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5600000020

第20章 古代欧洲体育文化的兴起与发展(2)

1-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古代奥运会究竟始于何时,相传不一,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依据荷马史诗所反映出来的体育情况来看,可以推测,古代奥运会的酝酿阶段约在荷马时代的前期,其形成阶段约在荷马时代的后期。关于古代奥运会的起因,可以从许多美丽而动人的神话传说中看到一些影子。早在迈锡尼时期,希腊一些主要的神如宙斯、希拉、波西顿、雅典娜等的神名已经出现,并首次举行了敬神的体育竞赛。奥林匹亚是众神居住的地方,相传体育比赛首先由神开始,例如,大力神赫拉和他的弟兄们在奥林匹亚山下发生了争吵,于是就比武较量,由此逐步演化成了古代奥运会;也有的神话说,英雄克库洛希打败了伊利斯国王,为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600尺长的赛跑会,优胜者被戴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以示光荣和奖励等。希腊的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说”的特色,神是人的典型和超越,它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这些系统的神话,对于奴隶制希腊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1)战争的需要。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的希腊,由数以百计的大小城邦组成,它们互相攻伐,彼此掠夺,战争连绵不断,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各城邦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训练武士,体育运动便进一步发展起来,并形成有组织的运动竞赛。斯巴达城邦从婴儿一出生就把他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男子一生过的是军营生活,身体强健和意志顽强被认为是一种美德。斯巴达的名言是:人民的身体、青年的胸膛,便是我们的国防。

(2)祭祀的需要。希腊进人阶级社会后,由于政治上没有出现专制王权,宗教上也没有出现至高无上的宇宙主宰,而信奉多神教。各城邦都举行盛大的宗教集会,以舞蹈、唱歌和竞技等方式来表示对诸神虔诚的敬意,当时,比较著名的四大竞技是:为祭祀宙斯神,在伊利斯城邦举行的奥林匹克(Olympic)运动会;为祭祀太阳神阿波罗,在德尔菲举行的皮托(Pytho)运动会;为祭祀海神波西顿,在哥林斯举行的伊斯玛斯(Isthmus)运动会;为祭祀力士神海克拉斯,在阿加利举行的尼米亚(Nemea)运动会。其中奥运会的规模最大,名声最高。

相传,公元前884年,希腊各地农业歉收,瘟疫成灾,伊利斯国王向太阳神阿波罗祈祷普救众生,阿波罗神喻示:如果能举行奥运会,可怕的瘟疫就会消除。于是,伊利斯国王按照神的旨意,下令恢复奥运会。但是,由于战争时断时续,直至公元前776年,古代奥运会才正式载入史册。

2.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盛况

古代奥运会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酝酿、发展的过程之后,终于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了。虽然这是第一届,但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为了防止在奥运会期间遭受破坏,伊利斯国王与他们的近邻缔结了协议,自此以后,所有希腊城邦都加入了这个协议。协议规定:奥林匹克圣所和伊利斯的领土为中立的和不可侵犯的;在奥运会期间,所有人包括他们的财产都受到神的保护;所有属于奥林匹克集团的城邦都承担责任,谁违犯规定,谁就要受到制裁。从此,古代奥运会开始了它的新篇章。

在奥运会年的春天,有三个“神的使者”,从奥林匹亚出发,分赴希腊各地,通知开会的日期和有关注意事项。特使们走到哪儿,哪儿就是一片欢腾。奥运会开始前一周,各城邦派出众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奥林匹亚,竖起一个个帐篷。各国使节进行外交活动,艺术家展出作品,商人展销商品,诗人吟诵诗歌,学者发表演说,竞技者比试技艺,比肩接踵的游客等构成了希腊政治文化的交流中心,他们用共同的语言和宗教,共同的习惯和基本的社会准则,来表现一个存在着的社会,整个希腊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

开幕式相当隆重,人们抬着祭品,载歌载舞来到宙斯神像前进行宣誓,表示对神的忠诚。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的地方和人数不断增加,比赛项目日渐增多,比赛日期由原来的一天延长到五天。

3.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据说古代奥运会有24个项目,其中成年运动员有8项,其余都是少年运动员的比赛项目。短跑是最早的一个比赛项目,距离是192.27米。以后陆续增加往返跑、长跑。与站立式的起跑不同,武装跑采取跪式进行。公元前688年,二十三届奥运会时把拳击列为比赛项目。公元前648年,三十二届奥运会上开始有拳击和摔跤的混合比赛项目,同时出现了赛马。以后才有各种项目的少年比赛。

五项竞技是竞技中最重要的项目,目的是培养协调均衡发展的理想的希腊人,内容包括赛跑、跳远、铁饼、标枪和摔跤,于公元前708年十八届时设立。先进行前四项比赛,选出优胜者再决赛摔跤,摔跤第一名获得者即为冠军。跳远分立定跳和急行跳两种,比赛时运动员手持哑铃状实物以摆动增加距离,为了掌握助跑节奏有时用笛声伴奏。

铁饼初为石制,后为金属。现代铁饼是古代十五个铁饼的平均数。

标枪重量比打仗用的轻,木制,与人等长。标枪手握部缠有皮条,投掷时食指和中指插入其中,以利投远。

摔跤又称角力,不按体重分组,以把对方摔倒三次为胜,每次摔倒规定为两膝触地为输。据说,公元前6世纪时,有个臂力出众的角力选手叫米隆,保持冠军达三十年之久。艺术家为他塑造了《角力者》的形象来纪念他。

其他非正式比赛还有火炬赛跑、传令比赛、吹笛赛、艺术赛,偶尔还有举重、拔河和接力赛等。

以上列举皆为成年组的比赛项目。至于少年组的比赛项目,有的与成年组一样,但要求低,难度小,也有一些是专门为他们设立的比赛项目。

4.古代奥林匹克动运会的特色

古代奥运会是古代希腊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兴衰与希腊奴隶制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古代奥运会是宗教节日的一部分。古代奥运会不是一个独立的体育活动,而是以祭神为主体,伴有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盛会,体育竞技只是祭祀活动中的一项,由于它的竞技性,深受人们欢迎,因而,又叫奥林匹亚赛会。

其次,古代奥运会是一个民族性的集会。古代奥运会规定,只有希腊血统的自由民才可以参加,这意味着一个人只有父母都是希腊人,才被看做是希腊人。在古希腊末期,这个规定导致有百分之五十生活在希腊的男性人口被取消资格。公元前4世纪末,随着亚历山大皇帝征服近东,领导阶层在宗教上的希腊化有所改变,不管什么血统,只要在体育场所受过全面的身体和智力教育,承认希腊文化和宗教,都被视为希腊人,这是民族性的扩大而不是民族性的放弃。

第三,古代奥运会不准妇女参加。古代奥运会规定妇女不能参加和参观比赛,违者处死。严格地规定了不同性别的社会地位。男人参与社会各种活动,而妇女的惟一任务是管好家庭。妇女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们不参加公众的体育比赛。为祭祀赫拉女神,女青年虽然进入奥林匹亚参加赛跑,但这既不是在奥运会期间举行,也不是真正的体育比赛,而只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第四,古代奥运会是赤身运动。赤身运动是希腊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传统。希腊地处亚热带,盛产橄榄,艺术上讲究精神和肉体健美的统一,比赛时,身上涂着橄榄油,肌肉富有弹性和光泽,既可以保护皮肤,又可以增加美观,利于比赛。赤身运动早在公元前5世纪已经盛行,例如,希腊伟大的雕塑家米伦所创造的《掷铁饼者》的雕像,姿态优美,成为“裸体运动”的楷模,至今仍是世界文化艺术上的一件珍品。

5.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衰落

古代奥运会对竞技优胜者极为尊崇,他们被称为全国最勇敢的人,宙斯最喜欢的人。他们的名字传遍全希腊。凡三次获得优胜者可以为他塑像。获胜者虽然在运动场上只得到花环,而各城邦对运动员的奖励十分丰盛。如公元前600年,雅典城曾付给冠军500希腊银币,这个奖励在当时等于一个工人的三年工资或买十个奴隶。几乎每个城邦的奥运会冠军都有终生在市政府免费就餐的权利。公元前5世纪,各城邦为争夺冠军,出现了高价收买运动员的现象,有的运动员为获取奖品轮流到各地参加比赛。在巨额的物质财富的诱惑下,世俗战胜了对神的崇敬,功利代替了崇高的理想,促使竞技运动走向职业化、商业化。

在马其顿希腊时期,奥运会的体育竞技曾被无理取消。在罗马帝国时期,希腊是罗马的一个行省,奥运会成为地方性的竞赛。罗马独裁者苏拉曾强令一百七十五届奥运会改在罗马举行以庆祝自己的胜利,奥运会面临厄运。

公元394年,信奉基督教的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以禁止异教为由废止了奥运会。426年,罗马皇帝下令烧毁奥林匹亚的建筑。百年后,因洪水和地震把古代奥运会的遗址埋于地下。

从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3年,古代奥运会共举行了293届,历时1170年。古代奥运会的历程,反映了古希腊奴隶制社会的兴衰。它随同奴隶制城邦的繁荣而兴起,又随着城邦的崩溃而衰落。历史越过一千五百年,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顾拜旦及同代人的努力下,遵循古代奥林匹克的精神,又破土重放光彩。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无论它的规模或是技术水平,都是古代奥运会望尘莫及的。

四、欧洲中世纪体育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这段历史在世界史上称为中古时期,通常叫中世纪史,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属于封建社会。

欧洲封建社会的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僧侣掌握。在教会直接控制下的教育机构里,体育被取缔,卫生教育被忽视,严重阻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但是,教会和王权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二者互相勾结,以军事为目的的骑士教育,使古希腊罗马体育活动和竞技得到了一定的继承和发展。

1.农民体育活动

尽管基督教限制了体育的开展,但游戏和竞技在民间仍被保留了下来,这和农闲、宗教节日是密切相联的。赛马的优胜者、在村里最有臂力的投石者、跳舞最有耐力的人、机警的猎手和摔跤手受到普遍的赞扬,并享有物质上和社会上的特权。

在古代多神教的时代,舞蹈是在宗教节日气氛中进行的。在中世纪,基督教只允许在圣诞节、受洗节期间跳舞,因其他原因举行跳舞不仅被严格禁止,有的还遭到残酷的镇压。1233年,在意大利流行“黑死病”期间,村民组织鞭身教徒的游行,企图用痉挛的舞蹈动作驱赶流行病。

群众性足球,也叫野球戏,在9世纪的英国和13世纪的法国已经出现。它与多神教驱妖魔的习俗有关。村民笃信:如果在适当的仪式中将邪病的危险塞进皮球并将其赶出村去,那么,在春季便会摆脱这种危险。于是老少村民把代表恶魔的球赶出自己的土地,以期能躲避灾难和病痛。

此外,斯堪的纳维亚的滑雪,荷兰的滑冰,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掷竿、链球,瑞士和巴尔干农村的投石游戏极为普遍。摔跤在西欧农村流行甚广。从1161年起,在伦敦城外的市场上,定期举行有农民参加的马术比赛,包括赛马和越过障碍赛等。以上这些项目的比赛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素材。

2.市民的体育活动

中世纪城市市民的体育活动,可以发达的意大利城市共和国居民为代表,他们受骑士体育的影响,模仿分队马上比武的方式,手持木制武器,戴着头盔和面罩,在音乐伴奏下进入赛场,先两人

比赛,然后在喇叭声中分队比赛,直至一方被赶出赛场为止。

在威尼斯和其他沿河城市,常常举办象征争夺桥头的模拟战,桥上人群奋力搏斗,桥下水手在打捞落水者,两岸房屋的窗户里和房顶上都有很多的“呐喊助威者”。这种场面常是当时版画家描绘的题材。

射箭和击剑是战争中必备的技能,为了训练掌握武器,在英、德、法、意、荷等地先后建立了一些射箭协会和击剑学校,按当时的章程规定,协会成员必须定期参加训练活动。1399年,土伦市举行了弓箭比赛,有30个城市和16个村庄的选手参加。14世纪初,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为了对法战争的需要,曾下令市民在业余时间练习射箭,凡违抗者一律监禁,英军因而在战争中取得胜利。1401年,亨利四世再度下令提倡射箭,以提高英军的军事素质。

1175年,在《伦敦富裕市民生活纪实》一书中,提到伦敦大学生和年轻的手工业工人之间的第一次足球比赛。从中可知,比赛和游戏还没有分开,场地没有划定界线,球是实心球,可以脚踢、盘带,也可以用手滚和带球,目的不是为了得分,而是把球送过规定的界线。由于参加这种活动的人很多,常常发生危险事件,英王在下令学习射箭的同时禁止其他体育活动,其中就包括这种原始足球游戏。

在这一时期的球类活动中,出现了用棒和拍击球的球类比赛,这就是现代网球、台球、高尔夫球的雏形。

源于古代狩猎活动的斗牛,在史前期便粗具规模,被刺死的牛是作为祭神的供品。13世纪,斗牛变成了竞技表演,是赢得贵族观众喝彩的娱乐项目,在西班牙和法国南部最为流行。斗牛时人们用矛挑逗使牛发怒,既有斗牛士的灵巧,又有执矛骑马者的马上杂技,使观众大饱眼福。此后,在西班牙的大小城镇渐渐出现了斗牛竞技场,经过长期的演变,斗牛变成西班牙民族的共同嗜好。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断地滚滚前进,社会的需要,城市的兴起,使古代体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尽管基督教竭力反对体育活动,有的统治者限制某些体育活动的开展,但在各种庆典和宗教节日里,农民和市民依然热衷于自己所喜爱的各种体育活动,使一些古代游戏和竞技项目得以继承和发展,其中不少体育活动是近代体育运动项目的雏形。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冲决了封建神权的桎梏,资产阶级在改造骑士体育与民间传统体育的基础上,为近代体育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世界文化博览3

    世界文化博览3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二十四节气知识一本通

    二十四节气知识一本通

    每一个节气的,每一个读者的,天时地利,人文风俗,智慧积累。透过节气,参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PK高冷校草

    霸道总裁PK高冷校草

    错乱的爱情就像是上天的捉弄,命中注定她会爱上他,在这同时,有一个人也为她倾心,为她疯狂,但那人注定是一个错爱之人(注;就是爱错了人),但那人也有春天,只是他之前过于迷恋他,忘了一个在角落默默爱着他的人,最后,到底怎么样了呢,敬请期待…………
  • 明末三国传

    明末三国传

    一群高中生穿越去了明末,有的投靠了李自成,有的投靠了满清,还有的则苦苦维持着大明,他们的到来,改变了明末的格局,这就是明末三国列传
  • 快穿:反派男神不狗带

    快穿:反派男神不狗带

    正文完结【温馨提示:女主前期蠢萌,后期狂拽。由弱变强型,不喜勿喷。】在别人忙着攻略男主(配)的时候,林悦却苦逼的走在拯救反派的大道上——【我们的口号是什么?搞事!搞事!(大雾)我们的口号是拯救所有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男神……精病。】林悦:男神!生命诚可贵,何必要狗带?来来来,和知心悦姐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好不好?众男神:泥垢了!【PS:这里有文笔不好且极度玻璃心作者一枚,此作者非常一意孤行。所以,美人们,能好好相爱,咱们尽量不要互相伤害】
  • 馒大林重生之科技帝国

    馒大林重生之科技帝国

    宇宙级帝王馒大林,在登记之日惨遭暗算死亡。并在重生穿越后发现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魔法高度发达的世界!但馒大林对此根本不屑一顾,凭着自己的力量以及丰富的知识,硬是将一个魔法世界,活生生的转变成为了一个高科技世界。在那之后,他率领着新的部下们,重返宇宙,并发誓要将叛军们全部铲除,光复自己当年的辉光!
  • 从“物化”到“异质性”

    从“物化”到“异质性”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立项,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本书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过近80年发展中经历的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出发点,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启蒙批判和在60年代经历的分化而形成的消费主义的历史,探讨其中经过物化观念到异质性的消费主义时代逻辑转换的内在机制。
  • 穿越之萝莉岛

    穿越之萝莉岛

    一次意外,水冷月穿越到了大海中的一处孤岛——萝莉岛。岛上居然全都是各种各样的萝莉,而身为岛上唯一男性的水冷月莫名其妙的成了她们的神明大人,从此过上了没羞没燥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冷月发现,这个萝莉岛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 花痴小甜心快到恶魔怀里来

    花痴小甜心快到恶魔怀里来

    身为吃货兼花痴的路筱湉在飞机上遇极品美男,并发誓要让美男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妖孽!”某花痴感叹道。然而某美男只是淡淡的瞥了她一眼,“呵......”冷冷的哼道。“唉~美男太高冷!”某花痴继续感叹道。某天,某花痴正被某美男壁咚中。“妖孽!”“嗯,宝贝,怎么了?”“你让开!”“呵~你这辈子都别想。”
  • 悍妃杠上邪魅王爷

    悍妃杠上邪魅王爷

    柳若烟一朝穿越玄元国,成为首富叶如之之妻.斗小妾,灭人渣,逗夫君。在古代开店铺,生意兴隆,桃花朵朵开。某女:可以休夫君吗?人家想重新找个王爷将军做个妃子什么的。某男渣:想得美,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某女:那臣妾就三十六计走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拆婚

    拆婚

    妩冰所著的《拆婚》讲述一幕交织爱与无奈的灰色剧,直面80后温暖而残酷的婚姻现状!《拆婚》中夏晓贤一直想要女儿江蓝离婚,因为她看不上李天一这个无能的女婿。而此时江蓝的初恋韩嘉平回国……夏晓贤考虑种种,决定破坏女儿现有婚姻,大力撮合她与韩嘉平在一起。事情眼看即将大功告成,可突有转机——市政府规划行政中心北迁,李天一的老家刚好位于拆迁的规划之中……在巨额拆迁款前,母亲夏晓贤和小姑子李天牧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婚姻拉锯战,一方力拆,一方抗拆!而江蓝和李天一的婚姻,竟成为其中最无辜的棋子……
  • 时光印记岁月流年

    时光印记岁月流年

    我要的不是勉强将自己的影子塞进你的心底,我要的是你心中完全拥有我,你彻底属于我,等待是朵不见开的花,守护,终究恰逢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