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1000000012

第12章 面孔俱乐部(2)

030

1923年9月24日,曹锟的名字和照片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上,文章标题为《仍无总统》,内容为:“在北京,总统选举已失败,因为内阁不能召集齐580名议员,实际召集来的议员约为400名。直隶督军(军阀)曹锟在背后积极活动。据说,他答应贿选,每个议员从5000至10000元不等。一家中国报纸报道,一些议员因为拿不到薪金而决定接受贿选,另外200名正派议员尚未被收买。”

031

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照片。他就是直系军阀的真正首脑,吴佩孚。照片下有行注释:“中国最强者。”《时代周刊》对这个封面人物做了这样的介绍:“他是中国最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头衔是直鲁豫巡阅使,统治着除满洲之外的整个中国北方和中原各省。北京也在其管辖之内。他赞成民主制,但其目的是使用武力统一中国。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天才,还精通文化、科学和文学。他善于将哲学家的深思熟虑和政治家的老练果敢以及天才的军事战略的智慧集于一身。近来,他正在学习英语,还聘请了私人教师为他讲学。”

032

美国《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在《对话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吴佩孚:“从1922年到1928年,蒋委员长建立南京政府之前,是中国的军阀混战时期。在这一混乱阶段,吴佩孚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在许多方面,他都是一个能干而有个性的人物。吴佩孚在拜访他的外国人眼中很不寻常,因为他的面貌不同于一般的华北人,他留着一嘴短短的红胡子,长脸高额,鼻相很好。比起其他军阀,他也算受到过高等教育,是得过功名的前清秀才。”

033

英国作家韩素音在《吾宅双门》中这样描写宋庆龄和宋美龄:“北京饭店举行了一次有许多知名作家参加的招待会。宋庆龄全身洋溢着魅力。她洁白的皮肤、精致的五官和黑玉般的头发,显得格外出众。我认为她是宋氏三姐妹中最美的。她忠于自己的原则,是一个伟大的、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是共产党对忠诚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党外人士实行统一战线政策的象征。我在重庆见过蒋介石夫人。两姐妹说话的声音简直完全一样,都是那么的优美,那么富有吸引力。两个人都在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上过学。”

034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千千万万中国人——一九二七年中国中部的革命》中这样写道:“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是我见过的最杰出的女性。她温柔而高雅,洁净的旗袍展示了东方女性特有的魅力。她善良端庄,似乎与猛烈的革命斗争不太相称。她投身于革命,不仅因为她相信革命,也因为中国亿万老百姓对这个孙中山的遗孀充满了爱和希望。她与孙中山先生一样有着崇高的信念,为革命事业同甘共苦,在斗争中到处漂泊。如今,她一个人还在为实现孙中山的夙愿而奋斗。有人劝说她抛弃武汉政府,甚至为她备好了一艘出逃用的日本船。连她一向信赖的哥哥,做事沉稳的宋子文都劝她抛弃武汉政府。”

035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复始之旅》中曾这样描述宋庆龄:“我在几次招待会上见过蒋介石和宋美龄。就在那些场合,我认出了宋庆龄,尽管之前我知道她就是孙中山年轻的妻子,但没想到她竟如此年轻漂亮。她当时有三十五六岁,但看上去像刚刚二十五六岁的样子。”

036

美国驻华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复始之旅》中这样写道:“宋庆龄所信赖的中国,也是穷人的中国。她相信,在中国,最卑微的苦力只要团结在一起,就能像其他人一样挺起胸膛来走路。她向往的中国,是一个与世界各国都有交往,而不是以万里长城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国家。她向往人人都祥和而不是人人只顾谋私利的中国。她关心的不是外国人的权利,而是四万万人民的利益。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像她一样把这种考虑放在首要地位。”

037

1924年9月8日,张作霖成为《时代周刊》报道的焦点。文中称:“他是一位虔诚的帝国拥护者,即拥护君主制的人。”文中还这样说:“满洲大约有得克萨斯和科罗拉多两个州这么大,在中国北方拥有如此大的地盘,使张大帅成为无人可以取代的军阀。但是尽管张大帅思维敏捷,权力巨大,却不是吴佩孚吴大帅的对手,曾惨败于吴佩孚。”有意思的是,《时代周刊》随文刊登的照片,并不是张作霖的,而是一幅年轻的张学良的照片,照片说明为:张元帅。

038

《纽约时报》驻华记者这样描述近代中国国民党外交部部长顾维钧:“顾维钧博士担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其实只是徒具虚名的执政内阁中的一员。一天早上,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立即去外交部。外交部办公楼可称得上是美轮美奂,围墙环绕,广场敞阔。我进去时,见怒气冲冲的部长已经在等我。‘你没事发表这么一篇东西是什么意思?’他拍着桌子厉声问道。把早晨出版的《英文导报》递到我的跟前,一边指着那篇文章,一边用力抖动着报纸。那篇报道写的是中国拖欠一笔外国贷款的报道。”

039

1927年2月21日,《时代周刊》记者刊登了宋庆龄的照片,并做了相应的报道:“她喜欢每天收信和读报纸,可令人惊奇的是,这位相当娇小、羞怯的宋庆龄,后来并没有热衷于简单的收信和读报纸,而是转向了更伟大的事业。她腼腆、紧张、软弱的性格却爱上了一位有着高尚灵魂的爱国主义政治家、后来的中华民国之父孙中山先生。正是以他的名义,年轻的国民政府最近已经攻占了南方的半个中国。对国民党人来说,孙夫人足以继承他们伟大的已故领袖的英名。她没有放弃她的使命,今天,她住在新的国民政府首都武昌,坐一辆道奇轿车,她是民族主义这一伟大运动活的象征。”

040

1927年4月4日,《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是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选用的是蒋介石的一幅正面肖像速写,下面标注着:蒋介石将军。光头的蒋介石表情冷峻,目光凌厉,有一种威慑的气势。同时,封面上还写着大大的几个字“rose out of the Sun-set”,意思是在孙中山陨落之后升起。在这里Sun既是指孙中山,又是指太阳,因此,这句也可译为“在日落之后升起”。

041

1927年4月4日,《时代周刊》将“征服者”蒋介石进入上海的细节,生动地描述了出来:上周一下午,两点钟左右,一列长长的车队由南开进上海。车上坐着1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个个肩上斜挎着一杆冲锋枪。有一个人,穿着一件完全未加装饰的外套,坐在豪华的汽车上,他体型纤瘦,却是那个果断指挥南方军队的人。他便是征服了半个中国的伟大征服者、国民党军阀蒋介石。汽车专队趾高气昂地强行进入设有路障的法租界。一会儿,车队从法租界返回,这位征服者告诉人们是他的司机走错了路。很快,“征服者”和他的正规卫队在一座大楼前停了下来,挂起一面旗帜,红、白、蓝三色的国民政府旗帜随即在天空飘扬起来。蓝色的天空,将旗帜映衬得格外鲜艳,宛如田野上升起一颗白色的太阳。

042

1927年4月4日,美国 《时代周刊》刊登了张作霖的一幅照片,并在报道中这样写道:“满洲和中国北方最强大的野蛮军阀张作霖是旧式大军阀,他喜欢喝燕窝汤。他最近在北京打麻将,可以一口气连打37个小时,结束时总会赢。他绰号‘红胡子’和‘东北虎’,然而他却不是一位凶狠的、满脸络腮胡子、屁股后面插着两支快枪的土匪头子的模样。他身材矮小、性格温和、没有胡子。当记者问他年轻时在哪儿读的书,他眨眨眼,回答:‘绿林学校。’目前张作霖的实力依然还很雄厚,或许他可以挡住目前在长江一带作战的国民革命军,不让他们从已占领的中国南方进入北方。他治军严格,他部下的两个军官曾因无票强行进入北京剧院,被他砍了头。”

043

1927年4月16日,苏联的《消息报》在一篇描述中国中山大学学生对政变的反应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蒋介石的儿子带领学生们到共产国际大厦前游行示威。就在前几天,他还在中国青年会议上说:‘我现在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儿子,我已和蒋介石断绝了父子关系。’之后,蒋经国还发表了公开声明,谴责他的父亲屠杀民众和共产党人。这份声明被塔斯社译为多种文字广泛散发。”

044

1927年4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在上周,张作霖对一位法国记者暴跳如雷地说:‘以所有的神的名义,以它们的名义,我告诉你,法国必须帮助我——必须!’他霸气十足地用剑鞘敲打桌面,继续说:‘国民党挥师讨伐我,是国际性的重要事件。倘若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中国胜利,那么,它就会在全世界胜利。列强必须协助我打败国民党,把他们赶回长江以南。我和他们的领袖蒋介石没有冲突,之后我将以兄弟之礼对待他。’”

045

1927年4月25日,美国《时代周刊》以《痛斥父亲》为题,报道了1927年蒋经国在莫斯科的反应,文中这样写道:一名正在莫斯科留学深造的青年学生,是中国国民党独裁者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年轻的蒋在上周听到他的父亲开了杀戒,大肆屠杀共产党的消息后,给莫斯科的一家报社投稿说:“蒋介石曾是我的父亲,真正的军人,革命的朋友。现在,他成了我的敌人。几天前,作为革命者的他已经死去,活下来的是一个反革命者。他曾用美丽的语言描述革命,但又在最便利的时候背叛之。蒋介石不会再和张作霖作战。打倒蒋介石!打倒叛徒!”

046

1927年4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与苏联关系最密切的中共领袖李大钊被奉系张作霖秘密绞杀,就义时年仅38岁。” 当日,《纽约时报》和伦敦的《泰晤士报》也同时报道:“就在张作霖与参议员一起品茶时,张元帅的部下们正在相隔仅百米之遥的地方,忙于执行残暴的处决。”

047

1927年5月9日,《纽约时报》记者发表电讯,称张作霖就李大钊被杀一事向参议员这样解释:“是我下的命令。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我的地盘上有反对外国的主义存在。”

048

1927年6月18日,《时代周刊》发表题为《“独裁者”发表宣言》的报道,文中这样描述:在这种狂欢式的典礼仪式上,一位瘦小但却专横高傲的中国人是全场的焦点,他穿着一身富丽堂皇、亮闪闪的蓝色丝绸陆军大元帅服,据说样式是他自己设计的。此人就是满洲和中国北方的军阀,名声大噪的张作霖。日本人曾鼓动并支持他的“满洲政权”。他正式宣布自己为满洲的“统治者”。他几乎是扯着嗓子朗读自己的誓言,鼓励他的军队“消灭中国的共产主义”。

049

詹姆斯·贝特兰在《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中这样写道:在1927年的一天上午,在香港的孙中山的夫人告诉我:“我们已经懂得,中国的明天,不能对英国、美国或其他西方民主国家抱太大的希望。中国可能得孤军奋战了。对于这一点我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但是,我希望你们的政府能为我们做一件事,那就是不要帮助我们的敌人。”她的话语中带着点讽刺的口吻,但一点也没有刻薄感。

050

1927年7月4日,美国《时代周刊》以“最后通牒”为小标题报道了冯玉祥向武汉政府发出的通电,通电内容为:“显然,为了实现少数激进组织的目的,整个国家都进入了混乱。现在,我考虑必须采取以下纠正措施:汉口政府执行委员会中的中国人,愿意出国的,应允许离开。汉口政府中那些忠诚信奉国民党原则的成员,应尽快加入南京政府。我们必须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其次,已被解雇的鲍罗廷应该立即回到他的国家俄罗斯去。”

051

1927年7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用简洁的标题《张之后的张》,报道了张学良在张作霖去世后的动向:一个年轻有为的中国军人,被跟随他的人奉为“完美的战士”,在经过17天谨慎的秘而不宣之后,于上周证实了他的父亲张作霖在撤离北京途中被炸身亡的消息。虎父无犬子,经过17天的周密部署,足以巩固其地位,看上去已获成功,所以他宣布,根据协议他继承了1000万元的遗产。从现在的情况看,他控制了局面,避免了因张作霖的去世而可能引发的奉系内部的混乱,从而粉碎了日本关东军的阴谋。在这一点上,少帅继承了他父亲的智谋和坚韧,令世人刮目相看。《时代周刊》还刊登了一幅张学良的照片,他双手叉腰,脚上一双长统皮靴,英俊非凡,镇定自若。

052

美国驻华记者鲍威尔这样评价张作霖:尽管东北三省长期处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张作霖常常不得不奉命行事,但盖棺论定,他无愧为一个爱国的真正男子汉。张作霖拿出大半的财产用于兴办学校,他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统治东北,在和日本人、俄国人玩弄国际政治这副牌时,却是一个精明的牌手,应付自如,得心应手,始终没有使东北领土丧失一分一毫。

053

美国作家彼德·兰德在他的《走进中国》中曾这样写道:“在我遇到过的中国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让我敬佩。陈友仁琐碎、矮小、聪明、缺乏善意,甚至略显卑鄙,满脑子都是狡诈、圆滑,天性好斗,外表、声音和手势都带有一种震慑力。倒是孙夫人是一个不寻常的人。这个优雅的精灵,如此脆弱而胆怯,但实际上却是世界上最值得赞美的女革命家。她的高贵很自然地与威严的名声相吻合。她就是中国的圣女贞德。”

054

1927年8月,美国《时代周刊》以“英雄下台”为标题报道了蒋介石下野的消息,文中这样写道:“‘征服者’蒋介石将军在率领他的国民革命军横扫半个中国之后,最近因受到指责而下台。上周,他回到了他的家乡——上海南100英里之外的奉化的一个小村庄。他在午夜和黎明之间的夜色中抵达,因为在中国,一个‘丢脸’的人最好悄悄来去。他的秘书如是说:‘蒋介石将军和他的家人将住在这里,开始全新的引退生活。在为国民党的事业付出一年的辛劳之后,他想好好地休息休息。’”

055

1927年8月22日,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报道:“蒋介石的引退,将直接使他曾领导的南京政权——国民政府的分支失去意义,而使最初的汉口国民政府在国民党的整个事务中再度起到主导作用。被称作基督军阀的冯玉祥,他的出尔反尔可是出了名的,这次也不例外,他又在干涉汉口事务,因此人们猜测他可能想很快由他本人来控制全部国民党的地盘。”

同类推荐
  • 杰克森

    杰克森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两个时期,主角杰克森·李的军旅生涯,以第一人称入手,十三年的部队生活打造出了一个铁血的战士,但因为种种原因,他逃走了,开始了他的狂暴之旅。
  • 狼背上的女王

    狼背上的女王

    这里是一片女权至上母系氏族的狂野大陆。故事的女主在交通事故中带着她的比特斗犬魂穿到了猛禽野兽密布的云台高地。权谋、战争、魔兽、及爱情,都将在传奇的长河里缓缓展开……
  • 奋斗在明朝

    奋斗在明朝

    征服铸就辉煌,功勋带来荣耀。人民需要奴隶,大楚需要殖民地,天子渴望威加四海,而你们,是否也渴望荣誉和权利?勇士们,大楚需要你们的勇猛,人民需要你们的善战,这个世界即将聆听征服者的声音。出征吧!用你们的勇猛,用鲜血和杀戮来告诉这个世界,大楚威武!在你们得胜归来的时刻,天子将不吝裂土封茅,你们将获得荣耀、土地和奴隶,还有权利,你们将成为贵族。天子剑出,四海臣服!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同时,这也是一个征服者的故事。西元17世纪中期,在东方,汉人最后的王朝正在异族的铁蹄下苦苦支撑;在西方,白种人刚刚告别愚昧的中世纪,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这个世界正在上演征服和被征服。面对这千年不遇的大好机遇,李世杰用它的声音来告诉这个世界:我来了,我看到,我征服。大楚无双!
  • 梅香映血

    梅香映血

    起点重发,不定时更新:一个帝国的腥风血雨
  •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开风气之先 谋天下永福:“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三坊七巷人士与台湾的教育、试论三坊七巷学人与台湾书院的发展、三坊七巷与近代福州历史文化变迁、两岸交流视域下的三坊七巷名人文化等。
热门推荐
  • 暗灵之地请叫我魔王大人

    暗灵之地请叫我魔王大人

    一个准备重新写小说的逗比作者,看到创世文学的奇幻征文,点开一看,征文有六各种类。剑与魔法,史诗奇幻,黑暗幻想,现代魔法,历史神话,另类幻想。最后他选中了一个黑暗幻想,然后鼠标一点,悲剧了他被扔进了黑暗幻想暗灵之地,而且还被当成了恶魔。当他被人们绑在十字架上,准备用圣光处死,一位路过的女巫救了他。然而传说黑发黑瞳黄皮肤的恶魔降临,传遍整个暗灵之地,不管是赏金猎人,圣光骑士,还是狼人,吸血鬼都在寻找他。他只好寻找离开这个世界的途径,但是当他的恶魔系统激活之后,他开始不想离开了,他要洗礼这黑暗的世界。
  • 我的神级完美人生

    我的神级完美人生

    平凡小子萧凡获得神级完美人生系统后从此他的生活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能够起死回生的神医,执掌至尊王朝的神级至尊,掌控商业帝国的金融霸主,身怀无数武学天下无敌的神级强者,风靡全世界的神级巨星,更是能够吸引无数美女的神级情圣,他将演绎一段让人羡慕的神级完美人生……
  • 侠岚之生死轮回

    侠岚之生死轮回

    消失了十万年的记忆是否可以重新想起?上古时代的同伴是否还可以再次并肩作战?十万年前未完成的目标这次将完成吗?十万年前的历史是否将会重演?面对这些问题辗迟将作何选择?
  • 灵之花兽之语

    灵之花兽之语

    前世记忆,永无改变的誓言,保护灵兽,守护天下,真是正确的吗?爱你,离开你,我对你的爱依然不变。我爱你,哪怕你会与我为敌,我也相信你,展开一段神奇兽之语的故事,女主角是重要的,让你猜猜你意想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的,
  • 花千骨番外——穿越篇

    花千骨番外——穿越篇

    “我”穿越到了《花千骨》,当上杀阡陌的女儿,改变了原著,成功撮合杀姐姐和小骨。与此同时,自己也误打误撞,找到了生命中的如意郎君。到底可爱公主与高冷杀手能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吧!(PS:此书又名“花千骨穿越篇之缘来我喜欢你”)
  • 为爱走上骗途

    为爱走上骗途

    这年头,骗子不好当啊!不能光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要知道,做个“德才兼备”的骗子压力很大的,不过为了能得到心爱的女人,一切都值了。
  • TFBOYS之四叶草的水晶之恋

    TFBOYS之四叶草的水晶之恋

    有些事,就是要长大以后才能懂的。在这之前只能不停试错,当有一天你变得清醒,世故或许也代表你不再年轻了。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养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而懦弱的我只配站在旁边默默的观赏一场与我无关的花开。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就是不可能。我喜欢你,很久以前开始,很久以后,或许才会结束!
  • 冷宫弃子

    冷宫弃子

    她知道自己会过去,只是不知道路途艰辛,人生苦短离开既已注定,何苦一往情深
  • 特别的爱特别爱

    特别的爱特别爱

    一个孤儿在遇上有缘人后,自己的人生路遭遇重大转折,后又找到亲生父母,在爱情上与双胞胎妹妹起争执……
  • 手机惊魂

    手机惊魂

    一起扑朔迷离的杀人事件,带我进入了一个手机的唯物世界,紧接着房子飞了起来,还有恐怖的魔障笑声,更有你想也想不到的致命音符……冤魂、索命、猛鬼、让我不知道自己是活着死了,还是死了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