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2100000012

第12章 德国现代文学大家(3)

1933年,希特勒攫取政权后,豪普特曼深居简出。1945年秋,豪普特曼应约·罗·贝希尔的邀请前往西里西亚的阿格内股多夫参加德国战后民主复兴工作,在准备迁往柏林前夕,于1946年6月6日逝世。

豪普特曼是在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影响下开始创作的,但他并不拘泥于它的艺术主张,作品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性质。他的早期创作受列夫·托尔斯泰和易卜生以及当时流行的资产阶级社会学、遗传学的影响颇深。

他的第一部剧作《日出之前》,描写了罗特与海伦的爱情悲剧,揭露了德国资产阶级家庭的堕落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但作者却把这场悲剧的原因归结为酒精中毒和遗传。剧本公演后引起了关于自然主义的热烈讨论。《和平节》(1890)、《孤独的人》(1891)这两部表面内容是社会问题而实质是资产阶级家庭悲剧。

90年代初,豪普特曼的戏剧创作针对了尖锐的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织工》(1892)是他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德国戏剧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剧中取材于1844年西里亚纺织工人起义。它是德国第一部控诉资本主义剥削的罪行,表现无产阶级群众斗争的作品。这出戏是作者根据对曾经当过织工的祖父的回忆、自己的调查和阿尔弗雷德·齐默尔曼的《西里西亚麻纺织业的兴衰》、威廉·沃尔夫的《一八四五的德国公民手册》创作的。《织工》在艺术上打破了一人一事的结构方法,各场戏独立成章,全剧改联譬合,用表现集体英雄代替塑造单一的中心人物的古典编剧手法。对话采用西里西亚方言。这出戏受到德国工人群众的欢迎,遭到统治阶级的攻击。

《獭皮》(1893)是豪普特曼另一部优秀作品,被称为“偷窃喜剧”。剧本通过一个表面头脑简单、实际很有心计的洗衣妇沃尔夫大娘,巧妙地瞒过地方警察、密探,偷窃木材和獭皮的故事,辛辣地揭露和讽刺了普鲁士官吏的刚愎自用,政权机构的腐败无能。偷窃在作者笔下是小人物在生存斗争中一种自卫手段。《獭皮》在德国文学史上与莱辛的《明娜·封·巴尔赫姆》、克莱斯特的《破瓮记》并称为德国3大喜剧。

1893年,豪普特曼的“幻梦剧”《汉奈蕾升天记》上演。这出戏的问世,标志着作者离开了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社会现状的道路。作者通过无产者少女汉奈蕾的经历与幻觉的描写,把现实世界与基督教神话传说巧妙地糅在一起,在对比当中表现人间的苦难。体现了作者对被压迫的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关心。文学史家认为家普特曼这类作品具有“新浪漫主义”倾向,如他的童话与传说剧《沉钟》(1897)、《可怜的亨利希》(1902)、《碧芭在跳舞》(1906)等。

《弗洛里昂·盖耶》(1896)是一部以德国农民斗争为背景的作品,如《车夫亨舍尔》(1899)、《米夏埃·克拉默》(1900)、《罗泽·贝恩特》(1903)、《大老鼠》(1911)等则是通过个人遭遇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衰落腐败的剧本。《弗洛里昂·盖耶》在德国观众中反映极为冷淡,观众不理解作者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用意,用作者自己的话就是:“德国人的民族感情象一口破钟,我用榔头敲它,可它不响。”《车夫亨舍尔》和《罗泽·贝恩特》是以婚姻和爱情纠葛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描写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里西亚农村的粗犷的普通人的悲剧性遭遇。《大老鼠》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的剧本,作者以象征笔法生动地描写了发生在柏林一家公寓里的种种风流的事,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面临崩溃的趋势。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豪普特曼的戏剧创作,如《冬天的叙事谣曲》(1917)、《多罗苔娅·安格曼》(1926)、《马格努斯·加尔伯》(1942)和《阿特里德斯四部曲》(1941~1948)等,都远不如早年作品那样光彩夺目。但他1932年创作的《日落之前》,颇具艺术魅力。它通过70岁的出版家克拉森与少女茵凯·彼得斯在婚事上的悲剧,从而揭示了大资产阶级的残酷与无耻。

豪普特曼一生除创作40多部剧本外,还写过许多散文,如自传体小说《激情篇》(1926)、《我的青春冒险》(1937)和游记《希腊之春》(1908)等。

豪普特曼的剧本《织工》、《獭皮》和《汉钟》在“五四”运动以后传到中国,对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亨利希·曼

亨利希·曼,1871年5月27日生于卢卑克一个富商家庭。他曾在柏林费舍尔出版社任职,后又转入柏林、慕尼黑大学学习。1893年首次去法国旅行,后去意大利。1925年定居柏林。

为拥护还是反对战争问题的争论,他与弟弟托马斯·曼大伤感情。1942年托马斯在祝贺亨利希71岁寿辰时,承认了自己是错的,认为哥哥为民主、为反对帝国主义而战是正确的。1918年亨利希·曼热烈欢呼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战后他希望魏玛共和国采用和平改良的方式革新资本主义社会,为此写作了大量政论,宣传自己的民主观。从1924年起,他十分关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从中看到了实现他的民主理想的希望。1931年他被选为普鲁士艺术科学院主席。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亨利希·曼被开除出普鲁士作家协会,作品被焚烧。流亡期间,他同高尔基、罗曼·罗兰、巴比塞一起,积极从事反法西斯斗争。1935年和贝希尔率领德国作家代表团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会”。1938年在巴黎任“德国人民阵线”主席。1940年前往美国,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1949年他被选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主席,并获国家一等奖金。他在即将启程返回德国之前,于1950年3月12日逝世。

亨利希·曼一生共创作19部长篇小说,55篇中、短篇小说,11部剧本和大量政论、散文。他艺术上深受斯丹达尔、福楼拜、法朗士和左拉的影响;思想上从资产阶级的叛逆的立场出发,转向激进民主主义,对资产阶级社会持批判态度,最后转变为从政治和道义方面肯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场。

亨利希·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一个家庭里》于1894年出版,开始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在懒人乐园里》(1900),以19世纪90年代的柏林为背景,通过一个外省大学生在柏林的浮沉,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对大都会时髦的文化界和暴发的金融资本家进行了辛辣地讽刺。这是他的第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在日渐繁华的大都会生活中,作者以锐利的目光发现了寄生、堕落和崩溃的萌芽。长篇小说《垃圾教授》(1905)描写一个绰号“垃圾教授”的中学教师,平时道貌岸然,私下却与一个下等歌女勾搭,最后弄得身败名裂。作者借描写垃圾教授尖锐地抨击德国的教育制度,揭露了19世纪末德国资产阶级的虚伪与堕落。1930年剧作家楚克迈耶把它改编成电影,更名《蓝天使》,30年代曾在欧洲轰动一时。1909年出版长篇小说《小城》,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的一个小山城为背景,反映民主力量与反动势力的冲突。作者在这部小说里第一次描写了人民群众的形象,提出了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乃至在欧洲崛起的可能性。

1911~1914年间,亨利希·曼完成了杰出的长篇小说《臣仆》,最初部分发表在慕尼黑《时代画报》上,小说主人公狄得利希·赫斯林是造纸厂老板的儿子,自幼怯懦残忍,欺软怕硬,充当强者的走狗,而欺凌弱者。小说还通过老布克和费舍尔的形象,表现了自由主义的没落和社会民主党人的机会主义路线。《臣仆》与《穷人》和《首脑》共同构成了《帝国三部曲》,《臣仆》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

托马斯·曼

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市。父亲是经营谷物的巨商,任卢卑克市税收事务的参议,具有北部德国人的严肃、冷静;母亲出生在巴西,有葡萄牙血统,富于南欧人的敏感、热情和长于幻想,喜爱艺术。父母的双重性格在他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1891年父亲去世,商号倒闭,1892年全家迁至慕尼黑定居。托马斯·曼在慕尼黑的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时,创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堕落》(1894),受到著名作家戴默尔的赞扬。1895~1896年他在慕尼黑高等工业学校旁听历史、文学史和经济学等课程,同时为哥哥亨利希·曼主编的《二十世纪德意志艺术及福利之页》审稿和写作书评。1896~1898年去意大利。1898年回慕尼黑任讽刺杂志《西木卜利齐西木斯》编辑。

1898年,托马斯·曼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矮个先生弗里德曼》。1901年他发表了成名作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个家庭的没落》。1903年发表小说集《特里斯坦》,其中包括他的中篇代表作《托尼奥·克勒格尔》。1905年他与有犹太血统的教授的女儿卡塔琳娜·普灵斯海姆结婚。以后陆续发表讽刺小说《王爷殿下》(1909)、中篇小说《在威尼斯之死》(1912),完成3幕剧本《菲奥仑察》(190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针对亨利希·曼批评德国战争政策的论文《论左拉》,发表《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1918),从卫护“德意志精神文化”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为德帝国主义参战辩护。1922年发表《论德意志共和国》的演说。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进入30年代后,托马斯·曼防止德国再走向灾难的深渊呼吁德国人民一定要警惕法西斯。1930年他在柏林作了题为《德意志的致词——对理性的呼吁》的演说,遭到纳粹分子的威胁;同年发表著名的反法西斯的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1933年,他在慕尼黑大学发表题为《理查德·瓦格纳的苦难和伟大》的讲演以纪念瓦格纳逝世50周年,从德国文化的人道主义传统出发论述瓦格纳,没有赞扬这位作曲家的民族主义倾向,因而遭到一些拥护纳粹的文人和艺术家的指责。希特勒攫取政权后,他被迫流亡。

1935年美国哈佛大学授予托马斯·曼名誉博士称号。1936年被纳粹政府剥夺了国籍,捷克政府立即给予捷克国籍。同年波恩大学取消了他的名誉博士称号。为此,他给波恩大学文学院院长写了一封著名的公开信,谴责纳粹政权践踏德国文化的罪行,揭露纳粹政府准备发动战争的阴谋,鼓舞反法西斯力量的斗志。

1933~1938年托马斯·曼在瑞士流亡期间完成长篇巨著《约瑟和他的兄弟们》4部曲中的前3部:《雅各的故事》(1933)、《约瑟的青年时代》(1934)和《约瑟在埃及》(1936)。1937~1938年期间他主编杂志《尺度和价值》,后在瑞士出版。1938年迁居美国,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39年发表小说《洛蒂王魏玛》。1940~1945年直接参加反法西斯宣传,发表55篇广播演讲题为《德国听众们!》。1942年被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德国文学顾问。1944年取得美国国籍。

1949年为纪念歌德诞生200周年,托马斯·曼在法兰克福和魏玛发表演讲,两地都给他颁发了歌德奖金。由于对美国日益猖獗的麦卡锡主义不满,1952年他离开美国,移居瑞士苏黎世附近。1955年纪念席勒逝世150周年,他分别在斯图加特和魏玛发表题名为《试论席勒》的演讲。为了纪念歌德和席勒,他两次分别在东西德演讲,以表示他反对分裂,维护德国统一的立场。

1955年8月12日,托马斯·曼于苏黎世去世。

托马斯·曼是现实主义作家,进步的人道主义者。他的创作主要是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与衰败为主题的中、长篇小说。他的小说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种种无法医治的病症,意味着必将灭亡,作者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现实,因此他把自己的小说称为“尽头的书”。他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以及瓦格纳的创作思想的影响,但他的艺术和思想主要来源于德国18、19世纪进步的人道主义,因而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现实主义精神。他在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已到尽头的同时,也感到一个新的世界(社会主义)正在出现,但他对这个新世界又持保留态度。

托马斯·曼所著小说的结构,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情节和人物都作了细致的安排。他从不拘泥于一种写作方法和技巧,常常以使用不同的写法描述不同的情节,使作品的情调和气氛也不尽相同。他讲究遣词造句,语多讽喻。他被认为是德国20世纪的语言大师。

中篇小说《堕落》(1894)是托马斯·曼的处女作,写一个女人堕落的故事,反映了艺术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到的压抑。小说集《矮个先生弗里德曼》(1898)包括6部中篇小说,体现了作者初期创作的特征,小说中描写了被排斥在正常生活以外的孤独的人,流露出作者的悲观主义思想。这部小说集于1909年再版时,增收了一篇《火车事故》,讽刺普鲁士绅士的傲慢,表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

《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个家庭的没落》(2卷,1901)是托马斯·曼第一部重要的代表作,描写卢卑克城大商人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盛衰以及哈根施特勒姆家族的发迹。这部作品成为德国社会从19世纪30年代~90年代发展的缩影,是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它“使整个欧洲都感到与自己有关”。小说的前半部按时间顺序写,后半部则有几条情节线索同时平行发展。小说运用了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通篇议论或夹叙夹议以及内心独白等手法。

他的《特里斯坦》(1903)、《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和《在威尼斯之死》(1912),写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家自视清高,市民只图实利,艺术与生活、艺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艺术家不甘世俗困扰,便脱离现实,走向唯美主义。

《王爷殿下》(1909)描写贵族克劳斯·亨利希想与一个美国百万富翁的女儿结婚,嫌对方不是贵族,但考虑到对方有钱就同意了。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中贵族与资本家互相依赖、彼此结合的独特现象。

长篇小说《魔山》(1924)是托马斯·曼的另一部重要代表作,是一部德国传统的教育小说,主人公大学毕业生汉斯·卡斯托普在一所疗养院住了7年,疗养院病人中相信理性的乐观的人道主义者、狂热鼓吹禁欲主义的耶稣会教士、享乐主义者以及热衷于精神分析的医生,希望卡斯托普也接受他们的思想。最后卡斯托普领悟到“人为了善和爱就不应该让死亡统治自己”。他终于摆脱了等候死亡的思想,离开了疗养院,企图有所作为,不料却被送上帝国主义战争的屠场。小说反映的是1904~1914年,但却反映魏玛共和国时期流行的各种思潮。因此,这部“教育小说”又是一部“时代小说”。

同类推荐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本书从教学方面讲教师的责任讲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学生为人处事的技巧讲学生交友之道注重学生的心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位教师如何更加完善教育。
  •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以自然教育法的原著版本为基础,参阅了近年来自然教育法的多种国内译本,介绍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书中介绍了自然教育法的宗旨,并对自然教育法中涉及的众多领域做了介绍,描述了数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游戏学习方法,对孩子的感官能力、思维动力、动手能力、品德素质的培养都提供了训练方法及操作原则。
  •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这本《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所选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所选说课稿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各有所长;所选说课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素质、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热门推荐
  • 世界级大历险

    世界级大历险

    无聊而又平静的生活被一群天外来的轮回者打破了。从这时候起,一段又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悄然发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幻想对于现实的冲击,这个世界,开始逆转。
  • 至强圣法

    至强圣法

    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此书不能写了,请关注新书《悍武神尊》,千万不要点进来找虐!
  • 紫的诅咒

    紫的诅咒

    这是一个短篇的小说,也是一部同人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 我是文艺青年

    我是文艺青年

    这是一部关于两个80后文艺男青年在大学中成长、成熟的故事;记录了一代文艺青年的心灵轨迹,凸显他们那心灵深处的记忆与感动。作品表达了他们的追求、困顿、爱好,以及拒绝平庸、发现自我的成长经历;他们在学习中成长,在爱情中纠缠,摆脱束缚,活出自我;他们醉心于可以带来快乐、实现自我价值的爱好中,重视心灵的美好,并赴之实践,挥洒青春,无限美好。
  • 天使的战争

    天使的战争

    在生活一次有一次的被欺骗,蜕变后的自己会越来越变的坚强。女人不是交易的“商品”,不是爱情的“玩具”当天使露出魔鬼的面孔,责任?爱情?真相?真正的天使重生后的正义自由权益之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参天悟道

    网游之参天悟道

    一个猥琐的人,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天道酬勤,理应让他平凡一生。命运多桀,让他受尽挫折。且看他如何逆袭,纵横仙魔。
  • 刺客大神系统

    刺客大神系统

    系统间的对决,在战争中无限扩大的阴暗面。只有不断的战争才能创造出理想的世界。
  • 邪魅少爷霸爱冷魅千金.

    邪魅少爷霸爱冷魅千金.

    一次机场的偶遇,让她惹上了不必要的麻烦。让她冷酷的性格,变成了爆操和毒蛇...那一次的意外,月老似乎给他和她签下了红线!“你是不是她?”钟离泫抓住冷梦幽的手问道。心里又嘲笑道:不可能是她的,都找到她了,不过真的好像...冷梦幽则是冷冷一笑,飞速的‘啪’打了他一巴掌,朱唇动了动:“滚!”当冷梦幽的那一巴掌打到钟离泫的脸上时!钟离泫:“女人!你好大的胆子!”“谢谢夸奖!先生,你能让让吗?”冷梦幽灿烂的一笑……让钟离泫看到了两年前的冷梦幽,不过——他感觉像是,又不像……当所有人都认为,冷梦幽会遭殃的!可……却万万没想到!钟离泫乖乖的点头:“恩”这一举动,让所有人大跌眼镜!……【ps:不完整】
  • DNF之毁灭纪元

    DNF之毁灭纪元

    新的篇章,即将开启!人生的道路,这就会发生全面地认知颠覆!现在是,毁灭纪第三年,天魔界与阿拉德大陆由于转换怪物的格兰之火,导致了毁灭,三界的毁灭!现在,突破传统的地下城将为您展现——热情半冷的鬼剑士卡罗特,冷漠高傲的暗影使者光,机械重炮的主宰罗恩,神秘的未知角色塔格林……一切,在地下城都会见怪不怪!——罗恩的旅途为枪神各方面养成计划……如果你有资格言论,我足够抗争的实力将会迸发与你!有时间爱DNF,就来看《DNF之毁灭纪元》
  • 尸灵谈判专家

    尸灵谈判专家

    我与玩伴在村头坟林玩耍,掀开棺盖,谁知遇到了一具老疯尸,被邻居家的荒诞老头忽悠误打误撞的进入了阴阳的世界。学道法,斗僵尸,抓厉鬼,下地府!却发现身边的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我们的世界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只想过回平凡人的生活,却为了自己的亲人与信念,不得不前进奋斗。这是一篇关于一个阴阳先生的写实,记住,我就是一个阴阳先生。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