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2000000036

第36章 寒冬早行人(2)

在读书进学方面,张謇也有其独特的悟性。他熟谙经史,却不肯迂腐地拘守章句,而是从中摄取有益养分,充实头脑。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有些合理内核是可以超越时代,成为现代精神资源的。比如,儒家所崇尚的以天下为已任、关心民族兴亡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就在张謇身上深深扎下了根。在他看来,儒学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以应世变之需。为此,针对孔孟的“义利之辨”,他提出“言商仍向儒”的新思路——着眼于国计民生,坚持诚信自律的伦理道德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返本回馈思想。他鄙视传统士人脱离实际、徒尚空谈的积弊:“日诵千言,终身不尽,人人骛此,谁与谋生?”主张“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在一次乡试答卷中,他说:“孔子抱经纶万物之才”、“裕覆育群生之量”,亦尝为委吏、乘田之猥琐贱事,而且,务求将会计、牛羊管好,“奉职惟称”,做“立人任事之楷模”。抬出圣人来,为自己的论列张本。

张謇平生经历曲折复杂,活动范围广泛,兼具晚清状元、改革思想家、资本主义企业家、新式教育家、公益活动家和幕僚、翰林、政府官员多种角色,“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而能“适于时代之用”。就身份类型来分,他属于行者,而不是言者,但他的许多论述十分精当,而且富有实践理性。他善于融各种角色及其资源于一体,将中国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关心民族兴亡和黎民疾苦,崇尚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同西方工业文明中的创新、进取、务实精神结合起来,将道德规范置于现实功利之上,并和物质生产联系起来,摸索出一种新型的中国实业家精神中。

纵观张謇一生,有三个重要关节点,对其人生道路抉择影响至大。概言之,敞开了一扇门——实力报国之门;堵塞了两条路——科举与仕进之路。

张謇走出国门,前后不过三次。年过半百之后,分别参加过大阪、旧金山博览会;二十九岁时,随吴长庆赴朝参战,经历磨练最多,获益也最大。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清朝藩属朝鲜爆发了反抗封建势力和日本侵略者的“壬午兵变”,日驻韩公使馆被烧,日本借机出兵干预。吴长庆麾下的庆军,奉命援护朝鲜,张謇以幕僚身份随行,“画理前敌军事”。处此形势危急、列强相互争夺的远东焦点,干戈扰攘、樽俎折冲之间,最是年轻人磨砺成才的大好时机。其间,通过与朝、日众多官员、学者交流政见,切磋时局,增广了见闻,弥补了旧有知识的缺陷,形成了纳国事于世界全局的崭新视野。而日本明治维新全面进行社会改革,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经验,更使他耳目一新,于国内洋务派一意趋骛西方“利器”、“师敌长技”之外,找到一条全新路径,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历史现象充满了偶然性。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对于张謇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连续三次重大事件筑成了他人生之路的分水岭。他从十六岁考中秀才,后经五次乡试,均名落孙山,直到三十三岁才有幸中举。但此后四次参加会试,尽遭挫败。至此,他已心志全灰,绝意科场。这次,因慈禧太后六十寿辰设恩科会试,他本无意参加,但禁不住父亲和师友的撺掇,才硬着头皮应试。结果状元及第,独占鳌头。当师友们欢庆他“龙门鱼跃”时,他却无论如何也兴奋不起来。他没齿难忘:科举之路上二十六载的蹉跌颠踬;累计一百二十昼夜“场屋生涯”的痛苦煎熬——那时的考棚窄小不堪,日间弓身书写,夜里踡伏而卧,炊茶煮饭,全在于此。“况复蚊蚋囋肤,熏蒸烈日。巷尾有厕所,近厕号者臭气尤不可耐”。日夜寝馈其间,导致经常伤风、咳嗽、发烧以致咯血。且不说科举制、八股文如何摧残人才、禁锢思想,单是这令人不寒而栗的切身感受,已使他创钜痛深,从而坚定了创办新式学堂、推广现代教育的信念。

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蕞尔小国”面前,“泱泱华夏”竟然不堪一击,遭致惨败,随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他惊悚、觉醒,改弦更张,走上了一条全新道路。他对晚清积贫积弱的根源作如下剖析:中国之病,“不在怯弱而在散暗。散则力不聚而弱见,暗则识不足而怯见。识不足由于教育未广,力不聚由于实业未充”;“国威丧削,有识蒙垢,乃知普及教育之不可以已”。于是,决计抛开仕途,走实业、教育兴国之路。

第三个关节点,是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伊始,在慈禧太后操控下,恩师翁同龢被黜,“开缺回籍,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此事对张謇刺激极大。他们交谊三十年,“始于相互倾慕,继而成为师生,终于成为同党”,患难与共,至死不渝。对于两朝帝师、官居一品的资深宰相,作如此严厉处置,为有清一代所仅见。这使张謇预感到,“朝局自是将大变”,因而“忧心京京”,心灰意冷。生母临终前谆谆告诫的“慎勿为官”的遗言,仿佛又响在耳边。面对帝党、后党势同水火,凶险莫测的政局,“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

在人生道路抉择问题上,张謇是慎重、清醒、谋定而动的。病逝前一年,他曾回顾说:经“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謇愿可达而守不丧。自计所决,遂无反顾”。

关于张謇,胡适于一九二九年做过如是评价:“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

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这样的一个人,是值得一部以至于许多部详细传记的。”

“伟大英雄”、“开路先锋”,评价准确而充分。在暗夜如磐、鸡鸣风雨中,能够像张謇那样,“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通过个人努力,开创难以计数的名山事业,取得如此广泛的成功,晚清名流中确是屈指可数。论其功业,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状元,他开创了一条由近代知识分子以实业教育代替封建士人“学而优则仕”的救国之路;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早期开拓者,他是晚清社会中既能务实又有理想的实业家的一个标本;作为出色的实业家,他摸索出一条以城市为龙头、农村为基地、农工商协调、产学研结合的南通模式。一九二二年,在京沪报界举办的“最景仰之成功人物”民意测验中,张謇以最高票数当选。而其成功要素,前人认为:一曰纯洁,二曰创造性,三曰远见,四曰毅力。

说到失败,张謇同任何成功人物一样,在其奋斗历程中总是难免的。而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殊环境下的民族工业,面对外国资本的冲击,生存艰难甚至终被吞并,本属常事。其价值在于创辟了一条新路,提供了可贵的标本、模式,在于进行了成功的实验。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事业遭受挫折,却仍可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正如钱穆所言:“人能在失败时代中有其成功,这才是大成功。在失败时代中有其成功,故能引起将来历史上之更成功。”

当然,张謇并非完人。我们肯定其事业之成功,绝不意味着他在各个方面都完美无缺。他勇立潮头,呼唤变革,却害怕民众革命;他为实现强国之梦而苦斗终生,但直到撒手红尘,对于这条新路究竟应该何所取径,也似明实暗。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思想、见地,并没有跳出近代民主主义的藩篱。在历史人物中,这种功业在前,而政见、主张相对滞后的现象,并不鲜见。

作为一个智者,张謇颇有自知之明。晚年,他在一次演讲中说:“謇营南通实业教育二十余年,实业教育,大端粗具”;“言乎稳固,言乎完备,言乎发展,言乎立足于千百余县而无惧,则未也未也”。“实业教育,大端粗具”,说得恰如其分。而“完备、发展”,就任何前进中的事物来说,都不能遽加肯定。这不等于承认失败,也并非谦卑自抑,恰恰反映出他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此相照应,他在生圹墓门上曾自撰一副对联:“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山灵。”回首平生,他还是比较惬意的:一生事业已经大体完成,死无憾矣;现在到了回归自然、与秀美的五山长相依伴的时刻。

一位史学家曾经说过:“张謇与南通这两个名字已经紧紧联接在一起。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很难发现另外一个人在另外一个县办成这么多事业,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是呀,先生“五山归卧”已经过去八十五个年头了。可是,今天,无论是走进通海地区工厂、粮田,还是置身于他所创办的大中小学;无论是浏览于博物苑、图书馆,赏艺于电影院、更俗剧场,还是在濠河岸边、五公园里悠然闲步,都会从亲炙前贤遗泽、享受他所创造的成果中,感受到张謇的永生长在。先生的事业立足于通海,而他的思想、抱负却是面向全国。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借用古人的话:“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近年来,我曾两入南通,一进海门,看到过张謇生前在各个场合的留影,还有数不胜数的画像、绣像、塑像。他那粗茁的浓眉,智慧的前额,饱含着忧患的深邃目光,留给我难以忘怀的印象。面对着书刊上、广场上、影视中张謇的形象,我喜欢作无尽的联翩遐想。这样,就有一幅饱涵诗性的画面成形于脑际,浮现在眼前——

一个霜月凄寒的拂晓,在崎岖、曲折的径路上,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踽踽独行。看上去,既没有“踏遍青山人未老”的革命家的豪迈,也缺乏诗人“杖藜徐步过桥东”的闲适与潇洒,又不见一般年迈之人身躯伛偻、迟回难进的衰飒之气,而是挺着腰身,迈着稳健的步子,向着前方坚定地走去,身后留下了两行清晰的脚印。

既然叫一幅画,就总得起个名字,那就题作《寒夜早行人》吧。

选自《人民文学》2011年第10期

同类推荐
  • 唯酌桃源酒高咏

    唯酌桃源酒高咏

    桃源镇的酒文化节举办十年了,今年以酒与诗为主题很有创意。在中国诗酒文化协会的支持下,吴江举办了首届全国诗词大赛,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收到了来自全国及海内外七百多首诗词。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发现、捕捉、挖掘桃源镇“酿酒之乡”的诗意、诗情、诗美,讴歌赞美桃源镇“酿酒之乡”的人文历史底蕴,立意新,手法巧,情意真,诗味醇,是吴江建设“诗词之乡”的又一成果。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第七个是灵魂

    第七个是灵魂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热门推荐
  • 双面天使:扛上黑道BOSS

    双面天使:扛上黑道BOSS

    她是世界第一家族洛克家养女,天生口不能言,被禁锢在象牙塔独自面对黑暗。他是她的救赎。他为她披荆斩棘,她为他折断双翼。本以为他是她的王子会将她救出象牙塔,可那个男人在半空中松手,任由她摔的粉身碎骨。
  • 神兵凯

    神兵凯

    天地巨变,不知何时,有异士能兽出现,可以催动真气伤人,后人称之为斗气。其中强大者,可以以一敌百,威力无比。更有一种奇特铠甲出现,为兵之王者,后人称之为斗铠!凌驾于两者之上的,是一群神秘莫测之人,可以用神念伤人于无形之中。主角惊讶的发现,他居然同时拥有两种能力,冥斗双休!斗铠强,我便破之!冥者盛,我便灭之!看主角如何在乱世之中,闯荡出自己的天下!
  • 诸神的战歌

    诸神的战歌

    神圣雪洁的昆仑仙山上,一个女人用近似天籁的声音低诉:“都结束了……”非凡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这一切都是注定,无论神也好,凡也罢,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一切……”非凡宇冷眼看着她:“你相信?”一个从黄泉路逃出的非凡家公子,在充满层层阴谋、实力的江湖中生存下去,站在被众神遗忘的地方,独自吟唱着凄凉的战歌。“既然没有谁能改变,我会去改变这一切……!”诸神的战歌吟唱着,驱使着手里狂刀的使命,使命不完,战歌永不停息。
  • 三宝太监重建不死船队

    三宝太监重建不死船队

    六年前还是个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六年后博士毕业了和自己5岁的女儿生活着,一直扮演着各种角色,这也使自己越来越成熟。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以为就这样和女儿一直生活下去,谁知道被一个30来岁的强奸犯一夜打破。六年前突如其来的怀孕,当自己还是个孩子时缺选择做了单亲妈妈,当年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她又改面对的是什么?
  • 自由之战:同人

    自由之战:同人

    在自由之战中,无尽的战争,永恒的纷争,让故事,再次,从头开始。
  • 我的老公是个妖孽

    我的老公是个妖孽

    都说风氏总裁清心寡欲,可深夜的时候,他搂着她“老婆,老公伺候的如何?”她抬抬眼皮子“还行吧!”他在她耳边吹了一口气,眼神晦暗“那老公再努力努力,让老婆更舒服。”因为情蛊,把她和他锁在一起,缠绵一生,日日不离。宠文,一对一,双处。
  • 昔今惜堇

    昔今惜堇

    那年花儿,含苞待放,你我擦肩而过,我却匆匆寻你,只为博得一笑。繁华落尽,你我相依相偎。
  • 重生都市做道士

    重生都市做道士

    我是一个活了九百年的道士,每一百年我都将经历一个轮回,但是灵魂不老不死,游离于无边的岁月之中。我叫明日,因为我永远不知道下次重生将会出现在哪里九世之中,我曾以各种方式入道,只为解开这一身诅咒,做一个平常人这一世,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重新以道入道做一个驱鬼抓妖的不死道士PS:本书又名《转世九百载》
  • 命运之战始1

    命运之战始1

    神秘转学生苏琳在新学校遇到了各种违背常理的事,认识各种酷炫狂叼的人,黑泽几次出手相助更是将她卷入不明所以的战争……命运的齿轮已经悄悄转动,他们都将何去何从……
  • 大邪仙途

    大邪仙途

    这是一个怀揣着江湖梦的小镇少年误入仙途,翻天覆地的故事。这故事里,有个自称六爷天天喝醉的老鼠,有个骑猪的邋遢大师兄,有个埋在地底英俊不凡的祖师爷会使万鬼夜行大法,那带领万鬼的鬼头头,却是个巴掌大的独眼怪……这里,一滴血足可以红透高原,一粒沙也可斩万千大道。邪不是邪魔,而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处世方式。一枝白梅,一头灰发,老邪出世,万仙避行。看翩翩少年郎如何成为一代邪仙,让宁老邪的威名通天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