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8900000032

第32章 汉字革命(3)

一般人所谓“西洋文化”,实在是现代的世界文化,并非西洋人的私产,不过西洋人作了先知先觉罢了。中国人要是不甘于“自外生成”,则应该急起直追,研究现代的科学、哲学等等。若要研究“国学”,尤其非懂得科学方法不行(这还是说“起码”的话。其实不懂得现代的新文学,决不配整理中国的旧文学;不懂得历史学,决不配整理中国的经、史,其他例推)。我们今后对于“国学”,只应该做“整理国故”的事业,绝对的不应该再讲那什么“保存国粹”、“宣扬国光”这类废话了。我们要使中国人都受现代世界文化的洗礼,要使现代世界文化之光普照于中国,要使中国人都可以看现代的科学、哲学、文学等等书籍,则非将它们用国语翻译或编述不可。可是一讲到用国语翻译或编述它们,立时三刻就发生一件困难的事,就是学术名词的翻译问题。这个问题,十多年前如胡以鲁、章士钊诸人都曾讨论过。例如“Logic”这个字,或主意译、或主音译;主意译的之中有主张译为“名学”的,有主张译为“论理学”的,主音译的则译为“逻辑”。据我看来,还是音译好些。那意译,不但没有很适当的字,而且还容易发生种种误解。譬如译Logic为“名学”,便要联想到什么“名家者流”上面去了;译Democracy为“民本主义”,便要联想到什么“民为邦本”上去了;译Decadent为堕落派,译Bolsheviki为“过激党”,便在字面上发生许多可笑的误解了。甚至竟有人看了Republic译为“共和国”,会联想到“周召共和”的!你想,这意译的方法还要得吗?音译自然比较的要好些。但如“逻辑”,如“德谟克拉西”,如“狄卡耽”,如“布尔什维克”等等,用了许多联不起来的汉字,真不容易记住;至于读起来的佶屈聱牙,恐怕不下于韩老头儿的读《盘庚》、《大诰》哩。吃了难记、难读的苦头,还是与原音不相符合;即使偶然符合,原字的面孔还是没有看见。我老实说罢,人家的拼音文字,本就比我们的汉字要合理些。这种学术,又是人家先发明的,人家用的名词,早已“约定俗成”了,我们除了照用,是没有第二种好方法的。我主张这些学术上的名词,老老实实的把原字写进我们的国语中来,才是正办。什么“意译”,什么“音译”,都是吃饱饭,没事干,闲扯淡。

此外如人名、国名、地名、化学原素之名,国际度量衡之名,以及各国度量衡、货币等等之名,本来只能读它们的原音的,尤其没有翻译的必要了。什么杜威、罗素、爱罗先珂、维也纳、琴诺亚、钾、锌、氢、氩、糎、兛、竏、哩、呎、辨士、卢布等等,实在音不亲切,字不便写,而且还非下加括弧、注明原字不可,真是无谓的麻烦。应该省去,直写原文。

还有一层,语言文字,本是表示思想事物的符号,甲国所缺而为乙国所有的,即采用乙国的来补充,本是很便利、很正当的办法。中国的语言文字中,如“刹那”,如“忏悔”,如“夜叉”,如“菩萨”等等,都是采用印度的词儿,则从前早有先例了。近来的文章输入西洋的词儿,如“烟士披里纯”,如“辟克匿克”等等也常常看见。我以为现在的国语,它的词儿实在太贫乏了,除采纳古语和方言以外,尤其应该大大的采纳外国的词儿;但也宜写原字,如“烟士披里纯”直写Inspiration;“辟克匿克”直写Picnic,寻常的物名,如Lamp、Pen、Ink之类,也以采用原字为是,免得再用什么“洋灯”、“洋笔”、“洋墨水”这些鄙俗的词儿。

为和世界文化不隔膜计,为补救国语的贫乏计,我以为非无限制的采纳外国的词儿并且直写原字不可。但用此法,则汉字又是一种障碍物。因为被采纳的外国词儿,都是用罗马字母拼成的,和这四四方方的汉字很难融合。将来日本的词儿,也有应采纳的。但采纳它,便应该依它的原音读为ㄧㄛㄎㄛㄒㄚ、ㄇㄚㄗㄇㄛㄙㄛ、ㄎㄧㄇㄛㄋㄛ,日本虽借用汉字,而别有读音;依原音读,也只有用罗马字母拼音之一法。例如横滨、松本、着物,应该读原音,不可依国音读为ㄏㄥㄅㄧㄣ、ㄙㄨㄥㄅㄣ、ㄓㄛㄨ;但如此,便须照他们的罗马字母拼法写作Yokohama、matsumoto、Kimono。要是保留了汉字,则外国原字总难无限制的输入——虽然我们竭力提倡写汉字的文章中间尽可夹杂许多外国字,而且那“音译”和“意译”的魔鬼一定常常要来作祟。反过来说,假如国语改用罗马字母式的字母拼音,则此等采用外国原字,不但没有妨碍,而且觉得非如此不可。不但“音译”没有这回事(除非有痴人会把Bolsheviki的音译“布尔什维克”五个字,再依国音译为Puershihweike),即“意译”也不能成为事实了(若有将Bolsheviki的意译“过激党”三个字再依国音译为Kuochitong的人,这人也就迂拙得太可笑了)。

所以若承认中国应该和世界文化不隔膜,应该设法补救国语贫乏的缺陷,而主张无限制的采纳外国的词儿并且直写原字到国语中来,则非将国语改用罗马字母式的字母拼音不可。——这便是我主张“汉字之根本改革的根本改革”的理由。

这个理由现在说明白了,则“仅仅‘再进一步’还是不能满足”的理由可以不用详说了。简单一句话,就是“注音字母虽然是改革过了的汉字,虽然是拼音的字母,但和世界的字母——罗马字母式的字母——还隔了一层”。至于注音

字母自身尚有不甚美满之点:如草体还不甚简便,如结合韵母拘牵明清以来的等韵说而有不密合的拼法之类,虽然也可以算作“不能满足”的理由,但这还不甚重要,因为可以设法改良的。

(5)

假如有人问我道:既然国语的拼音字母要和用罗马字母拼音的外国词儿相融合,则何妨直接采纳二十六个罗马字母呢?何以又要主张采用“罗马字母式的字母”呢?毕竟你所谓“罗马字母式的字母”是怎样一种字母呢?

答道:不直用二十六个罗马字母的原故,因为它的音不够。但它的形式是很适用的,所以要采用“罗马字母式的字母”。我所谓“罗马字母式的字母”,就是“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我以为罗马字母有三个大劣点:

(1)音太缺乏如国音的兀、ㄕ等音都没有。

(2)音有重复如有ku,又有q;有ks,又有x。

(3)音无定读如u母,英读ㄧㄡ,法读ㄩ,德读ㄨ;ㄕ音,英作sh,法作ch,德作sch。

但它又有两个大优点:

(1)易写。

(2)美观。

还有一层,它已经通行于全世界了。现在的欧洲文字不待论。凡不用罗马字母的文字,如希腊,如印度,如日本,它们的语音要通于世界,也都是用罗马字母表示的。罗马字母的势力既如此伟大,我们采用它,自然是最便利、最适宜的了。

但罗马字母虽有优点,势力虽伟大,却总不能因此而掩它的劣点。而且它的三大劣点,都是关系很重要的。若漫不思考而采用,则国音在表示声音上不免有缺憾。国际音标的形式,是采用罗马字母的,但它对于罗马字母缺乏的音,都仿罗马字母的形式而添造:如π作,ㄖ作之类。又它是科学的,所以复音用复母,单音用单母:如ㄔ是复声,ㄕ是单声,故ㄔ作t,ㄕ作,不像英文ㄔ作ch,ㄕ作sh,看不出音有单复之异;又如ㄨ是单韵,ㄟ是复韵,故ㄨ作u,ㄟ作ei,不像英文ㄨ作oo,ㄟ作a,将单复颠倒。还有一种好处,就是它的读音,全世界一致,不像罗马字母的音无定读。国语字母采用它,不是有罗马字母的优点而没有它的劣点了吗?所以我主张采用国际音标作国语字母。

但这不过提出我个人的私见,请同志们讨论的。至于将来究竟决用哪样的字母,那当然要经过精密的研究,才能定夺(我对于国际音标,主要采用哪些字母,别有专篇讨论此事)。

(6)

我们的革命同志诸君!我们赶快来筹备吧!筹备的事项,自然是千头万绪,一时说不尽。我现在姑且写出十项:

(1)选定字母。

(2)写定词儿。

(3)改造同音的词儿。

(4)采取古语。

(5)采取方言。

(6)采取外国的词儿。

(7)编纂词书。

(8)改造文法。

(9)编纂文法书。

(10)翻译书籍。

我想,我们对于这十项,一项一项的做去,做到十项的时候,便是它完全成立的纪元节了。到了那时,便可以从全国的小学校起改用新文字了。

这十项的筹备,要是努力去做,我想以十年为期,总可以做得成的。我希望从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以后,入学的儿童不再吃汉字的苦头!

至于这筹备期内,既然不能完全脱离汉字,则对于汉字的补偏救弊的办法,也应该积极去做。我主张——

(1)写“破体字”。凡笔画简单的字,不论古体、别体、俗体,都可以采用。

(2)写“白字”。这所谓写白字,是把国音同音的字少用几个,拣一个笔画较简而较通行的字来代替好几个笔画较繁而较罕用的字,总期易识易写罢了。若有人矜奇弄巧,故意写些同音的僻字,那是与本条的用意绝不相同的。又,有些同音的词儿在现在习惯上必不可不分析的,也不必故意混合,致启误解。

(3)本国语——兼国语与方言——之没有汉字可写,或汉字表音不真切的,都改写注音字母。

(4)无限制的输入外国的词儿,最好是直写原字,断断不要以“庞杂”为虑。万不得已而要译音,则只可用注音字母去译,决不要再用汉字去译。“意译”的字,总要设法使它减少,愈少愈好。

(5)鼓吹注音字母独立施用,承认它和汉字同样有文字的价值。

话说完了。我现在恭恭敬敬的掮起一面大旗,欢迎我们的同志。这旗上写着四个大字——两个词儿——道:

“汉字革命!”

同类推荐
  •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生命的真理是——单纯。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应该是单纯的。作为自然之子,生命的需要原是简单的,无非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以及爱情、亲情等自然情感的满足。复杂,是对生命的真理的背离。人间的各种争斗,人生的诸多烦恼,都因这个背离而起。
  • 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

    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

    本书由数篇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组成,内容生动感人,不要说我们太爱流泪,因为,每一个感动都是对生活的感恩,都足以让我们洒下一捧感动之泪。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悲与美

    悲与美

    《悲与美》收录了周安林30年间所写的30篇文章(大部分在多家报刊公开发表过),分为3辑,第一辑为文学评论,主要针对悲剧艺术及美学欣赏,观点新颖,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第二辑为散文,寄情于景,清新自然,言之有物;第三辑记人叙事,主要针对作者的亲人及闽东的名人和好人,人物刻画到位,情感真挚,读之令人动容。三辑一脉相承,正是作者对悲剧的研究与理解,才尤为真爱人性、人情中的真善美。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热门推荐
  • 福尔摩曦与柯南凌洛的爱情

    福尔摩曦与柯南凌洛的爱情

    两个机灵鬼的爱恨情仇,没那么多腹黑内斗,轻松好玩
  • 荒古剑帝

    荒古剑帝

    人有三魂,灵魂、觉魂、生魂,缺一不可!三魂缺一早该夭折的莫凡,却顽强地活了下来。以神剑为骨取代生魂,从此背负血海深仇的莫凡踏上逆天征途……既然我莫凡活了下来,就不会白白的活着。
  • 不可逆爱情

    不可逆爱情

    一群错过爱情的人,在坚守下重新换来爱情的故事。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 黑暗魔都

    黑暗魔都

    黑暗魔都讲的是在没有阳光A市千叶家族的3个吸血鬼为了一个转学女学生发生的各种斗智斗勇的故事,最后究竟谁能抱曲女主呢?
  • 六宫绝色

    六宫绝色

    命如草芥的小宫女宋织锦,无权无势,一心向往平凡,奈何生而不得平庸,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将她送到太子身边,是侍妾,更是棋子。命运多舛,世事难料,宋织锦被迫走上高位,是无奈,更是深爱。她深知他并不爱他,她却甘之如饴帮他出谋划策,指点江山。
  • 神邢传

    神邢传

    不讳之变,转世重生;君临异世,神降玄灵;举鼎东土,剑指西凉;傲视北赤,睥睨南荒;天铭丰功,地刻伟业;邢神降世,谁与争锋。
  • 生灵破

    生灵破

    一个天才少年,却无法和他的伙伴们一样修炼,变强。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他拥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一个充满灵的世界,世界中的生命都拥有踏向更高处的权利,但这终点究竟是什么?一种需要依靠被称为灵纹才能触摸更高处的修炼体系,在众多生灵踏向更高处时,谁能知道灵纹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主宰是灵,还是生灵?
  • 94的路95的阳

    94的路95的阳

    路阳,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他的高中与她的高中。一直爱着的,是爱她,还是爱她的那段时光‘’‘’‘’‘’‘’‘’‘’‘’‘’‘’‘’‘’‘’‘’‘’‘’‘’‘’‘’
  • :曲终人散

    :曲终人散

    没有过多的话语,没有繁杂的文字,这只是个短小的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