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3800000028

第28章 中国篇(27)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民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秦兆阳

(1916-1994)湖北黄冈人,当代作家。着有短篇小说集《平原上》、《农村散记》、《幸福》,长篇小说《大地》以及散文集《黄山失魂记》、《风尘漫记》等。

造屋记

我常常在“假如”中悬空回旋,在现实中实地迈步。我痛惜失去了的年华,羡慕现在的青年,想做的事情很多,而精力非常有限。于是就常常在脑子里产生出一连串的“假如”:假如我现在只有四十岁,假女口我壮实得像一头牛,假女口我还可以活二十年……我当然也知道这都是一些空泛的无补于实际的想法。于是我回到现实中来爱惜时间吧!快点做事吧!

但是,困难之多,难以尽述。

于是我又回到“假如”里悬空回旋。……

近年来,一连串震天动地的历史事件振奋了我的心情,使我焦急时间的空过,使我连做梦都想到行动计划。然而我没有行动的空间。多病的老伴,教书的女儿,连我一共三口人,住在一间空间不大的屋子里。有时在外地工作的二女儿和儿子回来,就是五口之家同处一室。老伴呻吟于病榻,儿女喧声于耳边;一人说话,大家来听;来一位客人,全家奉陪;冬天还要在屋子中央安一个炉子,卧室又兼厨房。于是一家人一百遍计议假如能在院子里盖一间小屋,那是!

是的,假女口我自己有一间可以单独做事的小屋,哪怕是只能够搁得下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的小屋,那我就可以不浪费时间,那就等于延长了寿命。

决心下定了:在这样的大城市里,一无所有,白手起家!

那时正是地震以后,到处在拆烂墙,修旧房。不少有劳动力的人家,推着小车拾烂砖头,用公家发的搭防震棚的木头,在院里院外盖起一间间小屋来。我们呢?我和女儿,一老一小,是劳动力。而且女儿只有在星期天才有空。没有小车,用两个小铁桶来挑。可惜啊,并不是所有拆烂墙的地方都让你去捡。完整一些的砖头,工人们要留着砌新墙用。半大的可用的砖头,早被劳力强的人抢光了。好容易捡到了一点,路远担子重,真够呛。

木头呢?需要几条碗口粗、两丈长的檩条,还有一百几十根小椽子。女儿在西郊一个中学里教书,托老师,托学生,寻寻找找。找到了,又托人用三轮车拉到家。几十里路拉来,能不好好招待人家?多病的妻子还得当厨师。

泥土呢?如果是用农村的大车来计算,得用几大车。幸好附近有两处地方在挖防空洞,挖出来的土堆在马路边,可以随便要。拼着老骨头,挑吧!有时女儿也帮着。挑来先堆在大门外,然后再往我们的后院挑。上台阶,经门洞,下台阶,曲里拐弯,来到后院。挑了几百担!

石灰呢?得用几百斤!又是女儿的功劳托人买,托人用汽车拉到胡同口,然后一筐筐抬到后院里。怕雨淋,用塑料布盖起来。

小院子里成了泥土的山,石灰的山,烂砖头的山,出来进去,要翻山越岭。祈祷老天爷别下雨,别把院子里变成黄泥岗。

有一天,女儿下班回来时很高兴在郊区买到了一千五百块砖!

又有一天,女儿下班回来又很高兴托人找到了大卡车,明天就可以把砖头拉回来!

明天,砖头拉来了。但是胡同小,卡车进不来。搬吧!连好心的汽车司机也帮着搬。哼唷哼唷,整整一个下午。砖头进了院,人却倒上了床,连起来吃饭的力气也没有。

院子里又增加了几座更大的砖头山。

这些事情用了多长时间?将近一年!

在这一年里,脑子里出现过多少个“假如”又有多少次被现实拖回到现实!

只有三个“假如”没有落空。一个是假如我的女儿是个男孩子一她也确实半点也不比男孩子差,累死了她也要干。再一个是假女卩我只有二十岁一我也确实是把老命来拼,忘记了年岁。第三个是假女卩世界上有许多热心人一也确实是有许多热心人,都是女儿的同事和同事的家属与朋友。特别是有一位外号叫“木匠”的年轻人剑眉大眼,虎背熊腰,外表英俊,内心火热,许多事情者卩是他帮的忙。

还要把几百斤石灰都泡制成灰浆子,这又是我的事,因为女儿天天要上班。在院子里清理出一块小空地,挖了一个小坑坑,把石灰一桶一桶泡成浆,倒进去,把沉底的渣滓丢弃掉。足足忙了十来天,是在七月的太阳下,简直是用汗水泡石灰!

到此为止,一切准备工作总算做好了。

但是又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大波折。

这就又使我回到一连串的“假如”里去了:假如没有一九五七、一九五八年的大不幸,我就不会远谪南方,家里就不会光留下两个不懂事的女孩子,也就不会有空余的房子。假如没有十年的“史无前例”,街道上就不会把本属“私人生活资料”的空余房子都分配给别人居住。假如没有长期的“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北京市的居民住房问题早就会“一抓就灵”,就不需要对千万间私人房产一抓就灵,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也就不抓也灵,政策也就不落也实。还有,假如占住我的房子的这家人家的当家人不是脾气古怪的人,那也就不会发生这个意想不到的大的波折。

这后院是大约三十平方米的一块地方,是个东西方向的长方形。前两年北京市普遍使用煤气炉做饭,居民们都设法在院里院外盖了简易的搁煤气炉子的小厨房,我女儿也费了很大力气在院子的东头盖了个简易的小厨房。不到四平方米大,高个子进去就要碰脑袋。我们这回原是计划把这个厨房拆了,再在原地盖一个扩大将近一倍的小屋。不料,在一个星期天,我女儿叫来了两位年轻的同事帮忙,把小厨房拆了,把地基也挖好了。住在我们对面屋的男主人却走出屋来,把腰一叉,把脖子一硬,发话了:“喂!你们这样不行!把屋子盖在我们后窗户跟前,挡风挡亮,走遍天下能说得过这个理去吗?”

我的老伴连忙迎上去,赔着笑脸说:“l大爷,我们不是早就跟x姨商量好了吗?是x姨同意的呀!

x姨,是他的内当家,是我们平常习惯的称呼。

“跟她商量了不算,她不能当我的家!”接着又是一大堆很难听的话。

我实在气得忍不住,走上去问他“你有意见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偏偏等我们把东西堆满一院子,把小厨房也拆了,连做饭的地方也没有了,你才说?你这是什么理?”

“我愿意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你要是不服气,打官司去!”这是他的回答。

我老伴连忙把我拦开了,又向他解释离他们后窗户有好远,计划盖多高,对他的后窗户影响非常小。但是,总归一句话不行!

工程停止了。“忍住忍住!”我对自己说。

夜里,我老伴又去找他赔笑脸,作解释。但是,得到的又是一大堆更加难听的话。

假如不是自己的房子院子而自己反倒受制于人,假女口不是我跟女儿千辛万苦准备了一年;假如我老伴不是一个革命了几十年的老干部,如今反而在这样的事情上受这样的气;假女卩那个不讲理的横人说话稍微好听一点……那么,我那可怜的老伴的心脏病就不会犯得这么重。

她躺在床上整整一个月,吃不下,睡不着,胸口愁得出不来气,连说话力气也没有。

我跟我女儿,由盖房子忙,变成了为病人忙。

我女儿又到那“横人”的女儿的工作单位去,请求那年轻人从中疏通一下。几经往返,最后得到的回答是:“把院子从中间分,在你们那一半盖去吧!”

这时已经是一九七七年深秋了,眼看就要到隆冬上冻的时候了,时候不等人啊!而且,没有地方做饭,没有地方搁锅碗瓢盆,满院子的砖头、泥土、木头……人,怎么生活!

又是那位好、的“木匠”救了我们(假如真有上帝,我愿意一辈子为他祈求幸福)。他带来两位老泥瓦工师傅,在院子里左衡量,右察看,决定了:在我们这一半,从我们住的南屋接出去,三天以后就动工!

三天以后,好;的“木匠”约好了十来个人,有泥瓦工老师傅,有木工电工,有年轻的小工,从三十里路以外,骑着车子,带着工具,一路飞跑,天刚亮就来了。

一整天紧张的战斗。天黑了,把电灯拉到外面,挑灯夜战。到夜里十点,每个人,包括我和女儿,用了好几盆清水洗净了满头满脸的泥沙,大家围在用两张桌子接在一起的饭桌边,痛饮三杯,庆祝胜利一除了窗户和门没有安上,地没有铺好,墙壁没有抹灰以外,房子基本上竖起来了,连屋顶上也抹了一层泥,只等以后慢慢再加工。

以后又忙了一个多月的收尾工作,门窗也是木匠安的。

冬天来了。买不到玻璃,用两层塑料薄膜钉在窗棂上,安上了炉子,搁上一张单人床,一个两屉桌,两张椅子。老天,我总算有了一个看书和写作的窝儿了!

厨房呢?我已经累得无能为力了。女儿一人干了两天,累得卧床不起了。只得写信让儿子从农村请假回来搭盖,又用了几天时间才盖成。只有两平方米大,只搁得下煤气罐和炉子,外加一个小碗橱;只容得下一个人在里面转身子。我有了窝儿,写了东西,第一篇小说是《女儿的信》,歌颂的是老干部,是人民,是真理。……直到现在,已经两年有半了。来的客人越来越多有约稿的,看望的,谈写作的,我总是说:“对不起,房子太小……”书籍,没地方摆;杂志,没地方堆;报纸,没地方塞;各种稿子和材料,没地方……房顶又矮又薄,下大雨就漏。热天,上面烤,窗户当西晒,屋子里像火炉。写论文时要找一本参考书,写小说时要翻翻笔记本,难找哇!还有在外地工作的儿女都已回来,不但都需要学习用功的地方,而且都要结婚,哪有房子?于是我想假如……但是有时我又感到很幸福一特别是每天晚上往床上一躺,先不忙关灯,瞪着眼看着房顶上裸露着的托梁和檩条,就好像回到了以前的老革命根据地,住在农民家里。

于是我作了一篇《陋室之歌》

假如假如,现实现实。得来不易,敢不知足?既已知足,岂可不酬之以水酒,歌之以“打油”?乃作歌曰:

呜呼!山在高,有树就好。水在深,有鱼就好。屋在大,能住就好。艰苦缔造,始知块砖掏土之可宝。破陋狭窄,方怜三代同堂之苦恼。况且身居其中,可骋神思,可对稿纸,可绞脑汁,可读来稿。一息尚存兮,怎不思涂地以肝脑!纵有华屋千间,尽庇女婿姨俵,岂不怕无颜以对江东之父老?

附记:上文写好后之数日,我正坐于陋室中之小折叠靠椅上,入神地阅读一部长篇来稿,忽然轰隆之声乍起,如墙倒屋塌一般,尚未清醒过来,书籍杂志兜头盖脑砸了下来,堆了一身,自己竟被埋进了书籍的坟墓。原来是,靠椅旁边有个唯一的一人多高的书柜,日益增多的书籍杂志,不但把柜子塞得毫无缝隙,连柜顶上也一直堆到屋顶,柜子不胜负荷,压断了柜脚,竟突然倒了下来,几乎真的使我肝脑涂地!……

罗兰

(1919一)原名靳佩芬。祖籍河北,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师范部毕业。1948年只身到台湾省。从事音乐教育及广播工作多年。着有《罗兰小语》、《罗兰散文》、长短篇小说、诗论、诗歌剧、散文体自传等,均畅销海峡两岸及海外。1969年获台湾“中山文艺”散文奖。

十一届文学奖。1997年《罗兰小语》列大陆畅销书排行榜。2003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

寄给梦想

这些天,你一直心神不宁,一会说要去山上,一会说要去海滨。你天天细读报纸上的房地产广告,一遍又一遍地计算你并不丰裕的荷包。你说要买一块小小的地,在上面搭一间小小的房子。要旧式的、要石头砖瓦盖的、或木料的。你说,你不要豪华,只要轩敞;你不要漂亮,只要。

于是,有一天,你说你看中了一块小小的地,在远远的山上。那里真是很远,要翻过一个高高的山峰,折向一个低低的深谷,再攀上另一带幽寂的峰恋。那里只有一个通路,通往一个长着茅草和少数琉球松的山头。那里山高、风劲,琉球松吹着哨子般的音响。在那山头的西侧,临着深深的谷间,对着陡峭的空山,有一片小小的可以属于你的地。你说,那里地价便宜,适合你的荷包;而那里杳无人踪,适合你的梦想。

你三番四次地冒着烈日,攀过山头,去看那可以属于你的小地。你又兴高采烈地四处筹措可以属于你的款项,以便在买地之外,尚有馀资,可将你梦中的小屋兴建。

在一切买卖立约、过户、鸠工等等手续尚未开始之前,你已无数次在你心中绘出小屋的蓝图,和将来隐居其中的美丽远景。你说,“将来,一旦有空,我就将跑去那幽寂的山上,投进我无人的小屋。”在那里,有一床、一桌、一椅,一点简单的器物,和一个可燃木柴的壁炉。夏天里,让满山绿意和一涧泉声伴你。而你可以效古人“山间偃仰无不至”,可以效古人去听“石泉淙淙若风雨”,看“桂花松子常满地”,可以“云深不知处”,可以“终年无客长关闭,终日无心长自闲”。

同类推荐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业余时间创作的38篇散文随笔,共16万字,分“性情走笔”、“乡情记忆”、“亲情素描”、“世情评弹”4个部分。这些作品文笔细腻真诚,意蕴丰富,很多篇章看似信手拈来,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一些深度观察和思考,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可读性。杨华1967年出生于静宁县深沟乡,曾担任静宁县政府办公室督查信息科科长,静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华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现供职于静宁县政协。
  •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以《楚辞》元典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楚辞》基本问题、作家、作品、要籍提要和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爬梳《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又提供基本的研读书目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使研读者拓展学术视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四册为赋、杂文和其他一些内容:杂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两篇,即《节录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书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书简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经解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补二篇。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热门推荐
  • 混迹官场40年秘籍:着陆

    混迹官场40年秘籍:着陆

    20年13次晋升,17年风光无限,剩余2年他希望平安退休,最后一年他又将如何安全着陆?他说:进入官场那一刻,你应该给自己找到平安退出的出口!南江市人大副主任黎秋久经风浪,平安退休。但在下属为庆贺他安全着陆的酒宴中,被他视为左膀右臂的段春却不在席,原来他被纪委的人带走了。段春因工程上的腐败被双规,引发了黎秋及其干儿子杨涛的恐慌。黎秋通过在纪委潜伏的内线知道了段春的下落,可是却无法与他接触。与此同时段春假装自杀被送进了医院,黎秋乔装打扮送信。广电局办公室主任钱文章疯狂追求女主播常乐乐,当他知道常乐乐是杨涛的情人后……一位混迹官场的风云人物,深层解析晋升、生存玄机;深度总结混迹40年的官场秘籍!
  • 代号7

    代号7

    一串轮回珠,夺取残魂无数。这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是属于代号7的世界。
  • 忆,成长

    忆,成长

    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别人都说,农村孩子早当家,然而我却是个例外,别问我为什么?想知道?想了解我,那就看文吧!
  • 众神创造的幻想

    众神创造的幻想

    神所创造的众人,以及在恶魔的交易中获得力量从而背叛众神的人们所交织产生的幻想.
  • 米丫的都市生活

    米丫的都市生活

    她,外柔内刚、善解人意的山里姑娘,想住进这座城他,阳光帅气、放荡不羁的大男孩,曾是她的暗恋对象。他,冷酷英俊、沉稳干练的客户负责人,曾是她的大学教官。他,精明果决、阅历丰富的外企金领,曾是她害怕的高冷大叔。走进那座城,她总是和他们有拎不清、扯不断的联系;他们成了她在都市中浓墨重彩的生活……外企白领的真实自述小说,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情感纠葛,思而不得的校园纯恋,讳莫如深的蓝颜知已,若即若离的非倾不娶……曾经的浊酒一杯绻缱成恨,曾经的润物无声守望相护,曾经的欲罢不能七年等候她将何去何从?
  • 神不存在的世界

    神不存在的世界

    炼金术士的世界里等价交换是唯一的法则。人不牺牲点什么的话就什么也得不到,要获得什么东西就需要付出与它相等的代价,他们相信这就是真理,也是世界的全部。
  • 报告皇上:皇后又疯了

    报告皇上:皇后又疯了

    她,南宫凝寒,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睡遍天下美男!不过……,谁能来告诉她这些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的萝卜为什么如饥似渴,欲.求不满的看着她?天啊,她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啊啊啊。(本文多个男主,只要就是让读者觉得读的很轻松,不会因为觉得男配比男主好而弃文,如果不喜欢请默默离开)
  • 嫁入高门的女人

    嫁入高门的女人

    系列文《嫁入豪门的女人》已开坑,欢迎去踩~~*****************苏颜只想找个稳妥的人嫁了,然后过稳妥的小日子,于是她找了个公务员。没想到,在谈婚论嫁的时候遇到了陆简云。陆简云说:“这个男人配不上你。”陆简云说:“我们家重女轻男,女人在我们家的地位很高,小的是公主,大的是女王,再大一些的就是老佛爷。颜颜,你要是嫁给我,你现在就是女王,以后就是老佛爷,咱家闺女就是公主。”*******************林姚说和男人分手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跟他借钱,借的越多越好,而且借完后不还。苏颜觉得,以陆简云的身价来说,借少了肯定不行。“陆简云,你能借我点钱吗?”“跟我还说借?要多少,我给你。”“一千……万……?”“没问题,要现金还是要支票?”他当真的?一千万啊,他敢给,她都不敢要啊!“哦呵呵,我就是开个玩笑,不用当真。”“我很认真的,明天派人把钱给你搬过去。”********************本文开头有些慢热,不过是绝对宠文,零虐点,所有的男配注定逃脱不掉炮灰的命运。
  • 没关系我过的很好

    没关系我过的很好

    这是一部很唯美的小说,写的是她的经历,她的人生。
  • 和乐天感鹤

    和乐天感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