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2100000005

第5章 某年的枪声

林白

道良很多年没有回过家乡,这一年,他回到家乡住在县城里。

他走在大街上,他走在2010年的街道上,但他穿过的是1945年的县城。

1945年啊那时,他在唐家河中学上学,每个星期都要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穿过县城两次。学校离家四十五里地,住校,实际上是住教室,一间大屋子,前面上课,后面一长溜是大通铺。每个星期六回家拿菜,霉干菜,煮好装在竹筒里,粗毛竹的一节,一头锯开,边缘削薄对上盖,再钻两个小孔穿上麻绳,啊他手上拎着竹筒就走在路上了——从上皂角走九里路到湾口,再走二十一里到县城,到了县城还有十五里。

他拎着竹筒穿过稻田,雨水、清明、谷雨、芒种、秋分、白露……秧苗在水田里拔节分蘖扬花,然后垂下沉甸甸的稻穗。田野黄绿斑驳,风吹着起伏,白鹭停在水牛背上,麻灰的鸭子在塘里。他一路走,竹筒晃晃荡荡的走过稻场和村庄,啊有狗猛吠,他是一个机警的少年,动作敏捷跳到路边捡起了一根打狗棍。然后他就到了云路口。

云路口,远远看见两棵大柳树啊云路口树下有茶棚、饭店和粑铺,夜里刚刚搭台唱过皮影戏那地上的砖头和木板摊了一地,《罗通扫北》《狄青平南》《薛仁贵征东》,有一个薛丁山,他头戴一个宝帽,咚的一下打不死,再咚的一下还是打不死,非常有趣。云路口,枯水时是木板桥的桥头,涨水时就成了渡口,浠水河有时水势真大啊,两岸都平了。浠水河,它的水是向西流的,西去的流水说的就是它。走木板桥过了河往右走,白石板的河东街,油坊、染坊、肉铺、香铺、面铺、铁匠铺,饭铺有好几家,也吃饭,也住人,卖山货和大米的农民出出进进。穿过河东街的最后一家粑铺,再走过一片菜地,就到南门疆砌了。

南门疆砌,浠川县城昔年的大码头,大青石板铺成一步一条疆砌,顺势而上直通繁华的十字街。2010年道良走到南门疆砌,看见青石台阶成了一个水泥的斜坡,青石板还有三块。这三块青石板,中间明显凹陷,是当年无数双脚踩过的,一边是浠川县博物馆,另一边有一家小印刷厂,大门敞开,可以直接看见里面油腻铁黑的机器,地面上也是油腻乌黑的,机油和铁混杂的气味一阵阵涌到路上,一张大铁桌上有高高的一方纸。

道良沿着水泥坡一直走下去,两边是水沟,垃圾越来越多,一家废品回收站堆着半屋旧饮料瓶和废纸板,人走过,苍蝇嗡地飞起来。

下去就是浠水河,能看见河边的芭茅尖,但是过不去,面前挡着铁栅栏,是傍河的住家,水泥地上正晒着一小片绿豆。往栅栏的旁边走,是菜地,隔了有刺的篱笆,正徘徊间出来一位老人,向他打听如何才能走到河边——啊真是巧,老者正是他六十多年前的老师,互相都已不认得。

——1946年冬,老师教过他一个学期的历史,那时候,他刚从唐家河中学转到浠川一中。真是快啊六十年弹指一挥间。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兵荒马乱,学校就撤了,跟着到武昌上临时中学,国民党的战时中学,没有正式的课,但是学会了用绳子打一种结,叫“平结”,还学会了唱歌——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打平结、唱歌、英语,有空就上一点课。虽然人心惶惶但秩序还好,有教导员。还发毛衣,是美国大兵撤退时留下的,谁见过毛衣呢?直接就穿在身上了,里面不穿衬衣,真扎人,身上直痒痒。

1946年史道良手拎一竹筒的霉干菜从云路口走到南门口,从南门疆砌下去到达河边,他站在岸上看到浠水河里放竹排,一队队竹排顺流而下,河水清澈,川流西去,远远近近的帆船,白帆鼓荡,御风而行。在店面陌生的十字街,道良感到有些晕眩,他依稀看见1946年的店铺——一排排的晃门,一扇扇的木板,要晃上去才能关上铺门,晃门上红色枫木的横梁上钉着一颗长铁钉,那是用来挂汽灯的。在县城的蔡同学家住过一夜,落暗时,看见各店陆续出来一个伙计,手里提着一盏汽灯,他举着一根棍子把汽灯挂上去,街上就一圈圈地亮了。

李记美米铺,从武昌买来了新的大米加工机;裕家祥纸店,那把大切刀有八尺长;德升碗铺都是从景德镇来的瓷碗;卖龙酥饼的德源商号,是自家做的饼,有三十几个工人,那里有个大水缸,比大圆桌还大,里面装了半缸坨糖;吴立生的麻饼是最最有名最最好吃的,用的白糖、芝麻、香油、白面,样样用足,他家也卖盐,包盐的荷叶不计秤。味浠餐馆的老板是个大胖子,又黑又胖,经常看见他在门口迎客。

染铺有一只压布用的石磙,一个凹磙,底下一块大石板,中间圆圆一大捆布,伙计站在石磙上,叉开双腿摇啊摇,就像杂技。有个小孩站在门口看,也学着叉开双腿两头摇,他没有石磙,摇着身子歪头歪脑的。饼铺呢,有一只面柜,大衣柜那么大,是筛面粉用的,伙计头发上沾了一层白粉。

拐角的地方,那个徐记烟花铺,有一天它突然爆炸了,楼上窗户的木板烧得焦黑,这个手工作坊,楼上包药配捻子,楼下出售。很长一段时间路过这里,它烧黑的窗口像一只大黑嘴。拐弯的地方还有棺材铺呢,叫陈家树棚,几十口棺材摆着,都是杉木棺材,从英山罗田放竹排放下来的杉木。

杂货、药店、绸缎布匹、文具纸张。韩春生的药糕,吴林茂的安息香。有一个很大的当铺叫“履泰”,它的招牌是一整块巨大白石,用阳刻法刻上的铺号,饱满有力。

街头屋沿夹路簇拥着许多小小的摊子,卖蔬菜瓜果,卖竹篮笤箕,刷具,烘饼、蒸糕、汤圆,还有茶摊和烟摊。陪同学去买过烟,最好的是大前门,最差的是大公鸡,中等的是圆球烟,两角钱一包。本县自产的一种,叫白莲河。

街上有人挑粪走过,是城外的菜农,他给某家一些米菜,说几句闲话,然后他就到茅坑掏粪了,掏好粪便挑出来,看到卖油条的,买两根,吃一根,另一根系在粪桶上面的扁担头,晃悠晃悠着,回家给孩子吃。有个人侧着身子推独轮车真是奇怪,走近看,啊他送老娘进城看病呢,老娘坐在独轮车的一边,一边重一边轻,他就只好侧着身子推车,以便保持平衡。

一口井在街中央,正街和戏台巷,交汇处,这口井啊你还在这里——看见这口井你就知道这里就是关帝庙,应该还有一家卖开水的,啊卖开水的还在——六十年过去它挤在面目全非的屋檐下,只有一张桌子那么宽,一只砖砌的灶,炉子上白汽袅袅,门口有两排暖水壶。

关帝庙已经不在了,梨园大世界也不在,只有一个县楚剧团的牌子,那个空阔的大戏场上坐上了一座灰色长方的旧楼,是老邮电职工的宿舍。那时候,唱大戏就是在这里,从武汉请来的戏班,唱的都是汉剧,哪个热闹就唱哪个,红花脸杀进黑花脸杀出丑角和花旦轮番插科打诨,城里城外都来看,出嫁的姐姐也要走上三十里挤到人群中。

梨园大世界民国时叫什么呢?

管他叫什么,反正不叫文化馆——啊你终于想起来是叫民众教育馆,有说鼓书的,几十张宽板凳排成三排,正面朝外有一张书台,红围布、鼓板、醒木,鄂城请来的说书先生,《火烧红莲寺》《儿女英雄传》,有人见机开一个茶园,白瓷茶壶,本地的山茶叶。湾口有一个胆大的人来了,柴耀荣,识字不多,向来是走村串乡说乡书,从来没有跑过码头,他来了,亮出一个绝活《天宝图》,一时红了堂子,可见,乡野气永远是艺术的源头。

继续往北,桠杈街,有卖烘炉瓦罐的就是柏树园,那是从前出城的古驿道,也叫官道,此去经巴河可以到黄州府。

柏树园。隔街望见柏树园你就想起蔡同学。

那个青砖砌成的凉亭今已不存,你跟蔡同学曾在这里分吃一只苹果,啊那只半边红半边绿的苹果,是你此生第一次见到的苹果,第一次听说,第一次看见,第一次吃到嘴里。蔡姓是本地的大户,祖上有人在朝中做过大官,蔡氏祠堂就在北门外。五座祠堂相连着一字排开,飞檐吊瓦,吊瓦上绘有各色图案,屋檐下的墙壁有“麻姑拜寿”“赵云救主”,中间的主祠,门楼是缩进去的,门头有块大石匾,刻有“蔡氏大祠”四个凹字。吃完了苹果蔡同学带你进去玩,一进三重的大殿,全是粗大的红漆木柱。祠堂前有一个高大的白色大理石牌楼,雕龙凿凤,还有五根高高的旗杆!

啊蔡同学……出城了,北门,你在北门碰到过1947年的易家二疯子,那是本县的一个狂人,大地主,他修了浠川的第一条公路,买了浠川的第一辆车,浠川城里第一个穿上了胶鞋。1947年春天你在北门看见易疯子在街上走,身后跟着一群小孩,他们奔跑着,看他脚上穿的胶鞋。灰尘阵阵。

北门的烟厂织布厂烧砖厂早已不在,北门的狂人和他的胶鞋今又在何方?

北门的行刑场再也不忍去,排形地,那些丘陵在田畈间高低起伏像大河中间漂流着的一块竹排,犯人背上绑一根斩条,打一个红叉,很多人看,围得很近,鲜血会飞溅到围观者的身上么?

枪响了——行刑的枪声裂天震地。

倒下的是你的蔡同学,蔡同学倒在排形地的低洼处,第一枪打偏了,又补了两枪,鲜血从他背后的两个弹洞流出来,蔡同学。

你十年之后才听说,他是因为日记而死,他在日记里写道,他想出国留学,全国解放了,看来这个愿望难以实现了。贫管会的头要他把日记交出来,他说你又不识字。你又不识字他说,他这样说终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日记落到贫管会的手里,他不识字,但是枪响了。

枪就响了。

(原载《作家》2013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北大荒

    北大荒

    由《闯关东》剧组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情系北大荒》即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新中国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战火中成长,为新中国的诞生洒下鲜血;他们在炮火中前进,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宁。当祖国一声号召,他们又放下枪杆子,在北大荒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建设……于是,便有了悲壮而惨烈的故事,有了硝烟中走来的男人和从城市乡村走来的女人,有了爱情,有了歌声,有了新的生命……
  • 血泪春秋

    血泪春秋

    江山不易,不易江山。斗争获得江山——共产党领导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不忘斗争。让那些赤胆忠贞,坚贞不渝,不畏强暴,坚忍不拔——华夏儿女的这种伟大的抱负、胆略、意志,情怀、情操,载入历史史册——漫漫长河,源远流长。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绘知识分子群像的长篇讽刺小说。作品描写了深受八股毒害的儒生的种种荒诞与虚伪行为。贬抑、讽刺了假儒士和假名士,批判了当时败坏的世俗风气;塑造了少数远离功名、追求自由的真儒士和真名士形象,其中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开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之先河。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对世界现代文学也有深远影响,堪称世界文学名著。
  • 英雄时代

    英雄时代

    《英雄时代》以国企改革深化、世界性金融危机、社会转型风云激荡为大背景,通过讲述党的高级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陆震天的养子和儿子:史天雄和陆承伟这一对异姓兄弟不同的人生经历和道路,正面揭示了中国转型期出现的主要矛盾。作者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反腐斗争、国企改革、机构调整、资产重组、股市动荡、商战风云、工人下岗、农民减负等诸多和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现实问题,显示出了作家宏阔的视野、强悍的笔力和缜密的驾驭和编织故事的能力。
  • 假面(下)

    假面(下)

    在段佑斯与优异成绩的保驾护航之下,雅子逐渐接近裙带关系复杂的学生会,但随着学生会核心成员接连“落马”,她的行为越来越超乎段佑斯的掌控。
热门推荐
  • 如此下去很好

    如此下去很好

    沉默。书写。自由。灵魂。一次次诘问,承受。缓慢。宁静。思索。一场由脑至手的劳作,因为值得,珍惜生活,写下微小事情,生命之石,可闪亮成钻。生命一时一刻的婉转惊动,我写下。并且疑问:到底是我们选择生活,还是正好相反?如果有痛,阴影一直在我们心底滑行。但愿我们都可以被温柔对待。并且:温柔生活下去。
  •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有母亲的情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侍臣

    侍臣

    命不由己,却奈何老天捉弄;身负血海深仇,陷入惊天阴谋;冥冥中一双大手将所有人推向死亡深渊,生与死,成与败,终将烟消云散。
  • 进击的巨人之桎梏

    进击的巨人之桎梏

    进击的巨人,利艾同人,剧情基本跟着进击的。后面有一些原创。
  • 溺爱:强势相恋520天

    溺爱:强势相恋520天

    {二对一,大小姐vs两位总裁}虾米?!我,苏落清,北穆市令人畏惧的苏家大小姐,美少女一样的存在,竟然被爸比妈咪催婚了!!相亲对象竟然是一个30岁的老男人!!OMG,我才16岁,是个貌美如花的年纪,不去,死也不去!但她却没想到,那两位大叔,竟然是暮叶国的传奇…好不容易同意去相亲,来到房间一看:花美男啊!还是两个!老夫的少女心要泛滥啦!!当刁蛮大小姐碰上冷酷面瘫男,与笑面狐狸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擦亮眼睛,拭目以待吧!
  • 绯色传奇

    绯色传奇

    身背桃花劫的少年,在神秘天书的指引下,谱写出一曲动人的爱恨情仇,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湖画卷。
  • 上清元始谱箓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谱箓太真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多女少之舒云

    男多女少之舒云

    舒云的眼睛透着这个奇怪时代女子所没有的宁静。李元辉想要得到这颗遗世明珠,也想守护这片宁静。“你会喜欢我吗?”李元辉握住她的手“现在还不够喜欢你吗?”舒云勾住他的脖子起身吻了上去他们好像缠绵悱恻却又若即若离此刻却是缱绻满怀。
  • 晨晓天晴

    晨晓天晴

    她,身世平凡,但是她从小学习刻苦。一次机会,她到一所小学工作,经历了许多喜怒哀乐。一次,她又遇到了她命中注定的人。
  • 少年你可曾说

    少年你可曾说

    在一片美丽的花还中,站着一位小女孩,遇到一位再哭的小男孩把他带回了家,帮他找到了父母,小男孩说六年后的今天来找她,以小女孩送的小香包为信物,小男孩送给小女孩的的项链为信物。六年后,他们在一次相遇经过重重误会男主再次离开三年过后。。。。少年,你可曾记得你三年前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