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5600000015

第15章 古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3)

七盘舞是盘鼓舞的一种,表演时,地上七盘分列两行、并置一鼓,舞者穿长袖舞衣,在盘鼓上回旋腾踏,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它是舞蹈和杂技的巧妙结合。从张衡《七盘舞赋》、山东历城出土的汉画像石《七盘舞》中都可得到证实。

汉代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百戏是中亚、西亚文化在中原传播的形象表现。它对我国古代各项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拳术

拳术是从角力(脚手并用)衍生出来的一种徒手攻防格斗形式,它可以相互纠缠摔打,因称相搏,这是介于摔跤与拳技之间的一项运动。西汉末拳术发展成为一种表演项目,通称“卞”或“弁”,也叫手搏。“孝哀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六射武戏。”(《汉书·哀帝纪赞》)苏林注:“手搏为卞,角力为武戏也。”由此可知手搏与角力是有区别的。

汉魏之际的拳术,见于记载的极少,唯在曹丕《典论·自序》中略有提及:“宿闻(邓)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善有手臂”就是拳术,“空手人白刃”就是徒手与持兵器的人搏斗。这个项目至今在武术中还流传着。

8.剑术

秦汉继承战国时期佩剑的遗风。尤其是汉代,“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而舞剑和斗剑的风气也很盛行。在“鸿门宴”上,项庄借口“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秦末汉初有在酒宴中舞剑的习惯,其舞剑肯定会有套路。由于佩剑有既美观又便于健身防身的功用,不少文人学士随身佩剑,以象征力量和勇武,和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汉书》有关人的传记中这样记载:“司马氏在赵者,以传剑论显”,东方朔“十五学击剑”,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比比皆是。

9.射术

古代射箭分为“射礼”和“战射”。秦汉时期,射礼渐衰,战射受到重视。它要求射的远,命中率高。无论在军中和民间开展极为普遍。因此,在《汉书·艺文志》中出现了大量的射术专著,这些书虽已亡佚,但从其书名来看,射技不仅相当精熟,而且还形成了各家射法。这一时期,精于射术的人很多,如李广,平时“专以射为戏。其射,见敌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汉书·李广传》),至今传为佳话。

汉代,弩射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发挥了很大威力。当时,善于弩射者“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后汉书·陈敬王羡传》)。三国时,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一弩十矢俱发”。对弩的改进做出了贡献。当时的强弩,一般为“蹶张”,需要很大的腰腿力量。如四川郫县出土一架蜀汉铜弩机,需10石(合今530多斤)的力量才能拉开。因此,弩既是战争的武器,又是练习力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10.导引养生思想的发展

导引是一种专门学问,在西汉已有专著出现。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医书,其中《却谷食气》和《导引图》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却谷食气》讲的是导引行气。其内容比《行气玉佩铭》更为详细具体。在同一帛上的《导引图》,彩绘有44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像,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裸背者,也有著衣者,衣冠皆为当时一般庶民的样式,图像整齐地排列成上下四排,图附有文字说明。这是迄今所见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导引图。

从动作方式讲,有立式和坐式,有徒手的和持器械的,有纯肢体运动和配合呼吸的导引,还有大量模仿各种动物形态的导引。近世医疗操和健身操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如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呼吸运动等,在该图中都能见到,充分反映了当时导引术的多样性。

从功能方面讲,既有用于健身的,也有用于治病的。图中很大一部分标明“引”(或挽)什么病的,如“引聋”就是通过一定活动可以治耳聋病。“引”是“引体令柔”;“挽”是指屈身俯地。图中未注明的导引术式属于健身类。

1984年,在湖北江陵县的汉墓中也出土了一批医书,其中的“脉书”和“引书”是对马王堆导引著作的补充和印证。

11.五禽戏的产生

华佗在前人有关导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人的生理和某些医理,阐明了运动对健康长寿和导引养生方面的作用。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三国志·华佗传》)这种明确而具体的导引理论,是对先秦“动以养生”思想的发展。

华佗在《庄子》“熊经鸟伸”和《淮南子》“六禽戏”(《淮南子·精神训》)的基础上创编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形态为内容的五禽戏。虎戏是模仿虎的刚威勇猛,以增长气力;鹿戏是模仿鹿的奔驰反顾,以灵活腰腿;熊戏是模仿熊的倒卧翻滚,以畅通血脉;猿戏是模仿猿的攀援跳跃,以灵敏身躯;鸟戏是模仿鸟的展翅高飞,以愉悦心情。

五禽戏能健身益寿。由于五禽戏的大部分动作,是俯伏地上进行的,运动量较大,因而,它是以健身为主兼有医疗作用的体操运动。

五禽戏的产生,标志着导引已由单个术式向成套动作的方向发展,它对以后的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在某些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古代中国体育文化的繁荣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封建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巨大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重视军事训练和推行武举制为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促进了马球、蹴鞠等体育活动的盛行;城市的繁荣和宫廷娱乐有益于各种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中外文化经济交流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容;妇女较为广泛地参加了体育活动更是唐代的一大特色。概括来说,唐代封建制的完善,经济的高度发展,文化善于吸收外来的营养,这些都为体育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创立武举制

为了适应选拔军事人才的需要,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创立了武举制。武举考试的项目有:“一日长垛(以测试射程为主),二日骑射(测试马上射术),三日马枪(测试马上运用武器),四日步射,五日材貌(以身高六尺以上为上),六日言语(以有神采为上),七日翘关(测试力量)。”如以翘关为例,“翘关长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新唐书·选举制》)。总之,武举考试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骑射及运用武器为主的武艺,二是身材、体力、体能等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武举的设置,开始把武艺纳入科举的轨道。武举的实施,无疑对军事体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改善了体育的社会地位。

2.木射

木射是唐代在中老年人中兴起的一种体育活动。唐代的陆秉编有《木射图》,记录了这项运动的活动方法。这项活动一般在室内进行,在场地一端设立15根笋形平底木柱,其中10根木柱上用朱笔写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另5根柱子上用墨笔写着“傲、慢、吝、贪、滥”。比赛时,由参加者在场地另一端用木球抛击木柱,击中红字的木柱为胜,击中黑字木柱为败,由于这项运动是以木球当箭,木柱当“靶”,故称“木射”。又因它有15个木柱,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称为“十五柱球”。从木柱上所写字的内容来看,木射是一项寓封建意识于游戏之中的娱乐活动。

3.踏球

踏球,又名胡旋舞或骨鹿舞,是新疆少数民族古代的一种球类活动。其运动方式是“舞者立于球上,旋转如风”,“今乐人又有踏球之戏,作彩画木球,高一、二尺,女伎登蹑球,宛转而行,萦回来去,无不如意”。(《封氏闻见记》)这是对“踏球”活动形象的描述。“球上有嫔,球以行于道,嫔以立于身”,“无习斜流,恒为正游,球不离足,足不离球”,“疑履地兮不离地,疑虚腾兮还践其实。(《内人踢球赋》)”文中说明了舞者精湛的表演技术。唐玄宗李隆基曾以踏球来操练宫女的身体。唐末,该项活动已演变为杂技的形式之一。

4.拔河

拔河,古称牵钩。唐代无论在宫廷或民间都很流行。民间拔河有双重的意义:一是用来训练士兵的身体和意志;二是用来祈求丰收。《隋书·地理志》中说:“牵钩之戏,云以讲武所出。”又说“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振惊远近。俗云以此庆胜,用致丰穰”。拔河在古代是襄阳汉水一带的风俗,常在正月十五日举行拔河比赛。

唐代宫廷盛行拔河。在中宗时曾多次举行拔河比赛,唐玄宗、武则天在宫中举行的拔河比赛,有时多达千人,规模之大为历史所罕见。

5.女子体育活动

(1)蹴鞠。唐代以前,参加蹴鞠活动的主要是男子。到了唐代,女子也参加了蹴鞠活动。女子蹴鞠的踢球方式主要是参加不用球门的两人或多人对踢的“白打场户”。唐代诗人王健的《宫词》中就有“寒食内人长白打”的句子,是说在寒食节这天,宫廷女伎表演“白打场户”的情况。女子蹴鞠在社会上也时有所见。康骈所写的《剧谈录》中就记载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在长安城胜业坊北街经过时,“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可见,这位女子的踢球技术非凡。

(2)击鞠。唐代马球盛行,影响所及,女子也和男子一样挥仗争夺,不过,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她们打球时,多数是骑驴而不是骑马。据《旧唐书·郭英义传》记载,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郭英义“聚女人骑驴击鞠”。《新唐书·郭知运传》中也说,知运子英义在出任剑南节度使的时候,曾“教女伎乘驴击球”。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宫廷也盛行马球。花蕊夫人的《官词》中写道:“自教官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这是后蜀统治者孟昶的妃子所描绘的宫女打球形象。

(3)步打球。步打球是从骑马打球发展而来的一项运动,这是不用骑马而以杖击球的活动。为了与骑马打球相区别,取名“步打”。王健另一首《宫词》中写道:“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诗中说明这是分队比赛,得第一球的队员,还要向皇帝跪拜,然后才能继续比赛。

步打球至金元时期,逐渐形成捶丸运动。这种活动方式类似现代的高尔夫球。

(4)舞蹈。女子是舞蹈的主要参加者。她们跳的舞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刚健有力。唐代舞蹈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所谓“杂有四方之乐”就是大量吸收了西域舞蹈,因而,舞蹈比前代有了很大发展。唐代特别流行康国的胡旋舞,白居易的《胡旋女》中写道:“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生动地描绘了舞者美妙的舞姿。

(5)围棋。唐代,围棋盛行,由于帝王们对围棋的兴趣很浓,因有“棋待诏”之设,这是专门陪帝王下棋的专职人员。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使围棋在文人学士甚至妇女中也比较流行。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仕女围棋绢画就是一个证明。

此外,还有秋千、拔河、踏球、抛球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开展广泛,具有群众性等特点。

6.道教与体育思想

(1)道教的逐步形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说:“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先秦时代已经孕育着道教形成的各种条件。作为意识形态的道教,东汉时逐步成长,它来源于奴隶社会的原始宗教神巫及“神道设教”(《周易·观卦系辞》)。神巫都是为人医治疾病施行神术和巫术,战国时燕齐一带有神仙方士出现,进行巫祝术数,炼丹成仙的骗术,先秦文献中多有记载。神巫为了使方术具有理论的支撑,采用邹衍的五行阴阳说与神术巫术结合,并创造出神奇怪离的故事,欺骗迷惑人们。不仅庶民上当,就是秦始皇、汉武帝也成为方术之士的俘虏,追求长生不死,四处搜寻仙药。

谶纬神学和黄老思想,是道教思想的理论基础。谶纬是汉代流行的宗教迷信,谶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和预言,作为预卜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是方士化的儒生编集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推验灾异祯祥’,使儒家经典宗教化的理论。他们以黄帝和老子为道家的创始人,本来是先秦的一个学派,东汉演化为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天师道),统称道教。因他们用符水咒语治病,人称符水道教;晋代葛洪又创金丹道教;北魏寇谦之发展理论,规定仪式,使之逐渐成为有影响的宗教了。

(2)道教的体育思想因素。道教以“清净无为,清心寡欲”修行养性为上,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认为生长、生命、生存是生道的本性,主张生道相守,生道合一,长生久视;希望“保神固根,精气不散,淳白不分,形神合道”,是体育思想可吸取的因素。“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西升经》)中的上半句,具有自我争取长生的积极思想,但下半句却夹杂了不死成仙的谬论。这些思想,容易迎合群众心理,被群众所接受。尤其是他们创造了外丹、内丹、存思、守一、服气、服饵、导引、行跷、房中、守庚申等养生方术,更容易接近人民群众,使之能长期延续,绵绵不断。总的说,道家的道论、气论,以及天人合一的理论,构成了传统体育的理论基础,成为我国养生思想的重要一派,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坐忘、行气的思想理论和方术,构成了中华民族保健强身、医疗治病的重要框架,成为东方保健体育的瑰宝。

道教崇奉老子,尊为“元始天尊”,是吸收佛教尊释迦牟尼而来,因为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清净无为”,道教认为修炼在于修心,修心在于主静,司马承祯曾说:“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成昏。”(《坐忘论·收心》)教人勿动,守静,这与动肢体的体育运动是相悖的,但是从静以养生的角度看,仍不失中国养生的重要思想,不过混杂的迷信思想,是应当鉴别剔除的。

7.佛教与体育思想

(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佛教的神仙方术传人中国(《三国志·魏志》),东汉明帝永乐十年,佛经由西域传入我国,渐有汉译本出现。东汉末年,佛教被统治阶级所赏识,并当做上层建筑的御用工具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大力提倡,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等贵族大臣都信奉佛教。南朝梁武帝尊佛教为国教。使民间流传的佛经多于“六经”数十倍。全国各处的名山秀地,建寺院塑佛像之风大盛,甘肃敦煌莫高窟的佛像壁画,多出自北魏、隋、唐、五代。隋唐时佛教宗派纷纷设立,陈、隋时天台宗建立,唐太宗唐高宗时法相宗成立,武则天大力提倡华严宗,北方的禅宗相比兴起。这些帝王的举止行为,对庶民以很大影响。因此,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远大于道教。

(2)佛教与体育思想的关系。佛教经典理论的输入,各派间就有分歧,有大乘、小乘、空宗、有宗之分。南北朝时,分散割据,各讲各的观点,南方偏重理论的辨析,北方着重于禅定(静坐冥想)的修持。但是都为统治阶级辩护,反对唯物主义,把人的心理活动、精神修养、人性问题,以及人的心、性、情与宇宙观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各宗派的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借注疏佛教经典使之符合中国社会的需要,使佛教成为中国的佛教了。“人人皆得成佛”成为公认的学说。“神不灭”论,为封建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提供了理论根据,禅定成为乐天安命、温驯服从、奴化性格的有效工具了。

同类推荐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 中国和中国人

    中国和中国人

    本书集合英国汉学家翟理思的3种著作《中国和中国人》、《中国的文明》、《中国札记》合辑而成,其内容不但包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法律、教育、宗教、哲学,也包括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方方面面:占卜、赌博、和尚、文字、迷信、礼节、娱乐、新年、鸦片、风水、打油诗、妇女的地位、不同时代的风俗习惯等等。
  • 天赋石嘴山

    天赋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

    中国医学之发展,两千年来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医药学家,其中最为杰出、贡献卓著者不过百余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则是最为杰出者之代表,卓越贡献者中之引领人物。如果将他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大小予以排名的话,孙氏堪为前三甲之一。本书是画说汉唐文明丛书之一,是孙思邈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英教授近30年来研究的成果,介绍了药王孙思邈生平、药王巨大贡献、药王文化追踪、孙思邈养生长寿秘要以及药王山等,内容丰富,突出特色,反映历史,涉猎广泛,文图并茂,一目了然,既适宜研究者的需要,又方便于一般读者的需求。
热门推荐
  • 防身术

    防身术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一夜弃妃:太子的替嫁新娘

    一夜弃妃:太子的替嫁新娘

    前世,他把他的心脏捐给她,却还是没有救回她这个天生心脏病的女孩。一朝穿越,她代双生姐姐嫁给残暴太子,却发现,这个太子和前世的男友长的一模一样……难道这场姻缘,命中注定?身为风云国的太子,他从来没有遭过这样的奇耻大辱,一个知府之女,居然用媚药用到他床上了?让他一世英名,毁于一旦!那么想做太子妃吗?那好,他让她做个够!一道圣旨,终生为妾!……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前世今生:兔子的情路

    前世今生:兔子的情路

    前世,你是我的妻子,最后却因为我身亡。今生,我是你的师父,最后却为了你入魔。
  • TFboys之那年冬天雪在飘

    TFboys之那年冬天雪在飘

    你还是不相信我,不过现在以经无所谓了。如果可以我希望不曾遇见到过你……原来失忆是不管用的,即使再重来我还是忘不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念。又一次的离开,又一次的痛心,你是否曾挽留过我……再回首早已物是人非……再回到原地徘徊,那年青春已不在,最好的我也已不在。
  • 昔年往日

    昔年往日

    她们,有着至高无上的黑道至尊血统,但有人却不怕死的抛弃了她们,一次又一次的受到伤害,一次又一次的爬起来!但是她们的命运却在第一天进入学院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对,彻彻底底改变了!从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到相爱,都让人羡慕不已!伤痕累累的她们,命运会如何转变?
  • 梦里依稀是故园

    梦里依稀是故园

    年少时,他储位东宫,贵为储君,却无一时快乐!直到他遇见漠北王之妹---琉若!一段情,无得善终!他称帝封后,琉若心碎归乡,魂断漠北!他被所有人精心编织的谎言骗了十一年,一片痴心,奈何美景依旧,佳人不再!十一年后,琉若的侄女---念亭!有着与她相似的容貌,他义无反顾地追逐,却终究虐恋成殇!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若只为你流泪 我愿选择伤悲

    若只为你流泪 我愿选择伤悲

    高中,一段岁月在脸颊开始微雕的时光。他们,木森、江洛君、赵宇、徐萌等,抑或我们,也许还不能从容对抗,但已经不再用懵懂抵挡。上学期间,换座位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试问,哪一个人没有经历过?而命运呢,很像换位。每一次排列组合,你不知谁跟自己有缘,却知道有些故事会从此刻开始。而开始,就是结束的另一个身份,用主人公的话讲:“我焚烧冥纸的边缘,等待下一个天堂的还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拿什么献给你,我的大学

    拿什么献给你,我的大学

    以一个男大学生一年的情感和生活经历为主线,勾画了一幅大学校园的青春画卷,点明了爱情这个在大学里最鲜明的主旨。其中夹杂了一些男生间的友谊,异性间真挚的情感,文字幽默风趣,文笔优美,风格偏重冷静思考,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