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300000068

第68章 陌客(2)

没想到,我这几句话像一片镇定剂,立时使这唐山人不出声了。他怔了一会儿,忽然发现夹在指间的早已熄灭的烟蒂,便扔了,重新点上一支烟抽起来。他神情渐渐复归平静,一时颤动不已的目光渐渐又凝滞成原先那镇定自若的样子。好似风暴歇止后的树木,依旧是肃立不动的。

那东北小伙子也就不敢再发问了。

我这才发觉,自己一双脚仍旧浸在水盆里,热水早变凉了。再一看表,禁不住说:

“哟,快11点钟了,咱们睡吧!”

我去盥漱室倒掉盆里的水,用热手巾擦擦脚,又漱洗一番。回屋时,唐山人依旧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抽着烟,那东北小伙子却已睡着了。

我脱衣上床,钻进被窝,便对唐山人说:

“老兄,睡吧,天不早了!”

“我再坐一会儿。你先睡吧!我给你闭灯。”他说着,伸手拉了灯绳。

灯灭了。一片漆黑,但在我对面四五尺远的地方,有个殷殷的红点儿,一亮一暗,一暗一亮,这是那唐山人在抽烟。我大概由于半个月来没睡好觉,今夜又没有那吓人的呼噜来威胁,神经放松,很快就进入梦幻。

半夜里,我似乎醒来一次,但并不完全清醒。只觉得面前那亮晶晶的红烟头,依旧静静地一明一暗。在睡意蒙胧中,我迷迷糊糊地想,怎么这唐山人还在抽烟?是不是睡前那东北小伙子的问话,勾起他的心事,一时睡不着了?但我来不及去想,困倦好像个巨大的迷魂罩儿,重新把我笼罩起来。

第二天醒来时,天已大亮。屋里好静,空气里有股烟味儿。我坐起身,却见那东北小伙子早已起身去了,大概又去逛商店吧!再看左旁的床上,也是空空无人。被子叠得好好的,床单抻得平平整整,那包儿、外衣、杯子,都没有了。原来唐山人也已经离去了。

我一低头,一个景象如同画面一样跳入我的眼帘;在这唐山人睡过的床前,靠近床头的地上,竟有二三十个捏瘪了的烟头,一大片洒落的烟灰和废火柴棍儿。我心中不觉一惊,啊!他整整一夜没有睡觉呢!跟着我好像一切都明白了……

再看看这些烟头,我立即想起昨晚这位不知姓名的唐山人的每一句话。我心里立即泛起一阵深深的懊悔!我当时为什么不去阻止东北小伙子那些好奇的问话?为什么我也在一旁眼瞧着那小伙子揭开这唐山人好不容易才封闭起来的隐痛?不负责任地去触动别人心中的隐痛,是多么不道德的啊!懊悔过后,留下的是内疚。烟头是最常见的东西了,却从来没有像这些烟头,如此沉重又长久地留在我心中。至今我几乎一闭眼,就能清晰地记起那些烟头,和那位陌生的唐山人……这是多么糟糕又无法挽回的一件事呀!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筑专家李瑞环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副市长到天津上任。听说他带来了中央调拨的亿元震后重建城市专款,然而他面临的是全城满目疮痍的空楼和蜂窝蚁巢一般茬满地面的“临建”。

日月如梭,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30年了,关于地震细节的记忆至今刻骨铭心。不仅因为我们生活在大地震重灾区的天津,更是由于在我们人生里程中有一个最不希望出现的巧合——7月28日是我们结婚纪念日。

1976年炎夏,我们为了庆祝结婚8周年,本打算在28日晚上带六岁半的女儿和五岁的儿子去观看演出的。不料凌晨三点多钟,大自然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悲剧。在那之前不知道地震的可怕

邢台地震,海城地震,天津都有震感。人们虽也大喊大叫,但惊奇多于惊慌,因为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27日夜里出奇的闷热。我们一家四口住在位于重庆道一座新楼底层一间小房子里,那年头人们都很穷,没有电扇,更谈不上冷气机,我们在大汗淋漓中给孩子摇动着蒲扇,直到深夜两点才入睡。

凌晨3点40许,只觉得一阵猛烈的摇晃,伴随着一阵低沉的轰鸣声(后来才知道这叫地声),窗子里闪现了一阵白昼般的强光照得屋里通明,瞬间强光消失,摸黑去开灯发现已经断电。轰鸣声逐渐退去,楼房剧烈地摇动着,竟然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吱嘎声。仿佛有一把大锯从天而降,要把这座四层水泥砖混结构的房子锯断。楼上传来了东西落地的叮咣声,大人孩子惊恐地尖叫声。

慌乱中我们抱着孩子摸出屋门,却被过厅里倒下的自行车挡住了去路。那套有四间住室的大单元住着三户人家,每天晚上过厅里都摆放着许多自行车,这会儿一排自行车全都朝着我们家门口倒下了。我们只好放下孩子,把一辆一辆车扶起来,然后跑出单元门。

事后想起来一阵阵后怕,若是知道大地震的破坏力,还去顾什么自行车呢!早一秒钟从车堆上爬过去,就能争取一线生机啊!那时候人们对于防震与减灾还一无所知啊!

当时我们基于无知的勇敢还做出了雷锋式的见义勇为行动,楼里一位老太太是赤身裸体跑出来的,年轻人立即脱下自己的衣服给老人穿上。见她哆哆嗦嗦站立不住的样子,航鹰还跑回楼内搬出一个凳子搀她坐下。

无知无畏,当时虽也惊慌但未失措。真正的恐怖是在天亮时看清楚发生的一切的时候。

那天黎明前格外黑暗,可能是大地震的天象,也可能出于我们从未经历过全市断电的体验。摸着黑我们和全楼的邻居们跑到了马路对面的边道上,对面是一片平房安全一些。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开始关注起周围的情况,这才发现我们这座新楼竟然向前倾斜了,压得边道出现明显的塌陷。附近的一些临街老楼的“前脸儿墙”不见了,一层层大大小小的房间里的家具陈设一览无余。航鹰自幼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做舞台美术工作,熟知话剧理论“第四堵墙”之说。孰料一夜之间满街的房子都像话剧舞台似的没有第四堵墙了,只是一座座“舞台”上没有“演员”——人们都逃生去了,留下一间间凌乱的空巢。更为可怕的是,我们原本以为安全的平房区,可能因为那些平房太简陋了罢,大震时门窗所在的前墙瞬间倒塌了,胡同里已经有尸体被抬了出来,蒙着被单停放在边道上。

死亡就在身边,而且听说多是年轻的生命,年轻人跑得快,被倒塌的前墙砸个正着。奇怪的是听不见哭声,平房组成的胡同里一片寂静,死者的亲人们似乎还无法相信、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灾难。

我患有多年的风湿性心脏病,目击死亡,一切镇静与勇敢全都丧失殆尽,浑身颤抖,心律不齐,陷入了无法克服的“后恐惧”中。在灾难面前人性的高尚

我们居住的那座四层楼里大约有20户人家,平日邻里关系很冷漠,碰面时肯露个笑容就算客气的了。

危难当前,全楼的人表现出空前的团结精神,原来有矛盾甚至不说话的邻居主动打起了招呼,互相关心,尽释前嫌。天还没有亮时,就有男人自动聚集起来一一清点各家人数,借助手电筒的光亮查问全楼的人是不是都跑出来了。

全楼的人被确认安然无恙之后,天也大亮了。短时间内不可能回楼里住了,总不能就这样半裸着坐在边道上,胆大一些的人开始尝试着进楼里搬出一些生活必需品:衣服、凉席、被子、粮食、油盐酱醋、锅碗、煤气罐等。那一天在路边的第一顿饭实现了共产主义理想,可以说是百家人吃百家饭,谁也说不清粮食是谁家的,菜是谁家的,锅是谁家的,反正都是大家的。干活儿时能者多劳,吃饭时各取所需。

那种高尚无私的气氛好景不长,人们很快地就飞鸟各投林了。我们当天下午就带着孩子投奔奶奶家去了。

过了些日子航鹰回去拿生活必需品时,路边“临建棚”虽在,大锅饭已不见踪影,就听到一些谁奸谁厚道谁吃亏谁占便宜的闲言碎语。

为什么只有到了大灾大难时刻人性高尚的层面才会普遍闪光呢?

震后早上,余震还未停止,刘晋秋第一个赶到厂里,而震后第一时间到厂里的都是这些复员军人,大家按科室和班组分工,挨家挨户走访。万幸的是,虽然有的职工家房子倒了,人受了伤,没有“减员”的……事后,这些灾难临头先顾群众的复员军人被职工们所称道。

大地震后,号称世界第一大自行车城的天津卫涌现了一片奇观——数以百万辆计的自行车倾城出动。天津市区及其郊县人口近千万,先是以青壮年男人为主力部队,挨门挨户探亲访友问平安,紧接着姑娘媳妇也出动了,然后凡是有车可骑的人,骑得动自行车的老人们也奔上了大街,别说是直系亲属,就是平时走淡了的亲戚,疏于来往的朋友,这会儿都想起来了,都得去看看呀!伤着人了没有?有嘛困难没有?楼上不敢住住我们家去我们家住平房……

那年头没电话,自行车轮子就是电话线!没手机,至爱亲朋双手紧握才是真情!没有电脑、电子信箱,人到了、礼儿到了、见面了、放心了、脸儿笑了、热泪流了、你来看我了、我一定得看你去……嘛叫至亲骨肉呀,嘛叫莫逆之交呀,嘛叫感情呀,嘛叫惦记呀,嘛叫哥们义气姐们情分呀,赶到大事儿上才看得出来呀……

同类推荐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书内容分为外国文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外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研究、翻译研究、外国语言研究五部分。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魔鬼相机

    魔鬼相机

    一个顶级摄影师穿越到西汉,无意间发现自己唯一的财物--相机,竟然可以将被拍物体变成石像,他又会运用这一特效,闯出怎样的风波?
  • 作死的宫斗

    作死的宫斗

    我叫孙锦婉,是一名小说读者,在一片海里,我为了救人,溺水穿越到了古代。醒来后知道了现在的名字——慕容嫣可是,后来我竟发现了我现代中喜欢的人。可天意弄人,我父亲,也就是一品大将军。他准备让我进宫选秀,我最后的命运,到底何去何从?又得谁人心?
  • 异类战神传奇

    异类战神传奇

    有兄弟、有美女、有江湖、还有群雄大战……………………有各种各样牛逼操蛋的故事,还有去到远古秘境的奇遇,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完美逆袭,这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废物软男成为战神的故事。
  • 影响人一生的100个管理寓言

    影响人一生的100个管理寓言

    《影响人一生的100个管理寓言》精选100个关于管理的寓言故事,内容涵盖了管理科学和实践的诸多领域。通过它们,读者可以轻松学习管理理论、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并营造一个愉快的阅读氛围。
  • 拐个男神回家暖被窝

    拐个男神回家暖被窝

    沈曼溪看着桌子上去火的菊花茶,真有种“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心情来,这愁,虽不是情愁,却比起情愁带给她的心酸,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场不得不开始的采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旅途中将会遇见些什么,故事——就此展开……“你能和我在一起,你能嫁给我么?”“只要你愿意,我义无反顾。”
  • 霸道校草:小丫头好甜

    霸道校草:小丫头好甜

    A市机场,许多人都在登机、接人。而她懒懒刚从私人飞机下来,就有一个身高1.69左右的女孩朝她挥手“懒懒,这呢““溪言“懒懒看见溪言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给它拥抱。
  • 这一次,不在放手

    这一次,不在放手

    对他,我只是一昧伤害,厌烦,无视,而他,只是默默地留在我的身边,对他,我就是唯一,是他的天是他的一切。失去他后,才明白有他的日子是多么让人怀念,令人向往。命运,让我再一次拥有他,这一次,不在放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绝宠娇妻:霸道杨洋缠上身

    绝宠娇妻:霸道杨洋缠上身

    一年之前,她与他只是萍水相逢,她只是他万千粉丝中最平凡的一位。那一晚,她被继母连同姐姐一起设计灌醉,却不想却送错了房间,她醒来看见的就是她心目中的偶像兼男神,可男神却冷冷的看着她,眼中充满不屑:“像你这样自愿送上床的人,我从来都不屑一顾!”话罢,转身离开。一年之后,她与他再次遇见,他对她从原来最开始的不屑到喜欢,从喜欢慢慢变成爱!从今以后,他欺她,宠她,爱她……帮她消灭她身边一朵一朵烂桃花。“从今以后,你只属于我一人!”【爱杨洋的同学们,欢迎入坑哦!】
  • 诡灵追踪

    诡灵追踪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朱恒淮,职业是一位考古工作者。在大家的印象当中,所谓的考古,就是跑到深山老林里面挖挖坟墓,翻翻死人骨头,末了顺便发表一通胡说,赚个人气,骗点薪水。说实话,我的职业确实如大家想象得那么无聊,成天就与泥土、死人和故纸堆打交道,枯燥无味。然而在我三十多年的考古发掘生涯中,经历过一系列诡异之极的事情,这些事情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假如一一公布出来,恐怕整个中国的历史都不得不重新修订过。或许你们觉得我在吹牛,其实不然,历史并不是你们所看到得那么清晰。话说元明清三代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三个朝代,历史记载也比较翔实,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