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4000000007

第7章 昆剧传习所——昆曲之延绵

清工到戏工的转换,成就了昆曲三百年的辉煌,在这三百年中,以清唱为主的清工始终不绝,就像是昆曲的灵魂一般,看不到,却是生命之所系。时间走到清末,昆曲在花雅之争中败北,从戏剧舞台的中央退却到一侧,英雄已是末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昆曲一无所有之际,又重新找回了自己,水悠悠繁华已过,细数浮生千里路,蓦然回首,红尘犹有未归人。

以清唱为主的清工始终不绝。特别是在江苏、浙江和北京,业余组织各爱好者的自由组合活动极为普遍。业余组织如元锡的“天韵社”,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天启年间。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清唱家和曲师的传授也和演员一样,是代代相传的,灯火相续,并尽可能保持着先辈唱曲的风格。业余爱好者中间也有少数喜欢登台演出的,称为“清客串”,与戏工相比,清工的重点放在曲上,讲究字音唱法、分析曲清。在那个年代,清工自觉是比戏工高一等的。在习曲的目的上,很多清工属于自我娱乐,特别是清工串,对于昆曲有着强烈的热爱。在他们看来,昆曲是一种生命的形式,而不仅仅是供享受的娱乐节目。因此,当昆曲走向灭亡的时候,这帮昆曲爱好者们便想方设法地挽救这一古老艺术的生命。1920年到1921年,苏州的贝晋眉、张紫东、徐镜清等人创办了“昆剧传习所”,旨在传承昆曲。昆曲进入了培养“种子”、延续生命的时期。

昆曲传习所的第一批资金以分股认购的方式集资,后由上海民族资本家穆藕初赞助。地址在苏州桃花坞西大营门五亩园,房子和地都由贝晋眉老人出资捐赠。统一向社会招生,招生广告贴遍了苏州的大街小巷。教师主要是“全福班”的后期艺人。学员经过简单的口试、面试后就可入所。年龄大致从9岁到14岁不等,住宿伙食费都由传习所负责,还可以领到少许的零花钱。学员大多来自贫苦家庭。

1921年秋到1922年春,传习所陆续招生五十余人。入所后试学半年,然后立合同,学三年,帮演二年,五年满师。教师教曲极为认真,学员以“拍曲”打基础,后学吹笛子和走步,半年至一年后始分行当,后亦有改行的,然后才开始学各行的戏,叫做“踏戏”。

1923年,学员都以“传”字为艺名,名字的后一个字以“金、玉、花、水”为部首。“金”为净、老生、外、副末行,“玉”为小生行,“花”为旦行,“水”为付、丑行。当时“传”字辈共三十七人(后在实验演出期间略增几人)。在1924年到1926年帮演期间,这些带有实习性质的演出,赢得了普遍的赞扬,尤其是1924年在上海笑舞台以“昆剧传习所”的名义第一次演出,学员演出折子戏四十八出,并有俞振飞、项馨吾、殷震贤等著名曲家加串名剧,嘉宾满座,盛况空前,是清末民初以来最为兴盛的一次昆曲演出。在此期间,上海粟社王慕诘为学员题书艺名。1925年再次到上海在笑舞台、徐园、新世界等处演出,其间增聘陆寿卿、施桂林为教师。当时,顾传阶、朱传茗、张传芳的生旦戏和施传镇的老生戏,已崭露头角。经过两年的实验演出,于民国十五年学员满师,除上述几人外,优秀的学员还有周传瑛、顾传琳、王传淞、倪传钺、郑传鉴、包传铎、沈传银、邵传镛、汪传铃、沈传芷、姚传芗、刘传蘅、华传苹、姚传湄、华传浩、周传沧等。

学员毕业后,穆藕初退出赞助,经费支持由实业家严惠宇和江海关监督陶希泉负责,将学员组成“新乐府”昆班,聘俞振飞为后台经理,委派林子彝、孙咏雩主持日常事务,租上海广西路笑舞台为专演剧场,于1927年12月13日以“笑舞台新乐府昆戏院”名义开台演出。首场演出了《追信》、《拜将》、《佳期》、《拷红》、《借扇》、《挑帘》、《裁衣》、《梳妆》、《跪池》等戏,为笑舞台开演以来未有之盛况。

新乐府对传习所进行了改革:一是请京剧界演员擅长昆剧武戏者扩充武戏剧目,争取更多的观众,其间陆续向蒋砚香、丁兰荪、林树棠、林树森、王洪等京昆前辈学戏;另一方面是编排小本戏,如《玉搔头》、《战宛城》、《天门阵》等等,提高了表演技能,丰富了演出剧目。至1928年4月5日合约期满,“新乐府”在笑舞台作了告别演出,当时“传字辈”合影有四十余人。此后,又在青年会、新世界、大世界演出,也应堂会,“新乐府”赢得了苏州、上海观众的赞许。随着演员声誉日高,因待遇偏低、领班拜捧角以及内部的思想变化等原因使很多艺人选择放弃“新乐府”。台柱顾传阶认为领班的捧角和压角都是对人才的摧残,另外,他一心要脱离戏曲这个当时被称为贱业的行业,后来离开新乐府,考入大学,戏剧成了他的业余爱好。其他兄弟因为生计无法脱离戏剧行业,但也以自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要求。1931年6月,“传字辈”师兄弟回苏州自组“共和班”,在苏州演出,“新乐府”宣告解散。后来,由于苏州观众人数少,而不得不再次重返上海,进大世界演出,由当时著名的文士孙玉声取名为“仙霓社”。

“仙霓社”由郑传鉴、倪传钺主持,沿着共和班的精神创业,充分发挥团结的力量,辗转于上海、苏州和江浙一带城镇,备受观众欢迎。随着国难的日益加重,“仙霓社”的演出生涯陷入了艰难的境地,但表演艺术由于不断地磨炼和请益,进入了成熟阶段。这时,施传镇的老生戏经沈锡卿的教导,能演出的拿手戏剧目多而且精通;姚传芗的旦角戏得钱宝卿的真传,细腻妥帖;赵传珺改学冠生、小生,戏路很宽,无论唱做,都极出色。“传字辈”演员经昆剧传习所到新乐府,又到“仙霓社”,积累了乾嘉以来的大部分剧目,又在实践中不断串演新戏、武戏,打破昆曲不分武行的传统,形成了武生、武旦行当。“仙霓社”的演剧风格,既有严格的“苏州风范”,又能适应观众的需要发展传统的昆曲艺术,在昆曲的剧目和表演艺术上作出了种种努力,但为时势所迫,只能在困境中求生存,仍无力复兴昆曲。1936年社务改由赵传珺、刘传蘅主持,不久又归郑传鉴负责,再度从上海出发,流动演出于杭、嘉、湖地区。历经半年余,返苏不久,施传镇患病身亡,对“仙霓社”打击极大。

1937年下半年起,“仙霓社”在上海福安公司游乐场演出。1937年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斋藤要藏,驾军用汽车强行冲击虹桥中国军用机场,被机场卫兵击毙。事件发生后,中国上海当局当即与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但日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上海,拆除军事设施,同时,向上海增派军队。8月13日,日军便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抗战。此时,“仙霓社”演出地点——上海福安公司游乐场遭侵华日军轰炸,“仙霓社”的全部衣箱被炸毁,被迫停演,“仙霓社”名存实亡。 1938年10月起,郑传鉴、沈传芷等十二人重新聚合,演出于上海东方书场、仙乐书场等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期,昆曲观众日渐稀少,此时最红的梅兰芳也辞演避退香港,“仙霓社”生计难于维持,遂于1942年2月在东方书场进行最后的演出后宣告解散。

这时,留在上海的郑传鉴、朱传茗、张传芳、汪传铃、方传芸、华传浩,多半去当“拍先”(拍曲先生),以维持生计。有的一度转向京剧,如王传淞、汪传铃、华传浩。郑传鉴后去上海戏剧学校任教,培养“正字辈”京剧演员。沈传芷、刘传蘅、赵传珺继续流转各地,不久,赵传珺贫病交迫,死于上海街头。王传淞在短期和盖叫天搭班后参加国风苏滩社,后又引进周传瑛,开始了惨淡的昆曲演出。

朱国梁领班的国风苏滩社系“国风苏剧团”的前身,1941年7月,国风苏滩社和振风苏剧社合并为“国风苏剧团”,演出于上海大世界。当王传淞、周传瑛加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演出方式:演折子戏时,常是两折苏滩、两折昆曲、一折滑稽戏;有时在同一折戏中,昆、苏混唱,因为苏滩能唱不少昆曲剧目。所以,该班可以称为“半副昆班”,当时仅有七个演员:王传淞、周传瑛,加上原来的朱国梁、龚祥甫、张艳云、张凤云、张凤霞(后易名张娴),还有一个“独角场面”张兰亭(要操弄多种乐器)。他们常年浪迹江湖,流转演出于苏、锡、澄、杭、嘉、湖一带的城镇、乡村,风风雨雨,备受煎熬。后来,另几个穷途末路的“传字辈”演员也被吸引到这个穷班,如周传铮、包传铎、沈传锟、刘传蘅。在“国风”的六位“传字辈”师兄弟,依附于苏剧,保留着昆曲遗脉一缕。值得一说的是,昆、苏合班使苏剧演员提高了演艺水平,而且具备了表演正宗昆曲的技能,上述张氏三姐妹成为近代昆曲男女合演的第一代演员,“国风”的子女随着戏班流浪学戏、拖拉上台,也就成为后来的“世字辈”的第一批接班人。国风班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深入到百姓生活之中,重编传统戏,并新编小本戏,以激励百姓的抗战热情、反抗日本的侵略、揭露政府的腐败,朱国梁和周传瑛是当时的编写能手。

此时传承昆曲的还有曲社,即各地名人雅士出于对昆曲文学与音乐的爱好自发组织的唱曲组织。例如北京的“昆曲研究会”、“倚声社”、“藕香社”、“言乐会”、“正俗曲社”,天津的“一江风”、“开滦”,上海的“同生”、“平声”、“红社”等等。曲社活动以清唱为主,除了偶尔义演外,很少登台演出,属于玩票的性质。但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保存香火的作用,也培养了一批昆曲名演员,如俞振飞,还有一批热爱昆曲的名人,如推广昆曲的白先勇,还有当时负盛名的合肥张氏四姐妹,这些人在解放后都以各种形式在美国或中国推广和传唱昆曲,为今天昆曲的重新崛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一直饱受战火的煎熬,昆曲和昆曲艺人们的命运也是如此。民不聊生,吃饭尚成问题,何谈戏剧享受,昆曲无观众群。同时,昆曲创作的源头士大夫阶层名称变为知识分子,变幻的不只是名字,还有生存方式。士大夫阶层越来越依附于权贵,业余唱曲失去了经济支柱。直到解放前后,昆曲班社解体、曲社稀声,两者都游走于生与死的边缘。

同类推荐
  •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
  •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色彩改变生活

    色彩改变生活

    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而随着设计和时尚产业的发展,色彩搭配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作用,作者运用多样的事例,从文化和实用层面为读者介绍色彩的神奇魔力,教你学会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秘诀,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
  • 枣园放歌

    枣园放歌

    我对书法字画百窍不通,也没有能力去欣赏和评价恒汕的作品。但我知道,恒汕认识的书画名人很多,好多都与他做了朋友,甚至建立了师生关系。与大家零距离接触,寻高人指点迷津,或许也是他提高艺术水平的便捷通道。
热门推荐
  • 武贵族与庶民

    武贵族与庶民

    一位特别的贵族少年,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碰到一位美丽的蓝发少女。记忆里从未谋面的他,对她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她到底是什么人?后来命运的安排,让他又碰到了善良的小偷、三无落魄公主等等一些身份与其相差甚远的人。少年从未嫌弃她们,并收养她们……然而,无数次悲剧让少年明白了世界的腐朽……为了心爱的人,他将何去何从?在魔法和兵器兼备的世界中,以一人之力,颠覆世界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这种事不必向老板请示

    这种事不必向老板请示

    优秀的员工,肯定善于处理和老板的关系。优秀的员工懂得“不必请示”的精髓。对于优秀员工来说,“不必请示”是一种理念,一种和老板形成最佳关系的理念。“不必请示”的关键在于员工要积极主动,在于员工要读懂老板,知道怎么管理老板。
  • 易烊千玺之宛若星辰

    易烊千玺之宛若星辰

    她被家人重男轻女,在那受够了委屈和冤枉,当她想过一死了之时,她看见了电视屏幕上的少年,从此,她喜欢上了他。她为了他,从学渣转变学霸,她想考上北大,只为看他一眼。梦想成真时,她带上自己所有的积蓄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当少年遇见她时,一眼认出了她宛若星辰的眼睛,直到有一天他问她,可她却忘记了他......
  • 奈何彼岸:花亦落

    奈何彼岸:花亦落

    曼珠沙华、曼陀罗华,它们是一对双生子。它们同样代表着悲凉、凄惨的爱情,可它们一个开在黄泉路上,一个开在三途河边,却都代表着死亡
  • 红花怨

    红花怨

    一个貌美如花的世俗女子,在历经世俗禁锢和人生坎坷之后,伤痕累累的她,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是逆来顺受,还是不屈不挠......
  • 宠妻之残魂

    宠妻之残魂

    一段穿越生死的大爱,一场抢劫,让他们相遇,一场考试让他们相爱,一场车祸却让他们从此天人相隔。为了再遇见,徐枫选择学习医学,为了再重逢,辛月选择从阴间逃离,来到他身边。即使辛月失去了有关徐枫的所有记忆,但是戒指还在她的手上,她的心就不会变。即使徐枫失去了有关辛月的所有消息,但是回忆还在他的脑海,他的心亦不会变。历经沧桑,辛月来到了徐枫的身边;受尽凄凉,徐枫遇到了辛月。他们的爱情虽然历经了波折,但是老天有眼,还是给了他们重逢的机会,就看辛月和徐枫能不能把握这次时机了。。。
  • 谦谦你是我的人,我追定你

    谦谦你是我的人,我追定你

    故事从初四开始女主对男主一见钟情从此不能自拔男主帅到掉渣却腹黑傲娇时不时还高冷她们都不是什么富豪家的孩子她们平凡却又精彩希望大家喜欢欢迎来打脸
  • 拐个老公回现代

    拐个老公回现代

    [花雨授权]去到古代又怎样?以她堂堂乐坛红牌经理人的身份,还怕饿死、露宿街头吗?哈,眼前的这个翩翩贵公子,要是在21世纪的现代,想来肯定会大红大紫,要是不把他拐回去,岂不是很对不起自己的口袋?帅哥,我来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