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6900000004

第4章 散文篇(4)

呼唤那悄然流逝的年华

这是您对我心灵的呼唤

呼唤那濒于干涸的心田

像是无声的雨丝

滋润着曾是如茵的芳草

像是柔和的春风

轻拂着历过严冬的柳枝

我看到你的眼泪

听到了你的叮咛

而留在上面的点点与斑斑

是我的泪和我的吻

他白天劳动,晚上抽空给妻子写信。他平时是提笔成章的,可这封信却写了好几个晚上。信写好后,他又写了如下的一首诗:

给妻子的回信1958年春

(当时因信获罪者不在少数)

你的信

我一遍两遍的读着

我一遍两遍的吻着

想从中感到

你的温暖

我的信

我一遍两遍的写着

我一遍两遍的揉着

最后写的那样平淡

而把情意深深埋在心底

其实

那么多的思念

那么多的眷恋

那么多的惆怅

这小小的信封

又怎能装得起

妻子走后几天,来人催他搬到单身宿舍去,说他的房子已分配给别人了。他把仅有的一件家具存到一个朋友家,把其他东西,包括结婚时母亲送给他们的被褥都放到一个大包里,并存在指定的库房中,自己带着随身的东西搬进了单身宿舍。

此时反右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右派人数还在不断增长,各系各部门的“右派”暂时分散在各自单位劳动。过往行人尤其是熟人都报以惊异的、不自然的目光。这些人几曾何时还在图书馆、教研室备课,在教室讲课,在课余时间和大家有说有笑,一下竟落到这样的下场?而他们只是低着头干活,几天以后一个中午他回到单身宿舍,他的床上有一顶草帽,下面压着一张纸。纸上写着:“家华,望你多保重,劳动时戴上草帽”,简单几个字使他思绪万千,而从笔迹上还猜不出是谁送来的。

几天以后他们都被集中起来送到距北京不远的昌平县南绍乡劳动。大家都分配到各农户家里。他住在北绍洼村的一个朴实的农民家里。那位农民四十岁左右,有一位勤劳的妻子和两个小女孩,一个十一二岁,一个八九岁。他叫那位农民为刘大哥。几天以后他们就熟悉了。刘大哥一天晚上和他聊天,对他说:“你们这些人啊,就是犯傻,你看我们的县长、乡长,人家就犯不了事,分田到户时喊万岁,合作化时喊万岁,人民公社时还喊万岁,你们提什么意见,管什么用?见庙烧香,见佛磕头保管犯不了事!”他说:“刘大哥,我以后听你的!”他想这个农民真实在。

这次下乡的除右派之外还有一些边缘人物。由几位政工干部带队。他发现所谓的右派原来是一个“大杂烩”。估算一下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对共产党赤诚甚至达到迷信程度的共产党员,也有一些是从不过问政治的“书呆子”,还有少数据说鸣放时一言未发是因为“派性”进来的。石油学院干部教师绝大部分来自清华大学,后来也有少数从某某学院调来的,而这些人也被“安排”在右派队伍里,可能当政的看他们不顺眼。

他还发现在这批右派中还有几个特点,一是家庭出身差的,二是有严重历史问题的几乎一个也没有。大概是因为这些人警惕性很强,“引蛇出洞”之计,在他们身上失效了。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下农村,虽然时间只有半年多,但他确实感到很有收获,也对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真的感到农民很多优秀品质是“老九”应该学习的。

他平时喜欢动物,尤其喜欢马,有几次他曾跟车去县里拉化肥。有一天,车把式(赶马车的)病了,队长叫他赶车到县里去卖大白菜,走的时候有队里一个搭车的指路。到了县里,那搭车的说:“你师傅就在这条街上卖,你吆喝一声人就都出来了”。他赶车进了一个胡同。怎么吆喝?他可犯愁了。他曾当过歌咏队副队长,在市级歌咏比赛时在黄河大合唱中还当过领唱。他先试试嗓子,调好音,然后大喊一声“卖大白菜啦!”这一嗓子把他自己也吓了一跳,怎么是这个调的?接着又喊了一声,果然小巷子各家各户门都打开了,一个妇女惊奇地问:“怎么是个小伙子?李师傅呢?”他说:“李师傅拉肚子。队长叫我来了”,男女老少都和看热闹的一样,先看他又看白菜,大家一起挑,每人放了一堆,他说:“我不会用秤”,拿着秤杆问老大娘,“这个星是多少”,老大娘笑了说:“真希奇,卖白菜不会用秤?你干啥来的”他面红耳赤,又拿出算盘来,但他自己还不会用算盘,大家都笑起来,老大娘问:“听说城里下来一帮人,你是不是城里来的”他赶忙说“是来劳动锻炼的”,老大娘说:“你先学着点”,又对大家说:“这个小伙子是新来的,谁也别欺负他,自己秤自己算罢!”他拿出小布口袋只管收钱。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光了。他给老大娘深深鞠了一个躬,说声再见、谢谢,于是赶着车往回走。出了县城,上了大道,四周都是农田,没有参照物,再加上他天生不认路,前面两个路口到底应该那个口转弯?正在犹豫之际,忽然想起“老马识途”这句古话,他赶快放松缰绳,任老马自由前进,果然到了前面的路口,马自己转了弯,他真高兴极了,这是受难以来第一次这么高兴,他拍拍马屁股,说“好马、好马”。就这么放松缰绳,老马把车一直拉到大队部门口。队长说:“你回来啦”,他拿出钱袋说:“你看看对不对?”,队长数好钱说:“一分钱不多,一分钱不少”,他赶快给马卸了套,喂上草料,还多抓几把豆子。他想这里的人好,马也好!再想想划成右派以后,在学校有些熟人对面碰上都扭过头去不说声话,真是可悲、可叹!是怕沾包还是势利眼?!到如今他也没弄清楚。

有一次在乡里看到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小男孩以磨盘为桌子,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认真的做一道平面几何题,他看了看指着图说:“你在这里加一条附加线试试看。”那个孩子试一下果然证明出来了,那个男孩好开心,男孩说自己是木匠的孩子,目前在上初中。他给小男孩留下地址,说你以后有问题就来。那个小孩以后经常来找他。当时正值暑假,男孩要走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他的住处。在他指导下,主要靠自学,小男孩学完了平面几何,又学了解析几何,他对这个孩子的数学天资感到惊讶。有一次到了南绍乡他找到木匠,他说:“你的儿子非常非常有天才,要送去好好培养一定会有前途。”木匠叹了一口气说:“我们是农村户口啊”,说罢又摇摇头。这是他头一次听说有农村户口、城市户口以及中间诸多限制的事实。不久又实行了粮票制,那些年农户人家就像脚上装上地脚螺丝一样紧紧的固定在农村那块土地上。不知有多少像那个小学生那样的天才被埋没了。更何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是个必然趋势,遗憾的是户籍问题至今还保留着。听一位历史学家说,在中国明朝存在着户籍制,在清朝就取消了。1958年5月9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一直实施至今。

在下工以后除了给妻子写信之外还经常给房东刘大哥的两个女儿讲童话故事,有时老刘夫妇也来听。记得有一次他讲了好像是一个英国作家写的“HappyPrince”(快乐王子)的故事。当讲到包着金叶的王子叫小燕子把他身上一块块金叶啄走去救济穷人时,这一家人都很感动,当讲到冬季到来了,小燕子冻死在王子的金像前,王子的心破裂了,人们把铜像送去回炉时,两个小女孩都哭了。他最喜欢那个最小的女孩,她经常在傍晚时他下工的路上等他。她有时告诉他:“叔叔,今天妈妈又给咱们做好吃的了”,他问什么好吃的,小孩子用手比画着说这么一条大鱼。多么可爱的孩子呀!

秋收过后,学校叫他们一律回学校另行安排。走的那天他给两个孩子买了笔记本、铅笔还有一大包糖。小女孩哭着说:“我不叫叔叔走!”当卡车开动时,他在卡车上看到孩子转过身来擦泪。

大约45年以后,他去北京石油大学讲课(当时他是五所大学的兼职教授),石油大学就在昌平。讲完课后,怀旧的心情促使他请司机找到北绍洼,目前已是高楼大厦,不见当时的痕迹了。他走到一片草地前面,喊了几声“老刘大哥”,眼泪不觉的流下来了,多么好的人民呀!

回到学校以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石油学院所属的石油机械厂劳动锻炼。该厂是石油学院的实习工厂,但还生产抽油机。共同来的难友有十余人,有的分配在锻工车间,有的分配在铸工车间,还有的做下料工,他曾讲授过“机械制造工艺学”被分配到机械加工车间,其中包括车工、铣工、滚齿等等。他去了以后白天做车工,一位比他略大几岁的高师傅指导他,晚间他当师傅,给工人讲课,很快他就和大家熟了,而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1958年冬到机械厂,1961年8月离开,大约两年半的时间,酸甜苦辣都尝过。过去他几乎没有到工人中间去过,两年半时间下来,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群体。

继大跃进之后,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了“饥饿的年代”。当时他的定量只有30斤,干的是较重的体力活。工人定量大约是45斤左右。车间的工人知道以后,都非常同情他。许多工人,尤其是女工,中午总是多带些饭来,有好吃的,如包子、饺子之类硬是往他饭盒里放,所以他在最饥饿的年代基本没有挨过饿。当时他只有29岁,正是青壮年,他又能吃,不然真的要在继日本鬼子占领时期以后,再次挨饿了。

1960年初冬妻子因营养不良,患肾炎浮肿,病休半个月。她抓紧这个时间来看望日夜思念的亲人了。车间一位老工人听说这件事,主动腾出来房子给他们住。那位老工人妻子在农村(农村户口调不进来),只有孤身一人住了一套一居室的房子,老工人暂时住进单身宿舍了,他们第二次享受家庭的温暖。

他上白班时,他们要谈到深夜,上晚班时白天休息妻子也守着他。他睡着了妻子还一面看看书,一面坐在旁边看着他。两人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谈不完的酸甜苦辣。学校门口一个商店每日中午卖鸭头和鸭骨架子,大概肉都做成罐头出口了。那时正值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再加上肚子里空空的就感到更冷。妻子每天穿上棉猴(那个时期一种带帽子的棉大衣,穿上像猴。北京人称之为棉猴,目前已看不到了)去排上一、两小时的队买来,他下工后两人吃着鸭头、鸭架子和定量的米饭,吃得好香。妻子总是想方设法叫他多吃些。两周很快就过去了。他送妻子上车站。火车缓缓开动时他总要跟着跑出很远,多看她一眼也好。火车站台成了他们的“断肠处”。妻子临别时还留下几斤全国粮票给他。那个年代粮票就是生命。丢了粮票似乎只有去自杀。妻子走后他在日记中写了下面的一首诗:

无月无星的日子

(1960年冬)

没有月没有星

在这人生的航程上

我们紧紧地依偎着前进

我把心底的颤音传给你

你把身上的热传给我

在这黑暗的年代

你安慰着我的孤寂

同情着我的忧伤

用你的柔情

治愈着我心中的创伤

分不清这是我的泪

还是你的泪

分不清这是我的梦

还是你的梦

我们的血早已

流到一起了

在难友中他有两个知心朋友,至今已分别近半个世纪了,他依然深深的怀念着他们。

老卢,是浙江温州人,在大学教授政治经济学的,与他年龄相仿。在反右前他说过:“我们的经济体制要与时代共同前进,在企业管理中要加进激励机制”,还说:“除苏联之外,要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西方的,包括南斯拉夫的(当时南斯拉夫被认为是修正主义)管理企业的长处也应吸收”等等,所有这些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正确的,问题是出在早说了大约半个世纪,因而被打成右派。他们经常聊天至深夜,有一年老卢回老家温州探亲,回来时带了不少好吃的东西。他们两人经常一面吃一面聊。法国由帝制走向共和曾经历了复辟、反复辟达五次之多。他们都认为中国封建帝制数千年,波折是难免的。时代不同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会改正的。他们都说对了,但都未曾预见到平反会来得这么晚,更没预见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文化大革命。老卢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他的“恩人”。他1961年8月离开北京调往妻子的工作单位石油部抚顺炼油设计院,在匆忙整理东西的时候把一些诗和散文的稿件没有放好,老卢看到了,对他说:“这些丢了可是要命的,一定要放好,不然就烧掉”,最后还是烧掉了,其实这些他从未指望过发表,只是为了抒发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稿中的内容多数已经忘掉了,他大致还记得有以下两首诗。

“心上的伤痕”

(反右后1958年冬)

心上流着血的伤痕

是历史倒退的车轮

留下深深的辙印

似是无言的沉默

更是上下求索

怎会落得这般黑暗

又如何摆脱黑暗

为此中华民族的泪

又要多流多少年

又要延续多少代

多少血肉之躯

已被逆转的车轮

碾得粉碎

而对我

只要在被碾碎之前

看到一丝光明

终将无怨无悔

“这就是你的辉煌”

(送给一位反右中的难友)

在阴云遮天的年代

你未曾迎合黑色的潮流

在逆境中高仰着头颅

这就是你的辉煌

在腥风血雨的年代

皮鞭加诱惑

未曾使你出卖良心

这就是你的辉煌

后面这首诗就是送给他被打成右派的另一位知心朋友的。这位知心朋友可谓忘年之交,比他大约年长20岁左右,是抗日战争前放弃了大学的学业,在大学二年级时投奔延安的。那位知心朋友说,早在三十年代初在共产党内就出现过抓AB团的事,1942年在延安整风时在所谓的抢救运动中错误估计特务多如牛毛,也伤害了大量的好同志,这次反右是老毛病又犯了。但是能够改正的。那位知心朋友劝他不要灰心,并说:“凭着你的德和才,能够为祖国做很多有益的事”。说到自己时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我可能赶不上了”。他说:“老朋友,你已经有了辉煌”。当天写了这首诗送去,那位老干部竟落下了泪。但是他把诗烧掉了。说“叫别人看见不得了,你的诗我已经背下来了”果然背的一字不差。这位老朋友是由延安派到白区做地下工作的,警惕性高已成了习惯。他决没有想到这么一位老革命竟在文革中自杀了。平反时过去的战友讲述其英雄事迹,多次出生入死,逃脱了敌人的追杀,并说“没想到最后死在自己人的手上”,台上、台下泣声一片。

他去抚顺之前,机厂的厂长兼党委书记找他谈话,说:“大家对你反映非常非常好,石油学院党委决定给你摘掉右派帽子”,去了抚顺不多时贴出了为其摘掉右派帽子的告示。

临行时,许多工人送他去火车站,有好几位是专门请了假送他去的。

1961年8月他来到抚顺。老卢和几位老工人到车站送行。他从此又换了一个新天地。

同类推荐
  •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优秀文集(第1辑)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优秀文集(第1辑)

    本书收录了80篇楚雄师范学院校友文集,抒发了他们对母校的眷恋、师恩的感激、求学的收获、奋斗的干苦、人生的感悟。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画骨:当代中国文化乱象溯源

    画骨:当代中国文化乱象溯源

    无论一个人处在何种被名利、诱惑笼罩下的环境,无论“名利”的威胁有多么可怕,人都不应该丧失做人的信心,就是应该把这些“诱惑”和“威胁”当做确证自己的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挑战,越是在诱惑中,我们就要越经得住诱惑,越是在威胁中,我们越要意识到自己是人,越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具有人格尊严和道德品质的人。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悠悠我心

    悠悠我心

    本书收录了作者数十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各类作品,主要辑录了作者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以来的诗歌、散文、小小说、文艺评论、新闻作品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和感悟,宁夏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等。
热门推荐
  • 沧海月明刀

    沧海月明刀

    道门真人踏浪而行,身前一尺己身世界;佛家菩萨一苇渡江,一声佛号一人命;谁言百无一用是书生,一怒可令天子露戚容。青衫仗剑江湖行,十步杀人不留行;血染沙场拂衣去,从此深藏功与名。这个江湖,忘不掉的是情义,放不下的是恩仇。这个庙堂,得不尽的是功名,装不满的是利禄。犹记得京都落雨一僧一少就着火锅说的话。“老秃驴,我要游历江湖,可它有多大?”“一望如沧海。”“沧海是是什么海,需要多少天走完?”“一时或者一辈子。”“月明有多明?”“心有多明,月就有多明。”“那刀呢?”“刀在众生心里。”“直娘贼的老秃驴,你都把我说糊涂了!”“糊涂好…糊涂好…”
  • 错爱成瘾:替身小娇妻

    错爱成瘾:替身小娇妻

    "订婚前夕,她水中救人,却不想因此失去处子之身。一张失贞的婚检证明将她推上风口浪尖,面对未婚夫的质疑与婆家的责难,她选择退婚。适时,那个被救的神秘男人突然出现,带着前所未有的诚意将她风光娶回,流言从此变成了艳羡。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只是一场误会,既然是个误会,他又为何执意要娶?豪门,究竟还有多少谜团……"
  • 绝色逍遥:夫人不好养

    绝色逍遥:夫人不好养

    br>失足在海里的墨鬼鬼再次睁眼,发现自己穿越成了永候府的三无郡主,无才,无貌,无德,三无就算了还是个人人好欺的废物,原主好欺负,她墨鬼鬼可是不好惹的,真当她是软柿子,人人好捏不成。继母找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白莲花伪装陷害,打得你爹妈不认识,亲爹不疼又不爱,没事,她人见人爱还怕没人疼爱.他,轩辕国的王爷,集万千光荣,于一生,当她正在古,代玩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谁能告诉她这男的哪里冒出来的,哎哎哎,你叫谁娘,子呢,你丫的手,搁,哪,摸,呢。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复仇公主:殿下我们来世再约!

    复仇公主:殿下我们来世再约!

    凝、涵、惜、妃、凉、歌、雪、然,这一世所有事情还有结束,如果可以,我们下一世再约,十年之后,就来。————轩、凌、宸、默、枫、帆、夜、落轩、凌、宸、默、枫、帆、夜、落,我爱你一点都不比你深,即使我留你一人在人世,但十年之后,我们一起转世。————凝、涵、惜、妃、凉、歌、雪、然
  • 猛虎出山

    猛虎出山

    这是一个在军队的背景下,孙强与他的战友们通过层层选拔加入特战队多次执行任务,但由于一次任务失败被开除军籍,他们以为后半生就这样平凡的度过了,但他们发现被卷进一个更大的阴谋中,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结局究竟如何……
  • 霸宠萌妻:甜心,乖乖的

    霸宠萌妻:甜心,乖乖的

    这就尴尬了。她不过是遇到了个扶不扶的难题,发了善心,却遇到了一条披着羊皮的狼,被吃的骨头渣都不剩。传闻,他高冷无情,视魔鬼一般的存在。然而,这只是传闻。
  • 异界炉石天谴之人

    异界炉石天谴之人

    从不稳定传送门出小野菊到绝命乱斗留海巨人,老李一直都是天谴之人。本以为穿越到《天际》这款游戏会逃离炉石的诅咒,正想大喊三声,我是天选之人,却没曾想。。。。
  • 守护甜心之血梦残梦

    守护甜心之血梦残梦

    "当年你用这双眼睛赶我走的,用这双手杀我亲人,又用这张嘴巴辱没我灵魂。我回来了,我来报仇了!让你看着我怎么夺走你的一切!″梦逆袭
  • tfboys之我爱你永不忏悔

    tfboys之我爱你永不忏悔

    六个大美女争夺tfboys爱爱,到底哪三位最终和tfboys在一起了呢?第一次写,不是很好,对不起哈,初次见面,请叫我“雪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