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8900000014

第14章 月下小景(10)

那雁鹅对于老朋友引用“人”的格言,并不十分心服,心想“人自己尚用不着那个,一个乌龟还有什么用处?”但一时也不再加分辩。

过了一会,不知何处抛来一个小小石子,正落在乌龟背上,雁鹅明白一定是什么人抛掷来的,便对于朋友这种无妄之灾,有所安慰,说了几句空话,且对于石头来源,加以猜测。可是乌龟却满不在乎,以为极其平常。雁鹅见他朋友满不在乎的神气,反而十分不平,就说:

“哲学家朋友,你不觉得这件事希奇吗?”

乌龟把头摇摇,前脚爬爬,一面说:

“我以为也不十分惊奇。”

雁鹅说:

“既不希奇,然而凭空来那么一下,你不觉得生气吗?”

乌龟想想,做了一个儒雅的微笑,解释这件事毫无生气的理由。

“我因为记起《庄子》上说的,虚舟触舷,飘风堕瓦:一切出于无心,皆不应当生气,故不生气。”

因为说到不生气,其时两只雁鹅兴致正好,就把他朋友如人类中一切聪明朋友作弄老实朋友一样,好好的试验了一番,结果这乌龟还是永远保持到他那个读书人的风度。由于这些原因,他们的友谊此后似乎也就更进步了一点,话非本文,不必多提。

再过不久,这池塘里的水,忽然枯竭起来了,许多有翅膀的为了救亡图存全搬家了。大家为了这件事忙着,各个按照自己经验所及,打算此后办法。两只雁鹅飞到过北京城里先前帝王用作花园的北海,知道那方面一切情形,明白北海地方风景不恶,有水有山,游玩的闲人虽然称多一点,不如这里池塘清静,可是若到那地方去生活,可保定毫无危险。那里来玩的,大多数是受过教育的人,只在那里吃吃东西,谈谈闲天,打发日子,决不会十分胡闹,不守规矩,至多只摘摘莲蓬,折点花草罢了。雁鹅打量邀约乌龟过北海去住,便同他朋友来商量:

“同志,我们的生活有了点儿障碍,你注意不注意。这池子因为天干,忽然涸竭起来了,我们生活,业已发生问题!若老守一方,必受大苦;同在一处,挨饿尚为小事,恐怕本身还多危险。”

乌龟说:

“我记得汉朝大儒董仲舒说过:天若不雨,可用土龙求雨。北京地方,不少明白古书相信古书的人,应当用这方法求雨。它的来源极古,出于《山海经》,本于《神农请雨书》。……”

雁鹅看到他的朋友又在引经据典,不知如何应付,且知道这事一引经据典,便不大容易说得清楚,因此摇摇头就走开了。

到了第二天又来说:

“同志,这样生活可不行,水全涸了,芦苇也枯了,我担心他们不久会放火烧我们的芦苇。我担心会发生这样一件事情,火发时,我们有翅膀的还可一翅飞去,你是那么慢慢儿爬的,这可不成。你得即早设法,想出个主意,方不失古君子明哲保身之道。”

乌龟因为昨天朋友不让他把话说完就走开,今天却又来说,心中不大乐意,就简简单单的向雁鹅朋友说:

“同志,为时还早。”

说了把头缩缩,眼睛一闭,就不再开口了。雁鹅无法,又只好走开。

第三天,芦苇塘内果然起了大火,雁鹅不忍抛下他的朋友独自飞去,就来想法救他朋友。要这乌龟口衔一木,两只雁鹅各衔一头,预备把这乌龟带出危险区域,到北海去。这时乌龟明白事情十分紧急,不得不承认这两个朋友提议,就说:“一切照办,事不宜迟。”

他们把树枝寻觅得到以后,教乌龟如法试试。临动身时,两只雁鹅且再三嘱咐:

“小心一点,不可说话!”

乌龟当时就说:

“同志,我又不是小孩,难道在半空,还说话吗?我不开口,只请放心!”

两只雁鹅于是把木衔起,直向北海飞去。

他们经过西苑时节,西苑许多小孩,见半空中发生了这种希奇事情,全抬起头来,向空中大笑大嚷:

“看雁鹅搬家,看乌龟出嫁!”

雁鹅心想:“小孩子,遇事皆得大声喊叫,不算回事。”仍然向东飞去,不管地下事情。乌龟也想:“童妇之言,百无禁忌。”装作毫无所闻,不理不睬。

又飞一阵,到海甸时,又为小孩子看到,大声叫喊。一行仍然不理,向东飞去。

到了城中,又有小孩喊叫如前,这些小孩,全都穿得十分整齐,还是学生!

乌龟就想:“乡下小孩,不懂事情,见了我们搬家,大惊小怪,自不出奇。你们城中小孩,每天有姑妈师母说故事,见多识广,也居然这样子!”正想说:“你们教员,教你们些什么东西,纵是搬家出嫁,事极平常,同你地下小孩,有甚关系,也值得大惊小怪?”话一出口,身子就向下直掉。

……

说到这里,那穿青衣的人,才预备说以下事情,那时手中烟卷已完事了,正在掉换一支烟卷。我觉得这故事十分动人,为了不知道这乌龟掉到什么地方,是死是活,替它十分担心,忘了先前约束,插口说:

“以后的事?”

我可发誓,我只问那么一句,那穿青衣的人,就只为我插嘴说过那么一句闲话,即刻生起气来了。他显出极不高兴的神气向我说道:

“为什么问这句蠢话?以后的事谁能清楚?我嘱咐你不许打岔。你又打岔,看你意思,我说到末尾,你一定还会要问:那这故事,你既不是雁鹅,你又打那儿来的?你别管我是雁鹅不是。我说故事,生平就不高兴人家这样质问!”

我赶忙分辩,说明一切出于无心,请他原谅。这穿青衣的人只自顾自己把话说完以后,不管我所说的是什么,似乎还很不高兴我,把烟卷燃好,向芦苇那边扬扬长长大模大样走去了。我看他走去时,还以为他脾气不会那么认真,就很好笑的想着:“我看看你那种走路方法真像一只雁鹅或同雁鹅有点亲戚关系。”

可是他当真走了,我还很担心那个乌龟,想知道这读过许多中国旧书的乌龟,因为一时节同小孩子生气,得到什么结果。又想知道这两只雁鹅,到乌龟跌下以后,是不是还想得出方法援救这个朋友。我愿意这故事那么结束,就是这乌龟虽然在半空中向下跌落,近地面时却恰恰掉在一个又暖和又体面正好空着的鸟巢里,那鸟巢里最好还应当有几本古书,尽他在那里读书,等候那两只雁鹅各处找寻,寻觅到第三天才终于发见了他。不过自己那么打算可不行,这结局得由那个穿青衣的人口中说出,我才能够放心。我于是追过去,请他慢走一点,为他道歉,且同他评理。

“朋友,朋友,你不应当为这点小事情生气!你不正说过那乌龟因为生城市中小孩子的气,从半空中就摔下去了吗?你若为一句话见怪,也不很合理!”

我一面那么说,一面心里又想:“你若把故事为我说完事,你即或就是那两只雁鹅中任何一只,我下次见着你时,也不至于捉你。”

但这个人显然不愿意再继续我们的谈话,他头也不掉回,就消失在芦苇里去了。

我再走过去一点,傍近芦苇时,芦苇深处只听到勾格一声,接着是两只大翅膀扇着极大的风,举起一个黑色的东西,从我头上飞去。我原来正惊起一只大雁。我就大声喊叫那个说故事的朋友。等了许久,里面还无回答。芦苇静静的,一点儿声音没有。再过去一看,芦苇并不多,芦苇尽处前面是一片水。并没有什么捕鱼的人,绝对没有。我想想,这事古怪。

我很悔恨为什么不抓他一把,把这只大雁捉回家去,请求他把故事说完,请求不出,就逼迫他把这故事说完。

猎鸟人说到这里时,望望大家,怯怯的问:

“你们不觉得这只雁鹅很聪明吗?”接着又说,“我因为相信那个穿青衣的人就是那只大雁,相信它会说故事,相信它下面还有故事,就只为了我要明白那个故事的结果,我才决定作一个猎人,全国各处去猎鸟。我把它们捉来时,好好的服侍它们,等候它们开口,看看过了十天半月,这一位还是不会说什么,就又把它放走了。你们别看我是一个猎鸟专家,我作了十六年的猎鸟人,还不曾杀死过一只小鸟!为了找寻那会说故事的雁鹅,我把全国各省有雁鹅落脚的泽地都跑尽了。你们想想,若我找着了它,那不就很好了吗?”

这猎鸟专家把故事说完时,他那么和气的望着众人,好像要人同情他的行为似的。“为了这只雁鹅,我各处找寻了十六年,”他是那么说的,你看看他那分样子,竟不能不相信这件事。

为小五辑自《五分律》

廿四年十一月廿六改校

本篇发表于1933年3月1日《新月》第4卷第6期。署名沈从文。

一个农夫的故事

那个中年猎户,把他为了一个未完故事,找寻雁鹅十六年的情形,前后原因说过后,旅馆中主人就说:

“美丽的常常是不实在的,天空中的虹同睡眠时的梦,皆可作为证明。不管谁来说一句公平话,你们之中有相信雁鹅会变人的这种美丽故事吗?你们说:这故事是有的,那就得了。”

除了其中只有一个似通非通的读书人,以为猎人说的故事是在讽刺他以外,其余诸人都觉得这故事十分有趣。但当主人把这个话问及众人时,由于谁也不知道说谎,故谁也不敢说他曾经在某个地方,也同样遇到过这种有理性的雁鹅同乌龟。可是当中却有个年青农人,身个儿长长的,肩膊宽宽的,脸庞黑黑的,带着微笑站起身来说:

“我并不见到过一只善变的鸟,可知道人类中有种善变的人。若这件事也可以为猎鸟人的故事作一个证明,我就把这故事说出来,请诸位公平裁判。”

许多人都希望把故事说出以后,再来评判是非,看看是不是用一个新的故事能代替那个猎人旧的故事。大家盼望他即刻把故事说出来,故不必约束,皆异口同声请他“快说”,且默默的坐下来听那故事。

农人于是说了下面一个故事:

某个地方,有姊弟二人,姊姊早寡,丈夫死后只留下一个儿子,为时不久她也得了小病死去,死去之后,这孤儿便同他舅父两人一同住下,打发每个日子。孤儿年纪到二十岁时同他舅父两人都在京城一个衙门里办事。两人正直诚实,得人敬爱。只因为那个国家阶级制度过严,大凡身居上位,全是皇亲国戚,至于寒微世族,则本人不拘如何多才多艺,如何勤慎守职,皆无抬头希望。那国家一时又还不会发生革命,因此两人在衙门里服务多日,地位尚极卑微。那时本国恰巧发生饥荒,人皆挨饿,京城内外,无数平民无食物可得,死亡极多,情形很可怜悯。那国家读书人虽不少,却同别的国家读书人差不多,大都以为自己既已派定读书教书,诸事自有官吏负责,不能越俎代庖。至于官吏,当然不会注意这类事情。舅甥两人见到这种情形,十分难受,知道国王大库藏里,收了许多稀奇宝物,毫无用处,许多金钱银钱,毫无用处,许多粮食,毫无用处。两人就暗地商量:

“我们事情既那么卑微,国家现状又那么稀糟,照这样情形下去,想要出人一头,再来拯救平民,不知何年何月,方可办到。若等待革命改变制度,更是缓不济急。如今库里宝物极多,别的东西更多,不如就便取点到手,取得以后,分给京城各处穷人,这样作去,不算蠢事。”

两人都觉得这事不妨试作一下,对于别人多少有些益处。对于多数别人有益,自己即或犯罪受罚,并不碍事。两人商量停当以后,就只等候机会来时,准备动手。

机会一来,两人就在库房某处,挖一大洞,共同爬将进去,取出不少东西。

天亮以后,管库大臣发现了库旁有一个大洞,直通内里,细加察看,就知道晚上业已有人从这地洞搬去东西不少。且到各处探听,皆说本城若干穷人住处,半夜深更,忽然有人从屋瓦上抛下不少布帛食物,钱财宝贝。那时只听到有人在门外说话,十分轻微,“国王知道你们为人正直,生活艰难,秘密派遣我们来赠给你们一些东西。事出国王好意,不必怀疑。”开门一看,渺无一人。东西俱在,当非做梦。一切东西既不知真实来源,故第二天天明以后,胆小多疑的人,以为横财之来,别有理由,不能随意受用的,就赶忙把夜来情形,禀告本街保甲,听候定夺。管库大臣得到这种报告,赶忙把一切原委禀告国王。国王听说,心中十分纳闷,不明究竟。以为这无名贼人,既盗国库,又施平民,于法不可原谅,于理实难索解。当时就吩咐管库大臣:“暂且不必声张,走露风声,且等数天,好好派人照料库中,到时一定还有人来偷取东西,见他来时,把他捉来见我。小心捉贼,莫令逃脱;更应小心,对那贼人莫加伤害。”

舅甥二人,其一以为国王还不知道这事,必是管库官吏怕事,不敢禀闻。其一又以为国王当已知道这事,但知盗亦有道,故不追究。两人打算虽不一致,结论皆同:稍过一阵,风声略平,便再冒险去库中偷盗,必使京城每个正直平民,都得到些好处,方见公平。

为时不久,又去偷盗,到洞口时,外甥就说:

“舅父舅父,你年纪业已老迈,不大上劲。我看情形,也许里边有了防备,你先进去,若为衙兵捕获,无法逃脱。不如我先进去。我身体伶便如猴子,强壮如狮子,事情发生时,容易对付。”

那舅父说:

“你先进去,那怎么行,我既人老,应当先来牺牲,凡有危险,也应先试。”

“那里有这种道理?若照人情,不管好坏,我应占先。”

“若照礼法,你无占先权利。”

但这种事既非礼法所奖励,也非人情所许可,致甥舅两人,到后便只好抽签决定。轮到舅父先入,那外甥便说:

“舅父舅父,我们所作事情,并非儿戏!若两人被捉,一同牵去杀头,各得同伴,还有趣味。若不杀头,一同充军,路上也不寂寞。若一人被捉,一个逃亡,此后生活,未免无聊。照我意思,我要发誓,决不与舅父因患难分手。”

舅父说:“一切应看事情如何,斟酌轻重,再定方针。”

那舅父于是十分勇敢,溜进洞穴,刚一进洞,头尚在外,就已为两只冰冷的手,拦腰抱定,无从挣扎。且听人说:“守了十天,如今可捉到你了!”外甥用手抱定舅父头颅不放,还想救出舅父。这舅父知道身入网罗,已无办法可以逃脱,且恐为时稍缓,外甥也将被捉。明知同归于尽,两无裨益。这时要他走去,他又必不愿意单独走去,并且纵即走去,天发白后,人还可从他的相貌看出,原系甥舅两人同谋。这舅父为救外甥,故临时想出急计,告外甥说:

“伙伴伙伴,我如今已无希望了。我腰下业已被人用铡刀扎断,不会再活。两人同归于尽,实在无益。我已老去,我应死了。你还年轻,还可为那些穷人出力帮忙。如今不如把我头颅割下带走,省得我为人认识,出做官吏的丑。此后你自己好好生活,不要为我牺牲难受。”

外甥听说,相信舅父腰身业已被人扎断,不能再活。不得不忍痛把他舅父头颅割下,就此走去。

天明以后,管库大臣又把一切情形禀告国王,且同时禀明盗贼之死,并非兵士罪过,只为贼人心虚,恐怕同伴受捕,故牺牲自己,让同伴把头割去。还有伙伴一人,不知去向。国王又说不必声张,并且下一秘密命令,把这无名无头死尸,抬出库房,移放京城热闹大街上去,派人悄悄注意,凡有对死尸流涕致哀的,就是贼首盗魁,务必把他活活捉来,不能尽其逃脱。

这无名死尸,当天果然就在大街上陈列起来。国中人民,不知究竟,争来看这希奇死人,车马络绎,不知其数。这外甥听说,赶一大车,装满柴草,从城外来。车到尸边时节,正当车马拥挤满街,把鞭一挥,痛击马身数下,马一蹶蹄,故意就把车上柴草倾倒,半数柴草,在尸左右,半数柴草,直压尸身,计已得售,这年轻人便弃下车辆,从人丛中逃去。

天晚以后,大臣进见国王,又把这事禀告国王,且启请国王,那堆柴草,应当如何处置。国王又说:“不必声张,做愚蠢事。只须好好伺候,为时不久,必有人来纵火,见人纵火,就为我捆定送来,我要亲自审问。”

大臣无言退下,如命转告守尸兵士,小心有人纵火。

同类推荐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本书是作者借游记的形式谈城市景观、谈文化发展、谈历史故事、谈古典音乐等等。书中不仅有美丽的欧洲图画和引人的历史,尤其是作者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深刻见解十分丰满地表现出来。文字精当,晓畅易读。
  •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收录了叶延滨最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囚徒与白鸽》、《寺中扫帚声》、《蜜月箴言》、《时间到了》、《最后的年轮》、《现代生态学》、《月族》、《石碑与青藤》、《一个人在城外》等百余首,供文学爱好者欣赏。
热门推荐
  • 龙血狂神

    龙血狂神

    绝世杀手,穿越在崇武大陆,修炼无上神通,成万界主宰。这是一个强者为尊、弱肉强食的世界!军阀割据,世家林立,波诡云谲,凶险万分。唯有成为食物链顶端的人,才能君临天下!
  • 夕落天月明

    夕落天月明

    一个很平凡的穿越故事。不是什么女主有多强大,有多聪明的那一种。很简单的成亲,很简单接受,很简单就爱上一个人,但却始终不移。文中不会有很多复杂。因为我喜欢简单,简单的人简单的事。或许写来根本不会受欢迎吧,因为大部分人所爱看的都不是这种类型。此文慢热,还望不喜慎入。
  • 倪石陵书

    倪石陵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六层空间

    第六层空间

    大脑还存在很多未知的潜能等待发掘,当脑电波的能量可以被转存的时候,一个开发完整的大脑将变得无限可能,也许你就是下一个。
  • 萌学园之异世奇缘

    萌学园之异世奇缘

    ——萌学园7群号:233280941本文将讲述三个关于萌骑士的小故事,注意,是小故事!当萌骑士打败暗黑大帝,净化阴森女王,成功阻止了暗黑大帝复活的野心,萌学园再度迎来和平。然而远在萌学园外的世界并没有那么美好,身为萌骑士的他们将被长老会指派新的任务,前往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由此萌骑士精神将被弘扬,传颂。
  • 你总是默默无语

    你总是默默无语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燃青春之年少轻狂

    燃青春之年少轻狂

    他从小就遭受各种打击,十六岁那年,他被逼得家破人亡,他发誓要打败他,彻彻底底的打败他!遇到林澈等人,遇到生命中最美的女孩…发誓要保护他们
  • 至尊封魔

    至尊封魔

    一把攸关天下生死存亡的剑,牵扯出关于千年的一场大战。宇文氏,魔尊蚩尤传人,蜀山,谢家,苏家,童家小混混变为拯救六道的英雄打过天帝逆转时空至尊封魔!
  • 我的超能男友

    我的超能男友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但在后来的一次意外中,获得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超能力,他运用这些超能力做了一名救世主一样的人。
  • EXO之归来

    EXO之归来

    讲的是女主被伤透心后归来,本文身心健康,男主是exo,都会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