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1100000006

第6章 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宁沈阳市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我国清朝开国元勋,有名的政治家、谋略家。

范文程出身名门,曾祖父为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祖父范沈,曾任明沈阳卫指挥同知。他自小好读书,才思敏捷,擅长谋略。清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攻陷抚顺,他自愿投效,但未受重用。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极继位,发现他的才智并委以重任,使之成为其主要谋士之一。从此范文程开始了他辅佐三朝四帝的谋略生涯。

天聪三年(1629年)冬,皇太极亲率大军,由龙井关、洪山口越过长城,直通北京。突然,遭到明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率师回援的坚决抵抗,双方激战至北京城郊,相持不下。清军久攻不下,伤亡越来越多,粮秣补给日益困难,一筹莫展。此刻,范文程向皇太极献反间计。当时后金军俘获两个明朝太监,皇太极先密令部将故意议论与袁崇焕有密约,使被关押的太监得以偷听;然后又令后金军放走一个太监,使其返回明廷报告崇祯皇帝。一向猜忌而多疑的崇祯帝果真误信袁崇焕与清军有密约,随将袁从前方召回逮捕下狱,不久即处死。祖大寿闻之大为惊骇,顾不上当面清军,慌忙带自己手下兵将逃归锦州。就这样,范文程的一条反间计,不仅为皇太极除掉了一个战场不能战胜的宿敌,反而使明军自己让开了一条通道,使清军得以从容退出关外。由此,明清的军事对抗,骤间产生了不利于明朝的转化。

天聪元年(1632年),皇太极率满洲八旗和蒙古各部兵马穿越兴安岭,远征察哈尔。不料,林丹汗得知情报后,采取坚壁清野,驱富民及牲畜,尽渡黄河,丢下一座空城。待皇太极率数万大军疲惫不堪赶到归化(今呼和浩特)时,已是人走城空,无吃无喝,一片狼烟。早已人疲马困、粮秣告罄的清军每日都有士卒饥渴而死。数万人马只得靠猎取黄羊为食。这时,清军若从原路返回,因沿途地薄民穷,将士无所得,部队无所食,千里兴师,徒劳而返,必将名利俱失。但若兵马深入明境,抢劫一番,却又苦于师出无名,不敢贸然行事,真是计无所出。于是皇太极让范文程等献计。范文程说,惟有深入,方为上策,但必须以“议和”作幌子。他进而解释道:可先写信与明朝近边地方官员,要求议和,并限住日期,立候结局,谅南朝皇帝,人多嘴多,近边官员也不敢担当,届时便可藉为口实,为所欲为。皇太极如茅塞顿开,立即采纳了他的计谋,一方面致书明大同、阳和、宣府等地官员,要求议和,并以十日为限;另一方面挥师直奔宣府、张家口,沿路纵兵掠民,满载而返。结果,正如范文程所预料的那样,直到清军劫掠而去,“议和”的协定尚未及回复上报。

崇德七年(1642年),明朝大将洪承畴在松山战败被俘。皇太极爱才,欲招降为其效力。派诸多人前去劝降,但洪承畴誓死不降,骂不绝口,令众人无可奈何。于是,皇太极又派范文程前去试试。范到了洪处,一句不提投降之事,只与洪承畴天南海北、谈古道今地闲聊。其间,房梁上有积尘溅落在洪的衣襟上,“洪屡拂拭之”。这个下意识的小动作,一般人谁也不会留意的,但范文程敏锐地观察到后,露出了宽慰的自信。他向皇太极献计:“承畴不死矣,其敝衣犹爱惜如此,况其身耶?”他鼓励皇太极不要灰心,只要耐心地等待和劝说,洪定会被说降的。果不其然,经过范文程等人耐心而巧妙的游说,一向信誓旦旦要以死报国的洪承畴终于乖乖地就范,俯首贴耳地投降了。

顺治元年(1644年),清王朝拟再度伐明,但对这次出征要达到什么战略目标,并不明确;对是否入关,也犹豫不决,举棋不定。范文程提出:明之覆亡,已无可挽回,此种形势,犹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机会难得,稍纵即逝,要当机立断,果敢地挥军入关,挺进中原抢夺明朝天下。以往清军也曾数度入关,但主要是为了掠夺。上至将帅,下至兵卒,烧杀掳掠,无所不为。但对此次入关,范文程特别强调,要一改昔日掳杀传统,必须“申严纪律、秋毫勿犯”,能使中原地区百姓,向风归顺,近悦远来。

四月底,清军进军北京,当得知崇祯皇帝已缢的消息后,为了迅速稳定政局,安抚民心,范文程建议采取以下政举和措施:宣布为崇祯帝发丧三日;起草檄文,自称为“义师”,打出为大明臣民“复君父仇”的旗号,把矛头转向李自成等农民军,这不仅为清军入京找到了堂皇的借口,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明军民的抵抗;各衙门官员俱照录用,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官员同满官一体办事等。范文程认为:“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由于他采取恰当的对策,为清政权在北京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越发显出他在政坛上、军事上超乎群雄的显赫地位作用。

俗话说:“树大招风”。随着范文程地位的上升,声望过隆,引起了清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贵族官员的忌妒和不满。一向好独秉大权的多尔衮也在许多政策、用人等问题上与范文程发生分歧。顺治二年(1645年)八月,多尔衮以“今国家一应事务,各有专属”,范文程“素有疾,毋过劳”等借口,开始限制和削弱范的权力。同年八月,因甘肃巡抚黄图安呈请终养问题,范文程被多尔衮以“擅自关白”辅政王济尔哈朗为由而下法司勘问,官虽未罢,但范文程已深知自己的处境和今后该怎样处理与多尔衮的微妙关系了。他处处小心从事,既不使自己冒尖,更不干出风头、授人以柄之事,免遭不测。

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独断专行的多尔衮由于贵族内部权力争斗的需要,革去济尔哈朗亲王爵位,并幽毙了肃清王豪格。在此前后,多尔衮曾多次命其亲信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同范文程一起删改太祖实录。范文程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处理不好将殃及安危,但他又不能违命不从。遂用计托词养病、闭门不出,采取软拖的办法,以免遗患未来。果不出其所料,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病死。翌年初,多尔衮被指控生前“谋逆”,依附多尔衮的刚林、祁充格等人,被控犯有妄改太祖实录之罪而杀。范文程虽也参与此事,但因既非多尔衮一党,又未留下把柄,仅被处以革职留任,不久又官复原职。就这样,范文程不仅机智地避开了一场政治争斗,而且又很快地得到新主福临帝的信任和重用。至顺治九年(1652年)范文程官升至议政大臣,这是此前所有汉人从未得到过的宠遇。

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福临为治理好国家,整顿朝纲,特请范文程研究治国安邦之道。范文程坦诚地说:“大凡行善合天者,必君明臣良,交相释回,始克荷天休而济国事。若人主愎谏自用,谁复进言?”这番话,实际上是要福临以过去多尔衮重用冯铨等亲信,独专朝政而引发内部派斗为教训,要善纳群言,能听进不同意见,使君主的决策能顺乎民心民意,合乎潮流。在此之前,他还向福临建议:多尔衮在时,那些疏远他的大臣或因反对他而受到排挤的官员,都是爱国忠君有正义感的人才,皇上要“当思所爱惜之”。福临接受了他的意见,“原任科道官许作梅、李森先、桑芸、向玉轩、庄宪祖诸人内,系参冯铨降革者,俱起用。”在此之后,范文程又提出了兴屯田,招抚流民;举人才,不论满汉新旧,不拘资格大小,不避亲疏恩怨等重要建议,多被采纳并实行。不仅如此,他还对朝中那些敢于直言不苟、秉公不阿的臣僚给以爱护。当时著名谏臣魏象枢,因在朝中“与诸大臣抗辩是非无少诎”,而常常遭到权贵们的攻击。独范文程“心识之,曰:‘直哉,此我国家任事之臣也。’”由于魏象枢得到范的支持,使之在朝内声望日高,顺治帝因此受益匪浅。所以,李蔚曾称道范文程是培养人才、爱护人才的伯乐。

顺治十一年(1654年)八月,范文程晋秩少保兼太子太保。但他此时已年老体衰,力不从心,多次上疏乞休。福临不愿失去这样一位谋士和得力助手,命他“暂令解任”,一俟病愈,“以需台用”,还特别加封太傅兼太子太师。然而,明智而又深谋远虑的范文程,就此谢政隐退,安度晚年。到康熙五年八月,年至70岁的范文程结束了他一生从政50年的谋略生涯。康熙五十二年,玄烨亲笔书写“元辅高风”于其祠,对其在清初统治时期的作用作出了评价。

同类推荐
  •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善于治军,足智多谋,政治上不囿陈规。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在任内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手缔造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周公姬(jī)姓,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是周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周文王诸子中,周公排行第三。商朝末年,周公的长兄伯邑(yì)考被殷(yīn)纣(zhòu)王烹(pēnɡ)死,次兄即武王姬发。周公自幼为人诚实忠厚,孝敬父母,多才多艺,因此他和武王发都深得文王的喜爱。文王之时,周族在西方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父位,继续进行灭商的事业。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周公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
  •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元帅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蒙哥马利、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战争爆发出任作战部长、受命北非展示军事才华、应邀担任菲律宾军事顾问、从零起步升任集团军司令等。
  •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纳训一生的爱国热情、理想与追求,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鲜为人知的遭际命运、不寻常的痛苦和欢乐,作了较全面、客观的描述,并对其文学翻译活动和各译本特色,及其在民族教育与中阿文翻译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了介绍。纳训,是我国现代译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
热门推荐
  • 极品透视神医

    极品透视神医

    美女想治病?好,先把衣服脱了!贪官污吏想治病?不好意思,小爷心情不爽!实习医生华长琪无意间获得透视之瞳,从此步步高升,风生水起,创造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本书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翻阅赫本的生平,就此解读一个女性优雅魅力的极致。我们研究赫本,是为了找到自己。我们也要像赫本那样充满自信,充分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出自己对时尚的直觉。研究赫本的生平、勇气和她所经历并克服的一切,更有助于我们对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她的优雅、高贵、行为以及其他一切,会给予想要活出真我的女性最好的启示。
  • 花千骨之放下

    花千骨之放下

    兜兜转转上千年,本以为可以放下的。到了最后,原来谁都不曾放下过。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异种特工爱护花

    异种特工爱护花

    爱生活,爱收保护费,也爱护花。那边那个异种,把你满嘴的大黄牙收起来,吓到美女怎么办?信不信我砍你?我是谁?我是秦淮街一霸!连我都不认识还敢在中海市捕食?什么?你说我为啥不是特工?……别着急,先看看呗。
  • 神魔狩猎者002

    神魔狩猎者002

    万族林立,谁才是王者?神与魔与人,谁会成为正真的猎人?猎物与猎人之间交替,地狱与天堂间挣扎,胜利者为何会是失败者?神吃人......魔吃人......人又如何自处?万物轮转,最后谁能立于高台之上?日月交替,谁才是最后的猎人?将地狱妖魔之血肉铸为高台,让我猎尽漫天虚伪之神!
  • 屌丝神尊

    屌丝神尊

    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屌丝。在古玩市场无意间买到了女娲关押九天神龙的五彩石。带他穿越到了无极大陆。在这陌生的世界,强者为尊,残酷的世界里。用他那天骄的魅力尽收所有的美女,妖女,神女,等等。看他用至高无上的绝技,在这残酷的世界里叱咤风云,独霸天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魔剑天缘

    魔剑天缘

    百亿年前,鸿钧道尊与鸿魔道尊争雄。鸿魔道尊战败身死,三魂七魄被鸿灵道尊俘获,铸成了十柄大道仙剑,又称之为魔剑。相传每一柄魔剑都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集齐十柄魔剑甚至可以令鸿魔道尊复生。一个魂魄分离的仙人,一个度魂新生的少年,看少年如何执掌自己的命运,看少年如何与天抗与人争,看少年如何从最底层的修仙者一步一步成长为俯视天地的强者!凝聚魂魄,不畏山重水复,闯冥界,进魔域,入深渊,行走在宇宙各地;打败强敌,不惧艰难万苦,战云峦真人,斗幻魔天冥,灭天庭诛玉帝,用生命谱写战歌;完成使命,不怕血雨腥风,收九幽灵木鸟,服深渊天魔虎,星系战场任我游,与挚友悭黢一道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一切精彩竟在《魔剑天缘》,你的支持就是我源源不断的动力。我的第一本小说,有些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好,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 混沌末世行

    混沌末世行

    创世之初,诸神齐临,万族共存。然而,三千年前,神与万族皆散,唯存人族,成为了混沌大陆的主宰种族。在那远离大陆的深海之下,一位龙族少年,怀着对外界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开启了一段故事。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一切,已是冥冥中注定的,当他踏上混沌大陆的那刻,末世,开启了。追随着命运的安排,在这混沌大陆最后的纪元里,拾取那遗失的历史。上古秘闻,诸神之战,千年守候,最终布局,都将在这最后的灭世纪,一一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