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1000000010

第10章 作秀也浪漫

英军大举进攻广州,炮台守将与英军秘密商议:“你不放炮,我也不放炮,谁都不要放炮。我可以放六次空炮,给皇帝留个面子,然后各自走掉。”

中国年轻的皇帝光绪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与愤怒之中,因为他的母亲、中国的皇太后再次结婚,她在一个名叫“新发”的小寺庙中嫁给了中国最具声望的政治家李鸿章。

当张作霖的军队专列驶入河南时,车厢被撒满成千上万的黄色符咒。张学良焦灼地给张作霖发电报,要求他从北京派些灵验的巫师来对付符咒。巫师吩咐士兵撕碎符咒,同时发给每个士兵一个小小的“神布条”系在自己的来福枪上,士兵因此安心下来,继续向河南挺进。

001

1841年3月,英军大举进攻广州,炮台守将与英军秘密商议:“你不放炮,我也不放炮,谁都不要放炮。我可以放六次空炮,给皇帝留个面子,然后各自走掉。”

002

1860年,中法签订《中法北京条约》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断小插曲。法军司令孟托邦将军,因在北京通州八里桥打败僧格林沁军队而被法皇封为“八里桥伯爵”,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礼部,当我们坐下来的时候,中国人按照他们的礼仪先为宾客奉茶,然而我对主人们的阴险狡诈一直都是很提防的,所以每件事都格外谨慎,看给我们喝的茶是不是和恭亲王的一样,来自同一茶壶。看见亲王先饮茶后,我才开始喝起茶来。”

003

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份清国讣告:“如果人们注意的话,会发现讣告内省略了家族的姓氏‘沈’字。讣告是这样写的:不孝男葆桢,罪孽深重,本应遭祸而亡,不料祸竟降至家父。葆桢,大清头品顶戴,一等轻车都尉,官授江西巡抚。葆桢父为大清道光十二年举人。家父本月初九染病,本月十二仙逝,享寿八十有四。葆桢谨告诸位亲朋,已择定本月十八、十九、二十日接受吊唁,诚请勿赠祭幛等慰礼为盼,葆桢率众子弟重孝守灵,跪地叩头。” (沈葆桢,清代抵抗侵略的著名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日本在1874年以琉球船民漂流到台湾,被高山族人民误杀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赴台湾筹划海防事宜,办理日本撤兵交涉。)

004

1896年8月29日,《纽约时报》这样报道李鸿章访美:“卢杰将军与李总督通过翻译寒暄的时间,是仔细领略总督外表服饰的最恰当的时机。李总督穿着那件著名的黄马褂,这种马褂在美国并不流行,它外形有点像披肩,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实际用途。马褂里面是深蓝色的织锦软绸外套,里面穿着深红色的袍服,上面凹印着许多暗花的纹饰。脚上穿了一双白色的厚底靴,个子垫高了许多。帽子是满清官帽,样式很独特,从上到下往里收束,露出刮得光亮的头皮,只剩下黑色的一小片,帽子后面垂吊着用丝带束编至膝的长辫。帽檐是黑色的,帽冠镶着金边,用灯芯绒制作的软织物从顶戴内向外披散出来。在顶戴的中间镶着一个宝石纽扣,顶戴上还斜插了一根三眼花翎。在他的右手小指上戴了一颗光彩耀眼的宝石戒指。”

005

1898年10月20日,《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年轻的皇帝光绪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与愤怒之中,因为他的母亲——中国的皇太后,于1898年9月22日上午再次结婚,她在一个名叫‘新发’的小寺庙中嫁给了中国最具声望的政治家李鸿章。随后,这对新婚的老夫妇乘火车前往天津度蜜月,为了防止他人追随,他们还将沿途经过的铁路均予拆除……这对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新婚夫妻,将在旅顺港度过一段幸福时光。据说,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避免皇帝本人的尴尬,也是为了消除另一位政治家荣禄的愤怒。尽管皇太后慈禧曾两次怀上荣禄的孩子,但最终,这位风韵犹存的皇太后成为了李鸿章的个人收藏品……”

006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要求慈禧谈判,清廷重臣纷纷以找不到慈禧太后为由不肯谈判,没想到瓦德西拿出1898年10月20日的《纽约时报》,指着关于皇太后慈禧嫁给了李鸿章的新闻,厉声对清廷臣子们说:“我知道你们的太后在哪里!她就在李鸿章的家里!”

007

美国政治协会首任会长兼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诺,曾严肃而肯定地对袁世凯说:“中国缺乏它要表现的自由民主所应具备的法制、个人权利,甚至连纪律都没有。因此,专制应该继续下去。”此话寓意支持袁世凯复辟。

008

1908年6月14日,《纽约时报》专访袁世凯,随后记者托马斯·米拉德在文章中这样评价:“袁世凯虽然不是清国的改革之父,但他能让改革继续进行下去。他素质全面,具有异常才智且野心勃勃,善于利用政治时机并有能力把自己推上最高权力的宝座;他吸取了中日战争和义和团式反西方的教训,主张尽量寻求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支持和谅解,以便推动改革。”

009

1915年11月,袁世凯对美国《独立周刊》的记者说:“我相信你们的杂志一定有能力让美国绝大多数人深刻地明白:那些说我赞同恢复帝制,希望成为皇帝的论调,并非是由我的朋友,而是由我的敌人蓄意造谣的。”

010

1922年10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驻远东记者汤姆斯·密勒在上海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在上海举办了“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有1900多人参加,最终结果是:孙中山以1315票名列第一。当时,孙中山并不是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权势人物。那个时候,中国到处都是军阀当道,有实力的是“胡子”出身的张作霖、秀才出身的吴佩孚、布贩出身的曹锟等人物,他们有地盘、有武器。《密勒氏评论报》的调查结果表明无产革命者出身的孙中山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民众对他的爱戴敬意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011

1925年,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在汉口采访吴佩孚,随后,斯特朗这样描述此次采访:“在谈话中,吴佩孚多次引用孔子的话来说明外国对中国的影响既好又坏。他盼望日后安宁了能退隐寺庙去过反躬自省的生活,他还在扇子上题写了一首诗赠予我。”

012

1927年4月18日,《时代周刊》以“黄色奇迹”为小标题报道:“当张作霖的军队专列驶入河南时,车厢被撒满成千上万的黄色符咒。张的士兵们恐惧地发现,黄色符咒上有巫师们画的红色小刀图案,符咒上还写着:‘谁来河南和它的保卫者作战,谁就得不到他的祖先的保护!小心点!’整个部队因此停滞不前,张作霖的儿子,年轻的张学良焦灼地给张作霖发电报,要求他从北京派些灵验的巫师来对付符咒。很快,专列运来了巫师,他们吩咐士兵撕碎符咒,同时发给每个士兵一个小小的‘神布条’,要求他们系在自己的来福枪上,用‘敌人的血’来浸染‘神布条’,士兵们因此安心下来,鼓足勇气继续向河南挺进。”

013

1927年12月12日,《时代周刊》报道:“上周,蒋以一个浪漫的征服者形象赫然出现,他与自己一直执著追求的宋美龄女士举办了婚礼。宋美龄在宋氏三姐妹中排行第三,她的二姐宋庆龄嫁给了孙逸仙,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毕业于威尔斯里学院的宋美龄美丽聪慧,她与蒋成婚后,蒋可能重掌国民党的指挥权。”

014

斯特林·西格雷夫在《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写道:“1860年,咸丰皇帝长时间待在热河不回北京,这招致了许多关于他怎样打发时间的诽谤性谣言。额尔金勋爵听说咸丰又纳了第四个妃子,而《纽约时报》则津津有味地报道他已经有十三个嫔妃的消息。据中国人自己说,咸丰皇帝经常和戏园里的女戏子们嬉戏淫乐,还时常给赏银。叶赫那拉氏从未被提起。丽妃是皇帝比较宠幸的妃子,被召见的次数最多。”

015

美国传记作家汉娜·帕库拉在《宋美龄传》中这样写道:“蒋介石打发陈洁如(蒋介石的恋人,蒋后来与宋美龄结婚而与其分手)远走美国,靠的是苦苦恳求。他哄骗陈只需五年,便可重新恢复婚姻关系,并在菩萨面前郑重发誓:‘我保证自今天起五年内与洁如恢复婚姻关系,重做夫妻。若违背誓言,菩萨可以惩罚我和我的南京政府。如若我在十年之内没能够履行我的诺言,菩萨可以惩罚我,推翻我的政府,让我永无立足之地。’”

016

1930年5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谈到盟友冯玉祥与阎锡山之间的关系:“阎锡山不是一个基督徒,但他的诸多方式是基督教式的。他常常将儒学作为他的指导,但他对基督徒也充满了友善。他毫不迟疑地与‘基督元帅’冯结为同盟,在最近组成的由阎出任主席的北京政府中,冯就出任军事长官。”

017

1931年10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社论:“目前的形式,不得不让那些义愤填膺的中国人把满洲与巴拿马联系起来。爱国人士们议论,罗斯福总统需要哥伦比亚的一部分领土以开通巴拿马地峡时,就发起了一场分离运动。结果是,巴拿马被分离出来。罗斯福总统立即宣布其为一个新的、有主权的国家。巴拿马也立即同意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倘若满洲从中国分离出来,谁有能力阻止它随后划为日本的领土呢?爱国人士们关注着日本的‘罗斯福’,他会不会是日本的币原外相呢?”

018

1934年3月5日,美国《时代》报道说:“如果溥仪能做主,他会希望举办一个简单而舒适的仪式来宣布登基为满洲帝国皇帝,就像上周比利时新国王宣誓登基时的仪式一样。但是,日本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需要这个被中国抛弃了的人成为一个象征,向世界表明满洲国是独立的,是这个眼睛深凹的人,终于再次圆了他的皇帝之梦,他在豪华的皇宫里吸引了满洲农民的目光。”

019

1946年,冯玉祥同他的部下旅美考察水利。有一天,他参加当地的一个会议,会场里的雪茄熏得他头痛难受。于是,他想到了一首四言诗以痛斥抽烟之害。诗句颇有意思:“会议厅里,又熏又臭,又臭又熏。既熏且臭,既臭且熏,熏而又臭,臭而又熏。熏熏臭臭,臭臭熏熏。亦熏亦臭,亦臭亦熏。”诗句被美国一禁烟协会译成英文,刊登在了《纽约时报》上,并印成传单四处张贴。

020

1946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弗雷德里克·格里森参加了国民大会。会后,他在《时代周刊》上这样叙述会议情况:“陕西代表王孔安质问蒋介石,如果委员长允许张君劢(中国政治家,在蒋介石的拉拢下参加了伪国大)起草宪法,为什么不让国民大会来起草呢?蒋介石解释道,他是以国民党总裁而不是以政府首脑身份委托张君劢起草宪法的。”

同类推荐
  • 唐朝商人学武记之武定乾坤

    唐朝商人学武记之武定乾坤

    话说武德三年刚升任太史局司历的现任太史令李淳风,在登天楼留下了十二字真言。“阴风起,夜将至,神兵现,大厦倾。”故事因此展开。
  • 三国乱世烽烟

    三国乱世烽烟

    以史实为纲,以艺术为翼,三名少年穿越汉末乱世,却分别投奔了三位主公,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恩怨情仇,而历史又会否彻底改写?已经暂停连载。
  • 重生回明记

    重生回明记

    特种兵高建一次意外穿越附体了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名小兵,就此默默无闻?不,金陵岂是池中物,乾坤万里任纵横!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高建的时代![说明一下,此为架空历史,切勿对号入座】
  • 末世君王

    末世君王

    理科男段长歌在熬夜复习的时候昏昏睡去,醒来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大明的皇帝。而在深入了解这个世界之后,他发现这个所谓的大明其实是异世界的大明,这世上有术士,有武士,更有政客纵横家野心勃勃。作为一个必将灭亡的异界周天子,他将如何才能挽救国家危难(与自身性命)?日更三章,酌情加更。本书伪历史轻玄幻。
  • 乱世摄政王

    乱世摄政王

    高扬意外来到一个社会风气不太好的朝代,他吃了给皇帝准备的超级大力丸,发现自己热血冲动、雄壮威武,如果不去给寂寞的贵妇人们当男宠真是可惜了。可是,他得到了一个更高大上的头衔和一个听起来更激动人心的任务,那就是作为摄政王,守护一位刚即位的萝莉女皇。在风雨飘摇的乱世,这相当于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但高扬十分喜欢,十分有激情。古代搞政治,就是要拉拢一部分人,打击另一部分人。不过好像朝中权贵个个盛气凌人、趾高气昂,谁都看不起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他啊?!玛德,既然拉拢不动你们,那就拉拢你们的女人!
热门推荐
  • 奇门囧事

    奇门囧事

    宁无道之后,奇门宁夏的奋斗!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永远不会重蹈覆辙!
  • 无限之校园穿越

    无限之校园穿越

    你会坚守你的梦想吗你会守卫你的伙伴吗你会爱惜你的生命吗你会执着你的信仰吗
  • 终极一班:雨雪霏霏

    终极一班:雨雪霏霏

    大改)小说中不都是不小心勾错魂的吗?你这故意勾我来你啥意思啊!?等等,我的消化能力不大好,你说...让我穿越?我喜欢。直到那时候,夏霏才知道,原来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居然是……(下面原简介↓)(十二时空总盟主...阎王,你干嘛不去屎,强者难道必须要多劳吗?木事木事,炎亚纶,你抱抱我,啾啾我……)
  • 嫡女荣华逆袭

    嫡女荣华逆袭

    秦楚青:前世风光无限,这辈子却成了个处境凄凉的伯府嫡女。身为高门之后却被奸诈恶人处处压制,这种日子,怎么忍?必然要出手清扫之。霍容与:此生未曾想过还会相遇。一朝得见,暗自惊喜。自此开始了在她身边默默怒刷存在感的“美好”生活。
  • 机甲为仙

    机甲为仙

    大道三千,寻仙问道,开天门,觅长生,只为羽化飞升。然而鸿蒙大陆,修仙之士万千,千百年来却无处觅得天门,世道混乱,生灵涂炭。穿越到渝州城废柴少爷之身的袁浩,凭借着机甲科幻之力,破碎虚空,以机甲之道,踏上巅峰之路。交流群:492340910
  • 大隐仙尘

    大隐仙尘

    大梁白云起,隐士颜应改。仙人垂两足,尘土抛书卷。
  • 创新的智慧

    创新的智慧

    本书内容包括“从学习开始,学会创新的技巧”、“独具慧眼,让你的想法别出心裁”、“依靠自己,发挥你的创造力”等10章。
  • 甩手总裁:老婆,你主外

    甩手总裁:老婆,你主外

    近日,一条爆炸性消息让网文圈沸沸扬扬。“大神疯寒妄,断更了。”“大神疯寒妄,太监了。”“大神疯寒妄,失踪了。”评论区呈现爆炸模式,催更、猜测,各种留言不断,只因这是大神开文三年以来第一次没跟读者、编辑报备凭空消失。资深编辑刘思彤临危受命,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抓他回来填坑,还读者们一个公道。
  • 半糖无心

    半糖无心

    那一夜,她无声,落寞的行走在无人的街道上,伴着一声长鸣,一朵雪白色的玫瑰静静的在那血泊中盛开,无声无息……
  • 系统之回家的路

    系统之回家的路

    一次普普通通的同学聚会,却改变了一群人的人生轨迹,拼尽一切,只为了回归自己心爱世界,去见那些自己心爱的人。回家,可能又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