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2400000037

第37章 军令状(5)

邱梦山一觉睡到下午五点半,二十四个小时,睡觉他用去了七个小时。邱梦山醒来时,敢死队十六名队员都坐在指挥所里等他了,连荀水泉也在等他。邱梦山走进指挥所,十六个兵都站了起来,拿眼睛盯着他。邱梦山不太高兴,他一一查问睡了多长时间。倪培林说睡不着。邱梦山说打仗首先得学会睡觉,睡不好觉就不可能英勇机智。他问石井生睡了多久,石井生笑了笑说睡了三个小时。邱梦山问唐河,唐河说睡了一个多小时。邱梦山摇头遗憾,他告诉大家,今晚可能一夜不能睡。接着邱梦山坐下布置行动计划。基本战术不是强攻,而是偷袭。十六个人分成五个小组,三个人一个小组,倪培林带领第一小组,唐河带领第二小组,石井生带第三小组,剩下为四组、五组。下午荀水泉接连搞了四次进攻,用火箭和炮弹扫出了两条通道,第一小组和第四小组分别利用通道从北侧向高地接近,出发时间是二十点半。第三小组和第五小组绕到敌方那一侧,分头从无名高地南和东两侧摸上高地,出发时间是十九点半。唐河带第二小组跟着邱梦山,从无名高地西侧摸进,二十点出发。他让十六个兵每个人都明白了行动路线、时间和分工。

邱梦山特别向石井生交代,第三小组任务最艰巨,要绕到无名高地南侧靠寿山那一面上无名高地,不光路远,而且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行动,需要格外小心。石井生信心十足。邱梦山最后要大家记住,这次战斗,敌人在暗处,他们在明处;敌人有坑道工事保护,他们完全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战斗不能明攻强打,只能偷袭智取。不带任何通讯设备,不让敌人从通讯信号上发现情况。各小组要独立作战,各组必须在凌晨一点之前从四个方向到达敌人坑道工事。如果提前到达,先隐蔽起来,绝对不能暴露目标,凌晨一点整开始行动,攻入坑道再打,不到万不得已不开火。第四、第五小组在高地北侧和东侧坑道外监视,既防止坑道内敌人逃离,又要阻止敌人增援。倪培林带第一组从坑道北口攻入坑道,石井生带第三小组从坑道南口攻进坑道,第二小组从坑道西口攻进坑道。凌晨一点各组同时向敌人坑道口摸进,摸进坑道发现敌人后再开枪,不要战俘,全部歼灭,一鼓作气拿下阵地。在进攻之前,万一在途中踩响地雷,绝对要沉住气,宁愿牺牲个人,也不能暴露整体行动;如果行动之前,万一被敌人发觉,以枪声为号,全体立即迅速投入战斗。等大家明白之后,邱梦山再一次强调,战场上瞬息万变,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打仗不能尝试,尝试就要送命;每个人都要机智勇敢,随机应变。战斗一旦在没进入坑道前打响,每个人要紧贴射击孔边隐蔽好自己,然后分头向各个射击孔里塞手榴弹。邱梦山部署完毕,让大家再一次检查个人冲锋枪、子弹、手榴弹、水、压缩饼干,一律穿旧胶鞋,系新鞋带。

摩步团阵地上每一条战壕里都在议论邱梦山,尤其是二营六、七连那些兵们,听说是一连长邱梦山冒死立军令状,军参谋长才同意停止大部队进攻。兵们都说五连士兵牺牲得冤,又说他们是邱连长救下了命。庆幸之余,大家都为邱梦山担着心,万一二十四小时之内拿不下无名高地怎么办?人心都是肉长成,邱梦山是为全团官兵,尤其是为六连七连把危险全揽个人肩上,全团上下都在感念邱梦山,又都在为邱梦山担忧。

邱梦山率敢死队在全团官兵担忧中悄悄出发。军参谋长打电话追问摩步团指挥所,团长报告,邱梦山率敢死队已经出发。参谋长说外电已报道我丢失阵地,总部来电追查,军里回答正在夺回阵地。军参谋长要求团长一有消息立即报告,他一夜不睡在值班室坐等。团长接军参谋长电话时,敢死队五个小组已全部出发。

十九点半,邱梦山在战壕里送了第三小组和第五小组。他跟石井生和五组长再一次嘱咐,记住,不是敌人死就是你死,下手要稳、准、狠。要沉住气,要机灵,遇事要果断,别商量讨论。石井生和五组长把邱梦山这话一个字一个字咽进了肚子,这个时候谁都知道,说空话废话是拿个人性命开玩笑。邱梦山说完,默默地一个一个拍了六个兵肩膀,还捏了捏耳垂子。拍谁,捏谁,谁浑身就冒劲。这十五个兵都是精兵,是从全连一百二十多号人里挑选出来的,都是二十来岁小伙子,个个让邱梦山喜爱。邱梦山心里清楚,现在,这十五个兵是他邱梦山要他们去拼命。邱梦山此时没有去想他个人是为了谁,他只想眼前这些兵,都是他兄弟,他们心甘情愿地要跟他一起去执行这个军令状,跟他去拿下无名高地,跟他去流血牺牲。邱梦山打内心感激他们,心里那份责任比山还重。他们就这样怀着一腔热血分了手。

石井生领着两个兵背着冲锋枪和满身手榴弹,猫腰沿着战壕拱耸拱耸先向无名高地东侧方向一溜烟跑去。石井生一边跑一边寻思,这五个小组,他们组这条行动路线最艰难,连长把最艰难任务给他,是真把他当弟弟,在连长心里全连只有他石井生才胜任这个任务。他一边跑一边谋划着,他们要绕到无名高地敌方一侧摸上去,而敌方已经在我方一侧开阔地布雷,指导员他们开辟那两条通道是供第一组和第四组使用,他们就无法再从开阔地抄近路绕到无名高地南侧。连长说了,遇事要果断,别商量讨论,等商量讨论统一意见,黄花菜早凉了。现在他是组长,组长就是指挥,他必须当机立断,随时拿出主张,有主张他才能对这两个兵发号施令。石井生想好了,为了安全避开雷区和敌人监视,他们必须跑远路,必须多出力多流汗,出力流汗比丢命强。他们这命都挺值钱,要用敌人几条命来换,少一条命就给连长多一分压力。他对这一带地形认真做了研究。他在地图上发现,栗山与寿山之间这片开阔地,向东延伸出去三公里左右就成了一条河,从水上过去比陆上过去安全。石井生率先在前面紧跑,两名士兵在后面紧跟,两个兵心里概念非常清晰,一切听石井生指挥。他们毫无疑问,不只是因为石井生是组长,石井生军事技术和硬功夫在连里数一数二,他们不服不行。三个人以五公里越野速度一气跑出三公里,右侧山涧变成了河。石井生没减速,继续跑,他想离无名高地越远,过河越安全。

跑了五公里,石井生收住脚,一挥手,石井生没喊“下河”那两个字,但两个兵心里都明白,他们把枪大背,立即下河。身上东西太多,下到水里身上像背了石头,游起来十分费劲。石井生仰过身子,对两个兵说,仰着游,把枪搁肚皮上,浮力好大一些。两个兵立即改成仰游,是省了不少劲。三个人手脚并用拼命游着,张南虎突然小着声喊他腿抽筋了。石井生回头,张南虎已在下沉,他一猛子扎过去,双手抓住张南虎腿,猛往上抬,捏住他脚趾往后掰,再用手捏他小腿肚子。揉捏了一阵,张南虎才钻出水面。石井生安慰他别紧张,刚才跑得太急出了汗,凉水一激肌肉容易抽搐,蹬腿时匀着点劲,别太猛。石井生一边嘱咐张南虎,一边陪着他游,万一再抽筋,他得拖他过河,还好,张南虎没再抽筋。

河面突然传来了马达声,一条船像魔鬼一样出现在水面,这个时候没有老百姓和军人之分,眼前只有敌人。石井生脑子很清醒,不能让敌人发现,不能纠缠,立即拽着两个兵钻入水下,跟小时候在河里比赛憋气一样,一口气憋到底,憋不住了,肺快要炸了,才悄悄钻出水面换气。大口喘几口,使劲又吸了口气,再沉下去憋。还好,那条船没跟他们过不去,待他们换了三次气之后,船拐弯开进旁边一条河汊。石井生带着两名士兵拼命往岸边游。

上得岸来,大方向没错,石井生打头右转向西跑。在河这边跑了五公里,在河那边自然也要再跑五公里,这样才能到达无名高地。这是一条崎岖山路,路不宽,借着夜色,石井生看出路面杂草让人踩熟,常有人走,用不着担心地雷,敌人再笨也不会拿自己性命开玩笑,况且他们都猴得成精。

跑着跑着,石井生右脚突然像是踩着了云,速度太快,左脚收不住惯性,跟着右脚也踩了云,两脚一踩云,身子就悬空,石井生没能够提醒后面两个兵,自己扑通一声坠了下去,直到额头触地面,让地上硬东西狠命啃了一口,石井生才明白,这是一大坑,不知是炸弹坑,还是陷阱。石井生没急着爬起来,他先关心身后两个兵,还好,两个兵记住了连长那话,要机灵,不知是谁先机灵,两个人倒是都卧倒趴地上了,而且都出了枪,打开了保险。

不错,真是不错,石井生没顾及额头上蚯蚓样往下游那血,他知道额头上除了皮就是头盖骨,里面没多少血好流,他在坑里笑着朝两个兵跷起了大拇指。两个兵发现周围没意外情况,才一起下坑拉班长。石井生站了起来,但右脚一沾地,他又扑通坐到坑里,脚脖子撕裂一般疼痛让他站不住。石井生慌了,他不怕痛,怕脚脖子断了走不得路,走不得路就没法去执行连长那个军令状,消不了那个军令状,连长就得被军法从事,这哪成!他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连长自己毙自己呢!但军令状在军参谋长那儿立着呢!在战场上没这种玩笑可开。

石井生一屁股坐下,把右脚跷起,指挥胶鞋里那五个脚趾依次活动,五个脚趾没有一个耍赖都动了。石井生心里一喜,奶奶,骨头没断。他问两个兵谁会整扭筋,他脚脖子崴了,让他们帮着整一整。两个兵不是谦虚,确实没整过,只好摇头。石井生说没整过也得整,不整怎么走路呢,学着整吧。石井生让张南虎动手,自己班兵好说一些。他告诉张南虎骨头没断,只是扭了筋,要用两只手抓住他脚丫,向后拉,乘着劲同时往左边猛一拧,想法让筋吧地一声复位,一复位就好了。张南虎只好硬着头皮说试试。张南虎一腿跪,一腿蹲,双手抓住石井生右脚,他先试了试得劲不得劲。他这一试不要紧,石井生痛得嘴歪到腮帮子上去了。石井生当然没出声,他是班长,不能哼,就算不是班长,士兵这时候也不能哼,一哼,张南虎准手软不敢整了。张南虎让班长咬紧牙,说他要整了。石井生说少废话,赶紧整,整好了好走路。张南虎双手抓住脚使劲一拉,再往左边一拧,张南虎没听到那一声“吧”,石井生听到了,其实不是听到,只是感觉到。石井生举着右脚,拿右脚丫向左画了个圈,再向右画了个圈,还行,痛还是痛,但已经不那么撕痛不那么钻心了,证明位置对上了,筋理顺了,痛就顾不得了。石井生让张南虎用绷带把他脚脖子缠紧,张南虎就在他指挥下把他脚脖子缠紧。石井生站起来,感觉好多了,他一挥手,三个人越过大坑继续前进。石井生脚有点瘸,但照样继续前进。

倪培林带着俩兵最后一批出发,一出战壕,他们就都趴地上脚手并用,像上岸鳄鱼一样匍匐前进。六只眼睛瞪得跟猫眼一样,一边匍匐前进,一边找通道标志。标志没有标志物,只是火箭扫雷留下一道痕迹。倪培林趴地上,拿眼睛顺着那条痕迹往开阔地深处延伸,隐隐约约能看出这条通道多少与开阔地其他地方有一些差异,通道上芭茅和飞机草全都倒着,即使没全倒,起码也都弯着。倪培林朝后一招手,后面两个兵跟着他匍匐前进。三个人连起来真像一条上岸大鳄鱼,倪培林是头,中间那兵是身子,后面赵晓龙是尾巴,他们缓缓地在开阔地上爬行着。

倪培林三个人匍匐前进速度比原计划要快得多,两个多小时他们就把开阔地扔到了身后。已挨着无名高地那山脚,倪培林翻过身仰面朝天,躺下喘息。后面两个兵也学他卸下枪,一翻身子仰面朝天躺地上大口喘气。三个人不约而同有一种满足,有一种宽慰,差不多都冒出一个念头,苍天保佑,没碰着地雷。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一个小时他们就能摸上无名高地,比连长约定那时间要早一个小时。倪培林想太提前不好,挨近了容易被敌人哨兵发现,还是在下面休息一会儿好。连长把动手时间定在凌晨一点,这时间好,狗杂种们睡得正香,让他们在睡梦里就直接去见希特勒和东条英机比较省事,弄不好还得挨希特勒和东条骂,你他娘来这么早,搅了老子好觉。倪培林这么遐想着,心里轻松了许多,他文化比那两个兵高,想象力比那两个兵要丰富。

喘过气,倪培林翻过身来,两个兵也立即跟着翻过身来;倪培林开始爬坡,两个兵也跟着爬坡。爬着爬着,倪培林有点含糊了,他发现上了无名高地,那条痕迹已很模糊。茅草没了,飞机草也没了,连草根都没了,只有焦土。

焦土,大多数人只仅仅从字面上揣摩其中含义,只有在无名高地上匍匐前进过的那些军人,才真正明白什么叫焦土。这里是亚热带气候,降雨量是北方数倍,泥土是红色,土质本来很黏,雨后更黏得像糯米糕,像糍粑,像台湾麻糬。但无名高地上那些红色泥土被炸弹烧炒过无数遍之后,失却了本色,泥土里已经没有一点水分,如同装进砖窑洞里那些土坯,经过烈火和高温燃烧后烧成了砖,这红色黏土被炮火烧得跟高炉里排出的那些煤渣和钢渣一样坚硬,颜色也成了黑色和青色。

失去扫雷痕迹前进难度就更大,判断不清哪里扫过雷,哪里还没有扫。倪培林当然不能让士兵在前面探路,就算心里有这念头,也说不出口,班排连干部都是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建军那会儿老辈就这么定下了这规矩,到他这一茬就成了传统,得照着做不走样,要不就不是解放军。当然,若有士兵自告奋勇,抢在前淌,那就另当别论,那是英勇。现在倪培林身后那两个兵并没自告奋勇,倪培林当然不能启发诱导,他只能带头在前面冒死淌路。倪培林还算机灵,往前看没有通道,他就回过头看,开阔地上有痕迹,他想,火箭扫雷不可能拐弯,必定是直线一条,只要保持与后面痕迹笔直延伸,就不会出岔。

不想出岔,还是出了岔。岔没出在前面倪培林身上,而出在最后面赵晓龙右脚上。三个人跟鳄鱼一样爬着游着,不知赵晓龙这条尾巴怎么就甩歪了。这也难怪,夜色浓重,没有月色,又是跟在班长身后,前面没碰着地雷,后面自然就碰不着地雷。赵晓龙这么一放心,后脑勺里那根筋多少就有那么一点松懈,一松懈就出了偏差。赵晓龙匍匐着,胳膊肘往前一挪,腿朝后一蹬,一挪一蹬,右脚不知怎么就蹬着了一颗地雷。轰隆!深夜寂静中猛地冒出这么声轰隆,倪培林三个都吓傻了,坑道里敌人们更惊吓得炸了窝,所有射击孔立即一齐朝外喷火,山谷里顿时奏起战争交响乐。倪培林借着敌人枪声乘机向后喊了一嗓原地趴着别动。倪培林没忘连长嘱咐,出任何情况,宁愿牺牲个人也不能暴露整体行动。

这一声轰隆,其余四个小组十三个人也都听到了。邱梦山听出是地雷爆炸声,朝身后唐河做了个手势,二组三个兵迅速分开趴下,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先出了枪,以防万一。石井生他们也已爬到半山腰,他们也停止行动原地趴下,也出了枪,也大气不出。其他小组也都是如此,都记着连长交代,不能暴露整体行动。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拨亮季节的风景

    拨亮季节的风景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 鸢尾几度花

    鸢尾几度花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书中内容从作者的高中黄金时代开始,一年一年追溯下去,到轻狂时代,到竹马时代。有柔情有硬气,有怜悯有叛逆,有含蓄有锋利。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过程,看文字由青涩稚嫩的学生腔蜕变成成熟历练,又看着复杂纠缠的文字回归到最初的天真与纯粹。在这里,疯狂与无邪并存。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有无数等待证实的梦想。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可以听到笔锋划破纸张的声音,是情感的颠簸。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时光会在记忆回溯中开出鲜艳的花朵吗?鸢尾花开在春天,梦想启程在春天,这一切都同青春一般美好。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 托起将星的人们

    托起将星的人们

    本书以新颖独特的视角、真挚质朴的笔调,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了后勤指挥学院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后勤理论专家杨少俊研究员、军事仓储专家王宗喜教授、后勤管理专家李祝文教授等11位知名专家教授的教书育人之路,热情讴歌了军校教员在三尺讲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而创新、拼搏、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热门推荐
  • 你要找什么

    你要找什么

    作品讲述了以作家楚千寻为主的一群曾经有梦想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游走,并挣扎于现实和理想的真实故事。生活的压力和情感的纠缠,使得楚千寻心情低落,下决心离开了“铁饭碗”——县文化馆,去了省城一家杂志社。他写畅销小说,写剧本,他挣来了以前从不敢想的稿费,但他已不知道自己到底还是不是个作家。
  • 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厨房不仅可以解决我们的一日三餐,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一家人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小小厨房酝酿着大学问,需要现代操厨者细心掌握。本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饮食营养、厨房操作、烹饪技巧以及食品材料等知识,非常科学、实用,可谓是广大家庭的良师益友。
  • 麻辣校花

    麻辣校花

    “我喜欢你。”“我不需要爱情,我觉得我现在很好。”左俊囧,看着她身边各种各样的朋友恨不得将他们通通灭掉。看纯情帅哥如何追我们的麻辣校花,真是步步为营,看完全没有爱情观的校花大大如何掉进他的陷阱里。
  • 星系笔记

    星系笔记

    别人都是灵魂穿越到别人身上,而我却是连同身体一起穿越了过去。
  • 剑道魔渊

    剑道魔渊

    他原本是一个谁也不认识的爱打游戏的地球少年。可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他穿越到了异界,获得了恐怖的修炼天赋,刚刚起步却遇到强大魔兽,使用超强武技却因斗气强力透支而失忆。他只能用一把长剑和满腔的热情努力修炼,成为一个绝世高手。我叶风为她而来,遇见她,我永不后悔。
  • 姻缘落难便成劫

    姻缘落难便成劫

    一个旷世情劫,不伤当事人而贻害苍生,虽有情劫牵绊,怎奈对方另有心系。他仰天长啸,”洛晨熙,你,果然是本尊的情劫“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三)

    本书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
  • 盗墓之尸鼎

    盗墓之尸鼎

    我是一名长沙土夫子,本职盗墓,兼职作道,捉鬼,下葬。当然,我的终极目的是要找到千古奇物——尸鼎。
  • 死幽大法师

    死幽大法师

    一千多年以前,在遥远的科波多尔大陆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黑暗帝国和光明帝国围绕大陆的归属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一开始,黑暗帝国凭借近乎无敌的亡灵军团一路凯歌,迅速杀到了光明帝国的首都。就在光明帝国危在旦夕之际,一向中立的龙族、精灵族、兽族、矮人族互结同盟站到了光明帝国一方,并立誓将黑暗帝国赶尽杀绝。
  • 迪迦奥特曼之复始大地

    迪迦奥特曼之复始大地

    每当黑暗降临时,总会有一个默默的守护者坚强的战斗着,守护这片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