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生产的目的是为生产资料私有者谋取更多的财富和利润。私有制决定了人们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社会利益。个人主义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讲个人价值,忽视人的社会价值,甚至否定人的社会价值,成为主导的价值导向。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有一些思想家看到极端个人主义的危害性,主张对个人主义加以限制,提出“合理的利己主义”。特别是一些聪明的企业家看到,只有方便顾客,使顾客满意,才能达到盈利的目的,于是提出“顾客第一”、“信誉至上”、“货真价实”、“热情服务”等口号,有的甚至提出“为社会服务”的口号。这种通过为社会服务、为顾客服务,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以社会价值为手段,达到了增加盈利的目的。在这里,他们还是坚持以个人价值为中心,但不排斥社会价值,而是以社会价值服务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是手段,个人价值是目的。利用社会价值而实现个人价值,是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价值取向。
共产党员应当深刻认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实质,自觉地同这一错误价值观划清界限,树立和奉行以集体主义的正确价值导向的观念,并以此作为判断价值问题的标准。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共产党员每时每刻都面对有没有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诸多现实问题,需要去判断和解决。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美与丑、对与错、真与假以及赞成与反对,应该不应该?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相比较,哪个更重要、更有价值?怎样看待金钱?怎样看待索取?怎样看待为社会奉献?这些都是共产党员面对的诸多价值观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凡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事业,我们就应当看做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我们为之献身和奋斗的;反之,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我们就应当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坚决抵制。由此可见,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应当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一)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深刻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特殊意义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在学习和实践中才能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每个党员干部首先要完整、准确、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能否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关系到人生道路的定向,以及能否对新时期诸多新问题的正确判断问题,这也是关系到共产党员能否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问题。另一方面,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增强党性的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联系自己的思想问题,在工作实践中逐步体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及它对于评价、判断问题的导向作用,借以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正确认识价值取向的新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导向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此出现了一种错误的理论,认为既然我国已经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利益主体,价值格局已经多元化,整个社会就不应当有统一的价值导向。这一错误理论在相当一部分人中仍然有市场。它的实质在于以价值格局的多元化否定了中国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以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取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
正如我们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必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一样,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在承认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强调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即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为指导,而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基于这一原因,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必须对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诸如当前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行分析、教育、引导和批评,不允许那些违背广大人民利益、腐蚀劳动群众思想、污染社会风气的错误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上流行,以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三)实施科学的价值观教育,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1.确立崇高的价值目标,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价值目标是人们在社会中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人生目的在价值方面的表现。价值目标的确定,会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奋斗有了依据和方向。历史上几乎每一位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都是树立了崇高的价值目标的人。价值目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有特定的内容。在当前必须与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相联系。要教育人们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目标与本职工作联系起来,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每一点成绩,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目标添砖加瓦,都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拼搏。要教育人们立足本职,放眼未来,不为眼前的利益而动,自觉地为祖国的兴旺发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而勤奋工作。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决定了对人们进行价值目标教育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是以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前提的,不仅要有国内市场,而且要积极扩大国外市场,加入国际市场。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有很强的开放性。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引进外国的资金和设备,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强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会乘虚而入,使我们队伍中的一些意志薄弱者在灯红酒绿、金钱美女的诱惑下迷失方向,丧失立场,走上歧途,甚至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产生怀疑和动摇。因此,要不断地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即崇高的价值目标教育,使人们在各种考验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进行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教育
所谓价值评价标准,就是人们评价各种事物标准的尺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时,不在于占有了什么,而在于贡献。因此,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价值也越高,越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决定了对人们进行多做贡献教育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充分体现价值规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我们鼓励、支持所有的生产经营者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市场经济的这种求利性,容易诱发金钱至上、拜金主义倾向。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强调为社会多做贡献,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决抵制“一切向钱看”、以金钱作为衡量价值尺度的倾向。
3.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道德价值导向是对道德的核心问题,即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直接回答,是一个阶级、社会为了实现自己的道德目标和培养理想人格的道德原则。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基本的道德价值导向是坚持集体主义。它的精神实质是,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地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积极的在集体中求得个人的自由发展,努力发挥个人主动性,为集体多做贡献。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能够无条件地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对人们进行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教育,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集体主义最基本的要求是个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竞争性,优胜劣汰。从形式上看,谁有能力谁就生存和发展,谁能发展谁就有能力,这样人们就容易认为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独立性、自主性、个人主义精神。从而导致夸大个人能力、个人奋斗、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致使价值的天平严重的倾斜,也严重地淡化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不仅弱化了集体主义,危及了正在勃兴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且也根本无益于个体的人格完善。实质上,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性的发展,它只是强调在维护集体利益前提下个性的发展,强调个人和集体的协调统一,是个人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全体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因此,必须教育人们真正理解集体主义,并把这一思想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之中。同时,应当明确,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它仍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更需要集体主义精神。在当前形势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4.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人格,进行理想人格教育
人格的本质表现在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自觉关系,表现为个人的能力和才能在社会的应用。当一个人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系时,他就具有良好的人格。社会主义的理想人格是人格的升华,是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道德原则的集中和完善的表现。
在目前,对人们进行科学的价值观教育,必须有一批典型的理想人格的人物。他们应当是坚定地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又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德才兼备的先进的楷模。有了这样一批典型人物,就能使人们认识到,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数,而是具有现实基础的科学教育;就使人们有了前进的路标和旗帜,自觉地找出差距,不断地鞭策自己,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