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5500000034

第34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2)

邵荣的情况前面已经讲过,按照《明实录》中的记载:邵荣与朱老大在濠州时期便是战友,渡江占领应天之后,在小明王的册封中,他和朱元璋基本是平级。后来随着朱元璋一系列手腕的运用,在革命队伍中的核心地位逐渐确立,邵荣才逐渐变成其手下,但所充当的是副职的角色,也就是比朱老大低半级,但高于徐达等人。赵继祖则同常遇春、邓愈等人平级。

对于邵荣,朱老大一贯甚是尊敬。但自平定处州之乱后,邵荣愈加居功自傲,对朱元璋颇多怨言。其部下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朱老大,邵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与赵继祖等谋划伺机作乱。

有一天,朱元璋在三山门外阅兵,邵荣与赵继祖伏兵门内准备痛下杀手。朱元璋感到了异常,于是换了服装改从其他道路回去了。邵荣没有得逞,其手下宋国兴偷偷到朱老大那里告密,朱元璋于是将邵荣叫来当面对质。没想到邵荣倒也干脆,对此供认不讳,只道:“死而已。”

朱元璋便将邵荣等拘禁起来,召集诸将商讨处置办法。

这一方面是向大伙表明,自己念及战友之情,不忍立刻诛杀之;另一方面也想看看诸将的态度,让大家选择站队。毕竟邵荣在名义上还是自己的副职,诸将的副统帅。

常遇春第一个表明立场:“荣等凶悖,一旦忘恩义谋为乱逆,不利于主公,将害及我等。纵主公不忍杀之,我等义不与之俱生!”力主杀掉邵荣。

常同志这一发言,就等于定了调子,就算还有想替邵荣说几句话的,也不敢再多嘴了。毕竟,保一个将死之人于己何利?于是,大伙齐声说杀。

朱老大见众人态度如此坚决,心里也很满意。

于是“命具酒食饮食之,涕泣与(邵荣等)诀,皆就诛”。作秀成分自不必说,或许也有几丝伤感。

需要说明的是,《明实录》中的记载是不能尽信的。

对于邵荣谋反的问题,有的人认为这是朱元璋清洗郭子兴旧部的一种继续,而且他分明使的是“打草惊蛇”、“请君入瓮”之计——故意惊动邵荣,迫其作乱,而自己则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专等邵荣往圈套里钻,最后再抓个现形。

另外,也有其他史料上记载说,邵荣被抓后有悔恨之意。当朱元璋质问邵荣等人时,说道:“我与尔等同起濠梁,望事业成,共享富贵,为一代之君臣。尔如何要谋害我?”

邵荣则回答说:“我等同年出外,取讨城池,多受劳苦,不能在家与妻子儿女相守同乐,所以举此谋。”有点避重就轻,将责任归咎于朱元璋,但也在暗示自己是一时糊涂,并无真正反心。

朱元璋请他饮酒,他却不喝,只是追悔而泣。但赵继祖却很认命,他呼喊着对邵荣说道:“若早为之,不见今日猎狗在床下死。事已如此,泣何益?”他认为应该早下手除掉朱元璋,否则,也不至于落到今日兔死狗烹的下场。

朱元璋本想给他们留条活路,“禁锢终身,听其自死”。

但常遇春却强烈反对:“邵荣等反得成,岂肯留我等性命?妻子亦没为奴婢。上位有天命,其事败露,乃天诛之也。今反留之,是违天也。勿教后人仿效。遇春心实不甘。”这样一番话,言之凿凿。

最后,朱元璋便命人勒死了邵荣等人,并抄了他们的家。

总的来说,这次事件,表面来看是邵荣谋反伏诛,实则还是朱元璋对革命队伍内部的一次清洗。

邵荣一向不是朱元璋的嫡系,至正十九年五月朱元璋出任左丞相之前,邵荣与他曾是平级的,只不过朱元璋掌握着军事指挥权罢了。在郭氏兄弟被除掉后,邵荣便掌握了原郭子兴的旧部,队伍内部的派系之争便延续下来。

对于身居朱元璋之下,邵荣很不甘心,他们之间的矛盾迟早是要爆发的。《国榷》中对这一状况也进行了说明:“彼渡江旧勋,俱鱼服之侣,臣主未定,等夷相视。见兵柄独握,未免为所欲为耳。”朱元璋与邵荣等人皆奉龙凤政权号令,并无臣主名分。当朱元璋一路由平章、左丞相而至于吴国公后,邵荣的心里就愈加不平衡。

而朱元璋对此自然也早有觉察,并有防范。他既借刀杀了郭氏兄弟,势必会有人不服;而且邵荣的存在,本身也是对朱元璋权威的一个巨大挑战。

至于邵荣等人为什么会选择至正二十二年七月谋反,显然跟之前浙江、江西的那几次叛乱有关。此时朱元璋根基动摇,邵荣便携平定处州之威,向朱元璋发难。

另外,邵荣之前一直没有敢轻举妄动,或许也是在等待有利时机。到了至正二十二年时,他不能再等了,因为朱元璋正在脱胎换骨——之前,邵、朱二人名义上都是小明王的臣属,可到了这年,小明王的政权眼看就要灭亡,而朱元璋却大有自立之势。一旦朱元璋称王,名分一定,那么就回天无力了。所以,他只得仓促动手。

在大明开国后,邵荣的功绩,基本就被选择性抹去了(有兴趣的,可以参看李新峰先生的《邵荣事迹钩沉》一文)。

在连遭叛乱的危急关头,朱元璋仍然不忘清洗内部,以断臂求生式的狠辣来换取对全军的绝对掌控,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这点与他日后大肆屠杀功臣宿将可谓是如出一辙。

血染的风采

至正二十三年,对于朱元璋的事业来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在坐观时局之后,朱元璋预感到天下形势的深刻变化。

所以,这年一开春,朱老大便重申屯田之令,他传谕诸将士:“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昔日汉武帝以屯田定西域,魏武帝以务农足军食,定伯兴王,莫不由此……数年以来,屯田并未见多大功绩。唯康茂才所屯得谷一万五千余石,以给军饷,尚余七千石。其余地方,所获甚寡。至今以后诸将宜督率军士,及时开垦以收地利,庶几兵食充足,国有所赖。”

就这样,各地驻军都被迅速动员起来,且战且耕,将士们转眼间俨然成了农夫,到处一派春耕景象。

不过,祥和的田园景象还是很快被打破了。

在南线无所作为的张士诚此时又打起了北线的主意,这年二月,张士诚派出了吕珍前往攻打小明王、刘福通所在的安丰(今安徽寿县,约在南京的西北面四百里处。)。

安丰城内不过是一群红巾军的老弱病残,实在难以抵挡张家军,于是小明王不得不向朱元璋求救。

这时,刘基刚从家里赶到应天,力阻朱元璋去救援安丰。他说:“应天这边陈友谅、张士诚都在伺机进犯,我大军不能轻动。”而且小明王也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真要救回来,又往哪里摆呢?

但是朱元璋主意已定,他认为:

第一,如果不在北线狠狠教训一下张士诚,那么张士诚就会愈加猖狂起来;还有,张家军若夺了安丰一带,就会同元军的势力连成一片,那时张士诚就可以从东、北两面,对应天政权形成半包围态势。

第二,通过前几次,陈友谅已经被自己打疼了,尚须时日恢复,一时间并不可能有大动作。

第三,援救小明王,不仅可以让自己得到一个好名声,也可以将小明王完全控制起来。

不过,北线毕竟是四方敌人云集的地方,因此不能只命一支偏师北上。为了好好教训一下张士诚,朱元璋遂不顾他人的再三劝阻,亲率20万主力大军北援安丰。

三月,朱元璋率领着右丞徐达、参政常遇春等到达安丰一带,此时刘福通已经被杀,小明王则突围来到了朱元璋军中。不过有史书上记载刘福通此刻并没有死,而是后来同小明王一起被朱元璋设计所害。

当时安丰城已经被吕珍部所占据,吕珍听说朱元璋大军赶到,连忙部署防御,准备拼死反抗。

朱元璋麾下元帅汪某先行发动攻击,不料反遭吕珍部的围攻。于是朱元璋急命常遇春“以兵横击其阵”,结果吕珍这个常遇春的手下败将还是没长进,竟三战三败,只得退出了安丰。

坐镇庐州的左君弼虽然是陈友谅方面的人,但在对付朱元璋这点上,他们却是与张士诚一致的。于是,左君弼出兵来援助吕珍,结果也被常遇春所击败。

朱元璋见教训张士诚及救主的目的已经达到,便急忙赶回了应天。不过,他留下了徐达并命其围攻庐州,因为左君弼部对于应天的威胁也很大,而此刻,安丰已被一伙元军乘机占领。

小明王最后被安置在了滁州,本来他就是徒有虚名,《国榷》中记载他:“决事于左右,日捕鱼斫鲜为乐,筑樊楼,歌舞不绝,自称樊楼主人。”不过是个寄兴游乐的公子哥儿。

然而,这边刚刚到家的朱老大还没坐稳,西线就传来消息:陈友谅大军直逼洪都,已将整座城团团围住。

其实,陈友谅早就憋着一口恶气!近两年来,他被朱元璋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连丧土地,若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他姓陈的就得玩完。另外,经过几次对朱部的大战,他更明白:在南方地区作战,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是必不可少的。

上次龙湾之战的失利虽有偶然,自己的水军并不弱,但朱元璋的水军之强大给他留下了惨痛的印记。这一次,为了扭转战局,为了占尽水军的绝对优势,蓄谋已久的陈友谅不惜血本,倾尽全力,打造了一支空前强大的“无敌舰队”——这支舰队中的数百艘主力舰比从前的那些什么“混江龙”、“塞断江”等体形还要巨大,“舰高数丈,外饰以丹漆,上下三级,级置走马棚,下设板房为蔽,置橹数十其中”,以至于每层上的人说话其它层竟听不到,包括船体、橹桨都是用铁皮包裹了起来。

对此,陈友谅是非常自信,“自为必胜之计”,报仇雪耻的时刻就要到了。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和激励将士们的斗志,陈友谅一同装载着自己的“家属、百官,空国而来洪都城”。

这一年是闰三月,陈家军包围洪都时已是四月份。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陈家军首战选择洪都,而不是趁虚直捣应天?

在我看来,陈友谅选择这样的进军路线是为求稳妥。上次他进攻应天时,江西大部还在自己手里,无后顾之忧,如今他只有先行拿下洪都,并以鄱阳湖地区为基地,然后东下,才觉得更有把握些。

另外,洪都毗邻鄱阳湖,且是江西的腹心,也正好发挥陈家军的水师威力。反正,在陈友谅看来:取洪都势在必行,也易如反掌。

相对于上次的奇袭应天,这一次他能达成所愿吗?

洪都在鄱阳湖西面不远处,与鄱阳湖之间有水路(赣江)可以贯通。前面已经说过,鉴于太平城失守的教训,洪都城靠江的一面在加修时特意向里缩了三十步,如此一来舰船就无法迫近登城了。

陈友谅此次动员了几乎全部力量,总兵力为60万人。虽然这个数字值得怀疑,但除开家属、随员后,至少也不下于40万。

而朱元璋部当时的总兵力估计在40万左右,与陈部旗鼓相当——当然,陈皇帝留守后方的估计仍有不下十万余人。

所以,当陈友谅率领着其超豪华阵容包围洪都时,其铺天盖地的气势,让任何久经沙场的老将见了,都不免胆寒。

当时洪都城内守军约2万人,与敌人相比,这一数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朱文正等人仍旧选择了坚守,以他的身份,也只能这么做了。他将诸将迅速集中,召开了临战会议,大致作了防守分工:参政邓愈守正面的抚州门,元帅赵德胜等守宫步、士步、桥步三门,指挥薛显等守章江、新城二门,元帅牛海龙等守琉璃、澹台二门。文正居中节制诸军外,还率领精锐二千往来做救火员。

下面再介绍一下守城诸将的简历,也好让大家看看:究竟是些什么人在创造奇迹。

主帅朱文正,一个前不久还在糟蹋良家妇女的纨绔子弟。业务能力待考。

参政邓愈,一代名将。朱元璋把他放在洪都,作为定盘的心。

元帅赵德胜,朱元璋的老部下,人称“黑赵”,草莽出身,个性刚直沉稳,号令严明。史书称其“随机应变,料敌如神,动与古名将合”。

指挥薛显,具体情况不详。但朱元璋后有评价:“薛显、傅友德勇略冠军,可当一面。”能与傅友德相提并论者,绝非善类。

同类推荐
  • 我歌吴斌

    我歌吴斌

    本书在第一时间,联合浙江省内诗人群体,推出赞美最美司机吴斌的诗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人间大爱真情。
  • 元帅智慧:徐向前

    元帅智慧:徐向前

    徐向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戎马一生,驰骋疆场,擘画军事,大智大勇.足计多谋,奇韬伟略。徐向前善于从全面分析敌我力量强弱、战争态势优劣、战场环境利弊等实际人手,施谋展计、用兵布阵,由此创造了诸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有效战法,提出了对中国革命战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军事理论,提供了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样式的成功战例。江泽民同志说:“徐向前同志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深厚的军事理论造诣。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铁血名将·霍去病

    铁血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名将,也是国人心中最具传奇性的一代武将,他的故事,为人们所传诵。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听说过他的战绩,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短暂而绚丽的一生。《铁血名将·霍去病》依托史书,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传奇而辉煌的一生,带领读者重回那个烽火年代,再次感受霍去病“不破匈奴誓不还”的慷慨与豪迈。
热门推荐
  • 逃字当头:妃子不吃窝边爷

    逃字当头:妃子不吃窝边爷

    【传闻版】苍空大陆明国,并肩王府家规森严,却因娶了一个和亲公主而改变。传闻,那公主刁蛮彪悍蛮横无理,竟拒绝伺候少王爷,还将武艺高强的凌王打倒在地。传闻,那公主被处之鞭刑,却在受刑之后,性情大变!传闻,不苟言笑的凌王,为她,多次放声大笑。传闻,她偷逃出王府,凌王心急如焚,动用所有暗卫,连夜搜城,追出百余里。传闻,不败战神凌王,为她,落入祁国嗜血君王之手,遭受屈辱。传闻,坚强如铁的凌王,竟为一女子黯然落泪。【宁若汐版】她是来自21世纪的小护士宁若汐,平凡的职业却有非一般的生活经历。“够了!明月松,我不稀罕你的施舍!忘了告诉你,要演戏,我奉陪!但是,没有人的时候,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一会儿温柔,一会儿冷漠,天使和魔鬼的角色都让他给得了,那她做什么?做一个任人玩弄的白痴?不可能!【终结版】异时空里,苍空大陆风起云涌。群雄逐鹿,霸美人夺江山,步步为营。但最终,还是逃不出儿女情长,逃不过那一场场深爱。【真心话版】♀★简介无能,精彩在文★♀。。。文以温暖为主,偶尔会有点小虐,有甜有苦有笑有泪,那才是爱情的味道。此文送给所有期待爱的女子,请相信爱!因为事态变迁,唯爱不变!
  • 变天一霸时代

    变天一霸时代

    从母星球经历了神秘的“神异”事件,一只小麻雀,不,后来是大麻雀带着阳正浓穿过闻所未闻的“时空通道”来到未知世界,在这里,不必顾忌以前母星上的条条框框,繁文缛节,任我热血征程!哈哈哈!异界,我阳正浓以一个世界之名,向你征来!你不接不行啊!哈哈哈!
  • 杀出重围之丧尸天启

    杀出重围之丧尸天启

    一个并不起眼的屌丝,在丧尸末日中一下变身猛男,在人性与生命中,他会选择什么?
  • 擎宋

    擎宋

    足球运动员来到唐朝!不料却身陷一桩离奇案件,聪明才智的他竟找出案件的元凶,一时间成风云人物。他从小人物平步青云,自己做坏事,他人背恶声,醉卧美人膝……殊不知,一场危急正等待这他!
  • 深宫美人

    深宫美人

    我不倾国不倾城,只愿倾你心。待我长发及腰,早已深宫后院。玉美人,玉美人,春宵良辰,今生无缘与君共长存。
  • 一梦千年帝轮回

    一梦千年帝轮回

    斗破苍穹,斗气争风。斗气大陆中风云变幻,转眼间已经是萧炎成帝的万年之后,如今的斗气大陆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原来斗气大陆,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斗帝之上竟然还有更厉害的强者!
  • 大唐兵痞

    大唐兵痞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755年安禄山叛乱,惊破了大唐的盛世美梦。与此同时,一个唤作张夜的男子横空出世,震惊大唐。
  • 三国个性

    三国个性

    当不平凡出现在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爱还能否继续呢?
  • 这是个革命的时代

    这是个革命的时代

    因特殊的原因,小白的灵魂附在了一个重伤濒死的杀手身上,来到了十三世纪末的欧洲。但是这欧洲却和他所了解的欧洲不一样,有斗气,有魔法……是一个奇幻世界,也是个肮脏的世界。他要活下去!改变这个世界!这,是个革命的时代!
  • 那些琐事青春

    那些琐事青春

    这个世界会有很多个梦,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世界,已然逝去的日光再璀璨再美好,也只不过一段回忆的长度。有些明明就是不能回去的梦为何苦苦挣扎久久不能放开。不让我逆天我偏要逆天。我的人生我的青春应该拿捏在自己的手中,男儿路,只一步,生死荣华莫回顾!男儿血,才如铁,刀山火海志不绝!男儿泪,最昂贵,孤身万敌不后退!男儿碎,血横流,生生死死不回头!以吾本性,快意恩仇,以吾本心,遨游世间,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