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5900000015

第15章 走近陆师,走进诗美

——我所认识的陆耀东先生王桂妹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在“正规”的陆门弟子中,我要算一个“特例”。我既没做过陆先生的本科生,也不是他的硕士生,更不是他的博士生,我是在2004年博士后导师龙泉明先生英年早逝之后转入陆门的,成了已过七旬的陆耀东先生门下唯一一个博士后。大概陆先生自己也没料到,自己在执教岗位上的工作是以一个忽然在中国大地渐成流行的新事物——“博士后”作为收稍的。或许正因为没有经过一番刻意的“考试——答辩——毕业”这样一个“人为”的选择过程,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本来没有“师生”缘份的一老一少反倒成了师生,更显出造化的神秘安排,令人感喟,大概这才真叫“缘份”!

人们总是在事过境迁之后才恍悟命运其实早已经草蛇灰线般地留下了它的标记,只不过我们生活得任意而匆忙,来不及捕捉它的信号而已、聆听它的耳语,只能在事后回望嗟叹。我与陆耀东先生相识于十年前,据陆老师说那也是一次阴错阳差: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吉林大学文学院邀请来开一个和他毫无关系的会,因为腿脚不便,没有随同与会代表去长白山观光。我那时已经完成了在吉林大学文学院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投身到山东大学孔范今先生的门下问学,正值暑假在家,晚上突然接到院里领导通知,让我陪同武汉大学来的陆耀东老师在市内小游一番。那是第一次认识陆老师,此后弹指一挥几年,当我再次见到陆老师的时候,恰好开始了我人生第三个阶段的学习研究历程,并有幸成了他的学生。

其实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生,还是作为一个为学尚浅的晚辈,我都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评价陆先生这代学人的为学与为人,除了奉上我的钦敬!

为师的严与慈“严师出高徒”这一古训的生命力是由从古至今一代代导师们亲自灌注的,这既是对学术尊严的维护,也是中国式的父爱。这句话在陆氏门下绝非虚言。而且陆老师的严格经由他的学生们娓娓道来更是传神,我想他们一定不是由“师叔”降辈为“师兄”而故意吓唬我,陆师待学生之严在学界早有传闻,而弟子们的成就斐然似乎更是一个反向的印证。但一位笑眯眯的老人使我能联想到的极致也无非是“吃戒尺”、“打手板”一类“可爱”的惩罚,果不其然,那种师兄们亲历的“不近人情”的严厉对于我而言,恰恰近乎于传说。那位个子不高、白发稀疏、交替着普通话和湖南邵阳方言的老人,是如此的和蔼可亲,从我入师门的那天起,一直到现在,我所看到的始终是笑容可掬。大概是出于对隔代学生的别样关爱,而我又是在他的弟子龙泉明先生逝世后转投到门下,使陆师在体会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怆之余更增添了对于“青年学者”的怜惜。总之,我从陆老师这里得到的是一成不变的温情与关爱,我不像是他的学生,更像是他的女儿。有一次陪陆老师去广州开会,遇到吴福辉先生,他指着陆老师身边的我说,“陆老师的女儿吧,长得真像!”我和陆老师相视而笑,顺便做了个鬼脸。

武汉大学是一个孕育诗情的校园,有屹立在武大樱园的闻一多铜像和东湖畔的屈原石像作证,有八十年代著名的浪淘石文学社、珞珈诗社和孕育出的第三代诗人们为证,而在这个越来越散文化的时代,武汉大学一年一度的“樱花诗会”伴随着樱花的盛开依旧承传着这份流风余韵。是的,氤氲于武汉大学的浓郁诗情不是由它的自然景色催生的,而是由未被岁月磨损的诗情积淀的,尤其是耕耘在诗歌研究领域,把自己的青春和热忱都倾注其间的学人们,是他们精心培育了这份孕育诗情的热土。陆耀东先生便以他的诗歌研究著称于学界,他的弟子们也纷纷继承老师的衣钵,在诗歌创作和研究领域各逞其美。而在来武汉大学之前,诗歌是我不敢涉足的一个领域,我担心自己因为缺乏一种诗性思维而辱没了那些来自人间与天外的美品。如果说优秀的诗人是上天贬谪到人间的仙品,那么能读懂他们也需要一份神思,而我只是个肉体凡胎。好在陆老师对我的博士后课题不做刻意要求,任凭我继续我的五四研究,我心存感激也心存一丝遗憾。“诗”本是人类最为浓缩的情感和审美样式,没有做诗的天赋倒也罢了,倘若不懂得诗美,没有体悟诗美的能力,那岂不是一个最大的为学、为人的缺憾么!何况身边有深谙诗歌堂奥的导师?但是“诗歌”对我还是一扇没有开启的圣殿之门。有一次,陆老师建议我写一篇关于闻一多诗歌的论文,我颇犯难,对陆老师讲出了压在心头的顾虑,陆老师只是微笑着说:“没关系,大胆写。”那是我进入学界以来第一次写关于诗歌的论文,那种蹩脚连自己想起来都赧然,虽然陆老师看后说“很好”,但我知道那只是一份鼓励而已。此后武汉大学关于闻一多的纪念活动和研讨会,陆老师总是鼓励我写一篇小文,我对新诗读解的兴致渐浓,时常不知不觉徜徉在新诗的园林里。陆老师私下里总是谈及自己心仪的新诗创作,而往往又和正统的文学史不同,我经常找来这些带着陆先生喜好的新诗来品读,并回味陆老师所谈到的美。闻一多的《奇迹》便是其中一首,终于有一天夜里,我忽然被诗一般的情绪鼓荡着,一气呵成写成了《谈〈奇迹〉的感情抒泻方式》,仿佛“奇迹”一般。我自以为开了窍,已经走进新诗的门径,第二天上午,兴冲冲地跑到陆老师那里,带着昨晚残余的激情告诉陆老师:“我会读诗了,这是我有生以来所写的关于诗歌的最好的一篇论文。”我等待着和以往一样的评语——“好!”陆老师没有看文章,笑眯眯但是语气很分明地说:“在我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放松了心态,会心而笑。陆老师就是这样,从不劈头盖脸地教训批评,而是及时点播,让你自己去体悟回味。是的,诗歌是一个无法穷尽其美的深海,学术同样是一个无法穷尽的海洋,在这里,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陆老师用他的方式带我走近诗歌,当我拿着一份拙劣的解读心怀不安与恐惧的时候,陆老师说“很好”!而当我被激发了兴趣,偶尔窥见了诗神的神采,自鸣得意地时候,陆老师说“没有最好”。陆老师悄无声息地把我带进了对于诗美的理解,虽然我依旧是个局外人,但是因为捕捉过她的灵光,使我的生命增添了最令我感动的一抹色彩。

为学的细与深

陆老师因为年事已高,不再为学生课堂授课,因此我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听陆老师传道授业,我和陆老师更多的是随便闲谈,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也许是一个最佳的求学方式,在散步、喝茶、坐在马路边休息的任何一次随意闲聊当中,学问退去了它堂皇高深的严肃面目,以最亲切的方式把它的温润生动之处展露出来,这样的细雨点洒也许还要胜过老师在课堂上成体系的灌注,在日常中所得到的往往是不可言传的部分,让人感到润物无声,但也往往令人豁然开朗。我曾经向陆老师问起学术创新的问题,出乎我的意料,陆老师没有鼓励我在“求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而是告诉我:“一篇学术论文要做到“全新”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写文章能做到“三点”就很不容易了——深一点,新一点,细一点。”这是一个在学术界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在新诗研究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学人,对于学术谦恭而严肃的态度,没有任何虚矫。由此,我也联想到在一些论文答辩会上或者在一些学者著述的前言后记中,往往声称自己的研究乃是“全新”甚至是“填补空白”,那该是一种多么单纯乃至大胆的说法!在现代文学研究界浸淫了一辈子,尤其在新诗研究领域做出了独到贡献的陆耀东先生并没有那样的说辞,这大概就是学问的境界。

或许是年龄的缘故,陆老师有时经常忘记一些事,但是后来我发现陆老师的忘记是有“选择性”的,或者说他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他也许忘了你要的《冯至传》是否已经送你,想起来再送一本,但是倘若你说错了一首新诗的出处,记错了一本诗集的版本,便马上会得到他的纠正,顺口告诉你正确答案。这有时让我既惊讶又惭愧,且有着深深的感动,原来,陆老师是把他全部记忆功能的精华都投注在了他的学术上,甚至说,陆老师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和那些诗歌们熔铸成了一体,那些无聊琐事在他的记忆中没占任何空间。以陆先生的新诗史写作而言,借用陆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是家中三个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术同仁,除一人只花了近十年时间外,二人集二十五年之功,搜集有关资料,所用岁月,远远超过撰著的时间。这份持续了一生的执著也使得陆老师在新诗研究上始终是以扎实的史料而著称,没有一句虚妄的话。我也曾有缘亲见陆老师打开书房的柜子,指给我看哪一部分是哪个年代的诗集,哪一部分当年自己的手抄本……我无法估量出那些东西的真正价格,但我知道,这是一位学者积累了一生的心血。为学之道,不正是在于这份精神与毅力?它需要一个人一生的执着、信仰与热爱。而今很多以“思想”的新异而著称的学人们,与其说已经不屑于老一辈学人下苦功夫坐冷板凳、亲手抄录的治学方式,不如说已经丧失了这份体力、耐力与功力。

也曾看到陆老师的不快乃至气恼。他在撰写《冯至传》的过程中曾经花了一个星期的时期查阅资料,写成了200字,但是却被一位编辑在不通告的情况下全部删掉了。那次我亲眼见到了陆老师的遗憾和不快。但是陆老师是非常容易“忘却”的,一转身陆老师脸上又挂上了天真的笑靥,我懂得这是一份宽容,是一种经历了人生的风雨,经历了时代的风浪之后的一种内在的宁静与宽容。中国的诗歌历来以“真”为贵,这种“真”源自于真性情,长期浸淫在中国诗歌中的人往往是以心写诗,以心解诗,诗性之真与心灵之真构成了一种互塑的过程。在陆老师这里,这种“真诚”和“天真”到处流布着,和这个骄嚣时代不断上演的“笔墨官司”和“口水战”相比,这是一座把执着与热忱转向自我心灵和精神建构的明镜之台,屏蔽了外界的喧嚣,过滤了内心的焦虑,只有静静流淌着的诗歌一般的韵律。

为人的诚与真

正如中国近八十年非凡的历史进程一样,陆老师那代人也在血与火、爱与恨、痛与悔中经受着洗礼与锻造,形成了他们看待世界、看待自我、对待他人的方式。但是作为“五四”的后裔,尤其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非人化的心灵剧痛之后,越发能从灵魂深处体认五四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出人格上的诚与真。陆耀东先生在《回眸五十年——学术研究答问录》中这样总结自己的为学之路:“新时期以前22年,我的文字,正确错误参半,教训多经验少。新时期以来,基本上不作违心之论。”“在学术领域,人人平等,谁也没有横蛮的特权,这里不许霸道横行。”这样一份自我学术总结需要道德勇气和责任意识。

岁月的流逝所磨损的也许只是自然的躯体,而品格上的诚与真反倒在岁月的风雨中愈见精纯。湖南一家报纸采访了陆老师,记者回去写了一篇题为《邵阳出了个陆耀东》的文章,对于这些一惊一乍的吹捧,陆老师总是一笑了之,看做笑谈。经历过时代的惊涛骇浪最终保持了淡定人生,这一代学者早已经宠辱不惊,物我两忘。陆老师愿意充满了骄傲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母亲白天还在田里割稻,晚上便生下了我。”陆老师一直为自己勤劳的母亲感到自豪,也珍视母亲赠与的生命。陆老师偶尔也谈文革期间被关在仓库的水泥地上受审,白天和农民们一起下水田插秧进行劳动改造,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为了显示自己和农民心连心,为了显示对于劳动阶级的热爱,也和农民一样赤脚下田,坚持不穿高筒靴子,而当时的血吸虫病正肆虐,很多知识分子因此染上血吸虫病甚至丧了命,陆老师对这样的“亡命改造”很不以为然,对于知识分子当时这种不尊重知识、也不爱惜生命的做法更不赞同,自己每次都坚持穿着高筒靴下稻田,尽管每每都遭到嘲笑甚至批判,但依旧我行我素!尊重科学,不做无谓的牺牲,大概是陆先生早年研究鲁迅的心得。陆老师爱惜生命但并不是简单的“惜命”。陆老师讲自己虽然生长在南方,但是并不会水,在文革劳改期间,有一次和一位同伴撑船去执行任务,不料翻船落水,陆老师在水下挣扎拼命,急切中一下子抱住了一个人,但是旋即又松了手。我急切地问“为什么?”陆老师说:“我那时还有点理智,心想一个人死了算了,如果紧紧把同伴抱住,他也没命了。”我无比惊异,在一个人求生的本能中,抓在手里的救命稻草竟然还能松手,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志和理智呢?最终那个会泅水的同伴把他救了上来。陆老师说有了这次险些被淹死的经历之后,很怕在水里撑船。我能感知,那经历了生生死死的一代人,会把生命看得很重,也会把生命看得很轻。这,也铸就了一份认真与淡泊。陆老师在他近八十岁的高龄每天还以高强度的工作来撰写《中国新诗史》便是一个明证。

在武汉大学两年半的时候,一共陪陆老师看了三次樱花,在一个樱花初放的时节走进武大,又在一个落英缤纷的时节离开武大,仿佛新诗中复沓的诗行。记忆中,那该是人生中颇为惬意的一段时光,我伴着陆老师和师母漫步在樱花大道上,谈学论道,谈天说地。樱花如云似雪,飘飘洒洒,那是诗的精魂。

谁说诗歌是青年人的艺术?懂得诗美的人永远年轻!

祝愿陆老师:诗情不老,青春常在!

2009年1月于长春

同类推荐
  •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本书是一本评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主题系列散文集,作者用她那闪耀着刀锋般光芒的语言,写那么虚无又真实的女子和男子。写女子,则写她们坠入爱情瞬间的绝美样子,写她们在爱情面前的温柔和坚定,以及一切玲珑剔透的小心思。写男子,那些让人喜欢的男子,则用更喜欢的笔调写他们;不喜欢的,也不故意曲笔,而是庖丁解牛一般,画出他们的原本,把厌弃或者包容的权利,交给读者。
  • 人在途中

    人在途中

    名曰《人在途中》,这是意韵深长的,这是一次人生旅程,也是一次诗创作经历的回眸。回眸是一种对生命无声的拷问,有深切的眷恋,有难以割舍的岁月印记,无法留住的时光的爱恋和无尽的思念会涌上心头。时光已经远去,然而踩在时光脊梁上的脚印会永存。重温那些值得回時的岁月和留在岁月上的情感烙印,会使内心充满月色般的柔情。令人心醉的回眸.是为了未来梦幻般的向往,是生命为了新的创造远景的倾诉。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在这个卷帙浩繁的时代,我们推出《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书系,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之余,撇开那些尘嚣的文字垃圾,多读好书,多读精品。
  •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本书收录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有“鲁班的故事”、“华佗拜师的故事”、“天文学家张钰哲”、“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近代科学之祖——伽利略”、“发明避雷针的人”等。
  • 冬季恋歌

    冬季恋歌

    诗歌集《冬季恋歌》,全书共收集作者诗歌65余首。作者对家乡、对母亲、对童年、对爱情的深切怀念,每一丝都撩动着人的心绪,每一缕都触动着人的灵魂。特别是对爱情的描绘,由期待,到感受,到怀念,到疼痛,再到坚信,每一个细节都像铺在雪地上的丝绸,美丽而忧伤。
热门推荐
  • 铁血

    铁血

    在摇曳的红高梁之间,在情欲勃勃的乡村田野,一群热血青年过着悠游自在的日子突然,一群土匪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宁静,让他们在仇恨的同时,又夹杂着羡慕的眼光。在面对外族侵略的关口,后生们和土匪都拿起枪,无论是血性的汉子,还是柔弱的女子,都尽情挥洒着东北人勇猛刚烈的一面他们悲壮地大笑,惨烈地死亡,用生命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面对日军的杀戮,他们挺起了比别人更硬的脊梁。
  • 草根天尊

    草根天尊

    别人有绝世功法,我吃草别人有无上神丹,我还吃草别人有超级神器,我继续吃草别人是天尊,我也是,没事多吃草草根有用你不知,我就吃草,照样成神
  • 大道斩天

    大道斩天

    我有斩神刀一把,灭仙弑神。荡尽天下不平事。这是一个刽子手提刀杀人,草根崛起的故事,也是一个屌丝逆袭仙子,神官的故事。
  • 准仙人的幸福生活

    准仙人的幸福生活

    悲催男遭遇车祸,灵魂进入“仙界”。跟随师父苦修多年后,冒险重新返回人间。却没想到竟然回到十六岁时。于是他决定重新追求自己未来的校花未婚妻,然后享受这美好的人生。但人生无常,他真的能如愿吗?
  • 天才会长的双面佳人

    天才会长的双面佳人

    曾经的她们饱受欺凌,因为他让她们改变了一生的命运他和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天书之生死印章

    天书之生死印章

    何为生,何为死,何畏生死?得天书传承,悟生死印章;左手活死人,右手化白骨!且看刘夏,得其天书,游走花都,混迹红尘。
  • 戮魔之刃

    戮魔之刃

    魔族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神族介入,趁火打劫,肆意搜刮。弱肉强食?强者便能无视规则,欺凌众生?弱者仅能摇尾乞求,苟且偷生?!不!我不服!强者又如何?就算是弱者,我也要拔出己刃,扑向彼方。刀刃破碎便用利齿,利齿溃烂便用骨刺,拼尽己身我也要让强者付出血的代价,让他们知道弱者的尊严不可践踏!誓以己刃斩断这无理之规!誓以己刃戮尽这诸天神魔!!
  • 异语图录

    异语图录

    白玉无瑕,其清带影。泽而淡然,醴后生津。光彩流曲,异语纷庭。明净如是,芳华不声。
  • 相思王妃

    相思王妃

    她,是凤溪国创国以来的第一位容颜全毁的公主,是手戴天下之福的凤雪公主,是俊美的平延王的王妃。她,生性淡泊,身世扑朔迷离,以写书为生,是民间最受欢迎的卿云姑娘。他,是凤溪国最年轻的王爷,是凤溪国最俊美的男子,是凤溪国最为花心的男子。他,一身白衣,形影无踪,乐善好施,是人人喜之的离歌公子。他,一身黑衣,猖狂霸气,是人人赞之的武林尊主。当她=她,她爱上他,他爱上她时,这个天下将会如何?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