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2000000030

第30章 深读鲁迅,学会思考(1)

张梦阳

今年9、10月间,是鲁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逝世七十五周年纪念。什么才是对这位文化伟人的最好纪念呢?我认为,就是更好地读他的书。读鲁迅,是早就开始了。但我们仅仅读一读是不够的,一般性的通读、细读、精读也是不够的,我感到应该深读。

深读才能读懂鲁迅

深读,就是不仅读鲁迅的文字,而且深入到文字后面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中去。

什么是深读呢?就是深入地慢慢地读,这与目前流行的浅读,即浮浅地快速阅读是对立的。深读,就是不仅读鲁迅的文字,而且深入到文字后面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中去,探究一下鲁迅在写作这些文章时,是怎样展开思维活动的?这种思维活动又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社会状态下,针对什么样的对象而展开的?有哪些特点和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这对于我们理解鲁迅以及其他历史人物,都是极其重要的。

例如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有一句名言:“打落水狗。”“文革”时期常用这句话来强调阶级斗争和彻底革命,现在又用这句话来证明鲁迅是否定和谐社会的,以此作为否定鲁迅的论据。其实,这句话鲁迅在《写在〈坟〉后面》中明确地说:是“见了我的同辈和比我年幼的青年们的血而写的”。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也已经说过:“这乃是归纳了许多苦楚的经历之后的警句。”问题是要看对象究竟是不是“狗”,是否上岸后就“咬人”。像文化大革命中,用这句话来斗干部,斗群众,就是错的。但如果对象是“狗”,而且“咬人”,当然要打。就是现在,对于恐怖分子也是要除恶务尽的。

再譬如1925年1月间,《京报副刊》刊出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各十部的书目。在当时“整理国故”的热潮中,国内文化名人纷纷向青年推荐国学经典,鲁迅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但后来在《答“兼示”》中又指出抓住他这句话不放的施蜇存先生,“忽略了时候和环境。他说一条的那几句的时候,正是许多人大叫要作白话文,也非读古书不可之际,所以那几句是针对他们而发的,犹言即使恰如他们所说,也不过不能作文,而去读古书,却比不能作文之害还大。至于二,则明明指定着研究旧文学的青年,和施先生的主张,涉及一般的大异。倘要弄中国上古文学史,我们不是还得看《易经》与《书经》么?”在《两地书·十九》中,鲁迅还借夫子气十足的朱希祖责备有人用假名一事,对许广平说:“此我所以指窗下为活人之坟墓,而劝人们不必多读中国之书者也!”说明脱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状态以及对象性质,单单挑出鲁迅的只言片语来论是非,只能得出错误而荒唐的结论。

今年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接见青年代表提出五点希望,其中重点是:“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从年轻时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学会判断事物的真伪。靠思考了解事情真相,做出正确判断;还要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深读鲁迅的书,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国际歌》里说“让思想冲出牢笼”!倘若不“让思想冲出牢笼”,仍然在奴性思维的牢笼里做所谓学问,无论怎样勤苦都是做不好的。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一批学者大做鲁迅思想发展和世界观转变的文章,不仅没有价值还令后人耻笑。因为这不是独立思考,科学研究,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印证,是削足适履地拿鲁迅去做概念化标尺的印证,用以说明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像他们所重构的鲁迅那样走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发展道路,实现世界观的转变。其实这是对鲁迅的扭曲,鲁迅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没有那样简单。可以说,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真正值得慢慢深读而又经得起慢读、深读的作家,或许只有鲁迅一人。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厚重文化,与当下流行的快餐文化是对立的。对鲁迅只是浅读,是读不懂的,甚至会产生误读。对于其他作家的作品,如果一味浅读,快读,浮浅地快速地阅读,只追求文字的表面华丽和情节的新奇、描写的刺激,也是非常有害的,长此下去,可能贻误自己的一生,应该注意纠正。

学习鲁迅的思维方法

鲁迅是以思想家兼文学家的思辨加形象化的方式,致力于扭转中国人思维的。

很早就有这样的提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应拘泥于个别词句和教条,主要是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那么读鲁迅的经典,也主要是学习鲁迅的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思维方法。

为什么要深读鲁迅,学习鲁迅的思维方法呢?因为鲁迅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他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扭转了数千年的传统思维定势,变奴性思维为独立思考,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作出了划时代的历史贡献。无论是中国反封建的“政治革命”还是“思想革命”,立足点都是人,是人的思维。只有人的思维改变了,政治和思想才能变化。否则,一切照旧。即使表面变了,实质仍然一样。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最直接,鲁迅和陈独秀、胡适所倡导的五四文学革命,使中国书面文字从文言转型为白话,实质上也是一场中国人的思维转变。这不仅是文、言一致,最重要的是思维与文字的一致,是思、言、文三维一致。也就是心头、口头、笔头“三头”一致。这对于扭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接受现代思想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试想倘若仍然是文言,用白话思维,再转换成文言写作,或者干脆完全用文言思维、说话和写作,像孔乙己那样对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岂不成为笑话?鲁迅在杂文《透底》中说:“八股原是蠢笨的产物。一来是考官嫌麻烦——他们的头脑大半是阴沉木做的。”“阴沉木做的”头脑,怎么能很好地接受现代思想?鲁迅是推动与实践白话文最有力者,也是改变中国人思维的最强动力。从文言文一跃而成鲁迅那样老熟、畅达、意蕴深厚的白话文,表达出那样独特、深刻、丰厚的思想,至今少有人比肩,该是多么难得啊!仅此一点,鲁迅就无愧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伟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说过:“有经验的人较之只有些感官的人为富于智慧;技术家较之经验家,大匠师又较之工匠为富于智慧,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之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慧。这样,明显地,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所谓“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其实就是大智慧,不是就事论事、只看细枝末节的“辁才小慧”,而是从原理和原因上穷根溯底,为一个时代提供崭新而系统的思维方式、观察视域和思维空间的大智慧。具有这种大智慧的人,就是一般所说的思想家。思想家应该是一个时代最高的大智者,是那种“从思想方法开始进行变革”的人。这种人要在思想发展的关键时刻,以自觉的主体性精神,从“我们应该怎样生存”这一根柢性追问出发,催醒思想界、学术界的“问题意识”,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新的思维角度、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和逻辑结构,使人们从“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奴隶的奴隶式思考”中惊醒,换以崭新的思考方式,把思想史推进到新的阶段。

而与思想家相区别,那些技术性的学者,却往往仅限于“技术化”地处理知识,缺乏“问题意识”,不具有理解问题特别是根柢性思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对思想家提出的问题仅肯也仅能在技巧的层面作出反应。他们常常满足于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把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却无法使眼前的问题在与知识积累发生关联的状况下转变成新的“问题意识”。所以,尽管他们有时对知识掌握得很精确,资料积累很丰富,文章也写得条分缕析,甚至于很漂亮,但是却始终跳不出甚至意识不到奴性的思维窠臼,总是在奴性的思维定势制驭下进行着无效的劳动。即便他们做出的种种成果被贴上所谓“科学”的标签,换取了导师、教授甚至大师的头衔,也只能如日本鲁迅学家竹内好在《何谓近代》中所指出的,是“奴隶的科学,奴隶的理性主义”。他们的勤勉,也不过是“奴隶的勤勉”。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由此,我们就会更加理解尼采这位最懂得自己应该怎样生存的大思想家,为什么会经常嘲笑那些“愚钝的学者”了!

1996年冬天,在完成了《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以后,我在后记中表述了这样的心志:

思想之乐,乃人生最大快乐。

思想家之生活,乃人生最高境界。

下面我紧接着说,我知道自己这一生是成不了思想家的,但是我“终生不渝对思想和思想家的向往”。

正是由于“对思想和思想家的向往”,使我坚持终生学习和研究鲁迅。虽然有些人认为鲁迅不算是思想家,我却一直持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最深刻的本土思想家的观点。他不是西方那样康德、黑格尔式的建立了理论体系的思想家,而是最懂得中国的长于“知人论世”、明于知人心的本土思想家,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善于思考的人,这是他与西方思想家的区别,也是他的中国特色。

鲁迅是具有高度哲学思维的文学家,如卓越的鲁迅研究家冯雪峰在《思想的才能和文学的才能》一文中所说:鲁迅兼具“思想的才能和文学的才能”,是“把两种才能统一地发展的天才”,是“思想家型的诗人”与“诗人型的思想家”。他是以思想家兼文学家的思辨加形象化的方式,致力于扭转中国人思维的。所以比单一的哲学家或者文学家产生了大得多的综合效应,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发挥了少有人可比的巨大影响。所以我们深读鲁迅,有必要刻意学习他的思维方法。

鲁迅经典的要旨是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批判

改变精神,实质上,就是改变思维,从思维方法上彻底改变中国人思考问题、行为处事的方式。

同类推荐
  • 柔石作品集(二)

    柔石作品集(二)

    在烟一块似的衰柳底下,有一位三十岁的男子,颓然地坐着;似醉了,痴了一般。他正在回忆,回忆他几年来为爱神所搬弄得失败了的过去。他的额上流着血,有几条一寸多长的破裂了的皮,在眉的上面,斜向的划着,这时已一半凝结着黑痕,几滴血还从眼边流到两颊。这显然是被人用器物打坏的。可是他并不怎样注意他自己的受伤,好似孩子被母亲打了一顿一样,转眼就没有这一回事了。他夜色冷酷的紧密的包围着他,使他全身发起颤抖来,好象要充军他到极荒鄙的边疆上去,这时,公文罪状上,都盖上了远配的印章。他朦胧的两眼望着湖上,湖水是没有一丝漪涟的笑波,只是套上一副黑色而可怕的假面,威吓他逼他就道。
  • 未厌居习作

    未厌居习作

    1935年叶圣陶出版的散文集,收1923一1935年间的散文36篇。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年轻岁月,如火的季节。可是却感受不到火的灸热。所有的华美和绚丽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是又何必在乎太多,太阳依旧东升西落。让它成为关于那个火一样的季节的一份记忆吧。
  • 天之魂

    天之魂

    本书包括的文章有:大漠魂、大水、温多尔·罕山上的圆石、哭润的沙坨子、古犄角、荒漠三魂、大漠的落日、空谷、沙路、狼子本无野心、一只老蝈蝈。
  •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一书辑录了作者关东捷近几年的数十篇博客文章,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作者对近几年来一些社会状况的表述及思考,以较为个性化的眼光,记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文章篇幅都较为短小,笔调轻松,每每有触动人心的闪光之处。作者关东捷通过较为个性化的眼光对当代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较具有个人特色的领悟和思考,从而能够引发读者对当代社会的进一步思考,有其独到之处。
热门推荐
  • 波尔多顶级葡萄酒品鉴

    波尔多顶级葡萄酒品鉴

    本书是作者继《世界百大珍稀葡萄酒鉴赏》之后,关于中国化的葡萄酒文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作者以自己多年的尝试和经验积累,在书中全面讲述了世界顶级葡萄酒和中国菜品的巧妙搭配之道,结合顶级葡萄酒的评分、最佳饮用年份推荐、参考价格等实用信息,是将东西方饮食文化融为一体的最新尝试,也是一部是引导中国葡萄酒爱好者品饮风向的必读之书。可供消费者及高档会所、餐厅作为红酒选购和配餐的指导工具书。
  • 富贵遮天:至尊晓财神

    富贵遮天:至尊晓财神

    钱晓益说,土不土无所谓,关键哥豪了一把;哥要用两世所学,跳出玉琪岛,走向全世界,冲出雷云阵,杀向全宇宙;“大舅哥,向你问个事---”李山转过头来,你说。“就是我想问,哪个国家是允许一个老公娶三个老婆的?”李山眉头一皱,“你还真是见一个爱一个!已经为了娶小鱼换过一次国籍,怎么?两个老婆还不够,又想娶第三个老婆?”(致敬经典,续写传奇)
  • 斗罗大陆之神话崛起

    斗罗大陆之神话崛起

    本作品套用了唐家三少所著《斗罗大陆》的基本故事背景结构,但可以担保与原文人物没有丝毫关系。新手写文,如有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星灵姐……”茫无人烟的丛林中最后一声叹息,那段被尘封的历史,是否还有重见天日的转机?
  • 我和她们的故事

    我和她们的故事

    写给自己写给她记忆自己的现在和曾经,等老了在一起看。
  • 2036拯救地球

    2036拯救地球

    一颗名叫“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即将与地球相撞。围绕阻止这颗希腊神话中的被称为“黑暗和毁灭之魔”与地球相撞,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太空事物高级专员公署(联合国太空署)组织各协约国,展开了“富士山”号太阳帆行动计划。但是,计划却遭到了一个叫“皇明党”的国际极端恐怖组织的破坏,他们不但致幻了“富士山”号太阳帆,还进一步图谋以阿波菲斯小行星为太空攻击武器,对中国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地区开展一场毁灭性的太空攻击战。“富士山”号太阳帆失控后,联合国太空署立即决定由华裔科学家刘刚博士负责,紧急启动庞大的备用计划,即“昆仑镜”计划。“皇明党”又使出渗透、拒止、威逼等手段,千方百计的阻止“昆仑镜”计划的实施。于是,围绕联合国太空署“昆仑镜”计划的实施,小说中众多人物的命运随着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爱情与遗恨、阴谋与陷阱、生离与死别、天灾与人祸等故事情节的展开,淋漓尽致的演绎了一场场人世间情感际会的悲喜剧。
  •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主要根据语文新课标指定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在参考和借鉴许多译本优点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概述和欣赏与评析等全面性指导阅读,可谓是高度浓缩,既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又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把握。
  • TFBOYS之陨落星辰的天空

    TFBOYS之陨落星辰的天空

    我们亲爱的粉丝今夜难眠,为啥呢?呀!今天有她们最爱的三小只啊!就因为那种奇幻的神秘才让我们遇见了你们,相知、相爱。By:我喜欢你呢?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我?我们在一起真的会走到最后吗?爱上你我不后悔,我也不会放弃!
  • 千魂传

    千魂传

    吾收一卷画,流转百千年,拘禁魂一缕,成其生前愿。愿吾所愿化其白骨复其血肉,吾甘堕轮回亦无悔,生生世世待君来!历经十世,沈奉丞携千魂归来,原以为破镜能重圆,怎料这从头到尾只是一场骗局。
  • 遗落在幸福角落

    遗落在幸福角落

    一个是想开始新生活的女生一个是在外人看来很“冷”的王子一个是邪狼的少主到底该爱谁是不是爱与不爱都没的选择?一切只是注定?注定逃不过命运的枷锁?注定要把幸福遗落?
  • 修真的道士

    修真的道士

    一个拥有血煞杀体孤儿被一个道士收养,从小习道,十三岁那年老道神秘离世,少年悲伤无比在山洞中得到一本混沌天尊传承的,正果混沌边可复活老道。看少年如何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看他如何站在地球的巅峰,入地府,下九幽,霸仙界,杀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