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3300000003

第3章 五色土

梁琴

青云谱

城郊,岱山东南,有青云道观。

观前,石桥跨塘,粉墙沿檐描一道暗红。

进观一口古井,凿于万历年间。两株老樟,五抱粗,枝叶遮天。

有一老道铜像,兀然入目,清癯矍铄,古貌苍苍。一项凉笠捏在手,那手指竟如鹰爪。

道人原名朱耷,明宗室后裔,为避清廷杀身之祸,藏名埋姓,自号“八大山人”。山人满腹隐痛,痛得哑口无言。

一日,在门棚上大书一个“哑”字,从此对人不交一言。出门携把扇,扇上亦大书一“哑”字。每逢来客,展扇迎送,一语不发。倘有人招饮,谈古今事,听到会心处,则哑哑然,唯笑而已。

这道人奇奇怪怪,或醉,或醒,或痴,或癫。自署其号,似“哭之”,似“笑之”,终“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他画鹰,白眼向人——桀骜不驯。

他画鸟,单足独立——“势不两立”。

他画荷,辞根飘蓬——身世凄凉。

他画孔雀,尾翎简化为三——暗讥三眼花翎的权贵。

这末路王孙,一代画师,默察山川,静悟天时,酒后泼墨,大笔写意,狂啸当歌。

迟暮之年,画一蔸露根古梅,雨瘦风皴,枝桠横折盘屈,铮铮铁干,泠泠清韵。

古梅,遂幻化成一个惚兮恍兮的道人,一枝无古无今的秃笔。

河边

沙渚静了。

卸了沙的空船,悠自打横。

太阳渐渐收了通黄的光线。面河农家的烟囱里,遂冒出些淡蓝的炊烟,一缕一缕飘过来。

几个城里下来的学生仔,边走边扒着一碗饭。

河边,有爽爽风吹进后颈窝里。

扒完饭,捡些薄瓦片,打水漂。一扬手,忒忒忒忒,瓦片贴水飞,十多个圈圈子,一荡、一荡扩开……

“笃笃,笃笃”,附近起了响声。

偏头。四五个瞎子,牵牵扯扯,用竹杖点路,一脚高一脚低。

一色黑的对襟褂子。

嗳,瞎子。算命的瞎子,有算命打卦的册子。

风送来续续断断的话——

“咦呀呀,你们看呐,河里的水,喧江咧。”领头的瞎子面河停住了。

“不好哇——怕要死人呐。”

学生仔悚然一惊。一律侧脸,瞅河——河水粼粼闪光,与平日无异。

“血汪汪子咯水,好凶的兆头哇……”

“兆头,好——凶,好——凶……”

“刮——”有夜鸟掠过。学生仔背上濡汗了一片,使劲撑大眼眶——黑黝黝的河面,明明灭灭。

瞎子踽踽走远了。黑褂子遂一点一点没入暮色里。

不过三旬。

两个女学生,溺水。不会游泳的她们,竟仗义去救人。

娇娇嫩嫩,秀秀气气,却偏偏为浊浪所吞。

河水打了几个急旋,复归平静。

湖南婆子

湖南婆子是我的三外婆。

确切地说,她还不能算我真正的三外婆,她是三外公的小婆子。

三外公明媒正娶的三外婆我是见过的,驼驼背,盘个巴巴头,人蛮和善。父亲中过举人,她自己也看古书入了迷。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三外婆总喜欢坐在门角落里的红漆马桶上,架副老花眼镜看线装书,一坐半日。任凭隔壁三外公把板壁打得嗵嗵响,她也装聋。等到板壁不响了,她才慢悠悠摘下老花镜来,露一口白牙朝我笑笑。

三外婆虽说是名门闺秀,且知书识礼,但三外婆不会生细伢子。于是,三外公便娶了湖南婆子做小。

湖南婆子刚进门时,据我母亲哇,剪个童花头,圆摆滚边的大襟褂,黑绸裙,一身“五四”时代的学生装束,蛮“摩登”。

三外公自己没有房产。他和他的长兄——我的外公住一起。

外公经年的老屋有两层,分前后两进。

从前一进到后一进,穿过一个天井,进入一个光线幽暗的中堂。中堂神龛上,立着个财神,龛前点四根红蜡烛,一年四季,贡着新上市的时鲜瓜果。中堂弥散着氤氲的香火气息。久而久之,神龛便被岁月涂抹得黑不溜秋,那面善的财神爷,也被抹了把黑脸,倒成了个张飞。

中堂两旁有四间偏房。偏房里好黑。湖南婆子就住在一间阴气森森的黑房子里。她成天躲在自己房里,不晓得做些什哩,一点声息都不出。湖南婆子走路蹑手蹑脚,会突然出现在身边,骇人一跳。她着一身的黑衣黑裙,一会子飘出来,飞快穿过中堂又闪了进去。

在这个大家族里,湖南婆子无声无息,连个正式的称谓都没有。只因为她讲一口的湖南话,就叫她“湖南婆子”。

像一个飘然的影子,一个幽灵。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也没有人关心过她的存在。

湖南婆子神秘的举止,引起了我母亲的好奇。当时她还是个女娃子。她从她二婶有意无意漏出的话里,拼凑起一些零星的印象。

湖南婆子会打枪!

湖南婆子有双天足,是个女游击队。

湖南婆子用她那双天足,从湖南走到江西,参加了攻打永新。那一仗打得惨呐,死的人算不清。湖南婆子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入夜化装逃出永新城,一路东躲西藏,日里困,夜里行,逃到吉安,恰巧碰见在吉安做木材生意的三外公。圆圆滚滚的三外公,一副土地老儿的相,让死里逃生的湖南婆子蛮宽心,当即跟了三外公来南昌,做了我的三外婆。

湖南婆子在外公的黑屋里,不为人知地蜷了十几年,直到解放。

解放后,湖南婆子回过一趟家乡。家乡的人以为她早已死了,还特地为她修了一座墓,立了一块好大的碑。等弄清了湖南婆子并没在永新战役中牺牲,居然逃出去嫁了个地主的胞弟,于是极愤怒地铲平了那座墓,将那碑也打掉了。

从此,辞根飘蓬。湖南婆子有家归不得,成了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从我记事起,湖南婆子对人一向很僵冷,好像从来不会笑。有哪个见过她的笑呢?她住得不远,买菜必得经过我家门口。她用那只打枪的手挽着一只菜篮子匆匆而过。我母亲总想请她家里坐坐,她大都摆摆手,拒绝得很干脆。偶尔难得来家,也缄口无言,只是斜倚着门框,默默听我母亲絮叨,闷头抽烟。烟抽得好凶,一根接一根。那些一角二分钱一包的“红太平”、“蓝太平”熏得她的牙齿墨黑。

湖南婆子向来不跟细伢子亲热。我们都蛮怕她,怕她一口稀稀疏疏的黑牙齿。

湖南婆子终没辜负三外公,为他传下一个儿子。

只是湖南婆子的儿子(我该喊他舅)五十挂零了,还是一条光棍。

绿豆子

好久不见绿豆子了。

每回打米,拿起米袋子,便会想起泼泼辣辣的绿豆子。

无端地,总觉得绿豆子挽了袖子,站在河边,扬起脸对着你笑,笑得叽叽嘎嘎,身子往后仰,一支独角辫,在脑后甩来甩去……

整个河面,都回荡着叽叽嘎嘎的笑声。笑得好脆。

于是你觉得,一切好似发生在昨天……

认识绿豆子,是在迁校下乡的闷罐车里。闷罐黑洞洞的,只开一个方窗透气。

闷罐车装猪,装鸡鸭鹅,也装响应号召的十四岁的我们。

黑咕隆咚的闷罐里,闭了眼睛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照亮我心……”

唱罢,有人吊起了尖嗓:“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唱得字正腔圆。

一刹间,闹哄哄的车厢静了下来。

一台《沙家浜》唱到目的地。

那唱“阿庆嫂”的便是绿豆子。

绿豆子有着一张瘦而细致的脸孔,五官精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小,小到无可形容,只好给她一个“绿豆子”的绰号。

小则小,绿豆子的动作极其灵活,脑子跟眼珠子都骨碌碌转得飞快。拦车、搭便车都是绿豆子的主意。

那时候,学生仔已不作兴刷大字报,而作兴刷标语,刷一些气壮山河的口号,譬如“向荒山进军,向草地要粮”,譬如“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诸如此类。

抬浆糊桶的,每回总少不掉绿豆子。

刷完顶天立地的标语,绿豆子就赶紧浆褂子。

记忆中,除了收发室的老晏,大约只有绿豆子一个女娃子喜欢把格子罩衣浆得壳硬,穿起来索索响。

绿豆子不去向食堂的岱头讨米汤。岱头蛮惹人嫌,一双手顶不老实。绿豆子硬气,宁愿用刷大字报的浆糊浆褂子。

硬气的绿豆子,天不亮,扛一把比人还高的锄头去开荒。集合的哨子,惊动了村盘里的狗。狗汪汪叫起来,叫声又响亮又模糊,好似梦境一般。

绿豆子梦游般迷迷糊糊,肩了锄头,深一脚,浅一脚,踏好重的露水,踩茅草走呀走,突然,一管针样的东西猛扎了一下脚。

“唉呀嘞。”绿豆子尖锐地喊叫起来。

一道手电筒光照过来。“不得了,蛇!眼镜蛇。”绿豆子手脚冰冷,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倘不是当即找到草药郎中,绿豆子的小命怕是保不住。

绿豆子命大。

绿豆子被送回省城。娘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个半死。

晒惯了乡下的日头,听惯了牛车辚辚的声音,跟同学一起野惯了,绿豆子反倒在城里闷得慌。瞒着娘,偷偷跑回乡下。

绿豆子平时节省,加上离开了个把月,多出几十斤粮,于是打米。绿豆子打的是早米,早米出饭,经饿。

绿豆子想把这袋早米运回家去。

扛一袋米,绿豆子领十多个男女学生仔到公路上拦车。

绿豆子拦车十分老练。她让男生躲进路边的茅厕背后,自己则带几个女娃子站在公路边,拼命向过路的汽车招手:“停下,停下。”声音都喊哑了。

一辆一辆的车绕道而行,全不理会绿豆子嘶哑的召唤。绿豆子急了,掮起一袋米往公路当中一蹲,人也蹲在路中间。直到疾驰的汽车逼近跟前,别人纷纷逃离,唯绿豆子叉手叉脚立着不动,气得司机停车大骂:“活得不耐烦,找死呀!”

绿豆子驮了骂,非但没跟人家跳脚对骂,反倒一口一声“司机叔叔”,喊得亲热巴巴:“叔叔,带我们回省城啵?”

睇一眼面前几个单薄的女娃子在寒风中簌簌发抖,“叔叔”大约动了恻隐之心,手一挥:上。

潜伏在茅厕背后的男生箭一般冲出来,飞身扒车。司机发觉有男崽仔扒车,连忙将汽车发动,绿豆子挣扎着吊上车,刚扶住车板想喘口气,猛然瞥见那袋米还丢在公路上。

满满一袋米,足可以打来回四五趟车票哩。

“停车,停车。”绿豆子疯狂地敲打车头。司机反而踩大了油门。

绿豆子心里只有米,什么也顾不上,纵身往下跳……

不晓得摔伤的绿豆子是怎样扛着那袋早米,挨过五里路,返回住地的。

解开绷带,揭掉狗皮膏药,绿豆子又活了。

于是有人摹仿绿豆子奋不顾身跳车救米,学得惟妙惟肖,大家笑得打栽。

满河笑声里,数绿豆子笑得最响。

老晏

老晏总不见其老。

六十好几的人了,腰板板得笔直,周身消爽。白竹布褂子还用米汤浆。

头一回见老晏,是刚进中学堂。停电,老晏举一只摇铃,绕过操场,从教室门外一路摇过去。

学堂大,铃声小。老晏摇了好久。

手上的铃,是居民上招呼倒垃圾的铃。老晏摇的是“斯文”铃。

学堂要迁下乡,接受再教育。连贫雇农出身、哇一口乡下话的老晏也不例外。

乡下冇有电。老晏用心用意,通街寻了几把摇铃。

火车哐啷哐啷把樟木箱、杉木箱、纸箱,把一个上千人的学堂晃到了乡下。

在乡下摇铃,响,且回数多。抑或是天地空旷,抑或是心里空落?总之,老晏一天摇无数名目的铃——起床铃、出操铃、“早敬”铃、早饭铃、开会铃、双抢铃……

上课的铃,稀了。

半夜里听到铃,学生仔头大,眼都睁不开,就打背包“拉练”。一个学生仔懵懵懂懂,一脚踏进尿坑里。为这件事,老晏心里难过了好久。

学生仔不怪老晏。老晏没有法子。摇铃委实累人,老晏摇得眼睛都凹进去了。

学生仔到附近厂里,寻了一截角铁棒给老晏。老晏胡子一抖一抖,笑得不可以再笑。

角铁悬在一蔸树下。

老晏捏把锤子,打铃。

“当——当当,当——当当。”

一长两短,清亮悠远。

学生仔蛮高兴。老晏不再东头摇到西头了。

一天到晚手脚不闲。除了打铃,老晏就架副眼镜分报纸、拣信、理汇款单。

上千张汇款单,尽是些“伍块、捌块、拾块”咯,一个月的伙食。

学生仔可怜。大人也不容易。

亮亮的阳光毯在门口。学生仔喜欢上传达室,喜欢帮老晏分信,喜欢吃老晏腌的萝卜盐菜,喜欢看老晏用米汤浆竹布褂子。

老晏难得回省城。老晏一走,铃声遂大乱,全校都晓得。

不是老晏的铃,味道都不对。

某日,一向准时的老晏,足足提前了两分钟打铃。

这一回,铃打了蛮久。打过铃,炸开一个消息——

学堂被生产建设兵团接管了,学生仔多留下来当兵团战士。原先城里的学堂恢复了,要接老晏回去。

校长不接。老师中“八大金刚”不接。

第一个接走老晏。而且是吉普。

学生仔涌去传达室,看“城里咯”老晏。

老晏终是老晏,白竹布褂子浆得壳硬,胡子一抖、一抖。这回不是笑,分明有了哭的意思。

铃乱了。日头阴了。

老晏走了。

(原载1988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相对无语是清欢

    相对无语是清欢

    “作为作家和教育名家的彭辉以书为伴,孜孜不倦,浇灌了他的心灵之花;丰富阅历,行走山水,孕育了他的文人情怀;重情重义,坦荡处事,成就了他的诗意栖居。漫漫人生路上,他幸福地行走着,行走于浩瀚书卷,行走于湖畔山巅;行走于学生目光的河流中,那目光中流淌着信任和期盼;行走于今生无悔的爱情中,那内心里有两不相厌的敬亭山;行走于自我心灵的麦田,那心灵从不会干涸与狭隘。”本书以清新流畅的文笔记述了两位老人相对静坐的生活小事,面对这一平凡的人与事,我们难免会被那种最细腻的感觉所打动,其间也蕴涵着人生大智慧,可谓是平淡而隽永,让人反复地去品味,具有感人的力量。
  • 玫瑰念珠

    玫瑰念珠

    本书是旅奥美术史学者李述鸿的随笔集,主要为美术评论。内容包括艺术杂谈、咀嚼文化、看画说话、看电影四大部分。作者李述鸿纵谈古今,既有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又有对国内外美术界状况的独特评论。读者可以看图说话,直接面对大师经典,详细了解这些作品的来龙去脉和美术史地位。
  • 中国文人的活法

    中国文人的活法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作品集,收录有:《雪夜访戴潇洒一把—中国文人作秀,他算是领潮流之先者》、《不似人君何见畏?—孟老夫子的遗憾和无奈》等约40篇。
  •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18岁,我有勇气独自去旅行》是一本主打“成人礼”概念的游记、小说、图文集。精选适合18岁学生独自旅行的国内景点或城市,并配以当地为背景的小说,搭配景点介绍的形式,让读者们可以够鼓起勇气,行走领略我国的好山好水。本书整体定位为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朝气及正能量。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人生,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月落孤灯灭

    月落孤灯灭

    即便早已知道命运如何,我仍初心不变执守你身边,只愿护你周全。
  • 下个路口遇到你

    下个路口遇到你

    那个马路路口,我遇见了你。。。那个可爱的你,于是,我们开启了一段幸福的旅程。。。。。。这是慕菲的第一本小说,希望支持撒,可以加我qq:2015064145记得要说是读者哦!
  • 末劫之剑走偏锋

    末劫之剑走偏锋

    一场从地球形成之初的游戏再次开服,在外星人的控制下人类的名誉将何去何从。在《末劫》开服前意外获得三个逆天天赋,虽然获得的要比常人多一倍,但是目标全能的他付出的僵尸别人的十几倍。且看这条剑走偏锋之路。
  • 快穿——寻回之旅

    快穿——寻回之旅

    夜空有着悲惨又短暂的一生,而到生命终结之时,却碰到了突然出现的系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快穿之路,寻找内心遗失部分的旅程,攻略各种各样的任务目标,直到……
  • 七秒记忆的高冷女王

    七秒记忆的高冷女王

    此文为系列文,另一本《弱智少女太强悍》,正在默默挖坑中,静待更新。简介:因为一场意外,苏沫妍得了一种怪病——除了家人和小时候的玩伴,她对谁都只有七秒钟的记忆了!只是,苏沫妍皱眉看着将自己压在床上的男人,为什么她会觉得他很熟悉!老天,谁来救救她!紫俊熙邪笑地看着面前抓狂的少女,轻声道:“你今生都别想逃离我……"『因为要上学,所以更新时间不一定,静待更新啊,喵。』
  • 轻狂过的日子

    轻狂过的日子

    谁的青春不轻狂?若赐我辉煌,我定比天狂。这是一段属于青春的日子,一段属于青春的岁月。青春不再,年少轻狂的日子,一懂事就结束。那些年也回不去了,只能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让你们一起帮我怀念!!!
  • 官方秀恩爱:枭爷,求不撩

    官方秀恩爱:枭爷,求不撩

    一个是天才医生,一个是商业大亨,一个背负了过去,一个希望着将来,官方独播,枭爷又在秀恩爱
  • 最后一片净土

    最后一片净土

    混在娱乐圈的初中,面对里面的尔虞我诈如何坐到面面俱到,而只是个小助理的她,又如何得到明星们的青睐,爱好创作的她究竟会不会成为娱乐圈里的一名大将?而面对自己的感情生活,她会怎么样?
  • 修真之重新来过

    修真之重新来过

    苏沐雨顺风顺水的过了半辈子,结果一朝不慎,修为尽失,金手指出了问题,只能重新来过,只是她总觉得重来之后的画风有点不大对啊!系统:“系统出品,升级打怪无压力!”重生女:“目标,打乱剧本,迎娶高富帅!”男主:“……女主救过我。”苏沐雨:“楼上的以身相许吧,不介意你是嫩草。”穿越女:“女主和楼上的不按剧本来!!”文案逗比,文风正常,偶尔抽风搞笑,主要走剧情,也有升级本文主旨苏爽到底,请各位放心食用!!
  • 最爱终成伤害

    最爱终成伤害

    青春萌动的女孩总是无畏而勇敢的,她们坚信守望一份幸福,好运就会降临。这世上总有人那么傻,柠檬,莫小北,他们选择站在爱的人身后默默守护,却最终真的只能成为背景。陌上花开,在错误的时间遇见错误的人,结局只能是一种伤害。如果,我说如果,一切重来,莫小北,你会不会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