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3900000038

第38章 同根连枝,血浓于水(5)

一年后,她生日那天,他亲自包了饺子,韭菜鸡蛋馅的,她最喜欢吃。他在操场上找到了她,他兴奋得声音都颤抖了,他喊着小妹,小妹。所有学生的目光都望过来,她却迟迟没有过来,他以为太远了,她看不清他,他跑过去。

同学们都鄙夷地看着他,有人问,齐琪,这个农村人是谁?他清楚地看到她的脸顷刻间红到了脖子,他多么紧张啊,他希望她能像小时候一样骄傲地说,这是我哥。可她没有,她微微垂下眼去,说,这是我爸厂里的工人。

他当然不会知道,一年的时间,足以把一个女孩子变得虚荣,被城市所同化,他以为,自己没有变的那份感情,她也不会变,一年前她还哭着叫他哥,叫他来看她,不要忘了她啊。

他把饭盒给她,声音抖得厉害,这是你爸给你送的饺子,趁热吃,韭菜是从自家菜地摘的,新鲜着呢!

医学院毕业后,她在市医院做一名医生,成了家有了女儿,几乎忘记了留在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记忆,她只记得自己叫齐琪,是个幸福而富裕的城里人。

那天,她亲自到医院一楼的取药室为一位需要强痛定止痛的患者取药,那是一个朋友的家属,她比较放在心上。在取药室,药剂医生说强痛定目前就只剩下两盒了,全被这位患者拿走了,齐医生,你等一下吧,我们进药的车马上回来。

她顺着药剂医生的目光望去,那位站在玻璃窗外的男人如此熟悉——驼下的背,尽管皮肤黝黑而干裂,但她依然看得到他下巴上那处小小的痣,她的下巴上也曾有过,不过二十岁那年爱美,用美容方法给除掉了。

她想到那个人是他,于城里男人而言,近四十岁的年龄是最好的时段,可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上不止十岁。已有十几年未曾相见,如若说激动万分,那定是不可能的,十五六岁虽已懂事,可毕竟还是小。他慢慢走到大厅的椅子边坐下,左手取了药,没有喝水,仰着脖子,吞了下去。

她查了药方,打电话给开处方的医生,那位医生麻木地说,哦,你说的那个农村患者,患的是食道癌。她的心猛地被抽紧,作为医生她太清楚,食道癌这种病,发现就是晚期,无药可治。

他起身打算离开医院,那驼下的背承载过她年少的快乐时光,她的泪水终于涌出来。她追过去,从身后拉住他的衣角,喊了一声哥。他站在原地,没有动,也没有转身,只身子一怔,她再次喊了一声哥,坚定而不容置疑的呼唤。

他缓缓回过头来,已是满脸泪水,他知道,这个世上,除了小妹,不会再有人这样拉他的衣角,坚定而骄傲地叫他哥,而这一声哥,他足足等了十五年。

我为弟弟哭六次

佚名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三岁的弟弟。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们跪在墙边,拿着一根竹竿,让我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我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见我们都不承认,说那两个一起挨打,说完就扬起手里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干的,你打我吧!父亲手里的竹竿无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父亲气得喘不过气来,打完了坐在炕上骂道:“你现在就知道偷家里的,将来长大了还了得?我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

当天晚上,我和母亲搂着满身是伤痕的弟弟,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半夜里,我突然号啕大哭,弟弟用小手捂住我的嘴说,姐,你别哭,反正我也挨完打了。

我一直在恨自己当时没有勇气承认,事过多年,弟弟为了我挡竹竿的样子我仍然记忆犹新。那一年,弟弟8岁,我11岁。

弟弟中学毕业那年,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同时我也接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院子里一袋一袋地抽着旱烟,嘴里还叨咕着,俩娃都这么争气,真争气。母亲偷偷地抹着眼泪说争气有啥用啊,拿啥供啊?弟弟走到父亲面前说,爸,我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够了。父亲一巴掌打在弟弟的脸上,说,你咋就这么没出息?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姐弟俩供出来,说完转身出去挨家借钱。我抚摸着弟弟红肿的脸说,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书就一辈子走不出这穷山沟了。弟弟看着我,点点头。当时我已经决定放弃上学的机会了。

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亮,弟弟就偷偷带着几件破衣服和几个干巴馒头走了,在我枕边留下一个纸条:姐,你别愁了,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出去打工供你。弟。

我握着那张字条,趴在炕上,失声痛哭。那一年,弟弟17岁,我20岁。

我用父亲满村子借的钱和弟弟在工地里搬水泥挣的钱终于读到了大三。一天我正在寝室里看书,同学跑进来喊我,梅子,有个老乡在找你。怎么会有老乡找我呢?我走出去,远远地看见弟弟,穿着满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我。我说,你咋和我同学说你是我老乡啊?

他笑着说,你看我穿的这样,说是你弟,你同学还不笑话你?

我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我给弟弟拍打身上的尘土,哽咽着说你本来就是我弟,这辈子不管穿成啥样,我都不怕别人笑话。

他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夹,在我头上比量着,说我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一个。我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着弟弟哭起来。那一年,弟弟20岁,我23岁。

我第一次领男朋友回家,看到家里掉了多少年的玻璃安上了,屋子里也收拾得一尘不染。男朋友走了以后我向母亲撒娇,我说妈,咋把家收拾得这么干净啊?母亲老了,笑起来脸上像一朵菊花,说这是你弟提早回来收拾的,你看他手上的口子没?是安玻璃时划的。

我进弟弟的小屋里,看到弟弟日渐消瘦的脸,心里很难过。他还是笑着说,你第一次带朋友回家,还是城里的大学生,不能让人家笑话咱家。

我给他的伤口上药,问他,疼不?

他说,不疼。我在工地上,石头把脚砸得肿得穿不了鞋,还干活儿呢……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

我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那一年,弟弟23岁,我26岁。

我结婚以后,住在城里,几次和丈夫要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他们都不肯,说离开那村子就不知道干啥了。弟弟也不同意,说姐,你就全心照顾姐夫的爸妈吧,咱爸妈有我呢。

丈夫升上厂里的厂长,我和他商量把弟弟调上来管理修理部,没想到弟弟不肯,执意做了一个修理工。

一次弟弟登梯子修理电线,让电击了住进医院。我和丈夫去看他。我抚着他打着石膏的腿埋怨他,早让你当干部你不干,现在,摔成这样,要是不当工人能让你去干那活儿吗?

他一脸严肃地说,你咋不为我姐夫着想着想呢?他刚上来,我又没文化,直接就当官,给他造成啥影响啊?

丈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也哭着说,弟啊,你没文化都是姐给你耽误了。他拉过我的手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啥?

那一年,弟弟26岁,我29岁。

弟弟30岁那年,才和一个本分的农村姑娘结了婚。在婚礼上,主持人问他,你最敬爱的人是谁,他想都没想就回答,我姐。

弟弟讲起了一个我都记不得的故事: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邻村,每天我和我姐都得走上一个小时才到家。有一天,我的手套丢了一只,我姐就把她的给我一只,她自己就戴一只手套走了那么远的路。回家以后,我姐的那只手冻得都拿不起筷子了。从那时候,我就发誓我这辈子一定要对我姐好。

台下一片掌声,宾客们都把目光转向我。

我说,我这一辈子最感谢的人是我弟。在我最应该高兴的时刻,我却止不住泪流满面。

弟弟的眼泪

佚名

每天上班路上,我都要经过弟弟所工作的那个表带厂。因为走那条路抄近很多,更因为靠近那路的工厂里有我的弟弟,于是我习惯顺着它来来回回。尽管路边那几棵原本生命力旺盛吸尘强的环保树根本无法与热烘烘的排气管抗衡,它们被工业污染折磨得不成形状,但我已习惯在这条路上穿梭。

弟弟的工作是磨光,灰尘污垢很多,他是从400元月薪的学徒工做起到,到现在整整两年了。自福建到深圳以来,他一直是那么瘦削,那么苍白,令我害怕,令我担心。于是每每经过那厂,我就不由自主放慢脚步,用眼光向里面打探,可惜他在二楼,我的眼神只能欺骗性地过过瘾。

可是我真的期望能看见他,哪怕一次,哪怕是他的背影——在他上班的时间里,在他上班的空间里。这可不是乱想,因为他的同事多半是大龄男人,公司在每楼设有吸烟室,每次我路过,老远就望见一群“哥们儿”在其间轻笑或徜徉。

我甚至莫名其妙,不怀好意地想象他和其他工友一样,在吸烟室里吞云吐雾,也许这样他可以多找点休息时间,可以借烟缓解身心的疲倦,他们的工作太脏太累了。我甚至想象他跟别的男孩一般,扮出一副酷毙了的模样,把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下颚贴在窗口上,向外懒散而冷漠地张望,偶尔也向窗外路过的长得靓点的女孩吹着撩人的口哨,肆意地睁着迷茫空洞的双眼,漂亮而轻佻,如此来稍稍放纵青春的无聊。

可是我没有成功过,我的幻想从没有实现过。我一次也没在那窗口看到过他。有点失望,甚至担心起来,害怕他这样劳忙会憋出病来;又有点窃喜,暗自为他高兴,毕竟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我放心而骄傲,为他,因为我的弟弟是与别人不同的,他像块璞玉一样,完美得没有瑕疵,优秀得没有缺点,没有不良习性和嗜好,他不抽烟不喝酒,他不开女色的玩笑。

1995年,弟弟15岁未满就辍学了。聪明而有才情的他成绩远比我好。辍学是为了我,他的姐姐,一个只会读死书,照当时的情形估计有望可以考上大学的书呆子。弟弟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为了我能上大学,连初中文凭都没拿,先后在广州、番禺、泉州辗转漂泊。打工流浪的生活让他过早体味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可是他的心却雪亮纯净,他总是什么苦也不说……啊,亲爱的弟弟,为了我,为了家,牺牲那么多,付出那么多……

不争气的我竟然两年都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负罪的我无颜面对父母亲朋,更辜负了弟弟那片苦心那番厚意那份深情,如此不应该地辜负了。可是罪过的人不知悔改却雪后犹霜,错上加错,所以我可恶可恨可悲可耻。自以为有点墨水的我好高骛远,追末逐本,因小失大,在深圳的烈日和暴雨中奔走,在这座物欲的城市追求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却自一意孤行,一厢情愿地打着文明和崇高的旗号,竟至一无所成,一无所有,一文不名;竟至大病缠身,走投无路。

去年这个时候的夏天,我困厄潦倒。万不得已的时候我还在聪明的弟弟面前耍花招。那天大清早,我从蛇口赶到沙头角,见到累月不曾谋面的弟弟。我是那么假,气色败坏却衣着光鲜,内心颓废却巧舌如簧,把自己的胃和十二指肠烂得不行了一笔带过后还在夸夸其谈,口是心非地展望给他听我的未来,其实明明是来向他伸手要钱的——就在我流氓一样扯天扯地的瞬间,我舌头打结了,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啊,我的弟弟,他哭了,两颗大大的晶莹的泪珠,从他深深的眼窝里涌出来,顺着那张清瘦苍白的脸,滑着,静静地淌着,流下来,掉落在水泥板铺成的地面上,扩散成晴天里很突然的两点暴雨。就在我眼前滴落,就在我的耳边掷地有声……啊,天,这可怜的男孩,他已经受够了,却又一次被他懵懂差劲的姐姐伤痛了心,灼痛了肝,在这刚刚从疲倦的睡梦中醒来的日出里,牵痛了深埋在心底处的男子汉的柔肠,尽管他一直是那么克制那么刚强!

而这,竟是为了我,为了他百无是处、刚愎自用的姐姐。啊,我多么丑恶,多么卑劣龌龊,为何这么不小心,为何这么不自惜,为何这么不懂事,惹一身麻烦,弄一身病痛,添满腔愁苦,而后找上门来,投靠自己的弟弟,伤害自己的弟弟,我于心何忍,于情何堪?!……

我不知道那天是怎样跟弟弟分别的,只记得独自捧着脸,在大路旁上班的汹涌人群中抹着泪,只记得弟弟没再说一句话,朝着他上班的地点走了,没有回头。然后我一路狂奔,洒一路悔恨的泪。心是那样钝重又坚锐地痛。

后来我竟狠下心来,又是数月不见我的弟弟,又是数月不让他知道我的踪迹,因为我不忍心让他看见手术后的枯藤老树,我害怕他那满含温情的泪眼。

今天的我开始健康明了,甚至在老乡聚会上又可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我且收起了盲目而浪荡的心,又来到了沙头角,和我亲爱的弟弟一样,在匆匆追赶的流水线上顺流逆流,共求进退;我且每个周末可以见到他仍是健壮不起来但却挺拔的身姿,见到他营养不良的脸和脸上成熟或者迷离的浅笑,还可以跟他海阔天空神聊一气,笑话乱讲一气,或者争辩一气。

明朗沉静的日子里,想起弟弟的眼泪,我抛弃了那些虚荣和妄想,也放下了那不值一提的孤傲和清高,在梧桐山的脚下,在中英街绿树荫浓的街道上,在清新的空气里,在别人上班我在休息的工作余暇,我喜欢骑着自行车环绕着这个美丽如画的小镇逗留。我感动着,这一切,都是弟弟给我的,我常常会喜极而泣。

常常走向这个小镇的尽头,去看平静的港湾泊着古老的船,去看那块曾被泪水浸润过的地板,还有每个早晨海面上泛着一点点上升的阳光……

妹妹的信

刘贤冰

我和弟弟离家读书后,妹妹就是家里唯一的“文化人”了。母亲没读过书,父亲读的书不足以将一封信写完整。总之,我们与家里的通信联系全靠妹妹来执笔。

“文化人”是我们送给妹妹的称呼,其实她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她是自己主动弃学的。家里拿不出足够的学费,当时大概也就几块钱吧。老师说,再不交齐学费就不要读书啦!第二天,妹妹就把一张破桌子和一把断了腿的椅子搬回家了,结果挨了母亲一顿骂。母亲骂她时有这样的内容:“今后连给你哥写封信都不会!”母亲骂过之后也没别的办法,她确实拿不出那几块钱的学费来。

妹妹赌气不上学时,确实没认识到“写封信都不会”的严重性。但她马上就认识到了。一个小学三年级没读完的农村女娃,要担负起与两个在外求学的哥哥的通信任务。当然,她还得干活。她干完活后晚上伏在煤油灯下写信,像个被老师罚抄作业的学生。——实际上,给两个哥哥写信,成了妹妹弃学后特殊的“家庭作业”。

这些情况是我收到妹妹第一封信后才知道的。这封信很短,有很多错别字,她陈述了不再上学的理由:我在家里帮忙做事你们会安心些。——她说得不对。我们并不安心,而是更加愧疚。

记得那封信的结尾是这样的: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我还要给小哥写一封信呢。

后来我发现,妹妹每封信的结尾都要写上这句话。后来我还知道,她写给弟弟的信的结尾是这样的:“今天就写到这里,我还要给大哥写信呢!”回家后问她:“你是不是每次要同时写两封信?”她想也没想便说:“不是啊,我写一封信要好久的。”

原来,她认为既然是一封信,就应该多写一点字,可又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便有这个“通用式”的结尾。她有两个哥哥,便想到用这个似乎是顺手拈来的句子凑字数。

同类推荐
  •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她是萧红。她将她的翅膀与生命,定格在属于她的风暴之中……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在文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鲁迅所推崇,被后世所敬仰。她为爱情飞蛾扑火,她为创作倾其所有。爱情之于她,是空气,是养分,是她生发的土壤;创作之于她,是信念,是光亮,是她生存的渴望。她一生经历过三个男人:汪恩甲之于她,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慰藉;她与萧军,相识于危难之时,原本同舟共济的两个人因为人生目标不同而分道扬镳;端木蕻良,是萧红生命中最后的守护。她闯过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风暴,走过了她的万丈红尘,走过了她的寂寞喧腾,最终驻留在她的黄金时代……
  • 白是一种重

    白是一种重

    诗集分“魂系潇湘”、“缘于真爱”、“源头的水”、“无关风月”、“返回真实”共五辑,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诗作。他写故乡,写亲人,写爱情,写永州的山山水水,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爱之情。为什么取这个书名?一番的解释是他自己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理念,他认为诗歌是一种信仰与追求,白色是一种最干净纯洁的接近于灵魂的颜色,而他一直强调的是用灵魂与心在写作,所以白色又是一种诗歌追求的高度。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 浪迹在北大

    浪迹在北大

    是一本记录作者十年北大生活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三辑:浪迹在北大、一程山水一程歌、内心的旅行。内容包含了作者在北大的校园生活、日本的留学经历、电影随笔、书评以及一些个人的情感小品文。作者语言富有个人特色,流水通透。
  •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当代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东北最北方的小村“北极”,大兴安岭师专毕业。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文等出版。很多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是当代文坛产量交稿,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热门推荐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 嫁个鬼夫当老公

    嫁个鬼夫当老公

    我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要钱没钱,要貌没貌。因为生活所逼,只好去盗墓。就在盗墓中,居然被一千年僵尸破了身。。。。。从那以后,我便能看见一些,常人看不见的东西,吊死鬼,饿死鬼,黑白无常索命,......我都能看得见。。就在请法师去晦气的时候一阵冷风吹过耳边听见幽幽略带霸气的声音“你注定是我的,逃不掉了!”。
  • 圣级武学系统

    圣级武学系统

    一名孤儿不知走了什么运,天生体弱的他,在十七岁那年,被人讨要保护费时却因某种原因而被打的半死,濒临死亡时,他被一块从天而降的小石子砸中,顿时不省人事。、。欲知后事如何,请进本文细细品读。
  • 去山阿者歌

    去山阿者歌

    它们有着很好的名字:罗山、窑山、莲花山、花路坡、麦垛山、红山梁、大郎顶、官亭山、黄草岭、庙儿岭、马断头山……这些山和人一样,都活着自己的瞬间和恒久,也在救赎自己。山的间隙有条河。
  • 牵丝戏:半城烟雨半城晴

    牵丝戏:半城烟雨半城晴

    她千里而来只是逃难,他却等她……她心有所属非他不嫁,他却等她……她十里红妆不是为他,他却等她……他本是最有资格对这世事纷乱充耳不闻的人,却为她选择了勇敢与坚强。是人都会心灰意冷啊,可他始终坚信,他等的姑娘,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 上清天心正法

    上清天心正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年夏季的别离

    那年夏季的别离

    她和他因为一场婚约而纠缠不清。他高冷、腹黑,可是唯独对她宠上心尖。她是所有人心目中的骄傲小公主。因为一个婚约,她们种下情种。因为一个误会,她离开他2年。因为一场车祸,她重返故地,希望能见他最后一面。两年的苦等,翻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唯独不见她的身影。他痴等2年,只望能等到她回来的那天。我回来了,你还在吗?
  • 二次元变身系

    二次元变身系

    无尽循环的下日,寒蝉鸣泣之时。不断轮回的宿命,命运石之门的抉择。春之想念,秋之追忆,夏之繁音,冬之凋零。为您简述一个被抛弃的少年,意外来到一个平行世界。并且拥有了二次元变身系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屠天曲

    屠天曲

    大正王朝立国于三百年前,始于大正太宗,源于神器屠城萧。亡国于三百年后,亡于大正哀帝。时值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四国为争夺中原战乱不休,塞外异族,前朝遗族各有算计。且看主角如何在这群雄并起之时,用那失传已久的屠城萧演奏那一曲屠天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