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1600000039

第39章 爱之切(2)

父亲不怕苦。做屋需要河沙,要拖一二十拖拉机。这些河沙,是父亲一个人从曾家河里一撮箕一撮箕捞出水,一背笼一背笼背上公路,又一板车一板车拖到屋场上来的。他没请拖拉机,他说免得出运费,多用一些钱。他就坚持用板车拖。他拖得腰弓背驼,拖得肩酸腿痛,拖得气喘吁吁,唇焦口燥,拖得黑汗水流,湿透衣衫。每天从清早拖到天黑,有时一天两头黑,天不亮就出发,天黑了才回家。身子骨都快拖散架了。收工了,板车一放,饭不吃,澡不洗就上了床,哼天喊地,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第二天星星还在眨眼睛,他就又背着背笼,拉起板车出发了。背了一背笼又一背笼。十几背笼才有一板车。板车装满了就拖,拖了一板车又一板车,一直拖到月亮又露出了笑脸。他就这么日复一日,背呀,拖呀,拖呀,背呀……

于是,路人就议论:“这样的老子,给儿子做事连命都不要啦?自己是离天远离地近了的人,还不晓得待在屋里享几天清福,却跟儿子卖这种命,不知他图的什么,划的哪起呀?”

于是,乡邻就传言:“儿子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儿子不管自己的老子去管人家的老子了,这老子还跟儿子操这么多心干什么呀?这不是吃咸萝卜操些淡心哪!”

于是,亲友就评论:“他呀,自讨苦吃,自讨苦吃呀!”

父亲听了,仅以数言作答:“儿子终归是我的儿子,我不心疼谁心疼呀?老子不为儿子的事操心,不给儿子的事出力,那还算是老子吗?那不愧对了老子二字呀?再说,我儿子在为公家上的事操心,他在为公家上的事出力,我这个当老子的不应该支持这样的儿子呀?”

人们听后,有的瞠目结舌,哑口无言。有的心悦诚服,赞赏有加。有的不屑一顾,有的赞不绝口。

我建房子,父亲操的心最多,流的汗最多,出的力最大,吃的苦最大。我的房子,是父亲操心费力下建起来的,是父亲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没有这样的父亲我不敢想象去建房子,也就根本不会动工建房子。也许现在还住在那栋老而又老,摇摇欲坠的破瓦房子里。

我回来时,一栋三间两层的平房已巍然矗立在我父亲的房子旁边。

看着这栋新房子,我真是百感交集,恨不得高呼万岁!

不久,我们乔迁进了新居。

雪柳的话果然应验了,我丈人佬第一个住进了新房子里。

有人取笑他:“老金呀,你不是说不会住这房子里的呀?”

丈人佬回答道:“女婿把新房子建起了,我还住在那老房子里,人家不说我的女儿女婿呀!我总不能让人家指着女儿女婿的脊梁骨说不是呀!”

那天,我摆了一桌酒席,我把父亲和丈人佬都请到上席坐了,我就给他们二老都酌满了酒,也给在下席的母亲酌了一杯。我说:“为了我们,你们都吃尽了千辛万苦,为感谢爹、妈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我和雪柳一起敬你们一杯酒。”

父亲只喝了一口酒。这是他平生第三次喝酒。这酒喝下去,他虽然感到肚子里很难受,心里却感到很舒服。

丈人佬一下就干了那杯酒。他喝完了那杯酒后,自己又酌了一杯,端起杯子说:“亲家,你为儿子、媳妇吃尽了苦,操碎了心,我却在一旁看冷,真难为你了。我俩既是儿女亲家,又是老伙计,我敬你一杯。”

父亲本不会喝酒,见亲家真心实意地来敬酒,也就端起了杯子,说:“亲家,那我们就一起干了这杯酒!”父亲端起杯子同他亲家碰了一下,就一口干了。父亲一杯酒下肚,呛得咳了老半天。

丈人佬自己又酌了一杯,又给我酌了一满杯,对我说:“奎生哪,你建起这么大的房子,我没出一点力,现在想起来,我真对不住你呀!我们翁婿之间,一家人就不说两样话了。我只说两点:第一,我今天敬你一杯酒,把过去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哪。第二,我这一生也就只攒了一千元钱,今天全部给你,也就算我为建新房出的一点力吧!”

我连忙端起酒杯,说:“爹呀,您这么说我就无地自容了呀!再说,也没有长辈给晚辈敬酒的道理呀!无论无何,这酒该我敬您啊!爹,我先干为敬。”我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接着说:“爹,您给的这钱我绝不能要。多年来,我没有孝敬您,您对我们只有恩没有怨,我们做儿女的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您不计较,我们就非常非常感激了呀!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应该享享福了,今后,您喝酒抽烟就买好一点的,提高点档次,提高点质量,少点儿数量,有利健康,您就好好享受享受吧。”

这是一顿喜庆的酒。这是一顿开心的酒。这也是一顿和解的酒。这一顿酒,让我们翁婿之间、父女之间、亲家之间化解了心结,尽释前嫌。从此和睦相处,相敬如宾,亲密往来,水乳交融了。

我的房子竣工后,父亲又开始筹划自家建新房。

父亲要建新房的消息很快就转开了。

快七十岁的人了,还要建新房,让很多人不理解,说他还在自讨苦吃。

父亲的弟妹们心疼他,不主张他再操心费神建新房。一天,他们邀约一起来到父亲家,上门来做父亲的工作。

我二叔说:“大哥呀,你的儿子都在外面工作,你跟他们去,屋有住的,饭有吃的,衣有穿的,钱有花的,游游山,玩玩水,逛逛名胜,看看美景,安度晚年,享几天清福,该有多好呀,你还要做什么屋的呀!”

我三叔说:“大哥呀,你这是发的哪门子神经呀?怎么突然想起做屋了呀?你看你的屋,六十年代你把茅屋改成了瓦屋。七十年代你又翻修,土瓦又改成了机瓦。窄的改宽了,矮的改高了,黑的改亮了。这么三大间土起瓦盖的屋,你们一家人住几宽敞呀,还有什么必要再做新屋呢?”

我幺叔说:“大哥吔,你劳苦了一生,从来就没有歇过架,你还没苦够呀?你为躲兵拉夫十六岁出门结婚,做长工,打短工,湖北跑到湖南,湖南又回到湖北,山里搬到山外,山上又搬到山下。辛辛苦苦几十年,把孩子都拉扯大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你也该歇歇架了呀!”

我幺姑最后说:“大哥啊,你是最疼爱我的,我也是最心疼大哥的。看见你这么受苦受累拼死拼活,一心为了子女,全然不顾自己,身体都快拖垮了,我心里真难受呀?你都快七十了呀,房子又不是不够住,你就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再去想做房子了呀!”

父亲听了,说:“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关心我,心疼我,爱护我。你们对我的一片真情,我很高兴,也很感激。但我这个人生得贱,硬是没有享福的命哪,要我坐在屋里不做事,不劳动,我就浑身上下的不自在,就像大病上了身一样难受。出门到儿子那儿去吧,我到底不像年轻时那样,受不得磕碰,颠簸,一坐车就晕,天旋地转,只想吐。车坐久了,就搜肠刮肚地吐。还是在家里好,住在家里安稳,什么事儿都不担心哪。我不到儿子他们那里去,儿子们总归要回来看我呀。回来了总要住几天吧。我家周围圆转的人家都做了新屋,我还住那么几间旧房子,儿子们脸上无光呀!我的老脸也没地方放呀!我的脸面事小,儿子们的脸面事大呀!这脸面我丢不起呀!”

父亲的弟妹们没能说服父亲,他们反而被父亲说服了,都说:“那你就准备做吧,动工的时候让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来给你帮忙啊!”

父亲做屋的决心更大了。

父亲把儿女们给他的钱,还有他给龙洞电站养路的钱,卖山货土特产的钱,搞副业、做临工挣的钱,一分一角一元的都积攒了起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十多年下来,他积攒下来的钱快成万元户了。

父亲攒钱就是为了建新房。

快七十岁的人了,还要掌盘子修新房子,实在是不容易呀。要知道,年轻的精壮汉子都怕做屋呀。经历过做屋的人都知道,做一栋屋要脱一层皮,减十年寿,何况古稀老翁啊!

父亲不怕。

父亲说:“不就是苦点,累点吗?我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累没受过?苦和累是我的家常便饭!我还怕再吃点苦、再受点累呀!”

父亲请来了工,带上山伐木料。

父亲请来了工,带下河掏沙石。

父亲请来了汽车司机,带司机去拖砖,拖回来一车又一车砖。

父亲还去镇上找到搞房屋设计的小唐,请小唐帮忙设计画图纸。父亲要求小唐说:“小唐师傅,你把堂屋给我设计大些呀。”

小唐问:“曾老,堂屋为什么要设计大些呢?”

父亲说:“农村建房子,堂屋都大些。”

小唐问:“您说设计多大呀?”

父亲说:“开间4米,进深8米吧。”

小唐问:“堂屋要这么大呀?”

父亲说:“大些好啊!”

小唐不明白,又问:“您又不做生意,不开店辅,又没有人租赁,您把堂屋做这么大作什么用呀?”

父亲解释说:“你有所不知啊,从我家到镇上有公路,而我屋后的杜鹃山还没通公路,杜鹃山上有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现在农民收入高了,挣钱多了,杜鹃山上有不少人买了自行车,还有的买了摩托车。但是,他们的车骑到我这里就上不去了,车子放哪里呢?放在公路上吧,不安全。放在我道场上吧,日晒夜露,车子也不经用。我就让他们把车停放在我屋里。可车越来越多,我现在的堂屋就小了呀,放不下了呀!所以,我就想做新屋时,干脆把堂屋做大些,能够多停放一些车啊!”

小唐听了,问:“您怎么收费呢?”

父亲一阵哈哈大笑后说:“都是乡邻乡亲的,收什么费呀!”

小唐说:“您真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人哪!”

父亲说:“为人是应该多做好事、善事、积德的事啊!”

小唐感叹道:“现在像您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了呀!”

父亲说:“会多起来的,会多起来的啊!”

父亲做屋的砖不几天就拖齐了,全都堆在门前公路两旁。父亲要把这几万块砖一背笼一背笼地背到屋场里。

俗话说,有子替得父上前。可我父亲三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一个都指望不上。没有儿子替自己,父亲就不做声,一个人默默地不停地背。

父亲的小外孙女,刚八岁,看见外公一个人背砖,一步一哼,一步三大杵,她眼泪水就往外冒。她也就背起外公给她买的当玩具的小竹背笼,一块一块地帮外公往屋场里背。

亲戚邻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都自觉自愿地来帮忙背砖。父亲不让背,说:“你们都忙,各家有各家的事,各人有各人的活,你们还是忙你们的事去吧,不要把你们自家的事耽误了呀!”

他们都说:“曾老呀,您给人家帮了几多忙呀,曾家畈有几户人家您没有帮过忙呀?就是打转工,我们也该转到您家来了呀?”

父亲感谢大家,说:“谢谢你们!难为你们了哪!”

只一天,几万块砖全部背到了屋场里。

父亲平常喜欢跟人家帮忙,现在来给他帮忙的人就特别的多。

砌墙的瓦匠师傅,和沙浆、提沙浆、搬砖上墙的副工,做门窗的木匠师傅都不请自到。没几天,门窗都做好了,墙也都砌起来了。

浇注屋顶那天,来帮忙的有上百人。亲戚朋友来了,乡邻乡亲来了,村、组的干部都来了,龙洞电站没值班的工人也来了。连村小学的老师也来了几位。惟独他的三个儿子一个都没到场!

父亲的幺儿子我的幺弟弟在镇中学当老师,教初三,带两个毕业班,又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那是关系到上百人前途的大事,他不能回家。父亲的二儿子我的大弟弟在科学院,远隔数千里,他也许还不知道家里在建新房哩。我在县城工作,离家一百多里路,公事忙得不可开交。加之父亲做任何事情都不愿意惊动他的儿子们,家里有事,他就是不叫我们,不让我们知道。这次浇注屋顶,他没向我们透漏一点儿风声。我真的一点儿消息都没听到,也就没有回家。

我的幺叔很不满意我们,他对我父亲说:“大哥呀,也真苦了你呀!你做这么大的屋,今天浇注盖屋顶,这是大事呀。你三个儿子一个都不到场,不像话呀!他们都忙到那一步呀?别个不说,你大儿子不回来就太不应该了呀!他做屋,你拼起命给他搞!你盖屋,他都不回来望一眼!他也太不讲良心了呀!要是我呀,非把他叫回来狠狠教训他一顿不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呀,他为什么就不扪心想一想,他是怎么长大成人的呀?”

父亲摆手制止住幺叔的话,说:“老幺呀,不是我卫向儿子的,替儿子说话的,你这话说得不对呢,不应该这么说哩!他们都是公家上的人,公家上的人要听公家上的安排。公家的事大,私人的事小,他不回来,是顾上了公家的事呀!他们做得对呀!何况,我压根儿就没让他们知道,我也不愿意让他们知道,我就怕分散了他们的心啊!”

幺叔无言以对,不再做声了。

后来别人告诉了我这件事,我心里说:“爹呀,您太难为自己了,太折损自己了,太为儿子们着想了呀!”

知我者父亲。

疼我者父亲。

我的新房建起。

父亲的新房落成。

贺喜的人络绎不绝。

门前香樟树上报喜的喜鹊欢叫着不走。

金秋时节,父亲的幺儿子我的幺弟弟结婚。

真是喜事盈门,合家欢乐。

幺弟弟的婚事办得再节俭不过,没有接一个客,只置了一桌酒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庆贺幺弟弟新婚。逼着幺弟弟干杯。

幺弟弟转移了目标。

他端着一杯酒走近父母身边,拿起酒瓶给父母各酌了一杯酒,他举起酒杯,说:“爹,妈,我们能有今天,全靠你们操劳,我这一杯酒敬你们,请你们干了这一杯!”

父亲不会喝酒,怕喝酒,看到那满满的一杯酒,心里就虚,就害怕,他不敢去端杯子。

幺弟弟说:“爹,这杯酒表达儿子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干这一杯!”

父亲端起了酒杯,用鼻子闻了一闻,就皱起了眉头。端起的酒杯又放下了。

母亲见父亲犹犹豫豫,就先干了,然后帮儿子助威:“这是儿子的喜酒,是儿子的一片心,一片真情,你就喝了吧!”

我也上前助战:“爹,您就领了幺弟弟这一份心意吧!”

在家的两个妹妹也异口同声:“爹呀,这杯酒不干,就说不过去呀!您幺儿子的喜酒您不喝,别人知道了会怎么说您呀!”

母亲说:“快喝了吧,别扫了大家的兴啦!”

父亲不好再推辞了,就端起了酒杯,说:“我喝!我喝!”说完,眼睛一闭,脖子一仰,一口干了这杯酒。

这是父亲平生第四次喝酒。

父亲喝下这杯酒,呛得眼睛水直流,满脸通红,嘿嘿地笑着说:“喝醉了!喝醉了啊!”

全家人叫好、欢呼,家宴洋溢着欢笑声。

同类推荐
  • 高参

    高参

    1941年武汉,徐智良受中共地下党委派,潜入汪伪湖北省府内部担任参事。汉口军统特务头子唐健怀疑其身份,故意将芦杆军偷运奎宁的情报透露给汪伪特务处金海波,金海波受舅公,亦是保安司令部司令杨奎山的参谋董卿如点拨,欲借奎宁事件打击政敌,立功邀赏,将齐翰坤逮捕。此事惊动了日本特高课。于是,新四军地下党与国民党军统、汪伪特务处、日本特高课之间展开了一番番惊险的博弈。在步步为营中,徐智良深入虎穴,逐渐获得杨奎山的器重,成为高参,虽然凶险莫测,但从此扼住了敌人的咽喉。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谍战长篇。故事历史清晰,人物真实,谍战与柔情,惊险重重,高潮迭出,同时富有运筹帷幄的智慧,颇具读书阅世知人处事之用
  • 一生拥有的美丽

    一生拥有的美丽

    周萌是我的闺中密友。她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但她的心里埋藏着一个秘密,上了锁已封存的秘密。唯一知情者便是我。她时常告诉我:理想总比现实好得多,我永远珍藏这段美丽。它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否则美丽便被破坏了。
  • 平原上的摩西

    平原上的摩西

    本书是双雪涛首部中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10篇作品,小说风格不一,题材有校园成长类,奇人故事类,侦探悬疑类,作者的笔调朴素、冷峻,又有文字表面按捺不住的恣意,叙事从容冷静的背后蕴含着人物内心的不平静、简单事情的不平凡。在近乎平静的风暴中,每个人都被命运所驱逐。尤以《平原上的摩西》一篇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小说讲述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的陈年往事——艳粉街的少年成为刑警负责侦查12年前的旧案,嫌犯渐渐指向儿时邻居家的父女,刑警深陷其中,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本人很可能就是案件的参与者……双雪涛的作品大开大阖、兜兜转转,而又回归平淡,这既是对世界的理解,也是内心的宽恕。
  • 爱情的三部曲

    爱情的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作者所写的主要是人,是性格。他主要想用恋爱来表现一些人的性格。就如佩珠,她比前面的两个人进步多了。不过,《电》和《雨》不同,和《雾》更有差别。《电》的头绪很多,适合这个标题,的确像几股电光接连地在空中闪耀。短篇小说《雷》只是一个不小的插曲。故事发生的时间在《雨》和《电》之间。因为《电》里面的几个人物如慧、敏、明、碧、影都曾在《雷》里出现过,我现在就把《雷》放在《电》的前面。
  • 这么推理不科学

    这么推理不科学

    化身名侦探的小说家韩格拥有特殊的推理技巧——每个死者都是死于绝世武功之下!真是够了!然而,就这么个货每次居然还能成功破案?
热门推荐
  • 初心莫负

    初心莫负

    所谓的仙道就是她撑着伞道一句:初心莫负师傅,你在等谁我谁也没等,谁也不会来师傅,你一个人这么久了,就没有想过去其他的地方看看我……我怕我一转身连你也不见了下雪了
  • 星游记之争霸星际

    星游记之争霸星际

    星游记的续集,主角的性格会发生变化,女主也只有一个,最后可能因为剧情需要娶2到5个老婆,招式的名称也会发生变化,总之,怎么说啊!我会尽力,把这部小说写的好些,我是新手,还需大家多多指点,如果有不好的地方希望多多包涵一下,总之请大家支持。
  • 蜀国,明月记

    蜀国,明月记

    “我是不是和你一样的美丽”妆镜前笑面如花的人儿看着镜中的自己,眼角绽放一丝蛊惑的妖艳,“如果我们站在一起,子麒会不会认得谁才是他的翎儿呢,可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然后诡异的笑着,传到漆黑的夜空,恍若地狱的鬼魅来到人间.......
  • 天命之轮回逆转

    天命之轮回逆转

    为了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他选择踏入时空之门,寻找那些自己不曾拥有过的东西。然后,用尽所有去守护!PS:本书原为《火影之天命轮回》,本人不幸丢了账号,所以只好换个马甲重新上传了,希望各位新老读者继续支持啊!
  • 绝品狂少混花都

    绝品狂少混花都

    一个绝世高手的灵魂,上了一个少年的身。从此以后,少年的生活轨迹全变了。校花想要倒追他,御姐想要勾引他,什么高富帅,什么官二代,在他的面前,都是一堆渣。他是谁?他就是绝品狂少—高原
  • 借婚试情:高冷首席宠上瘾

    借婚试情:高冷首席宠上瘾

    三年前失去了青梅竹马的恋人,伤心欲绝,一度发誓这辈子只会守候这一个女人,在父母几次的安排相亲自己都选择置之不理。但是,自己母亲重病,几番纠结之下,男主打算借婚,在两次巧遇林七后,将目标锁定,从此这场交易开始,但不知什么时候,这个鬼灵精怪的女孩子,将自己的整颗心都抓了去,吴珂成也无奈的宠溺着,敞开心扉,任由着林七在里面蹦蹦跳跳……
  • 千玺的专属童话

    千玺的专属童话

    本书属于魔幻,现实的类型。十年前,一个高冷女孩和TFBOYS公司签约了,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但是因为一次事件,她拥有了魔法,但是唯一的一点是错误的:她用来了报复,去报复一个让自己痛苦的人。一次一次的激怒和越来越深的仇恨,这些情绪,可能还会影响到更加大的战争……
  • 人间漂流

    人间漂流

    在这里我会讲一些边缘地带的人群和他们的生活。当然,还有我自己的生活。我用着最干净悲悯的心看见这世上的一些东西,然后把它记录下来。所以,只适合默默地安静地阅读。或许你怅然,或许你厌恶。然而只要有人看见,就已经足够。
  • 惊世邪尊

    惊世邪尊

    做不成安静的美男子,我只能做万众瞩目的盖世英雄!谁说修炼一定要寂寞清苦,孤独一生?我偏要美人相伴,热热闹闹,还比你修的快!
  • 月明离

    月明离

    她,沙场征战的女将,凄迷传奇的帝后,不过是深宫中囚着的一只金丝雀儿。本是天之骄女,奈何明珠蒙尘。他,皇权争斗的胜者,暴戾无常的帝王,身世成迷。三千粉黛,万里山河,终究抵不过回首那人顾盼盈盈。亡国公主,只身远嫁,心有玲珑七窍,身负家国万民,本欲将终身付,岂知终身误。不再回头,将一声“子月”深埋心底。少年才俊,霸业将图,奈何父仇母恨,遍地狼烟,面对挚爱,该如何抉择?我忍住不找你,却越忍越想你。寻,寻一人百转千回。八年囚宫,八年相思,八年相忘。八年青丝换白发。辗转半世,缓将执手,与子长眠。算计兵戈,算计人心,算计天下。可独漏算了情。日月不同天,人终有一死,情终有一灭。“求情”还是“囚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