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3900000010

第10章 隋——五代十国 在成长中发展(2)

十、柏源降虎:从马蹄山往东南一里左右,是块较开阔的平坦之地。早年,这里有很多柏树,人们叫它柏源,传说王真人在这里收伏过老虎。

仙坛观十景早为传说中的遗迹,但仙坛观的声名,从隋起便响彻远近。北宋鄱阳知州范仲淹曾写诗颂咏:“灵台拱上百神清,碧坞红霞相映明。曲径犹无青草合,乱掌时有白云生。亭亭翠纛高山矗,隐隐狂雷落不轰。待得九霄鸾鹤驭,玉书应改地仙名。”从范仲淹的诗里,我们多少能感觉到它在北宋的规模和影响。鄱阳道教文化一向昌盛,恐怕与仙坛观有一定关系。

进入唐朝

公元618年,贵族大地主家庭出身的李渊,废除隋炀帝杨广之孙隋恭帝杨侑傀儡皇帝的皇位后,自立为皇帝,建国号唐,改元武德,是为唐高祖。

李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它的强盛不但远远超过了秦汉,而且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个王朝的289年间,中国发生深刻变化的是经济重心开始了南移。这种南移,又是以唐朝两个时期的历史变化为分水岭,以公元755年唐玄宗李隆基,我们习惯上称作为唐明皇的天宝十四年,所发生的安史之乱划线:安史之乱前,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声威远播达到了极盛;安史之乱后,由极盛走向了衰落,由统一走向了藩镇割据,终于消亡。同样,对于南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言,也还是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安史之乱前,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北方。安史之乱后,这个重心逐渐向南方加快了转移,鄱阳无疑也处在这种转移之中。下面,我们还是按照与鄱阳相关的事说下去。

进入唐朝以后的鄱阳,到底有哪些与后来文化发展相关的大事要事呢?我想,第一件大事恐怕就是入唐以后,对鄱阳的“瘦身”,也就是大肆分割鄱阳的土地,使一个历史上很大的县域一下子缩小了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根据手头的资料,我粗略地进行了一次疏理,除了汉晋及南朝划分出的鄱阳土地之外,唐在公元785年肃宗李亨上元元年之前,划置设县的土地分别是:

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分出鄱阳东界设置新昌县。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新昌县改为浮梁县。

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分出鄱阳县北境设置广晋县,合四县隶属浩州,后来广晋部分土地划归了彭泽。

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以鄱阳的至德与宣州的青浦、青阳并属于安徽池州。

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以鄱阳西北雁子桥以南地设置都昌县。

上面是“安史之乱”前,也就是唐初的“瘦身”情况,“安史之乱”后,唐朝廷对鄱阳的“瘦身”仍然没有停止。

公元757年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分鄱阳东北境设置新县,这个县因在肃宗至德二年设置的,所以县名至德。

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正月,分鄱阳东境设置上饶县、玉山县,隶属信州。

入唐以后,先后6次划出鄱阳大片土地设置新县,结果,饶州在中唐时不但土地锐减,人口也骤然下降,以至成为了唐初的下州。唐朝的中上下州是这样划分的:凡人口在4万户以上的为上州;人口在2·5万户以上的为中州,2·5万户以下的为下州。也就是说,在唐朝中期,饶州的人口不到2·5万户。

说到这里,我想说说吴芮的籍贯问题。曾经,本县有位有识之士撰文问责鄱阳人为什么不关心吴芮的籍贯,说浮梁县有人考据出吴芮的出生地是浮梁等等。其实,对历史名人的出生地是多有争议的。浮梁人说吴芮出生在浮梁并没错,因为吴芮出生地已经归属现在的浮梁县。但是,这位先生之所以在没有错中出错,是因为他并不清楚浮梁县的沿革。浮梁县什么时候才有的?在唐朝,公元619年唐王朝高祖李渊武德二年,浮梁从鄱阳析出,于是才有了这个县。吴芮出生在什么时候,在战国,那时根本就没有浮梁,吴芮出生的那块地方,属番县也就是现在的鄱阳。这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说吴芮是鄱阳人比说吴芮是浮梁人更准确,就像我们说鄱阳湖得名鄱阳山,而不能说周瑜在鄱阳湖练过水兵,不能说陶侃在现在的博物馆——也就是清以后的文庙读过书一样。当前,就有那么一种倾向,为了打造所谓的旅游景点,居然会不顾历史事实,以至出现不惜捏造的事情。对历史问题,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去探讨。不能不顾历史事实,历史背景去臆测、去断言。更不能抱着只有不敢想的,没有不能做的观点去虚拟、捏造。什么叫尊重历史,我理解尊重历史就是指尊重当时的事实,而不是用现代人的观点,现代人生活方式,现代人的认识水平去对待历史。历史不是我们现代人能编造出来的,而是稽之有据,是古人早以认定的。如果什么都用现代人,尤其是并不懂得历史的现代人观点考证历史,那么,廿五史恐怕就是一堆废纸了。

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唐朝初期,朝廷将鄱阳那么多的土地分出去设置新的县?这里有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李渊称帝的时候,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鄱阳正式成为唐朝的疆土,是公元623年武德六年的事。此前,鄱阳的土地已经被割据的农民起义军瓜分了,以致唐兵每取得原属鄱阳的每一块领地,便设置一个新的县,这就是唐初鄱阳土地划分得多的原因。不过唐朝统一后,很快成为中国重要的发展时期,鄱阳同样走进了重要的成长期。

唐朝时的社会经济(上)

尽管进入唐朝以后,鄱阳县域范围不断缩小,但随着鄱阳湖的东扩,和“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的南移,鄱阳的社会经济还是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任职地方官对鄱阳所作的贡献,使鄱阳仍然保持着上县的地位,其表现有:

第一,鄱阳的人口保持着增长势头。隋统一中国后,江西郡县的人口比较南朝时有较大增长,但总数依然不够。进入唐朝中期,中原战乱严重,江西相对稳定。特别是鄱阳,因为鄱阳湖的南扩,使它处在了战乱后方,一些避乱南迁的北方人进入了鄱阳。这些南迁的移民,被鄱阳较好的生存环境所吸引,定居下来,繁衍生息,由客籍变为土着。如江苏籍诗人戴叔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有诗说:“淮汴初丧乱,蒋山峰火起。与君随亲族,奔迸辞故里。……石壁转棠阴,鄱阳寄茅室。淹留三十年,分种越人田。”戴叔伦这几句诗的背景是这样的:戴叔伦在抚州任官后,他姐夫还留在鄱阳。在任官之地,他回忆起为避战乱,与姐夫一道从家乡逃到鄱阳,安家落户的景况。戴叔伦还不是真正的北方人,戴叔伦的家乡江苏金坛,也属予富庶地区,他倘且如此,北方人更是流连忘返。山西籍诗人卢纶,天宝末年他去京城考进士,由于安史之乱受到影响落第,于是奉亲投奔鄱阳,与吉中孚等结为泉林之友,而且后来都成为大历才子的成员。所以,鄱阳的人口,在土地分割之后不久,也迅速有了增加。这点,《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元和郡县志》等都有记载,其时鄱阳郡的人口情况如下:公元609年隋大业五年为10102户、11400口;公元639年唐贞观十三年11400户,59817口;公元742年天宝元年40899户,244350口;公元806-820年元和间为46116户。据《元和郡县志》所记,从玄宗开元年间到宪宗元和年间,饶州由20个乡增至69个乡。

第二,水利工程开始列入了地方官的政绩工程。唐代不少地方官为鄱阳兴修水利做出了贡献。

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景云初,饶州刺史祝钦明,率领民众疏浚黄沙港与饶河联通的坽港。从此,鄱阳至南昌的水运可以从这里经黄沙港,沿莲湖表恩到康山抵达省城,水路至少可以减少3-40里入鄱阳湖。为此,鄱阳人为感谢这位刺史,便将这道坽港称作祝君坽,现在人们叫讹音了,成了竹溪坽。此外,他还率民众修筑了一条祝公堤以抗御洪水。

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建中元年,刺史李复率民众治理隋时构筑的江岸,沿江建起了李公堤,以抵御江水浸害。随后,又有姓邵的地方官在县东北兴建郡公堤。

公元819-820年,唐宪亲李纯元和末年,刺史马植带领民众挖建马公塘和修疏士湖。

从现代人的眼光看,这些水利工程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但在一千多年前;这些工程不仅造福人民,而且也是了不起的水利设施,以祝君坽为例,祝君坽的疏浚,不只是便利了船只的往来,也保障了运输的安全,我是管驿前人,从小目睹过河流经济时,祝君坽对往来船只的贡献,因此也留下了极深印象。又如李公堤,现代人包括近代人,都看不出它留下的一丁点痕迹。然而,对构筑江岸只有162年的中唐时鄱阳人来说,那可不是一般的工程。

上面所列举的水利工程,从当时的现实意义看,至少是经济和农业发展兴旺的表现。

第三,农业生产工具。鄱阳在晚唐时,便开始使用较先进的曲辕犁了。这种犁和解放初期农村使用的犁没有多大差别。它最主要的优点是节省畜力,减轻扶犁农民的体力消耗。因为弯曲方便,更有利丘陵山地的垦种。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水利设施的加强,推动了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早在中唐,鄱阳就有“粳米”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这在《元和郡县志》中存有记载,这种米香味很浓,以至“粳香药灵”,成为佛寺勃兴的原因之一。那时,连诗人也对鄱阳的农业生产赞叹不已。诗人姚合在他的《送饶州张使君》诗中写道:“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可见,由于这里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食生产也相应有了发展。除粮食为贡品之外,鄱阳苎布也一度是贡品。古人对麻区分较细,尽管苎与纻相通,也还有一些细微的不同,两者都可以绩,绩就是纺纱。但苎的麻丝较细,纻的麻丝较粗,苎布就是较细的麻丝织的布。那时还没有棉花。棉花是帕来品,在东印度一带才有,唐朝人翻译叫它吉贝。南北朝时,中国人对吉贝已经有了些了解,广泛种植是北宋以后的事了。

第四,造船和水上运输业比较发达。公元644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下令进攻高丽,派将作大监阎立德等人到洪州(今天的南昌)、饶州、江州(今天的九江)三地,营造大船400艘以运载军粮。朝廷知道,江南水乡航运超过车马,鄱阳湖南扩后,鄱阳更是连通昌江、乐安河、信江与鄱阳湖、赣江、长江的水运枢纽。商贾贸易,官民过往,无不需要船只往来。当时饶河承载的各种货物,主要有贡品粳米、苎布、麸金、瓷器、茶叶以及乐平银山邓公场的10余万两银子、永平监铸造的7000贯铜钱、浮梁县700驮茶叶,加上漕粮、屯米等。

唐朝时江西和鄱阳湖的水上运输,那可称得上“壮观”两个字,北方籍的诗人看到后眼界大开,感慨不已。初唐大诗人王勃就这样描述过赣鄱的水上实况:“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船只,让人眼花僚乱,目不暇接,这既是水上运输的兴旺,也是造船业发达的结果。

第五,茶叶对鄱阳商业的推动。在唐朝时,浮梁每年有700万驮茶叶运销各地。说鄱阳为什么要说浮梁的茶叶?因为之中有很重要的关联——鄱阳是浮梁茶叶中转地。浮梁在唐朝茶叶年产量是700万驮。驮在这里是怎样的重量单位,目前还无法界定,不管怎样,一驮至少百斤以上吧。也就是说,每年经过鄱阳,出长江,转输中原、关陕等北方州县的浮梁茶有7亿多斤,按现在的公制是35万吨。另外,还有婺源和安徽祁门的茶叶,相加起来,估摸50万吨左右。这些茶叶不但繁荣了航运事业,同时也繁荣了茶叶市场。茶场巷的茶场由来,我想就是这个原因。

第六,鄱阳成了江南的铸钱中心之一。“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于财政窘迫,急需扩大钱币来源,于是增加铸钱基地。考虑到饶州有官营铜矿,水路运输方便,便在鄱阳设立了铸钱中心——永平监。永平监设立的时间,相关典籍说法不一。按照《太平寰宇记》的说法,是在公元785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元年。而南宋的王应麟在他的《玉海》一书卷180《食货·钱币》中“元丰二七监”条有夹注说:“铸钱唯永平监最古,自唐乾元初(公元758年)已创”。照王应麟的说法,鄱阳永平监比乐史说的要早27年。至于永平监在唐朝的年铸钱量,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每年铸钱在7000贯。

唐朝时的社会经济(下)

虽然,唐朝距离现代已经一千多年,但进入唐朝的鄱阳,随着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首先,开始有了一定的商品意识。以一个细小的变化为例,专业渔户。作为渔业,自古以来都是副业,“稻饭羮鱼”,完全是自供自给。再就是文人中故作姿态的隐士,比如唐朝着名诗人张志和,他以渔翁自称,写了很多与渔相关的诗,实际上他还是文人。然而,鄱阳在唐朝却有了真正的专业渔者。县人南宋洪迈在他的《夷坚志·夷坚支癸》卷八中有段记载,说双港丽(利)池村“无田畴,诸聂累世居之。采木于山,捕鱼于湖,以为生计。”又清朝的《饶州府志》也有这样的记载:“唐朝时鄱阳有渔者柳翁,常乘小艇钓鄱江中,凡水族之内川脉深远,无不知鄱阳渔者。”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渔职业分工并不十分明确的古代,鄱阳既有聚族而居的渔村,还有十分熟悉鱼性的渔者,而这种渔者,如果不是专业,能“凡水族之内川脉深远”,无不知其名吗。与此同时,渔法也有了多样化。网、钩、叉、笼、截流、兽捕、药鱼等捕捞方法先后出现并兼用其次,坊市的规制受到冲击。本来,隋唐继承自汉以来封闭式的城市管理——坊市制。盛唐,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城中原有的固定市场,容纳不下日益发展的工商业了,里坊中就出现了店铺和作坊,如德化桥一带,不但开始有铺店营业,而且逐渐形成“向街开门,各逐便宜”的店面布局。在农村,墟、集等地形成了一定规模。

再次,不但出现了专业商人,而且具有一定规模。在唐朝,鄱阳已经有了经营茶叶的大商人。《罗隐集·广陵妖乱志》一书里有“大商人吕用之,家居鄱阳安仁里,其父(单名璜)即‘以货茗为业’,来往于淮、浙间”。应该说唐朝的茶饮之风兴起,不仅给生活带来改善,给经济带来更好推动,同时也给观念带来改变。

同样,经济的发展还给文化以巨大推动。在这个时期,鄱阳社会显得尤其活跃的是宗教,它已由单一性向广泛性和深入性发展。先说道教,这个时期它与孔孟儒学享有同等地位,成为正规的社会教育内容。同时,这又是佛教传播的盛行阶段,至中唐,各派佛学体系已经完成。因此,鄱阳不少寺观,就是在唐朝创建的。

先说寺庙。

同类推荐
  • 大宋传奇之帝国

    大宋传奇之帝国

    小镇著名兽医王陆穿越到了大宋真宗年间,身影单薄的婢女,身背这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族人和朋友都背负着这个时代的伤痛,我们一起看王陆在这个历史转折点去为我大宋来书写出怎样的帝国事业!!!!!
  • 公主太嚣张:王爷打一架

    公主太嚣张:王爷打一架

    她是北凤国唯一的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喜武、好斗,皇宫上下无一不惨遭她毒手。他是南羽国王爷,传言他武功高强、战无不胜。她偷溜出宫,千里迢迢到达南羽,只为与他分个高低。
  • 江山恋

    江山恋

    江山如画,陶尽了古今多少帝王?美人如酒,醉倒了世间多少英雄?试问,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美人泪,英雄冢,万里河山,埋葬了多少红尘美梦?江也醉,山也醉,金樽一杯,美人一笑,今宵一醉方休,从此山亦是山,河亦是河。——《江山恋》将演绎一场颠倒历史的铁血传奇故事,带给你非一般的至尊享受!
  • 假如我三国

    假如我三国

    我曾经很羡慕生在古代的人,但是我并不想真的回到古代。也许这只是个梦,梦醒了,我就能回到现实中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三国情节,从小就要读的四大名著之一,被日本人做了N款游戏的一个时代,被中国人拍了又拍的纷乱故事。每每一个熟悉的人名出现,就叫人们争执不休。这并不是个繁荣的时代,却是在我们心中印记最深的时代。假如我三国,我想了这个命题很久了。
  • 后唐风云

    后唐风云

    唐末,黄巢之乱暴发,一个风云人物,一份真挚的感情,一段属于英雄的时代来临了!
热门推荐
  • 万物本纪

    万物本纪

    被人废除族印,沦为自由人的少年,却一步一步逆反天意,不论陷入何种境地,顽强坚毅,永不屈服,用信念支撑自己,破碎万族统治,且看离廷如何带领自由人在人类、高山巨人、半妖、海之子、蛮古、妖精、魔、鬼、灵诸族共存的年代崛起于乱世之中!是被巨大的天命笼罩,还是有邪恶的存在幕后预谋?那些偶然惊现的通天巨塔,瀚海古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建立于什么岁月?万物的根源究竟出于何处?将在本书一一揭晓。
  • 原创拳皇1997

    原创拳皇1997

    97年的拳皇大赛中,由于暴风的弟弟山崎龙二令大赛变得混乱至极,八神庵和莉安娜纷纷暴走,泰利也进入了恶狼状态。这时,地狱乐队里的七枷社、丝露美、姬斯得到了大蛇力量,向强者们大战,原来他们就是天国神族八杰集四大天王中余下的三大天王!大战之后,天空变黑,大地分裂,楼房倒塌,强者们全浮在空中。姬斯突然变身了,她变成了OIOCHI(大蛇)!天国神族之主伟大的神OIOICHI降临了!八神庵原来是OIOCHI的亲儿子!最终草剃京与八神庵还有神乐千鹤联手攻打OIOCHI,战况究竟如何?敬请期待《原创拳皇1998》
  •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哈佛之所以能培育出如此之多的天之骄子,一方面在于哈佛人致力于学业上的精细研究,另一方面则在于哈佛人对心理健康发展的极大关注。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多年研究成果,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是一本探寻各种常见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秘密的妙趣横生的心理学读物。
  • QQ炫舞之许你一世情深

    QQ炫舞之许你一世情深

    咳咳!我来介绍我自己!我叫钱森森。是的!我姓钱但我不爱钱!(这不是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经典语录吗?)某某某个大晴天!我的男友!哦不!前男友飞了我(抹泪)原因就是游戏有了个比我更加帅气的情人。。(望天)狗屁理由!为此,帅气暖心美少女的钱森森童鞋踏上了一去回不来的游戏征途!(默默的给森森童鞋点根蜡烛)
  • 逗比学生妹闯古代

    逗比学生妹闯古代

    她是一个在学校混吃混玩混喝的学生妹,在一次意外中来到一个历史中没有出现过的国家。看她会在异世中闹出怎样的笑话呢?
  • An Historical Mystery

    An Historical Myste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雾锁人生

    雾锁人生

    一对等待分配工作的大学生情侣,遇到了一个名山高僧,说他们一个将会身居高位,一个将富甲一方。在红尘摸爬滚打中,一步步升迁、逆袭、上位,上演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情景剧。人生的结局在雾中,时间来到,迷雾消散,自会呈现
  • 被骗来的幸福

    被骗来的幸福

    时间过了,校门关了,今夜只有流浪。那时我想了好多,想旭,想家,想着我在父母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乖女孩,如今却沦落成这样一个流浪在江边的女子……
  • 吾已化邪又何妨

    吾已化邪又何妨

    纵然化邪又何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TFBOYS我们的爱情不会枯萎

    TFBOYS我们的爱情不会枯萎

    曾经..那只是曾经...以前..那也只是以前..现在..回不去了...爱过?爱过,现在还爱,但不可以在一起;后悔?后悔,后悔放开你的手...讨厌?讨厌,很讨厌,很讨厌他和别的女人接触;鄙视?鄙视她和别的男人接触...不喜欢?不喜欢,不喜欢他误会我;不想见?不想见,不想见到她和别人一起然后抛弃我...她们生活在一个阴谋,一个大圈套,明明可以在一起却因为朋友放弃本该属于自己的爱情,让她们幸福...他们,会在一起?还是,遵循安排,离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