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0000000041

第41章 人物趣谈(8)

八、颜紫绡、燕紫琼、易紫菱三个侠女是怎么塑造出来的?

众才女中,除了海外四女(女儿国阴若花,歧舌国枝兰音,黑齿国卢紫萱、黎红薇)外,最奇特的大约就是颜紫绡、燕紫琼、易紫菱三位女剑侠了。

唐代是一个盛产剑侠的时代,常人耳熟能详的就有聂隐娘、红线等人,她们几乎与唐人小说一起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是文学画廊中熠熠生辉的人物。李汝珍写的是唐代的女子,自然免不了写到女侠。不过,与聂隐娘、红线等人千里外取人首级、来去无踪、寒星冷月般神秘奇异相比,《镜花缘》中的女侠要逊色得多,倒是作者用这一个女侠引出另一个女侠,接着又追来第三个女侠的写法显得很精巧。

在书中,颜紫绡的出场安排得比较有特色:”只听嗖的一声,忽从窗外窜进一个红女”,上身穿着红绸短衫,胸前斜插着一口红鞘宝剑,年纪看起来才十四、五岁,脸蛋儿红彤彤的,十分美貌。众人见她突然窜进来,都吓了一跳。

陡然一看,我们还疑心有多大的事情,读过才知道颜紫绡之所以在夜中穿窗而进,只是想和唐闺臣等人一起去参加才女考试。但她就住在百香衢,与唐闺臣是邻居,近在咫尺,完全没有必要这个样子。再说她带剑干什么呢?不走大门,从窗子进进出出礼貌吗?不过,这也许是做剑侠的习惯吧!作者大约也意识到距离这么近不足以反映剑侠的神通,所以他立即安排颜紫绡给三十余里外的林婉如送信,试一试她那”宛如风云,来去甚速”的神技。信很快送到了,毕竟”三十余里”并不远,但又从窗子穿进去,将年纪较小的林婉如”吓得连鞋也穿不及,赤着一脚,就朝床下钻去”,成为人们后来反复翻新的谈资。

事实上,这种侧面描写几乎是李汝珍渲染剑侠神通的惟一伎俩,此前枝兰音就曾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奇事!真是天朝人物,无所不有。”后来写到易紫菱时,座中如林书香、蔡兰芳、司徒妩儿等人,从未见过飞来飞去之人,见紫菱这般举动,莫不出神叫奇,都道:”不意世间竟有如此奇人!”而薛蘅香则”吓得把箸丢在地上,身上只管发抖”;姚芷馨更甚,”推开椅子,躲在桌下”。

由颜紫绡救宋(李)素引出燕紫琼,又由营救成功引出易紫菱,三个剑侠都露面了。三人装束完全一样,只是颜色有区别:颜紫绡红色,燕紫琼紫色,易紫菱桃红色,那耀眼的红色似乎是从红线、红拂那儿引来的。从书中知道,颜紫绡的剑术是幼年跟父亲学来的,燕紫琼则是自幼跟着哥哥学得剑术,至于易紫菱的剑术,虽未言其渊源,但其”父亲在日,曾任大唐都招讨之职,祖父当年亦掌兵权”,则出自家传自无疑问。这便与唐人小说中的剑侠大为不同,唐人小说中的女侠大多神出鬼没,难觅踪迹,像一个秘密组织,直到明代的《韦十一娘传》,依然如此,很少见有家传的剑侠。因为剑侠的本性是天马行空,倘若有家庭这层束缚,又怎能来去千里,生死以之呢?

综观全书,颜紫绡、燕紫琼、易紫菱三剑侠除了来去迅速外,难得见其它神通,救宋素只是让颜紫绡敌住押送的熊大郎,燕紫琼趁机将宋素救走而已。这点本事似乎还比不上宰玉蟾,因为在第五十八回中,宰玉蟾杀得骆承志抵挡不住。而所谓来去迅速,前后似有矛盾,前面骆红蕖说:”不过半个时辰,往返已是四、五十里。”(第五十九回)则时速不过百里。第六十回颜紫绡、燕紫琼送人与信到小瀛州尚觉”甚远”(数百里),”安能顷刻即回”,须让唐闺臣等上一天。而第九十七回燕紫琼到小蓬莱则似乎毫不费力,殊不考虑小蓬莱与长安之间的距离何止数千里。不过作者大可以走直线自解,如他在第三十九回中解释为何君子国国王先唐敖等人到轩辕国一样。

广而言之,书中的才女大都有尚武倾向,只不过像颜紫绡那样重武而轻文的较为少见而已。且不说上面提到的宰玉蟾,就是主角唐闺臣也是”不但喜文,并且好武,时常耍枪弄棒,父母也禁她不住”。其它如骆红蕖、魏紫樱善猎,徐丽蓉善弹,孟紫芝、张凤雏善射,更是比比皆是。真正文弱的似乎只有林婉如、薛蘅香、姚芷馨等几人,从上面所写被吓倒的情形也可以知道。田秀英、田舜英二人虽然有些失眠的症状(第六十六回),但当她们得到丈夫凶信后,”把文崧宝剑每人各拿了一把,暗暗骑了两匹马,来到阵前,口口声声只要武三思出来答话”,尽管都战死沙场,亦不失为巾帼英雄。三女侠中的燕紫琼也与宰玉蟾一起死于战场,剑侠的神通并没有应用,颜紫绡随唐闺臣得道成仙,易紫菱则属于没有归属的才女之一,四散后不知所终。

实际上,历来剑侠中,女性总是比男性更容易出色,这说到底是一种效果,就像写少年小儿、瘸子瞎子武功高强,比写彪形大汉武功高强更吸引人一样。由于在《镜花缘》中女性本来就个个出色,所以三个女侠的光彩相形之下要暗淡得多,有点印象的还是那身剑侠行头。再说李汝珍擅长的是铺叙而非渲染,而剑侠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恰恰是只能挥洒渲染而不宜铺叙陈说的。因此,三个女侠的出场仅仅吓着几个小鬼,退场亦平淡无奇,几乎已经丢掉了剑侠的特征。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天边的草原

    天边的草原

    本书收录的散文风格清新,文字隽永,不仅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而且能够启迪读者联想和思考。本书的40页彩色插页收录照片近百幅,可谓图文并茂。
  •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给我们带来他最为驾轻就熟的普罗旺斯乡居生活。梅尔又一次将法国南部乡村的暖阳、和风、浓浓薰衣草香镌刻在他灵动、俏皮的文字之中,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出他本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梅尔化身为格林童话中神奇的花衣魔笛手,以粉丝们耳熟能详的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带着我们体味“葡萄酒庄园的微醺”,领略“纵情歌舞的祈愿节”的盛况,见识“普罗旺斯飞车”,考证“汉尼拔的足迹”,聆听“葡萄瓶奏鸣曲”,饱享“芬芳四溢的天堂”的暗香浮动,品味道道“法兰西美食”。我们在跟随梅尔享受慵懒、惬意生活的同时,不时还为他的幽默捧腹大笑。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草根吉庄

    草根吉庄

    本书记录了山西省朔州市吉庄村十五户普通人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命运浮沉、生存状况及精神追求,见证了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底层众生面临的冲击与抉择。
热门推荐
  • 入侵轮回世界

    入侵轮回世界

    我趟过丧尸奔腾的洪流,踏着背叛者冰冷的尸骨,见证了异族的崛起。我将恶魔送入深渊,也折断过天使的翅膀。我在矮人的欢呼声中,弯弓射杀斯毛格,也在甘道夫绝望的怒吼里,让远古邪神的邪恶之火席卷了整个中土世界。我咆哮的铁蹄踏碎纳尼亚彻骨的寒冬。我对真实的凝望堪破矩阵迷眼的虚幻。我站在洪荒破碎的大地上,我亲手击破梦魇的巨门。主神漂浮在我脚下,圣人在我耳边低语。这无尽轮回,我终将能够超脱。我,第二次入侵轮回世界计划抗旗者——敖南
  • 秦时明月之独醉江湖

    秦时明月之独醉江湖

    秦时明月,独剑江湖,五大门派,唯一魔教,天下皆白,为我独黑
  • 问道BS全集之猪妖记

    问道BS全集之猪妖记

    本部小说主要撰写网络游戏问道BS的故事!猪妖记、白骨记、顶天牛魔王、羊头三雄等故事!
  • 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作者通过对阿尔卑斯山美丽风光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 戏子歌前

    戏子歌前

    一场游戏,一具尸体,一场爱情。我对你只有温柔与维护,对于工作我只有严肃。无论你要我等多少个明日,我都会得到你。这个世界我唯一留恋的,只有你。
  • tfboys之爱的恋情

    tfboys之爱的恋情

    tfboys的故事,不一样的故事。这只是一本小说,不是真的。我的QQ号:1687544454
  • 桃花咒之黑桃花

    桃花咒之黑桃花

    在别人看来几乎完美的女生宥利一出生右肩膀就带着一个黑色的桃花胎记,巫师说这是前世被人下了桃花咒,除非找到一个真正爱她的男子才能解开这个桃花咒,否则将会被诅咒,宥利后来遇到了几个自称很爱她的男人,但她一直在苦恼谁才是真爱,到底谁能解开桃花咒。在找寻能解开桃花咒的道路上宥利经历了或搞笑或悲伤的故事。而宥利会是无缘无故的被诅咒吗,没想到这一诅咒的背后又隐藏了一个巨大秘密。
  • 如若末日来临

    如若末日来临

    如若末日来临,你会怎么办?你一笑而过:“末日?开玩笑吧?”这是大多数的心声:末日离我们远着那?谁会想到——某一天,人还在梦中,一场劫难,却悄然袭来。
  • 中学那点事儿

    中学那点事儿

    顾妍暗恋宋英杰三年,从同学到兄弟,她想,她没法再近一步了。也许,这样也好。毕业了,她还可以通过时间来淡忘他。(因为是随笔,不定时更)ps:他这个人吧,嘴贱,皮厚,幼稚,霸气,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上这样的无赖,哎~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