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5300000011

第11章 恐怖鬼怪片(1)

过于注重心理描述,过于向西方恐怖美学靠拢,也让香港恐怖片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特色。

1.鬼气森森——漫谈香港鬼片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

这个问题应该去问谁。

鬼是不是世界上最可怕?

最可怕的却不一定就是鬼。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鬼,

为什么我们不在乎也无所谓。

从小就被教导要懂得做人,

为何长大后通通变成鬼。

我们的自私,

我们的虚伪,

自己从来也不会认为不对。

我们的狠心,

我们的恶毒,

我们从来没有半点理亏。

明明是阴险狡猾胡作非为,

还大拍胸膛一脸问心无愧。

人不为己就会天诛地灭,

有多少人在乎自己是人还是鬼。

——《有没有鬼》(《古镜怪谈》主题曲)

香港人比内地人更讲迷信,到处都供奉着神位,到处都在烧香拜佛打小人,这已成为香港市民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相信人死后会投胎转世,走上奈河桥,喝下孟婆汤之后就再也记不清前世的一切。而那些没投胎转世的,都成了飘荡在世间的鬼魂,于是香港电影的一个独特类型片种——鬼片便应运而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撞到正》到彭氏兄弟最新的作品《森冤》,鬼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谐趣化——写实化——心理化的历程,下面便一一叙述。

一、八十年代——更像功夫喜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香港影坛,正在经历着新浪潮运动的洗礼。但香港新浪潮的作者不像台湾新电影作者那样从一开始起便与商业美学背道而驰,而是在注重个人表达的同时,也积极地拥抱商业美学。徐克在《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危险》遭到票房失利后,迅速推出了动作喜剧《鬼马智多星》,而许鞍华也于恐怖悲剧《疯劫》之后,推出了鬼怪喜剧《撞到正》,影片虽然充斥着大量厉鬼,但无非就是打打闹闹,并不吓人。《撞到正》也掀起了香港八十年代的“鬼片”热潮,接下来洪金宝执导的“三部曲”——《鬼打鬼》、《人吓人》和《人吓鬼》则进一步融合了功夫喜剧和鬼怪题材,创造了一个新型片种——“灵幻功夫片”。其中《鬼打鬼》一片还荣登1980年的票房冠军宝座,看来香港人确实不愿接受太严肃的东西,嬉笑怒骂才是最爱。

当时鬼片中鬼的造型都很滑稽,通常戴着清朝官帽,穿着深色长袍,相貌极为丑陋,更加偏向于僵尸形象。洪金宝于1985年凭借《僵尸先生》一片再度掀起僵尸片热潮,同“灵幻功夫片”一脉相承,重搞笑打斗,轻恐怖惊悚,所以也有“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香港影评人吴昊先生语录。)一说。而影片里的“僵尸”文化,则是来源于道教的茅山宗,片里的正派角色大多是以“墨线、糯米、黄纸符、桃木剑”为法宝的“茅山道士”(《惊声尖叫——香港恐怖片发展流变》(2006年《香港电影双周刊》)。),他们的任务就是捉拿僵尸,匡扶正义。说起“茅山道士”,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被称作为“僵尸道长”的林正英,龙虎武师出身的他,还当过武术指导,有着良好的武术功底,又凭借其“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连画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独特形象,很快便在“僵尸片”中被定型为“茅山道士”的不二人选,也为“僵尸片”招揽了大量观众。可惜好景不长,“僵尸片”很快便由于情节雷同,粗制滥造等原因失去了观众的宠爱,1991年的《一眉道人》后,僵尸片便寿终正寝了。虽然1995年“亚视”拍摄了电视剧《僵尸道长》,林正英再次担当主演,且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演完《僵尸道长2》后,“林道长”便因长期酗酒引致肝癌最终英年早逝。接下来“亚视”的热播剧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的片头也出现了“谨以此剧献给一代僵尸道长林正英先生”的字样,但该剧集及其续集却对“林道长”的僵尸片进行了大肆颠覆,为死气沉沉的僵尸片注入了当下的许多时尚元素,如武侠、爱情和玄幻,另有俊男美女和生动台词,力争中西合璧,大谈爱与拯救,还把观音、白素贞、法海、女娲、将臣等古代神话人物加入进来,情节曲折生动,场面宏大气派,成为那两年“亚视”引以为豪的一个系列品牌。

除了上面提到的“灵幻功夫片”和“僵尸片”外,八十年代比较有名的鬼片便是黄百鸣的“开心鬼”系列了。所谓的“开心鬼”,只不过是附在麻绳上的年年落榜、最后只能悬梁自尽的穷酸秀才的鬼魂。这可能是银幕上最善良,最可爱的鬼了,他从不害人,还帮助校园女生改掉坏毛病,树立自信心,而自己最终也苦尽甘来,投胎转世。这个系列轻松诙谐,特别是《开心鬼放暑假》一片,完全就是校园青春喜剧的模式。而2002年的《九个女仔一个鬼》便是该系列的重拍版。

总的来说,除了《灵气逼人》等极少数鬼片外,八十年代香港银幕中的鬼的确没什么值得可怕的,特别是徐克的《倩女幽魂》和关锦鹏的《胭脂扣》,一动一静,居然塑造了香港银幕上最著名的两个女鬼形象——小倩和如花,一个美艳动人,一个楚楚可怜,和恐怖完全沾不上边。而《倩女幽魂》中对人鬼恋的塑造成功,又引发了一批跟风作品,如《鬼新娘》、《画中仙》、《追日》、《千年女妖》等,但无论是制作水准,还是票房成绩,都不能与《倩女幽魂》相提并论。

二、九十年代——开始真正吓人

九十年代初是香港电影最为辉煌的“黄金时代”,由于新武侠、赌片、无厘头喜剧等类型片种的盛行,鬼片已经被挤到了非常边缘的位置。但还是有人始终在坚持,比如说钱升伟,就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了《七月十四》、《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二月三十》、《七月十三之龙婆》、《四月四日》、《七月又十四之信不信由你》等“数字系列”的鬼片,往往以警察办案时发现离奇鬼怪事件为故事框架,然后渐渐道出鬼的来历,进而引发出一段对友情、亲情或者家庭的煽情怪谈。影片一改八十年代鬼片的轻松幽默,严肃地对某些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而且情节紧凑,注重对恐怖气氛的营造,往往通过精心设计的光线效果来突出鬼怪的恐怖。值得一提的是,《七月十三之龙婆》中龙婆的扮演者罗兰,竟凭借龙婆这一角色深入人心,此后经常扮演厉鬼婆婆或捉鬼婆婆,成为香港当仁不让的鬼片天后。

主流影人也并没有完全脱离鬼片的创作,1995年的《回魂夜》便是刘镇伟为周星驰量身定做的鬼片。影片充分发挥了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将一个简简单单的捉鬼故事变得热闹非凡,笑料不断,特别是最后长达半小时的捉鬼大戏,编排极为紧凑,也混杂了多种类型元素,充分展现了创作人员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港片“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的特点。虽然影片夸张火爆,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男女厉鬼都被设为生前虐待老人的恶公恶婆,而对精神病院中数位学术怪才(包括片中周星驰本人)掠影般的展示也影射了这个社会“埋没人才”的普遍现象。

每逢电影业萧条低迷之际,恐怖片便会大行其道。随着港人对九七临近的复杂心理和港片市场的日益不景气,鬼片又渐渐展露头角,再次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九十年代后期,南燕的“阴阳路”系列,钱永强的“夜半几点钟”系列和王晶监制的《怪谈协会》便以三段式的故事结构引起了观众对鬼片的再度关注。有的时候,三个故事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完全独立成章,且每个故事短小精悍,相当于以往许多口头鬼故事的银幕再现,其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从头到尾都弥漫着恐怖气氛,最后又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局,让观众真正感觉到心里发寒。其中“阴阳路”系列从1997年开拍至今,已经拍摄了十九部之多,但从第七部开始便放弃了三段式的结构,制作也越来越粗糙,越来越不负责,最后干脆用DV拍成电视剧的模样,实在是惨不忍睹。

1999年的《山村老尸》可谓这个阶段鬼片的集大成者,倒不是说影片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内涵(无非是冤鬼复仇的老套故事),而是说影片对恐怖桥段的设置很能抓住观众的接受心理,比如主人公经常猛一回头出现的煞白鬼形象,就足以吓你个措手不及,再比如“小——强——小——强——”的声音从遥远的天际缓缓飘来,会听得你毛骨悚然。所以本片是一部纯粹为了恐怖而恐怖的鬼片,它真正的恐怖之处在于它的配乐、色彩以及导演对气氛恰到好处的掌控,有的时候甚至让人感到绝望。就连影片的结尾都是一个颇具鬼意的画面,在野外寒冷的水潭中,女鬼的手缓缓伸出水面,妖袅的粤调响起,再次冲击你那脆弱的神经。

三、新世纪——继续求新求变

新世纪初的香港电影持续走低,不少类型片种都产量稀缺甚至濒临消亡,可鬼片却呈现出相反的走势,连许鞍华和陈可辛这样的大导演都分别推出了《幽灵人间》(《鬼味人间》也是许鞍华监制)和《三更之回家》。2002年更是被称为鬼片年,全年鬼片不断,既有《见鬼》、《异度空间》、《三更之回家》这样偏重心理表现的严肃鬼片,又有《Office有鬼》这样延续“阴阳路”三段式结构的喧闹鬼片,还有《我左眼见到鬼》、《九个女仔一个鬼》这样披着鬼片外衣,实则是浪漫爱情片和校园喜剧片的伪鬼片。一时间银幕上鬼影憧憧,热闹非凡。

“世间本无鬼,皆是心魔作怪。”罗志良的《异度空间》便深入到人的内心,探讨罪与罚的命题,表面上的病人是林嘉欣,实际上更为严重的病人却是身为心理医生的张国荣。影片中其实并没有出现以往鬼片中活生生的鬼形象,所谓的鬼只不过是两人内心中的病痛在物理空间中的投射而已。影片的最后,折腾了一夜的两人深情相拥于天台上,开放的空间让他们一扫内心的阴霾,驱散了盘踞在内心多年的心魔。而同为年轻导演的郑保瑞,却不愿给出这么光明的结局,在他的《恐怖热线之热血青年》中,传统鬼片“人胜鬼”的结局被“鬼胜人”所代替,三位好心捐血救人的青年,竟招致被救之人女友鬼魂的忌恨,将他

们一一杀死,给出了一个无比绝望的结局,全片始终笼罩在阴森恐怖的气氛中,可谓香港电影史上最为灰暗的鬼片。郑保瑞在影片中充分体现了自己“鬼片作者”的特质。可惜他后来逐渐丧失了锐气,2003年为英皇拍摄的《古宅心慌慌》虽有青春偶像Twins加盟,也多了不少插科打诨的喜剧桥段,最后更是传统的大团圆结局,但喜剧气氛冲淡了恐怖气氛,使得整个古宅阴谋的设置有些自圆其说的味道,艺术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来自泰国的彭氏兄弟凭借《见鬼》一片迅速蹿红,接下来又陆续推出了《见鬼2》和《见鬼10法》,从而形成了一个“见鬼”系列。他们虽然另辟蹊径,打破原有香港鬼片的公式,在演员选择、情节构造和场景设置上都采用了跨地域、跨文化的方式,但其中仍不乏香港本土俗套的鬼故事元素,比如《见鬼》中索要成绩表的男孩鬼魂和舔叉烧的长舌鬼,还有《见鬼2》中的一条辫子女鬼,以及《见鬼10法》中人间和鬼界的阴阳通道(《倩女幽魂》和《追日》中便已出现过),为的就是讨好香港观众,在香港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2006年他们更是凭借《鬼域》一片打造出鬼片的新篇章,影片采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创造出一个瑰丽奇异的鬼域空间,颇具好莱坞大片的气势,在港上映之后不仅口碑不错,票房也很快突破千万,成为当年十大卖座片之一。

可惜的是,2007年他们的新片《森冤》在追奇求新的道路上走得太过,结尾处居然出现了外星人的飞船,而将森林里此前出现的一切超自然现象归为外太空来客所为,如此荒诞的结局,显然将观众忽悠了一把。看来香港鬼片要想继续发展,还是要在传统和创新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一味地求新求变,最后得出的结果只会是四不像。

四、鬼肖“百”态

1.冤鬼怨鬼

同类推荐
  •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
  • 京剧·灯谜·典故

    京剧·灯谜·典故

    本书汇集的灯谜,皆以京剧剧目名称,或著名京剧艺术家,或耳熟能详的经典唱词为谜底。并介绍与谜底相关的典故和知识。
  •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绘画、剪纸为主,集书法、楹联、诗词和手工编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本书介绍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上灯习俗、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与价值等内容。
  •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本书介绍了影视艺术与技术发展及其规律,系统阐述了影视创作理论,并对国内外优秀影视作品加以鉴别,赏析。
  •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妖怪文化并不是恐怖的文化,也不是猎奇的文化。之所以说妖怪文化到现在仍然有价值,决不是因为被它的光怪陆离照花了眼,而是透过荒诞的表面,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它包含在其中的严肃内核,撇去虚幻的浮沫,我们能够明白地看到它其中蕴涵的真切道理。 日本的女妖敢爱敢恨,正是这强烈的情感使得女妖们血肉丰满,性情激烈,呼之欲出。因为“恨”,她们能不惜一切代价去报仇,去反抗。这些痴人,因为无法化解心中的纠结,又无法将生命瓦全于人世,终于在另一个世界中找到了一席之地,或痛快淋漓、或无可奈何地游荡于苍茫天地之间。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热门推荐
  • 风动八荒

    风动八荒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於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以夜为始,死亦无终!
  • 千载悠悠之彼岸花

    千载悠悠之彼岸花

    她就如同地狱中走出的雪白彼岸花,虽然着一身白衣却戾气不减。虽浅笑盈盈却眼神如利剑般骇人。虽姿态优雅却一举一动都使人颤栗不止。虽蒙面白纱却依稀可见纱布背后的倾世容颜。
  • 龙血斗神

    龙血斗神

    少年路,多坎坷。逆天劫,浴龙血。战天斗地,气吞八荒,枪指漫天神魔:“谁人一站!”
  • 星火炙焰

    星火炙焰

    身世离奇的少年,怀揣着一个约定走向强者之路。神奇诡异的能力,各种难以置信的奇遇,友情、爱情、仇恨、阴谋,一路注定危机四伏·······
  • 喂!远离那个病娇

    喂!远离那个病娇

    “后悔吗?”当闫颜再次见到林烁的时候,听见了他口中的这句话。当初恋人的样子从渐渐忘记到慢慢的和眼前人的样子重合,闫颜的手放在他的脸上:“后悔吗?”曾经,闫颜认为,林烁只是一个在她无聊时打发时间的玩具,相处后才知道,这人不仅可以当玩具,还可以当一把害人的刀。直到,被她甩了很久之后,这个男人如同涛涛大海一般汹涌而来,逼得她不得不就范!“我曾经幻想只要你开心无论怎样都行,可事实残忍的告诉我我错了!闫颜,颜颜,这次无论你怎样,我都不会放过你了,你逃,我追。你退,我进,你要走,我就折断你的羽翼,让你生生世世都在我的身边。”她何曾想过,在这个疯狂的少年的眼中,包裹的依然是如那年一般深入骨髓的深情。
  • 公主复仇1

    公主复仇1

    她冷血,他冷漠。当他们相遇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她的复仇之路会不会为他而放弃呢?
  • 逗比妈咪:爹地,要追你

    逗比妈咪:爹地,要追你

    六年前,她误打误撞爬上了他的床,六年后,她带着两个萌宝[一个蓝孩纸,一个女孩纸]来到了他身边。她躲着他,他缠着她,还很不客气的拐跑孩砸,收买丈母娘......最后,她忍无可忍了,她吼道:“苏景阳!我到底有什么好的,我改还不行吗”他却说“亲爱的,你哪里都好,不用改”
  • 创世猎神者

    创世猎神者

    一千年后,星辰巨变,地球上的食物链重新排列,而人类这个物种已不站在链环的顶端,一场新的物种争霸赛拉开帷幕!残酷的竞争法则,凶悍的异兽,未知的神秘之境惊现于世,然而,这都不是人类真正的敌人!.........时光荏苒,一个石破惊天的大秘密与一个猎神者的命运离奇地交织在一起,他是帮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还是背叛整个人类物种的千古罪人?只有宇宙的规则方能审判,有待揭晓........
  • 佛魔双修

    佛魔双修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佛尘。他本是一个六根清净,与世无争的和尚,却因为地域的入侵,而被迫离开生他养他二十多年的寺院,踏上一条拯救天下苍生的修佛之路。修佛之路,漫长而遥远,在修佛之路上,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第一个女子,水灵儿。水灵儿是一个纯阴之体,因为他的存在,了空的实力得到了突飞猛进。之后了空更是收了惠能惠新两个和尚。正在这时候,一场预谋正在悄悄的进行着,他的知己灵儿被抓,为了救回灵儿,了空走上了一条类似于唐僧西天取经的修佛之路。
  • 碎残阳

    碎残阳

    家破人亡、爱恨情仇、夫妻破裂、兄弟反目……这是部农村版、虐心的“欢乐颂”,作为农村生活的切口,从这个切口看过去的是活灵活现的中国农村图景——这是一部农村独守老人的现实写照,这是一曲深情悠扬的挽歌,这是一部农村生活的万花筒,它渗透出浓浓的乡愁,它更烛照现实,映衬历史,直达读者内心。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