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2000000050

第50章 我的同事张爱玲(1)

祝勇

关于我的同事张爱玲,我知道的不多。她其他的同事知道的也并不比我多。原因是她几乎从来不见她的同事,包括她的助手。

在柏克莱大学,张爱玲几乎是一个隐形人。这首先与她的体形有关。因为她的体形过于瘦小,在人群中,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台湾学者水晶说她像艾米莉·勃朗特。有一次,我和威廉(WilliamSchaefer)坐在安德鲁(AndrewJones)的车上,饥肠辘辘,在黄昏的车流中,向旧金山一间小啤酒馆奋勇前进。我们谈起张爱玲。安德鲁指着路边走过的一个小老太太说,如果你能见到张爱玲,她就跟她一样。一个平常的老太太,毫不引人注意。

其次,张爱玲喜欢昼伏夜出,刻意地躲开人群。据她的助手、台湾学者陈少聪介绍,张爱玲通常是在下午到办公室,等大家都下班了,她仍留在那里。大家只是偶然在幽暗的走廊一角,瞥见她一闪而过的身影。“她经常目不斜视,有时面朝着墙壁,有时朝地板。只闻悉悉窣窣一阵脚步声,廊里留下似有似无的淡淡粉香。”(陈少聪:《与张爱玲擦肩而过》,《有一道河,从中间流过》,第二○三页,九歌出版社,台北,二○○六年版)

当时的中国研究中心在校外办公,不在紧邻西门的现址。我在柏克莱Downtown(下城)找到她当时的办公楼,是一座十几层的巧克力大厦,就在Bart车站边上,是这座朴素的小城最显赫的建筑之一,并且,据安德鲁介绍,它的显赫地位至少已经维持了二十年。我向陈少聪询问了张爱玲当年办公室的位置。中国中心早已搬到富尔顿街二二二三号(2223FultonStreet),那里现在变成一座银行。人们进进出出,点钞机决定着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一切迹象显示,这座大楼与张爱玲无关。

陈少聪与张爱玲同在一间办公室办公,只是中间隔了一层薄板。外间是助手的,张爱玲在里间。所以,张爱玲每天不可避免地要与陈少聪打一个照面,她们互相微笑一下,或者点头致意,这种最低限度的交往,是她们每天必须履行的程序。后来,她们连此也嫌麻烦。每天下午张爱玲要来的时候,陈少聪干脆及时地躲开。

“我尽量识相地按捺住自己,不去骚扰她的清静,但是,身为她的助理,工作上我总不能不对她有所交待。有好几次我轻轻叩门进去,张先生便立刻腼腆不安地从她的坐椅上站了起来,眯眼看着我,却又不像看见我,于是我也不自在起来。她不说话;我只好自说自话。她静静地听我嗫嗫嚅嚅语焉不详地说了一会儿,然后神思恍惚答非所问地敷衍了我几句,我恍恍惚惚懵懵懂懂地点点头,最后狼狈地落荒而逃。”(同上书,第二○四页)

一九五二年,感到前途渺茫的张爱玲离开上海,只身来到深圳罗湖桥,准备从此进入香港。这里是上海到香港的陆上必经之途。罗湖桥的桥面由粗木铺成,桥的两端分别由中英两方的军、警岗把守。香港警察把入境证拿去检查时,张爱玲和从中国一起出走的人群眼巴巴地长时间等待。在他们的焦急与无奈面前,香港警察不失时机地表现了他们的傲慢。他们若无其事地踱步,心态悠闲。有一名中国士兵见状,走到张爱玲身边,说:“这些人!大热天把你们搁在这儿,不如到背阴处去站着罢。”张爱玲转头看他,那个士兵穿着皱巴巴的制服,满脸孩子气。人们客气地笑了笑,包括张爱玲在内,没人采纳他的建议。她紧紧贴在栅栏上,担心会在另一端入境时掉了队。这是张爱玲最后一次体会来自同胞的温暖(据司马新:《张爱玲与赖雅》,第六十八页,大地出版社,台北,一九九六年版)那条看不见的边界,从此把张爱玲的生命分为两截。上海公寓里的流言与传奇,在她身后,被铺天盖地的标语和口号迅速湮没。

如同默片里的人物,张爱玲很少发出声响。即使在办公室,她在与不在几乎没有区别。她把自己视作一件宝贝,秘不示人。她与外界的联系大多通过纸页进行,连电话都很少打。陈少聪说,每过几个星期,她会将一叠她做的资料卡用橡皮筋扣好,趁张爱玲不在的时候,放在她的桌上,上面加小字条。“为了体恤她的心意,我又采取了一个新的对策:每天接近她到达之时刻,我便索性避开一下,暂时溜到图书室里去找别人闲聊,直到确定她已经平安稳妥地进入了她的孤独王国之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让她能够省掉应酬我的力气。”“除非她主动叫我做什么,我绝不进去打搅她。结果,她一直坚持着她那贯彻始终的沉寂。在我们‘共事’将近一年的日子里,张先生从来没对我有过任何吩咐或要求。我交给她的资料她后来用了没用我也不知道,因为不到一年我就离开加州了。”(陈少聪:《与张爱玲擦肩而过》,《有一道河,从中间流过》,第二○五、二○四页,九歌出版社,台北,二○○六年版)

对于柏克莱来说,张爱玲既存在,又不存在。这与现在没有什么不同。现在,二○○六年秋天,在柏克莱,我可以找到她,又找不到她。她在柏克莱大学两年的时间内,完成她的研究工作,并撰写了论文。但很少有人看见过她。我询问过当年在中国研究中心和东语系工作过的教授,并得到印证。一九七一年,张的上司陈世骧去世,张爱玲参加他的葬礼,是她在柏克莱屈指可数的公开露面。但她只呆了几分钟,就匆匆离去了。对于很多人而言,张爱玲只是一个名字,而不是身体。

张爱玲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字条爱好者。胡兰成第一次去见张爱玲,在上海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张爱玲不见,胡只得到她从门洞里递出的一张字条。他已经很幸运了,因为张爱玲连字条都十分吝啬。近三十年后,水晶前往张爱玲在柏克莱的公寓拜访,张爱玲坚持不开门,后来几次打电话,张都不接,最后允诺会给他写张字条,而字条,也终于没有来。

在美国与她书信交往最多的是庄信正,是他介绍张爱玲来柏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就职。庄先生一九六六年在堪萨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初识张爱玲,自一九六九年张爱玲迁居加州,至她辞世的二十多年间,举凡工作、搬家等重要事宜,都托由庄信正代为处理。即使如此,他们的联络也基本依靠书信维系。二○○六年十一月,林文月先生在加州奥克兰她的山中别墅内,把庄信正刚刚在台湾《中国时报》上选发的这些书信拿给我看。分别以《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和《张爱玲与加大“中国研究中心”》为题,在二○○六年九月四、五日,以及十月六日《中国时报》上发表。每次几乎发表一个整版,除原信外,还配有庄先生的笺注。同时还配发了这批信的手稿照片。据庄先生透露,张爱玲使用的信纸通常是白色洋葱皮纸(onionskin),当年主要为打字机用,最后有几封信的用纸是深黄色。或许应该庆幸张爱玲的癖好,她的沉默反而使她的话语得以保留,那些信仿佛尘封已久的老唱片,使我们得以想象和重温她的声音。

张爱玲爱上了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并且因此而上瘾。锲而不舍的水晶最终成为为数不多的进入过她的居所的人,他对她生存环境的描写如下:“她的起居室有如雪洞一般,墙上没有一丝装饰和照片,迎面一排落地玻璃长窗。”(水晶:《蝉——夜访张爱玲》,《替张爱玲补妆》,第十四页,山东画报出版社,济南,二○○四年版)“张女士的起居室内,有餐桌和椅子,还有像是照相用的‘强光’灯泡,唯独缺少一张书桌,这对于一个以笔墨闻世的作家来说,实在不可思议。我问起她为什么没有书桌?她回说这样方便些,有了书桌,反面显得过分正式,写不出东西来!……不过,她仍然有一张上海人所谓‘夜壶箱’,西洋称之为‘nighttable’的小桌子,立在床头。她便在这张夜壶箱上,题写那本她赠送给我的英文书《怨女》。”(水晶:《夜访张爱玲补遗》,同上书,第二十五页)给我印象极深的是“雪洞”的比喻,有一种尖锐的肃杀感。我不止一次路过她的公寓,在杜伦特街(DurrantAvenue)上,有时透过密集的法国梧桐,望一眼她的窗。我没有前去叩门。窗亮着,但她不在。

“第二天我去看张爱玲。她房里竟是华贵到使我不安,那阵设与家具原简单,亦不见得很值钱,但竟是无价,一种现代的新鲜明亮几乎是带刺激性的。阳台外是全上海在天际云影日色里,底下电车当当的来去。张爱玲今天穿宝蓝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越显得脸儿像月亮。三国时东京最繁华,刘备到孙夫人房里竟然胆怯,张爱玲房里亦像这样的有兵气。”(胡兰成:《民国女子》,《张爱胡说》,第一二二页,文汇出版社,上海,二○○三年版)

同类推荐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 烟台的海

    烟台的海

    主要描写了烟台的独特景观: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收录了《俺想要个女娃》;《为你撑了十八年》;《皮日休吟诗露踪迹》等故事。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辉色传说

    辉色传说

    问题学生凌风在一段离奇的事件之中获得了新生,从此、更名为白羽的他、在姐夫闫辉和美女艾琳的指点下、进入了不为常人所知的里世界,种种争斗之中,他成长了、变强了、也在一步步地在接近自己的身世之谜...千变万化的奇葩、清新可人的百合、知性优雅的御姐、可爱腹黑的萝莉,哪个才是他的最爱?抑或是、统统吃掉?吃不吃得下暂且不提,要有那个“吃”的能力,就有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异魂尊

    异魂尊

    一个身世扑朔迷离的少年杜云,为各种生存意义不断壮大己身,异魂的出现是吞噬还是促进,在这充满玄气,魔法,魂力的大世界中绽放。生命的绚烂由我来谱写,朗朗乾坤,吾名誓必震颤宇内各方。吾之一生,为复仇,为感情,为正义......其实一切都是吾心所致,随心而为,笑悯恩仇,为追求极致而存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权力的血迹

    权力的血迹

    作为太子他有着悲天悯人的仁慈,但在权力的旋涡中每个人都在泯灭人性,一场更迭时代的风暴悄然降临,一心想要拯救万民的他该做出怎样的蜕变?胸怀野心的人们又该怎样随波逐流,卷入浩劫的人们又要在哪里风雨飘摇……
  • 大公主

    大公主

    天之骄女的眼中,家国天下,有多少与众不同?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站在权力的巅峰,站在父亲强大骄傲的羽翼下,又会遭遇怎样的悲欢离合?家国大义面前亲情将如何安放?大公主,一曲盛世宫廷的华美篇章……
  •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单亲爸爸催泪奋斗史,爱是支撑一切的力量.梦想用来实现,人生需要逆袭,致我们活得人模狗样的青春。著名培训专家、畅销书作家付遥,著名资本及历史研究学者、畅销书作家雾满拦江联袂推荐。
  • 洪荒历史神话演义

    洪荒历史神话演义

    推荐,<嚣龙传》,2553519,请大家踩踩。
  • 快穿之女主别挡道

    快穿之女主别挡道

    这是一个逆袭的故事!安倾月,一位大神级作者,看小说时嘴贱吐槽了一篇小白文,结果被某系统逮到,并光荣契约了!对此,安倾月抹了一把心酸泪,咬牙切齿的盯着某个奸笑的系统...尼玛!从此,她进入到一个个界面中,完成女配or炮灰的逆袭心愿,攻略妖孽男神...安倾月曰:女配准则,一切都和女主对着干!虐白莲花,绿茶婊!虐你没商量!(本文含虐渣含攻略,一对一,按时更新)
  • 凤袭天下:沉医
  • 神武逆苍天

    神武逆苍天

    叛大道,逆飞仙,看少年崛起,看少年为红颜,一怒斩苍天……致敬我心中的第一书《神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