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5500000021

第21章 不会叫的狗才可怕(1)

革命的两手

至正十八年,朱家军已经在江南地区站稳了脚跟,下一步他们除了继续跟敌人拼刀枪、拼勇力之外,更重要的也是拼消耗、拼后勤。这一点在现代战争中尤其明显。

但正值天下大乱,兵员众多,其他脱产人员也不少,而且农时往往也会因战事而耽误。所以,即使富足如江浙,也架不住这么多人只吃饭不生产。

为此,粮荒的老问题不时缠上朱老大,况且当时朱家军的总规模已达数十万之众,是渡江前的数倍。于是,他不得不暂时向应天、镇江、天平三地的富民借粮。

想当年曹操在山东的时候,面对一派哀鸿遍野的凄凉、萧索景象,他又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呢?那就是“屯田”的法子。因此,也有属下把这一法子向朱老大做了专门推介。朱老大认为可以试试,但目前只能小规模地搞一搞,因为军队大都还在前线。他下令应天的卫戍部队中,凡是手上没长茧的士兵管种蔬菜。这样既可以磨练士兵吃苦的精神,又可以让他们自给自足。

另外,任命元帅康茂才为营田使,派专人去地方上指导、督促老百姓抓农业、促生产。

就在老康走马上任之前,朱老大语重心长地勉励了他一番,并说明专设营田司的重要性。最后,有鉴于历来官吏的扰民、害民之举,他又再三叮嘱老康,要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而不是去妨害他们,如果有司出现增饰馆舍、迎送奔走之类劳民举动,那是万万不可的!老康于是会意而去。

对于司法工作朱老大也没放松。他任命了单安仁为提刑按察司副使,并命提刑按察司佥事分巡各乡县,对于那些在押的罪犯从轻从快发落。

在不久前,朱元璋就曾下令释放了不少轻重罪囚。他在敕令中说:“天下干戈未宁,人心初附,民有冒犯禁令者,被拘禁于有司,着实可悯。故此,自今冬十二月二十日,官吏军民有犯法者,罪无轻重皆释(放)之,敢有复言其事者抵罪。”这实为收揽人心之举。

朱老大一次又一次地搞大赦,手下人也看不过去了,他们都劝老朱慎重点考虑。

但穷苦出身的朱元璋却不以为然。自古用法如用药,药本来是用来救人的,而不是用来杀人的,如果误服,倒可能会伤及性命。法律也是如此,其目的是保护人,而不是惩罚人,一旦用刑太过,则必然要伤及人命。百姓自兵乱以来,历经战乱、流离之苦,如今他们既已归附,应当好好安抚才是。在这其间,难免会有人误触法网,应当本着宽厚为本的原则,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所谓“治新国,用轻典”,刑得其当,则民自无冤抑。

这年十一月,还设立了管领民兵工作的万户府。这是与时局紧密结合的,因为现在是战乱年代,而民间一向不乏武勇之材,对他们加以选拔,编入地方军队中,忙时耕种,闲时就练兵,有事则用之。如此一来,既不用担心坐吃山空,也不担心兵源,一举两得。

这些热火朝天的根据地大建设,再结合后来名儒朱升进献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战略,就构成了朱元璋的战略总方针。

九字战略后面还会有所提及,这里不妨先解释一下,这九个字是朱氏应天政权在军事、经济、政治几方面政策的一个形象性概括。

“高筑墙”就是强调军事过硬。修造城墙、加强守备,立足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守的原则,保证进退有据。举世闻名的南京明城墙(两层),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广积粮”就是强调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军民人等都吃得上饭,才可以应付危险局面,提高进攻和防守的安全系数。

“缓称王”这个属于政治策略,前面已经提过多次。就是不做出头鸟,不过分招摇,静待时机。

经常伴随左右的孔克仁也曾向朱老大进言道:“积粮训兵,观衅待时,此长策也。”意思也基本类似。

六百多年后,在新中国一个特殊的年代,这九字战略被毛主席变换了新的说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咱的宝贝外甥

说完了战略方面,再说战术方面。由于朱老大领导有方且用人得当,根据地仍然在稳步扩大。

当时,东、西两线的对手都较强悍,北边又是红巾军主力的地盘,所以朱家军主要是向南谋求发展,包括浙江西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及江西东部。

至正十八年(1358年)的正月,张士诚部进犯常州,为守将汤和所败。

就是在常州守将任上,聪明人汤和犯了次大错误,此事纠缠了他一辈子,也让他警醒了一辈子。

当时,他有一件小事在请示时遭到朱老大驳回,想到从小玩到大的哥们儿竟如此不给面子,汤同志心里很不爽。于是他便独自喝起闷酒,喝着喝着,牢骚也不免脱口而出:“想我汤某镇守在这里,那不就像坐在屋脊上一样啊,想往东倒就往东倒,想往西倒就往西倒,谁能拿我怎么样……”

很快,这句话就被派去做监军的义子传到了养父朱元璋那里,朱老大异常恼怒,好你个汤和,亏咱如此信任你,你居然说出这种话来!不过,虽然朱老大当时没有治汤和的罪,但却硬是记恨了他一辈子,后来在诏书中还多次提及此事。大明开国时,汤和本应封为公爵,但朱老大却改封侯爵之首,原因估计就是这次失言。

同月,邓愈遣部将取了婺源州(今属江西)。

二月,以吴祯为天兴翼副元帅,令与其兄吴良同守江阴。此地守兵不满五千,而其地与张士诚接境,但因为这吴家兄弟训练士卒有方,并严为警备,且“屯田”以补给军饷,所以敌不敢犯,老百姓也非常仰赖他们。

这吴氏兄弟也是当初最早追随朱老大的那二十四位元勋之一,当时他两个是朱老大的帐前先锋。吴良水性极好,可以潜水进行侦探工作,吴祯则擅长化装后去做间谍工作。

不久,又升中翼大元帅常遇春为江南行中书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朱家的孩子们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第一位就是文忠,他原是领军舍人,由于表现出色和老舅的急于培养,年仅20岁就被提拔为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名字挺长挺绕口,反正就是类似近卫军统领吧,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二十多年的辉煌生涯。

不久,朱家军攻克了建德路(在今浙江)。此战正是由邓愈、胡大海两位百战名将,连同新提拔的亲军左副都指挥朱文忠一齐指挥的。

话说这支部队由徽州昱岭向建德进发,行至遂安地界时,敌长枪元帅余子贞领兵来战,结果被邓愈击败,朱家军获战马百余匹。敌人闻风奔溃,朱家军一路追击至淳安,获其战船三十艘,降其兵三千人。接着,遂安守将洪某率五千人来援,又被胡大海击败,生擒其将士四百余人,获马三十余匹。等到大军抵达建德城下时,元军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竟开城迎降。

随即,朱元璋改建德路为建安府,立德兴翼元帅府。江浙行省左丞杨完者率军来犯,结果被邓愈击败,杀其部将李某,降其溪洞兵三万人。此战后,邓愈被升为同佥行枢密院事,胡大海升为行枢密院判官,朱文忠被命镇守建德府。

但杨完者不甘失败,不久又以水师攻打徽州,再次被胡大海率军击败;又攻建德,被朱文忠击溃,主帅杨完者逃遁。五月,杨完者卷土重来,率兵攻打建德府,再次为邓愈所击败。

六月,朱文忠率兵攻打浦江县,不久攻克。

在浦江县,年轻的文忠除了严禁士兵有抢掠行为外,还做了一件很得人心的事情。

浦江县有一户姓郑的人家,他们家自宋代以来就不分家,而是聚族同居(有点类似东汉大儒蔡邕的家),元代时被朝廷旌表为“义门”。战乱方起,这户人家不得不暂时躲藏到了山里去,文忠得知此事后,竟亲往山里去探访他们,并小心地将他们迎接了回来。

这种事情文忠以后还做过很多,因为他是老舅麾下的大将中唯一可称为“儒将”的。而徐达等虽也经常找儒士们交流切磋,但仅限于“古兵法”而已。

受老舅的影响,文忠平素治军也相当严明,他曾下令擅入民居者一律处死。另外,文忠虽然心底善良,颇有文人的儒雅之气,但军事上也绝对是一位难得的虎将,单就战功而论,仅次于徐、常二人——被列为明朝开国四大名将之一。

当然,个人能力的卓越是一方面,良好的机遇、发挥空间又是一个方面,这是与他老舅的重用分不开的。

文忠起初也是监军,话说这一年朱家军占领严州后,胡大海同志就与文忠二人闹意见不和,结果惹得老舅很是不安。

老舅于是派出了帐前都指挥使司郭彦仁去为两人说和,临行前朱老大叮嘱郭使司:文忠是咱的亲外甥,胡大海是咱的心腹,他俩发生不睦,咱很是不安。古人云“身包其心,心得其安”,心若定,身自然而定。所以,你到后务必好好劝说文忠,而对胡院判也要真心相对,尽量使二人克制自己,齐心协力。

将一个毛头小伙的外甥与名将胡大海基本是等同看待,从中不难看出,文忠的特别使命及其在老舅心中的分量。

在马后娘与老舅的着力培养下,文忠文武兼备、胸怀韬略,史书称其“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其作战时骁勇异常(“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而平时则一副儒生派头(“颇好学问,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俨然就是一个王阳明式的人物,一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大明建国后,大概是仗打多了,书也读多了点,文忠也经常向做了皇帝的老舅献言献策,结果因为管得太宽,反惹得老舅有些不快。

更为可惜的是,文忠这样的虎父,却生出了李景隆这样的犬子。小李子这孩子长得倒很帅,而且兵书也读得滚瓜烂熟,是赵括的明代版。跟父亲不同的是,小李子打仗垃圾一个,但搞投机却有两手,在“靖难之役”一开始,他就脚踩两只船,等到朱老四称帝后他竟成了功臣第一。不过由于大节有亏,终未能保全。

眼看着朱家军已快从战略上将自己包围,并一步步地在挤压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已投降元朝并被封为太尉的张士诚自然是坐立不安。

趁着朱家军主力南下的大好时机,短暂休整过后的老张准备再试试,哪怕不行也总得试试,不然,面对别人的刀口过日子,他实在睡不安稳。

于是,这一年的六月,张家军试图夺取常熟,并与廖永安大战于福山港,结果又碰了一鼻子灰。七月,廖永安再接再厉,败张士诚于(南)通州郎山,获其战舰而还。八月,张家军又进犯江阴,守将吴良大败之,俘获其兵马辎重。面对朱元璋的部队,张士诚估计都想喊出“撼山易,撼朱家军难!”

而同样屡败于朱家军的杨完者,自从被授为江浙左丞后,仗没打胜一次,但态度却越来越骄横,把江浙行省丞相达识铁木儿给整得相当苦闷。

于是,达识铁木儿竟偷偷地联络了张士诚部夜袭杨完者的营地,杨完者仓猝之间无法应战,乃被逼自缢而死。

杨完者死后,他的军队大多溃散。只有他的部将还想着要为他报仇,于是便向朱老大联系投降事宜,还说“所部元帅李福等三万余人在桐庐,皆愿归顺”。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朱元璋愿意接纳他们,于是便命朱文忠前往招抚。

张士诚几次主动挑衅,让朱元璋看出了他的不甘心,于是派出徐达、邵荣两位大将率军攻打太湖东面的宜兴。

结果,宜兴久攻不下,因为这里毕竟是张家军重点设防的城市,是常州南面的重镇。朱老大却对此洞若观火,他派人给徐达等人支招:宜兴城小而坚,难以轻易拿下。但宜兴城西通太湖口,这里正是张士诚给城里接济粮饷的通道,如果你率部将此通道切断,那用不了多久,城中必定缺粮,趁他们军心不稳时再攻,定能破城。

徐同志等遵照指示,分兵封锁住了太湖口,又加紧攻城,这宜兴城终于给拿下了。

不过这时,一个惊人的坏消息传来:同知枢密院事廖永安被张家军给俘虏了!

原来,廖永安率领水师在太湖中配合徐达、邵荣部作战,他曾一度乘胜深入敌控制区域,结果与老张麾下的大将吕珍遭遇,战事不利乃被擒。老张怨恨朱老大害死了自己的弟弟,在对廖永安劝降不成后,就一直将其拘押在监狱中,直至八年后(1366年)廖同志病死。

也有史书说,张九六当时还没死,张士诚便想拿廖永安交换老弟,可是朱老大竟不从,廖永安无奈地成了弃子,结局不免悲凉。

尽管发展顺风顺水,但势态也并不都是向着朱元璋部。

至正十八年四月,“天完皇帝”徐寿辉、平章陈友谅令“双刀赵”卷土重来。这一次老赵自枞阳进犯池州,由于准备充分,一举夺回了池州,还把朱家军的部将赵忠给俘虏了。随后,老赵又率军攻占了建德。

建德失守后,朱家军的翼元帅罗友贤收集精锐与老赵再战,结果将老赵击败于葛公岭。老赵遁去,建德县随即被收复。

不久,陈友谅部主力占据了龙兴路(江西南昌一带),这几乎标志着西系红巾军在自己的东线扩展至最大范围,因为接下来就是和最难缠的朱元璋部接壤了。

六月,由谢再兴(朱文正、徐达的老丈人)率领的朱家军一部在池州附近与一股陈友谅军遭遇,两军随之展开激战,结果陈军数员将领及部卒四百余人被擒。

依当时的情况看,朱、陈两部争夺江西已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只是此刻,这里还暂时没有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当时,陈友谅正忙着篡权,巩固自己的后方,忙着打造战船、编练水师,而朱家军也在忙着攻打浙江,所以尚无暇他顾。

不过,以陈部占据上游且兵员众多的形势看,朱家军争夺江西的难度要远大于江浙。朱、陈双方势均力敌,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江西战场上的拉锯局面。

不会叫的狗才可怕

有句俗语道:“会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会叫。”德国谚语亦道:“不会叫的狗才可怕。”

会叫、乱叫的狗,就好比是处在明处的敌人,你完全可以根据它的叫声来判断它的情绪、意图、位置,可以随时提防着它;但是不会叫的狗就不行了,它就好比是躲藏在暗处的敌人,你对于它的一切都很难有效判断,所以也往往容易受到它的突然攻击,以至令人防不胜防。这就是它的可怕之处。

有人就要教朱元璋做这样一只不叫的狗,他就是徽州名儒朱升。只是这位老先生在历史记载中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

朱升本是休宁人,后来移居徽州,幼年时曾跟随当时著名学者陈栎学习朱子之学。朱先生是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他重“华夏之分”、严“华夷之辨”,坚决反对蒙古人入主中原,并认为“元主中国,天厌之久矣”。

朱先生本不想做元朝的官,但后来有所动摇。至正四年(1344年),已四十六岁的朱先生登乡贡进士第二名,五十岁时被授予池州学正一衔,但直到两年后才赴任。三年后,他罢官南还,从此隐居于家乡石门山,闭户著书不辍。时人送他一个雅号——“枫林先生”。

他的经历总体跟刘基差不多,只是“挺元派”的老刘当时显然更忙活,闲居在家也不消停,热心组织地方民团,帮助朝廷剿灭“乱臣贼子”。

同类推荐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秦始皇传

    秦始皇传

    对于嬴政的一生,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此时躺在皇陵的嬴政已经一无所知了。而只有本书的作者还以曲折的文笔演绎着他的一生,与他有关的谜一般的一切!
  •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精选了爱因斯坦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何时才能回到过去

    何时才能回到过去

    世界是会变的,没有人永远帮你。变强吧。变得可以伤害别人。可以挽留最重要的人......话是这么说,没有天赋怎么变强??没有光环怎么活??话说,这个世界。。。。。。真的是以我为主角的世界吗?别开玩笑了!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环。除你以外!光环要靠自己懂不!
  • 边伯贤,你我之间

    边伯贤,你我之间

    他们是青梅竹马,但他为何却成了害死她父母的凶手,五年前她带着恨离开了,五年后她带着仇恨回来了。
  • 范丞丞:丞蒙遇见

    范丞丞:丞蒙遇见

    苏禾佳第一次知道范丞丞的时候对他是不屑。第二次知道他是因为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苏禾佳本着找帅哥的心态结果喜欢了范先生。第一次发微博私信时苏禾佳对范丞丞说:“我特别喜欢你……那句签名”“我们现在什么关系?”范丞丞愣住了没有回答。“所以,嗯?”“朋友、朋友……”“哦,朋友啊,那你也应该收下吧?”“为朋友,应该的……”“你在前面加一个女字就不用了。”“范先生你好,余生我陪你浪~”“好的呢,这位苏女士!”范丞丞没有和苏禾佳在一起的时候很皮,在一起之后就是个巨婴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千世天衡卷

    千世天衡卷

    这个世间有个传说。它的前世叫“天上”,现世叫“天下”。“天上”由上界的神掌统。“天下”由下界的人掌统。据说,“天上”没有人。“天下”没有神。孤魂岛上的桑林道长终于认同了鹄兮和伏若亦出岛,却于祸福难断。循着两位师兄的道路,两人似是从化境走进了凡尘。独当一面的南宫人树,游手好闲的南宫皓树,心结重重的秦楼月,少年奇才柳煜夜,悠闲懒散的理天流主,妖惑冷艳的雪邸主人,古雅素净的茶家少主,众芳萱妍的西幽谷,若隐若明的神秘人……一个个,不经意间迎面走来,承接着不曾留意的过去;一幕幕,像画卷。
  • 长生子

    长生子

    太阳爆裂后,整片星域灰飞烟灭,唯独人类的母星地球孤独的停留在宇宙之中。因缘际会,千万年后,一个班级的学生来到地球野游之际,却是揭开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仙侠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的夏季

    梦的夏季

    一个平凡的女孩来到大城市上大学,这里真的和想象一样美好吗?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她应该何去何从呢?对于他们的追求,她又应该怎么抉择呢?经过各种的打磨,她会成为白天鹅吗?
  • 猥琐道爷

    猥琐道爷

    世界上除了人,还有鬼、灵、精、怪之类。九岁那年,我经历了蜕变,自此走上了我的除魔卫道生涯。带你一起经历前所未有的奇幻,引导你看到更真实的一面!道爷本狂,屠魔斩妖天地间,敬请期待!
  •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本书分为“中国西部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中国东部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以及“世纪之交对中国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考”三编内容。
  • 总统大人的萌宝甜妻

    总统大人的萌宝甜妻

    一场机缘,她怀上了他的孩子,却在订婚宴的当天被妹妹羞辱,被未婚夫抛弃。就在所有人都唾弃她的时候,他宛如神祗一般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向所有宣告她是属于他的。众人惊叹,羡慕,她却笑的猖狂,“想要我,你要的起吗?”而男人比她更加邪魅,“女人,除了我,没人敢要你!”
  • 电视的奥秘与巧用

    电视的奥秘与巧用

    本书介绍了电视的品种功能、节目的种类、电视机的选用、保养和看电视与老幼身心健康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