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300000054

第54章 1976,云南逸事

我们下榻在军分区招待所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因为是军区直属部队下来的,边防部队的同志对我们十分热情,一来就告诉我们,这个帐篷是刚刚离开的中央慰问团住过的,应该算是这里最好的居住条件了。

云南地震发生之后,中共中央发来了慰问电,并派来由当时的副总理吴桂贤率领的中央慰问团。由于当时余震不断,其中5级以上的余震就有18次,所以部队都住在露天,能够有宽敞的大帐篷,实在是上宾待遇了。当晚,我、驾驶员和部队长同居一帐,因为旅途劳累,一夜未醒。早上起来,驾驶员说起昨晚有两次余震,我和部队长都未察觉。印象深的倒是那顿早餐的大米粥,那米粒不但晶莹细长,居然是有些绿盈盈的!一问知是著名的“遮放大米”,刚刚招待中央慰问团,我们也跟着享用了。

据文献记载,龙陵地震造成84人死亡,1742人受伤,各类损失2亿元。但是由于我们主要是在边防团区所在的附近村寨走访,这里的建筑以干栏式竹楼为主,所以人员和建筑都没有因为地震有太大的损失。

6月中下旬,我们“巡视”到澜沧军分区所在的云南孟连县,这里与缅甸接壤,对面就是当年缅共武装的“东北军区”机关所在地。那一年,对面正闹“鼠灾”,公路上时或能见到面色藜黑衣衫褴褛的缅甸灾民,言谈里,佤族老乡对“鼠灾”几乎谈虎色变,似乎那家伙闹起灾害来,比起战火来也毫不逊色。只是我没有亲见“鼠灾”的现场,只有记忆里的这些印象,知道有此一“灾”。

那年7月28日的唐山地震我们是从广播里听说的。开始,因为没有任何关于震级、灾情的公开报道,再加上刚刚经过云南地震和头一年报道过的辽宁海城地震,我们对地震的信息有些麻木,完全没有感受到那场地震的震撼。1976年8月,在云南小山沟里的部队,我们刚刚结业了一批学员,准备着下一批的训练任务。在训练部队,也有一个小小的暑假一样的放松时期,正是我们这帮“北京兵”们可以抽空玩一玩的时候。

渐渐地,唐山的“震波”传过来了:先是家里传来北京气氛紧张,全城在搭地震棚的消息;紧跟着,我们身边的一个天津籍战士家里出事了:那个天津兵姓曹,我们都叫他小曹。原来是军区体工队招来专业打排球的兵,我们经常开玩笑地管他们叫“球兵”。我们的部队长是个狂热的篮球爱好者,一手操办了我们部队篮球队的成立,而且主力就是我们几个北京兵。那年正赶上军区体工大队的排球队整编,把刚入伍不久的小曹他们几个小伙子“整”下来了,部队长毫不犹豫地把他们纳入囊中。有了这样几个人高马大的生力军,我们部队的篮球队也不断地捷报频传战果辉煌。这里面就有小曹的一份功劳:他本来是打排球二传的,所以思路敏捷,身手灵活;改打篮球以后依然触类旁通,再加上他是左手,正好补在我们原来较弱的左前锋位置,没多久就成了我们球队出场阵容中的绝对主力。

这一天,我们又要和驻地附近的阳宗海电厂进行友谊比赛。电厂球队历来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不过两家关系很好,因此没有别人比赛的时候也经常和他们练兵。那天正要出发的时候,通讯员小赵举着一封电报跑过来交给小曹,小曹接过来立即脸色大变。这些天大家已经知道了唐山地震的消息,也知道天津受到波及。可是小曹家里一直没有给他来信。说起这些来,小曹一直惴惴不安,大家还在不时宽慰他。这封电报里只说是“家里出事了”,要小曹马上回家。

比赛之前,大家都知道小曹家里出事了的消息。顿时有些乱,有的说,你马上收拾收拾,先准备一下;有的说,干脆这场球也不打了;小曹则急得脸色煞白。说话的时候已经到了球场,这时球场边已经聚集了许多来看球的观众,情急之中还是我拿的主意:先把球打完再说。 那场球是我吹的裁判。要说小曹也真是一个好兵,我看见他依然打得格外认真卖力,场上的人也多少有些下意识地多给他喂球,使他那个“131”阵型中的底线“1”打出不少漂亮的配合,结果自然是我们赢了。

那场比赛部队长并不在场,比赛完以后大家都围在小曹身边,这个帮着擦脸,那个帮着拿衣服,然后大家一起跑到部队长那里,请求领导让小曹回家。但这时候部队已经得到指示,要严格控制这时候到灾区探家的名额。几经争取,最后是部队长亲自批准,小曹才回天津去了几天。很快的,我们才知道,在这次地震中,天津也遭受重大损失,小曹家里的两个姐姐都在地震中遇难。小曹是家里惟一的儿子,遭此大难,为了不愿影响儿子的情绪,曹妈妈在电报里竟没有明言,致使他的请假多费了不少周折。

第二年,部队照顾小曹家中的特殊情况,批准他复员。记得临别前,为了这番患难中的战友之情,小曹抱着大家哭得很伤心。多少年以后,小曹已经当了天津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战友们在天津相聚,说到这件事,大家仍不免动情。

就在小曹探亲前后的几天里,从其他部队的唐山兵那里传来更多的可怕消息。不过在那时候,远在灾区的几千公里以外,除了大家兄弟般地给家里遭灾的战友塞点津贴,实在是帮不上多少忙。以后北方的战士家中纷纷传来消息,说是盖地震棚缺少木材。当时云南的农村集市上都可以见到贩卖木材的,以后凡是河北籍战士复员,总不免买些木材,再用几层木头打成一个巨大的包装箱,其实里面不过是一些简单的行李。再以后的流风所及,不管是不是河北的,复员转业的干部战士们总要想方设法的从云南带些木材回家去。几年以后,到我回家的时候,还用这个“包装箱”打了一对沙发,一个桌子和一个柜子呢。那年的9月9号,毛泽东主席逝世。消息是在当天傍晚的时候,不过在中午就通知说下午收听重要广播,而且已经通知部队进入战备状态。说实话,听到广播的时候,许多人也哭了,但是没有年初周总理逝世时哭的那么伤心。一是因为事先已经有了预感;一是因为这次进入战备的气氛让人觉得不同寻常因而有些真正的紧张。当然,也有一些始终关注政治局势的人,在悲伤之余,怀有一种深深的忧虑。

1976年,那个多事之秋,就这样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毛泽东望着窗外,望着那越来越昏暗的天空,仿佛那神秘的天空中,有谁书写了只有他才读得懂的文字。

思绪回到了30年前,远去的岁月既清晰又淡然……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正值学校放暑假的日子。当时我是北京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平时上班早出晚归,每天都疲惫不堪,因此假期成了我们教师的幸福时光。在假期里,可以不用早起,不用挤公共汽车,不用声嘶力竭地大声说话。然而正当我沉浸在舒适自在的时光、悠悠然不能自拔时,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结束了我的幸福时光。

1976年7月28日凌晨,正在熟睡的我突然被一阵颠簸惊醒,爬起、开灯,见头顶的吊灯来回晃悠,顿时脑海里闪出“地震”二字,于是抱起6岁的儿子,登上桌子,从足有两米高的窗台跳了下去。此时,院子里已是大呼小叫地乱成一片。事后说起这件事儿,家里人赞扬我当机立断,我只说:“当时没有时间,也不允许你去想什么,离开房间,寻找安全!”的确,母亲的勇敢不需要理由,保护孩子是她的本能。

这就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一个普通教师,一个年轻母亲的经历。那么,一个伟人,一个那时正被亿万人民所神化了的毛泽东,在大地震的瞬息间,在大灾难的日子里,又有着怎样的心境,怎样的话语,怎样的故事呢?

我曾有机会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他们讲述了唐山大地震在毛泽东那里的情与景。

1976年,毛泽东早已进入耄耋之年,尽管外面依旧把他描绘成神采奕奕,红光满面,但实际上毛泽东已是一个疾病缠身、步履艰难、大多数时间都要躺在床上的老人了,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卧室里度过的。他那宽敞的卧室里,保持着摄氏23度的恒温,时光在这里无声地飘逝着。

毛泽东的一生都很喜欢运动。当然,这里所说的运动有着双重含义,既指他锻炼身体的体育运动,又指他领导发动和参与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爬山、远足、游泳、打球的好手,甚至到了晚年,他依旧喜欢游泳,喜欢“万里长江横渡”,喜欢散步,喜欢跳舞。“天下万物惟动尚有力”。他一生都坚信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中,只有运动才能证明与发展它的生命力。在政治生涯中,他更做出了“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的总结。但毛泽东到了晚年,进入了他黄昏岁月时,在不断发动政治运动的同时,他的身体却是极不愿意运动了。

1976年的夏天,距他离开生命舞台还有几十天的光阴。他不是不愿意再去运动,而是已经身不由己了,他常常是躺在宽大的木制床上,除了看书,便是静静地闭上双眼。服药、吃饭、听读报纸、文件,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每隔几小时,他还不得不服用帮助睡觉的“速可眠”。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以其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和西方语言学界备受关注,但我国语言学界关于他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却几近空白,只有零星的介绍性文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无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作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论述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他的主要论文52篇。《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在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可补我国介绍和研究国外语言学流派与理论的教科书和著作之阙。
  •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收录了《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与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城市正进入品牌价值时代》、《五大趋势预示中国城市新价值》、《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等文章。
  • 民族过程与国家

    民族过程与国家

    本书主要研究人类民族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民族共同体产生问题和原始社会的民族过程;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的民族过程;资产阶级民族的形成和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过程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过程等;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热门推荐
  • 帝子夜

    帝子夜

    他,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却让人界帝皇为其召集文武大臣共商对策进行制衡。他,只是一个人界修仙者却让天界天帝为之头疼,为他来日飞升而使计谋设阻碍。他自诩唯有道心没有爱情,却早就已经为了爱慕的女子放弃了三界,他拥有天生仙体却屡次修为尽失,数次濒临死亡,他是顽强不死的小强,在修仙之路上与人与仙斗智斗勇。有人敬他,有人惧他,有无数人只能仰望他,天生的命格就注定了他的修仙之路的与众不同,也正是这些与众不同为三界留下了许多传为佳话的故事,流芳百世。
  • 人生那点儿事儿

    人生那点儿事儿

    本文有着亲情的温暖与无奈,友情的背叛与坚守,爱情的厮守与心酸,‘从今天开始,你是你,我是我,’‘你信我还是信她、?看我们的女主怎么把人世百态演绎的精彩绚烂1!!
  • 天宇纪

    天宇纪

    云涛仙界于太古时期,战争不断,仙界中出现一个强大的种族,他们自称——宇,宇族修士无论是肉身还是修为都强大到恐怖,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宇族却离奇的消失在了苍穹。千万年后,龙阳城一个小小的修真家族中,因经脉阻塞无法沟通天地灵气的族人李辰,意外从六爷爷处得到一本奇异的无字天书——天宇真经。
  • 单身妈妈寻爱记

    单身妈妈寻爱记

    没有正式工作的打工妹萧潇和刚高中刚毕业的男孩相恋了,这场姐弟恋最后还是遭到了阻挠,一夜欢愉之后,男孩不治身亡。更出乎意料的是,萧潇发现自己居然怀孕了,她决定要把孩子生下来,即便成了单身妈妈。而其他人之间的秘密,也都在最后浮出了水面。
  • 后进生转优妙招

    后进生转优妙招

    任何一个班级都存在着“后进生”,这就给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转变这些棘手学生,让管理、教育从棘手变为得心应手?本书根据中外名师的实际教育经验出发,结合他们真实、优秀的教育案例,在深度点评之余,提出了在当前新教改的局面下因生施教,扬长避短,长善救失的种种具体办法及操作手段,本书是教师捕捉时代最新、最尖端的教育思想动态、开启后进生智慧天窗的一面窗口。
  • 假小子真帅

    假小子真帅

    一个是因家庭纠纷而女扮男装格斗技超好的女生,一个是狂妄自大玩世不恭的问题男生.他们撞在一起时,是否会火星撞地球呢?!他们的爱情又能否开花结果呢?!“难道我喜欢上他了……?”来自火星的问题能否有答案呢?完全不懂爱是什么的人~
  • 明月泣之倾世缘劫

    明月泣之倾世缘劫

    _本是上神的神乐,为了逃避缘劫,不顾众神劝阻,喝下孟婆汤,消除今生记忆,跳下转生道,本以为在二十一世纪安安稳稳做个小白领就行了,吃得饱,睡得好,小日子别提过得多滋润。却不料,遭遇一场车祸,穿越到了一片世外桃源之中,进入修仙门派修仙?整天练练武功,偷偷小懒,偶尔还可以睡一整天,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磨下去。却不料遭遇一场意外,让她成为众人口中杀父弑兄的女魔头,人人得而诛之,成为偷盗宝物的盗贼,人人听而唾弃。白月心中不禁冷笑,或许她的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劫,又有谁能陪她到最后?
  • 逆断天穹

    逆断天穹

    这是一个纷纷扰扰的江湖,武学功法、奇门遁甲、机关术、炼器术、医术、毒术、阵法、谋略等等充斥其中。沈断,七岁拜得帝王剑沈天遗为师,十八岁只身花落江湖。与敖虚山龙子敖毅,欲火天狼少狼主秦传芳结成异性兄弟,与芷刹宫圣女柳一落一见倾心。因屠戮整个虎威山而一战成名,位居浴火烽狼天才榜第三名,从此,便开始了他亦正亦邪的人生······
  • 茶寮记

    茶寮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元道统

    天元道统

    意外穿越成为天明城苏家嫡出大少爷,与上古圣物‘天元令’灵魂相融,得上古传承‘天元道统’。上古战法与今世武学究竟孰强孰弱?上古技艺与今世杂学究竟谁更高明?苏林,开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