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2200000013

第13章 论周立波乡土小说的语言艺术及其文学史意义

贺仲明/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

周立波乡土小说创作成就的重要一方面,就是他的语言艺术。他的小说语言既吸取了民间口语的新鲜活泼、自然质朴,又融会了许多新的现代内涵,使人物语言充分的生活化和个性化,叙述语言简洁含蓄,既富有美感又有浓郁生活气息。对周立波小说语言的艺术成就,虽然早有学者指出,近期又有学者作过关注,但我以为还有值得进一步认识的空间。本文侧重谈周立波的乡土小说语言艺术。

周立波乡土小说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民人物语言的高度口语化和个性化。

周立波小说语言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让农民说自己的话,他笔下的农民不再像沈从文笔下的农民那样说不出话,也不像路翎笔下的农民那样满口知识分子腔调,而是自信而自豪地说出自己略嫌质朴和土气的口语。这一情形的直接表现就是地方方言的大量出现,因为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只能说各自的地方方言,让农民说自己的话,就离不开丰富多样的地方方言。周立波的方言在许多作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正是通过这些鲜活的生活口语,传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湖南益阳地方的老百姓生活。

口语化是人物语言的重要内容,但是,真正优秀的人物语言还必然是个性化的语言。周立波的作品虽然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一高度,但在农民自主地表达自己习惯口语的过程中,还是自然地体现了个人的身份特点。其中的优秀者更不只在人物的语言中体现了人物的年龄、身份,而且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性格,塑造出了有特色有个性的农民形象。比如《山乡巨变》塑造陈先晋、“亭面糊”、“菊咬筋”等几个性格有明显差异的老农民形象,就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了个性。陈先晋语言的简洁体现了他性格上的质朴厚道;“亭面糊”语言的风趣罗嗦体现了他性格的热情和欠稳重;“菊咬筋”的语言则往往话里有话,显示了他的富有心计,胸有城府。

二、叙述语言的高度生活化。

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的分离,是新文学乡村题材小说的传统特征。比如《阿Q正传》等作品,都是人物一套话语系统,叙述者一套话语系统,叙述者很难进入人物的话语世界中去,而农民们也不企望与知识分子作对话。同样,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乡村题材小说叙述者(或隐含叙述者)的身份都是知识分子,他们的叙述姿态也基本上都采用外在的俯视方式,叙述语言与农民语言存在着巨大的精神差距和文化裂痕。

周立波小说在这方面作出了新的变化。首先,尽管他小说的叙述者(或隐含叙述者)虽然大多保留着知识分子身份,但这些叙述者已经放弃了传统的俯视姿态,基本上采用平视甚至仰视的姿态来写农民。一些作品更尝试以农民的第一人称或农民口吻来叙述。在这种情况下,小说的叙述语言基本上脱离了知识分子化,变成了农民口语高度一致的简洁和朴素。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作品中基本上采用口语化的短句叙述,很少有书面化的长句,句子的结构简单,与口语相差不大。这种叙述语言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乡村生活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因为中国乡村的生活简单质朴,变化少,农民的语言也基本上实指多,虚拟的少。运用农民式的口语叙述,在一定程度上使叙述对象和叙述者达成了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叙述语言在摆脱了欧化的长句后,更为质朴流畅,富于生活气息。

比如《山乡巨变》中对刘雨生和盛佳秀两人关系的叙述:

他们两个人其实早就很熟识。从解放的前几年以起,刘雨生一年要到李家做好多零工。他总是黑雾天光就来了,工又散得晚,李盛氏和她的男人都喜欢他,说他勤快、诚实,做事又俐落。村里人称他老刘,或是雨生子,或是雨胡子,盛佳秀的男人叫他雨生哥。她也习惯地这样叫他。

完全是将农民的口语融合在叙述者的语言当中,既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符合乡村人的日常生活习惯。

三、农民口语与其他语言一定程度的融合。

周立波乡土小说语言虽然总体上质朴简单,与乡村生活形成着对应,但是,作家们的语言并不是对农民语言的简单模仿,而是充分发挥了知识分子的整合作用,对农民语言进行了很好的加工、锤炼。其中的优秀作品更是在借鉴农民语言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翻译文和文言文的因素,实现了多种语言内涵的融合,取得了很好的语言美学效果。

还是以《山乡巨变》为例。作品在运用农民口语基础上,吸收了翻译文体的优点,又融合了中国古典小说语言的含蓄韵味,其对乡村的描述既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又富有文言文的美感,融合了现代语言的气息:

雨落着。盛家吃过了早饭,但还没有看见一个人把孩子送来。盛妈坐在堂屋满边打鞋底。亭面糊靠在阶砌的一把竹椅上,抽旱烟袋。远远望去,塅里一片灰蒙蒙;远的山被雨雾遮掩,变得朦胧了,只有二三处白雾稀薄的地方,出了些微的青黛。近的山,在大雨里,显出青翠欲滴的可爱的清新。家家屋顶上,一缕一缕灰白的炊烟,在风里飘展,在雨里闪耀。

雨不停地落着。屋面前的芭蕉叶子上,枇杷书页上,丝茅上,藤蔓上和野草上,都发出淅淅沥沥的雨声。雨点打在耙平的田里,水面漾出无数密密麻麻的闪亮的小小的圆涡。篱笆围着的菜土饱浸着水分,有些发黑了。葱的圆筒叶子上,排菜的剪纸似的大叶上,冬苋菜的微圆叶子上,以及白菜残株上,都缀满了晶莹闪动的水珠。

……

隆隆的雷声从远而近,由隐而大。一派急闪才过去,挨屋炸起一声落地雷,把亭面糊震得微微一惊,随即自言自语似地说:

“这一下不晓得打到么子了。看这雨落得!今天怕都不能出工了。”他吧着烟袋,悠悠地望着外边。——《山乡巨变·续篇》“雨里”

周立波乡土小说语言的特色,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他的早期创作都是以知识分子为题材,语言自然也带有较强的知识分子气息。只有在进入40年代后,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下,周立波才有意识地转换自己的创作题材,并开始自觉地学习农民的语言,尝试与农民的语言相接近。

在周立波的语言探索中也有过曲折和困难,正如周立波的自我批评:“在延安的乡下,我也住过一个多月,但是我是在那里写我过去的东西,不接近农民,不注意环境。……因此回到学校来,有人要我写乡下的时候,我只能写写牛生小牛的事情,对于动人的生产运动,运盐和纳公粮的大事,我都不能写。”他最初写农民的作品并不成功,其人物语言也依然有浓郁的知识分子气。这是学者对他的《牛》的批评:“他揣着满脑袋苏俄小说的词句来到这里,遇到的却是最‘本土’的中国西部农民生活;……俄式或欧化的文句,倘用于表现大城市的中国知识分子或现代产业工人,虽亦不甚合体,然终有一二相通处,但用到黄土高原上,则反差太大,风马牛不相及。”同样,几年后,周立波在《暴风骤雨》中运用东北方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明显存在着为人物没语言的缺点,未能达到自然和谐的高度。只有在他在建国后回到家乡益阳,以自己熟悉的家乡话写家乡人的时候,才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进入到更高的语言境界。周立波小说语言艺术最成功的作品,是《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50年代创作。

在这一过程中,周立波对语言艺术作出了巨大努力。他非常重视语言艺术,在创作谈中多次谈过语言的重要性,在创作过程中,也非常看重对语言的提炼和修改。《山乡巨变》中的许多语言都是经过他的反复斟酌才确定下来的。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上,他才会将《暴风骤雨》的语言放在重要位置,也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初到东北的城市听到一些人说协和语,以为伪满统治十四年把东北人民的语言也给破坏了。一到乡下,就知道东北语言还是由农民完整的保存着,带着浓厚的中国传统的气派和泥土的气息。《暴风骤雨》是想用农民语言来写的,这在我是一种尝试”,作为一个南方外省人,去用东北方言写东北生活,并且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是可以想象的。即使是在周立波回家乡后,尽管写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用的是自己习惯说的家乡方言,他依然不放弃对语言的搜集。可以说,他的整个创作生涯都伴随着对农民语言的学习,都与农民语言有深厚的渊源:“我喜欢农民的语言。在乡下工作时,曾经记录一些农民生动的语言,在读书看报时,也很留心别人怎样运用农民的口语。我以为农民的语言比知识分子的语言生动得多了。……学会运用劳动人民的语言必能改革我的文体。”这一点,在他的亲属晚辈的故事叙述中体现得更为详细和具体——即使是到了晚年,被迫离开了小说创作,他也依然关注农民鲜活的语言,将这些语言与自己的小说创作事业联系起来。可以说,正是这种对语言的深刻自觉和努力追求,才造就了周立波乡土小说语言上的成功。

周立波乡土小说语言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对乡村生活真实而艺术化的表现上。乡村生活是质朴的,农民的性格和语言同样比较简单和粗糙,以知识分子语言去反映乡村生活,确实会有所隔膜和艰难。只有本色的农民语言,才能塑造出真正鲜活的农民形象,再现农民的生活世界。但是,完全的农民口语,过于朴素的再现,又会影响到小说的艺术高度。在这方面,周立波乡土小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小说既不同于赵树理的简单质朴,也不同于沈从文的想象虚幻,而是形成了自己突出的个性。他尊重乡村、立足于乡村,却又不是简单地还原乡村,而是作了艺术化的处理。因此,他笔下的乡村世界,既有恬静雅致的一面,更与现实生活有更高的一致,这是对新文学乡土小说历史的突破和创新。这一点,与他的小说语言艺术有高度的一致,既朴素自然,又有艺术韵味,是艺术与自然的巧妙合一。

其次,通过丰富的语言艺术,周立波真实再现了自然的乡村世界,达到了高度的乡土小说艺术水准。正如有学者所说:“一个民族的精神特性和语言形成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不论我们从哪个方面入手,都可以从中推导出另一个方面。这是因为,智能的形式和语言的形式必须相互适合。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语言与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也有内在的关联。只有自然真实的语言,才能还原出生活的原生状态;只有高度的语言艺术,才能实现对乡土生活深层的再现,实现艺术对生活的超越。

《山乡巨变》是其中最成功的。作品通过亲切自然、质朴又有艺术韵味的生活语言,周立波描绘出了一幅细腻清新的乡村社会图画,颇为真实地还原了具有独特美学意义的建国后农村生活世界。它幽默,温情,轻松,宁静(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和文学环境更是如此),有浓郁的民间气息,并蕴涵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色彩。它既是生活的真实还原,又有理想世界的融合,是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的结合。虽然受作品数量、题材范围、思想深度等方面的限制,这一世界在内涵的丰富和宽广上有所不够,尚难以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相媲美,但却更为真切和朴实,更为接近本色的乡村,具有自己显著的特色。正如此,著名乡土文学研究者丁帆认为“建国后乡土小说创作最具有风俗化、风景画特色的长篇小说是《山乡巨变》”,而我以为,不仅是在“十七年”文学中,即使在整个新文学历史上,《山乡巨变》的风俗化和美学特点都非常突出,它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特地位。

第三、深化了小说语言艺术的探索。

这突出地体现在对方言的运用上。自新文学诞生之日起,方言问题就成为困扰新文学作家的一个大问题。从胡适开始,到21世纪作家,都为之进行过多次讨论和争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生活的丰富性和接受的难度上取得和谐。一方面,正如胡适在《〈海上花〉序》中说的:“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的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话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活人。”方言与文学的表现力、与生活的多样化有着天然的一致,确实应该成为文学、尤其是乡村题材文学一个重要的内容。但另一方面,方言的运用又需要一个度的制约,因为中国的方言确实太多,而且之间的差距又很大,如果真是用各地方方言写作,那么肯定会严重影响文学的接受面,对文化的统一也有负面影响。

在这方面,周立波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他一方面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方言,并指出:“我以为我们在创作中应该继续采用各地的方言,继续使用地方性的土话。要是不采用在人民的口头上天天反复使用的生动活泼的、适宜于表现实际生活的地方性的土话,我们的创作就不会精彩,而统一的民族语也将不过是空谈,或是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根筋。”但他又非常注意方言运用的方法,他不是没有节制的滥用,而是强调:“在创作上,使用任何地方的方言土语,我们都得有所删除,有所增益,换句话说:都得要经过洗炼。”并总结出一些必要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使读者能懂,我采用了三种办法:一是节约使用过于冷僻的字眼;二是必须使用估计读者不懂的字眼时,就加注解;三是反复运用,使得读者一回生,二回熟,见面几次,就理解了。”所以,周立波的方言不完全是生活土语,而进行了一定的提炼和选择,他的小说语言特色也不只是朴素单一,而是更为丰富,融合了翻译文体、古典文学语言等多重因素,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正因为这样,他的《山乡巨变》等作品以丰富的语言美感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又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受到欢迎。

周立波的语言艺术,是他取得卓越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当然,周立波的小说成就和特点不只体现在单一的哪个方面,而是有综合的全面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周立波为我们奉献的《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拥有着长期的艺术感染力。现有的文学史对周立波创作的认识和评价尚有不够,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周立波会和沈从文一样,作为中国新文学历史上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得到人们的更高推崇。

同类推荐
  •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顽主是一种文化,在世俗人眼里,他们是不务正业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他们却未必不学无术。历朝历代,顽主可谓层出不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均有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而至于在某一门类大放异彩,成为大师级人物。只是很多时候,顽主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大环境所不相容,与身份地位大相径庭而惹人非议。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上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赋予他们的过失呢?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或者成绩。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而作的研究报告,但出版后,却引起轰动,被译成30多种语言,行销100多个国家,成为现代日本学的开山鼻祖。是了解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全球人销量超过3000万册,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菊与刀》 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冬青书屋文存

    冬青书屋文存

    这本书系统的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容丰富精彩,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A Voyage to Arcturus

    A Voyage to Arctur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切,因为爱

    一切,因为爱

    八岁时,父母离婚,小小的云心寂跟随舅舅、舅母飞往美国。可就是他们离开的第二天,寂的母亲烟如柒服毒自杀。七年后,寂重回中国,才得知父亲的背叛其实另有原因,而母亲其实……离开的七年里,他其实一直在找她。而现在,她回来了,他……
  • 西游之珍兽

    西游之珍兽

    千年秦王殿,万载求长生。妖魔鬼怪神仙人,都想要长生之法。真有那么好么?
  • 神之剑

    神之剑

    败苍穹,败苍穹。斗败苍穹!任六界高手如云,任六界轮回法则。谁都不能阻挡,就连苍穹都不行!杀天之路。我,踏定了!
  • 秋天的暗恋

    秋天的暗恋

    她在初中时期喜欢上了一个并不喜欢自己的男生,就是因为这样遭到了全班人的唾弃而这个女主会……
  • 我爱你,只因是你

    我爱你,只因是你

    “如果你真的爱他的话,我不阻拦你,我祝福你们。”韩旭扬轻抚苏小蕊柔顺的长发,看着面前这个陪伴了十几年的女生将要投进别人的怀抱,心里有些伤感和落寞,终是没有留住你。“阿扬,谢谢你这么多年以来对我的照顾。”苏小蕊推开韩旭扬的手,转身走到安亚辰的身边,安亚辰流露出得意的笑。“好,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韩旭扬最后看了一眼苏小蕊,痛心的说完转身就走了。从此校园里随处可见一个比男生还帅的女生身边美女不断。
  • 西域少女上京记

    西域少女上京记

    阿依今年刚满十五岁,身体健康武功小成,外祖父终于准她去京城见见父亲。于是她和师父从西域来到汴京。一方面想来京城长长见识,另一方面也想看望一下多年未见的亲生父亲。万万没想到记忆中温文尔雅的父亲竟然变成了喜欢拍马屁的伪君子,她晕!幸亏外祖父把她带到西域,原来是怕她变成小马屁精啊。翻着白眼儿离开家门,却不想被江湖上以“邪恶”闻名的纯君宫盯上了,宫主是个大变态,竟然让她去九皇子府偷东西,偷不到就有她受的……好了,就介绍到这里,本文所涉及到的朝代和地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可能巧合~
  • 昙昙花开永不败

    昙昙花开永不败

    少年时代的他对她误会重重,甚至憎恨。而她,让给了他一次次对他来说足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十三年后,命运的齿轮转动,让已成为巨星的他遇到了被称为“最佳新人”的她,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当她的值深爱他的未婚夫为她做出的一切后,她又会做出什么选择他们之间那坎坷的爱情将会何去何从?一切的一切都在哪可悲的命运之中......瞧,窗边的昙花开了……
  • 现实世界之天牢系统

    现实世界之天牢系统

    在现实中,有这么一个叫周不凡的年轻人来维持世界的秩序,用不明生物体创造的天牢系统改变地球,改变世界
  • 活宝娘子古灵精【全本】

    活宝娘子古灵精【全本】

    童小小,死里逃生穿越到华隆国,好不容易捡回来的这条命,她只想踏踏实实地低调生活,怎奈天生的光芒难以掩去,被一干人等扰的不得清净。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为了图省事就随便找个人嫁了啊。赵蓝少,原本只是想为不成器的妹妹请个“家教”,结果却找回来这么个活宝,古灵精怪。既然这样,那就直接绑回家当娘子好好调教。想逃?没门儿。天涯海角也要定你。————————————————————正文《活宝娘子古灵精》1-315番外Ⅰ:抢个郡主来压寨【赵蓝娘VS成嗣】316-322番外Ⅱ:水漫君心思无痕【元沧水VS然景】323-329番外Ⅲ:天涯海角追定你【云珠VS赵蓝昭】330-335番外Ⅳ:杨柳依依慕冷秋【柳艳VS穆冷秋】336-344番外Ⅴ:巨星的活宝娘子【童小小VS蓝少】345-347————————————————————蒙蒙的新文《华丽前妻:撞上首席下堂夫》http://www.*****.com/?a/211107/希望大家继续捧场——本文从去年12月中开始,一直到今年的4月末,终于到了完结的时刻,看着刷刷上涨的字数,看到越来越多人的收藏支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在这里谢谢同学们的支持鼓励!蒙蒙会继续用更好的新文来回报大家。感动&激动————————————已开新文穿越《契约太子妃》http://www.*****.com/?a/217542/简介玄骆:丫头,你想要如意珠?默语:那又如何?难道你送给我?玄骆:并不是不可能,不过我有个条件。默语:虾米?玄骆:从了我,做我的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