事著作。崇祯九年(1636),他写了议论当时政局的《野议》,并把另一部著作《画音归正》交给友人刊印。崇祯十年四月,完成了准备已久的科技专著《天工开物》;同年六月、七月,先后写了《论气》和《谈天》,都是关于自然学说的著作。

崇祯十一年(1638),宋应星升任福建汀州府(府治在今长汀县)推官——掌管刑狱审判的官员。

推官,当然是根据封建王朝的法律办事的。不过,宋应星为官清廉,比较关心民间疾苦,很受当地百姓拥戴。崇祯十三年(1640),上司责备他没有全力镇压“海盗”,他一气之下,就辞官回家了。

宋应星在家呆了几年。就在这几年,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正在猛烈地发展着,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崇祯十六年(1643),奉新县就有一支以木工李肃十为首的农民队伍起来反抗官府。宋应星在一般情况下是同情穷苦人民的,但当人民起来造反,在他的家乡点燃了起义烈火时,他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终于直接参与了当地官府豪绅镇压起义的罪恶活动。李肃十率领的起义队伍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宋应星因此受到官府的保荐,这年七月任毫州(今安徽亳县)知州。亳州一度被李自成起义军攻占过,这时虽然仍归明政府管治,但明王朝在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和清兵的进攻下,就像一艘漂荡在大海中的破船,即将覆没了。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打进北京,推翻了明朝中央政权。不久,农民军失利,清军于五月间进占北京。清王朝终于继明王朝之后,成为统治全国的新王朝。明朝几个藩王曾在南方建立过小朝廷,历史上称为南明,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最后覆亡。宋应星在清兵入关后就弃官回家。此后,没有人知道他的具体下落。

《天工开物》的内容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感慨地写道: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把劳动人民看作罪犯,读死书的经学生则把“农夫”一词当作骂人的话语。人们餐餐吃饭,“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又说:那些王孙帝子,生长深宫,虽然御厨饭香,宫衣锦绣,却没有见过农具和织机。对这些人来说,打开《天工开物》的图卷看看,是能使他们长些见识的。他在序言之末愤懑地挥笔直书:请热衷于仕途的“大业文人”们把这本书扔在一边吧,“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出于关心国计民生,出于重视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应用技术,宋应星才从事编写《天工开物》这部巨著。

宋应星正确地指出,只有依靠生产才能增加财富。许多人的眼里唯有白银是财,而不知财富是人们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条件,通过劳动而创造出来的。他说,今天所缺少的,是田里的五谷、山里的木材、村边的桑树、池塘里的鱼,等等。只有物资富足了,财源才能充实,贸易才有货源。

他重视商品经济,曾以食盐为例,指出盐为人们食用必需品,盐税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所以食盐的产销有关于国计民生。天启年间(162l—1627)开始,政府大增其税,使许多盐商纷纷破产,结果是盐税的来源也大大缩小了。他从中得出“商贫于政乱”的结论,主张改革盐政,反对政府在税收上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他认为,应该在发展生产,“通商惠民”,改善民生的前提下,来筹措国家的财政收入。

《天工开物》中还谈到对外贸易。“舟车”卷上说:世界上“人群分而物异产”,通过贸易,交换各地物产,才能体现出世界之大。如果各居一方而老死不相往来,那就不行了。人们凭借舟车“梯航万国”,开展对外贸易,有助于京师的繁荣,这就是例证之一。明代时中西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比较发达,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宋应星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发展对外贸易,正是反映了这种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趋势。

宋应星在重视生产的前提下,肯定了人的正常的物质需求。他反对虚伪的禁欲主义,认为人们在衣食等方面爱好气味芳香、色泽艳美、饮食甘味等等,是正当的。他强调劳动工具的重要性,因为有了“利器”(好的工具),才能制造出好的产品。人依靠劳动,制造出种种体现人类文明的精美的器物,真是“人工表异”,“文明可掬”!

重视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重视人的劳动技能和生产工具,这是进步的观点。宋应星具有这样的观点,又进行了长期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工作,终于写出了《天工开物》这部不朽之作。“天工开物”一语是什么意思呢?“天工”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尚书》;“开物”一词出于先秦古籍《易经·系辞上》。天工指的自然力,开物则指的人工。在宋应星看来,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靠自身的运动变化(所谓“天工”)形成的。但是“人工”往往“巧夺天工”,有许多先进的发明创造。《天工开物》一书就论述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技艺。总的来说,在人类社会中,是由于“天工”和“人工”的共同作用,才创造出万物。“天工开物”的意思就是“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

《天工开物》广泛地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成就,内容充实,文字简洁,插图生动,别有风格,不愧为我国古代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杰出的农艺学和工艺学的文献。全书分上中下三部,再依不同生产部门,编列十八卷。各卷标题多引用古书中词句,大概是表明该项生产古已有之。

第一卷《乃粒》:记述稻、麦、粱、粟(小米)、胡麻(芝麻)和菽(豆类)等各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农具以及灌溉机械的使用方法。

第二卷《乃服》:介绍养蚕、缫丝、棉和麻的栽培以及纺织的技术,附有各种纺织机械的构造和操作技术。

第三卷《彰施》:指染色。记述了二十四种颜色的质料、七种染料植物的种植和染色的方法。

第四卷《粹精》:稻、麦、黍(糜子)、稷(黍的一种)、小米、高粱、芝麻、豆类等粮食的加工方法。

第五卷《作咸》:记述海盐、池盐、末盐(用地碱煎的盐)和崖盐(岩盐)的生产技术。

同类推荐
  •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最大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顶峰,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 张居正大传

    张居正大传

    本书严格遵照史实,撷取了明政治家张居正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着力表现了张居正作为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而且揭示了他矛盾复杂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热门推荐
  • 三公主vs三王子

    三公主vs三王子

    三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公主,性格各异。一个冷酷,一个热情,一个可爱腹黑。当她们撞上了三个很帅的王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前面话不清楚的问题已经改了,谢谢各位阅读本书的朋友。
  • 灵异甜妻:王爷,你走开

    灵异甜妻:王爷,你走开

    一都市家族,光是念念名字都能抖三抖的白家二小姐,天生拥有灵异体质,聪明异与常人且总是幻想要到书上才有的‘世外桃源’隐居。。“哥,偏了,救我”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这命中注定的,你逃也逃不掉”
  • 证道魔神

    证道魔神

    要想证道,先入魔道。天下第一废材,却不知是何人给他换了心脏,因受尽世间嘲笑,纵身踏入魔道,以魔再证无上大道。
  • 一鸣惊人:我的专属毒妻

    一鸣惊人:我的专属毒妻

    (本书废物嫡小姐:全系灵能者的改编,若给亲们带来不便请谅解。另外,此文素重生的,因选项中没有重生选项。)她,原来是冷府的嫡女,天真无邪,却亲身体会被亲人背叛的滋味,重生的她冷酷无情,冰冷的心将会让谁来融化?笑容又将为谁而绽放?他,腹黑嗜血,勾起的每一抹笑都来自地狱的恶魔,王者的气息,迷倒万千小姐,偏偏情有独钟,在外人看来的恶魔,在她这却成了无耻厚脸皮的求收养。
  • 庶策

    庶策

    打渣男,斗恶姐,收男二。重生庶女的逆袭生活
  • 魔主矜持点

    魔主矜持点

    在一个月的噩梦之后,路小雯不清楚自己以前是被猪油蒙了眼,还是审美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前觉得俊逸绝伦的千景丞这会瞧着怎么就那么丑呢?好在对方来退亲了,甚好甚好。只是令人惊悚的是,对方怎么突然变成她养的狗。好吧,如果这也不算惊悚的话,那现实中的事情怎么朝着噩梦中的轨迹发展?在求助先祖的那一刻,误入画中,画里,一个害羞的少年魔君委屈地说着:我等了你好多年,你怎么现在才来。当然,如果他能把放在她腰间的手拿开的话,这害羞,这委屈,更能打动人心一点。总得来说,这篇文讲的就是一个疯狂忠犬魔君的百年等待之路。ps:前面六七万字女主很弱,脑子还与正常人不太一样,接受不了的可以默默地走哈。
  • 我是医神

    我是医神

    美女很了不起吗?得了绝症照样得求我,因为我能治!商业大亨很拽吗?生病了还得求我,因为我能治!高官达人很牛逼吗?有了毛病还是得求我!我不但治人,治病,我还能渡人成仙!我就是这样牛逼,就是屌,因为我是神,我是医神。
  • 都市之仙狱临时工

    都市之仙狱临时工

    程霖本来以为自己会扑街一生,没想到……程霖:走走走,别在我面前瞎晃悠,我晕针!随后丢出一个巨阳果,让某人小针变大炮。程霖:什么?仙界抗不住了?不要怕,我这就给支援!听到仙界战况不利,默默的点开兑换系统,兑换出一个仙人满地走的高等世界来。ps:这是一个仙狱临时工的辉煌人生!
  • 校园风流霸王

    校园风流霸王

    一个重来不认真听课的优等差生,却意外得到了天庭文武双曲星两位上神各一半的资智。于是,文能和鲁迅匹敌;武能超张三丰。这样的一个人,进了大学校园,会掀起什么样的狂潮呢?
  • 溪雨川涯

    溪雨川涯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在刚好的年华,在刚好的时机,遇上刚好的你,给我刚好的陪伴,青春却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