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300000071

第71章 岁月流过,我们依然记得(2)

重建规划那两次变动,一次是1982年,一次是1984年。1981年11月底,中央电示河北:唐山重建实行收缩的方针。其基本精神:压缩城市规模,控制城市人口,减少占地面积,加快住宅建设。鉴于此,确定规划调整的原则:控制老市区,缩小新区,利用路南区。1982年,规划调整之后,城市人口76万,占地73.22平方公里。住宅建设, 1平方米也没有减少。唐山重建,基本是按这次调整后的规划进行的。而对规划充实完善,则源于“第三产业”的风起云涌——那已经是1984年所进行的动作了。四

历来,中国人对逢“五”、逢“十”格外看重。1991年系唐山地震15周年,中共唐山市委机关报——《唐山劳动日报》适时开辟纪念专栏。我写了《新唐山城市建设之最》,记述唐山重建的“先河”工程。其中写道:“震后我市最早建设的住宅小区是河北1号小区,于1978年下半年动工兴建。”

在开工之前,那里是李各庄一片碧绿的菜地。听说马上搞建设,农民们用颤抖的手起了菜,腾出了重建家园的场地。这,便是唐山重建“先外围、后中心”的第一站;这,便是创造世界奇迹的开始啊!当时,整个市区被废墟所覆盖,市区建设无从下手,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先从外围建一些,再把市区的“面”倒出来,才能在失去家园的地方重建家园。

新唐山“坐标”的确立,是曾经有过一番“斗争”的。唐山,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百万人口、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拥有千万平方米建筑的城市,瞬间化为一座废墟,变成了几乎没有一笔一划的“白纸”。那么,新唐山的“坐标”如何确定呢?当时,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其一,异地建设。就是放弃原有的城市,放弃唐山。其二,原地建设。就是立足唐山,以唐山市区为基础进行建设。两者各陈其理,两种设想各有利弊。

前者的考虑,的确不无道理:市区地下那条毒蛇般的断裂带,不知何时还会引发大地震。倘若原地重建,清墟和搬迁也费工费时费钱呀。倘若把那些企业、事业单位分散到各县,不是可以武装和发展各县的经济吗?后者的理由,自然也相当充分: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原地重建利于保持其历史特色。原地重建尚可减少征地、迁移的巨额投资,节约土地。还有一点呢,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原有城市基础设施。

新唐山“坐标”确立之后,应把什么作为施工的重点呢?施工的第一步应从哪里走呢?1978年上半年,在重建准备的开始阶段,问题很自然地提了出来。曾有一种想法,首先搞两条街道——新华道和建设路的建设,尽快在两条主要街道两旁,矗立起一些大型公建项目。这样,可以尽快让世人看到重建的壮观场面。当时,这两条路两旁有4675间简易房,住着2300多户居民,短时间无法完成搬迁。况且,投入大量设计、施工力量搞公建,居民住宅怎么能大面积开工呢?

还是让我们把思绪牵到河北1号小区吧。当我把唐山重建研究作为一种责任时,我如痴如醉地翻阅各种资料,因而深感这“第一小区”功勋巨大。在一个金灿灿的星期天,我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小区,悉心感受它的深刻内涵。河北1号小区——河北里,确切的建设时间为1978年9月10日。它坐落在市区的北部,就是现在属于路北区的地方。资料告诉我,小区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88栋“内浇外挂”结构楼房。施工者:唐山地区建筑工程公司。

唐山重建,其规模之宏大,实在令人浩叹。作为重建的第一个“小区化”成果,河北1号小区不仅在“搬迁倒面”中影响重大,而且为大规模重建积累了丰富经验。唐山地震10周年时,100多个小区出现在昔日的“墟海”之上。建设一个20多万平方米的小区,在唐山的历史上不曾有过。而在当时,就是在我们整个神州大地上寻找,也很难找到这样的小区的踪影。无疑,小区的示范作用也是其功勋之一。这里是唐山重建的起点,成为向一个伟大目标进军的第一站。五

唐山,这座被地震毁灭的城市,它的重建、它的复苏、它的蓬勃,与那些“正常生长”起来的城市,确实有着太多太明显不同的地方:必须把百年城市建筑的废墟,以及拆除简易城市所产生的废墟,进行清理腾出场地才能施工。清墟的工作量之大,居民搬迁的任务之艰巨,实属罕见。于是,便出现了清、拆、建并行的那种局面。我以为,唐山重建,似应分为三个大的阶段:1978年初至1979年7月,搞试点锳路子;1979年下半年至1984年底,大规模建设;1985年之后,完成扫尾工程。

“以人为本”的光辉理念,在唐山重建这一伟大实践中,已经体现了出来,而且充分,而且鲜明。重建活动,自始至终视住宅建设为“头等大事”。我查阅过相关资料,1979年至1985年,每年住宅竣工的面积,均占当年全部竣工面积的60%以上。而1980年与1985年,则分别占了72.53%和70.85%。安居,才能乐业。鉴于此,对住宅建设一“优”再“优”:资金,优先安排;运输,优先保证;物资,优先供应。凡不影响配套的公用建筑,一律给建房子的事情让路。

在龙华小区,诞生了一个“五虎闹龙华”的故事。虎,喻指参战的建设者:邯郸市二建公司,唐山市一建公司,中建二局三、四公司,张家口市一建公司。五虎争雄,那是一种真诚的沸腾,那是一种高昂的奋进。龙华小区工地,一个个动人的画面,在历史的天空闪耀。该小区实现“四个当年”: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配套、当年入住。唐山重建速度最快的,就是这个龙华小区。巧的是,我家曾在小区的附近居住。有时,我竟仿佛听到“五虎”竞赛响亮的吼声。

我写这篇东西时,不禁想起“邯二”的名字。“邯二”,邯郸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之简称。“邯二”有如一面鲜红的旗帜,在宏阔的重建战场上迎风招展。他们自重建伊始至1986年,完成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竣工交付的668个项目中,一大批优良工程令人赞叹。1979年8月,“邯二”在机场路甲区建设的第一栋楼——19号楼,被评为“全优工号”样板楼。这栋4层5个单元的住宅楼,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为做好最后一道工序的工作,油工班每人一把刷子一支笔,刷子走大面,用笔再找细……

把住宅建设视为“头等大事”,并非忽视配套工程的建设。倘若配套跟不上去,仍会影响居民入住。现代城市的地下,恰似一张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网。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埋一次地下管线,就得刨一次路面,人们戏称之为“拉锁马路”。怎样实现“先地下、后地上”呢?1981年春,在市中心区新华西道,市政、供电、邮电、煤气、热力,加之发电厂等单位,穿插作业,仅仅一次破土,8种28条地下管线,便安然嵌入地下。类似这样的联合施工,绝非一次,事例确实很多。

干好“头等大事”,多亏了各路援建的弟兄。规划、设计、施工,……重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洒下了他们艰辛的汗水;重建工地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拼搏的脚印。重建规划,那是一次建设思想的大交流;重建设计,那是一次建筑风格的大融合;重建施工,那是一次空前规模的大会战。援建的设计单位,提供了约2/3的住宅设计图纸。援建的施工单位,先后达60多支劲旅,11万人之众。他们提供的住宅“作品”,占竣工住宅总面积的60%还强呢。六

经过唐山大地震的人中,有一部分被称作“不幸的幸运者”:即虽未震亡却造成截瘫。唐山灾区,这样的截瘫患者3817人,其中市区1814人,各县2003人。正是他们,绝大多数要在手摇车上生活了。

震后仅几个月时间,市区和大部分县建起截瘫疗养所。1979年,建成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截瘫疗养院。从建筑的角度看,这里的每一间病房都朝阳,全院都是平房且没有一级台阶。病员们借助于手摇车,可在院内自由自在地活动。重建基本完成之后,在新唐山振兴的凯歌声中,建成全省第一个残疾人教育中心,且达到国际无障碍设计水平;建成万余平方米的康复医疗中心,且位居全省最高水平……在唐山市区,在那些绿树掩映的地方,很容易找见为地震残疾人提供的建筑。

1991年,唐山市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村庄”——弥漫着浓郁人情味道的唐山康复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康复村。康复村坐落在市人民医院后面,是专门为找到爱情归宿的地震截瘫人建造的。这里有一个5000平方米的院子,院子里整齐地排列着8栋平房,供25对地震截瘫人夫妇居住。房间既没有台阶,也没有门槛。每户都隔成3个小间,临床的墙裙可随意拉开,截瘫人能从床上直接进入浴室、厨房和储藏室。在这样的居住环境里,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并从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找回自信。

那一辆辆缓缓行进的手摇车,乃是大地震之后唐山街头一道特殊的风景。在唐山生活的日子,每当我望着这些手摇车的背影,心里总会涌起一种难言的情感。我真的不知道,那情感是怜悯还是同情?是对大自然的恐惧还是诅咒呢?总之,这种情感确实是很复杂的。地震截瘫人——这些“不幸的幸运者”,这些与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他们虽然行动不便,但他们更需要灿烂的阳光,更需要融入火热的生活当中。而他们的出行,也更需要某种特殊的关爱。

同类推荐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 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本书围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展开论述,内容包括班主任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从怎么办到怎么做、做学生心灵的捕手、班主任要会开展人格教育。
热门推荐
  • 与你度过的四季

    与你度过的四季

    春夏秋冬,都有我们的声音,这些声音有着我们满满的回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璎珞学院:小姐少爷跟我走

    璎珞学院:小姐少爷跟我走

    她冷酷无情是众人眼中的雪山公主,她温柔冷静是众人眼中的淡定公主,她调皮捣蛋是众人眼中的甜美公主。当她们遇见与她们性格相同的三位王子时,又会变成怎样呢?是否会经得起各种波折。即使逃走之后王子们又会如何的去寻找她们呢?『墨淅这一次是第一次写文文,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
  • 狐疑诡思

    狐疑诡思

    傲娇、冷酷?宠溺、守护?那都是别人家的狐仙!我累死累活拎着两大袋米面油零食,进门迎接我的却是一名吊儿郎当看了让人长针眼的果体长发裸男?这还是我出门前那只人畜无害、声称要替我荡尽天下妖魔鬼怪的萌萌小狐犬吗?这分明是个骗子,都是骗子!我自幼众亲疏离、身边灵异不断、背负扫把星之名难道还不够惨吗?这都是要把我逼上绝路呀……不行,我要与这些妖魔鬼怪坚决战斗到底!
  • 战神之庭院

    战神之庭院

    没玩过上古世纪,不知怎么写。PS:没人看,不更了
  • 女N号与男配角

    女N号与男配角

    女N号与男配角他是言情故事中痴情深爱女主角的男配角,她是没有故事光环的穿越女N号。她爱他,明知道他心有所属还是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默默陪伴着他,甘愿唤他师父。他渐渐也对她动情,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她长大,不敢言语。小徒弟一定要听为师说,以后找相公一定要找像玩为师一样疼你爱你的哦。既然要找像师傅一样的还不如就嫁给师傅喽。不许胡说。。。师傅,为什么李小二腿摔坏了之后看见我跟看见鬼一样。师傅,为什么王小四一看见我就说什么配不上我的鬼话。师傅,为什么赵小八。。。他不敢靠近她,却也不愿放手。她用尽手段,明争暗斗小计谋,只为了他一席真心。若不相见,怎会相恋,若不相恋,怎会相欠,若不相欠,怎会相守。
  • 随风也随你

    随风也随你

    风来了,人不自由。人走了,风不自由。以为成长是每个人的一场奔走相告,尽情地随着风走,随着它们有着故事。可是,如此这般,我为何还想让风吹散了它们,突然又怕起会失去了它们?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王俊凯之花季花语

    王俊凯之花季花语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tfboys队长王俊凯的故事,写的不好请小螃蟹们多多包涵,也希大家多多关照,谢谢
  • 重返20岁之我们的明天

    重返20岁之我们的明天

    说的是一个叫鹿水的明星莫名的变回20岁的样子发生的种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