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5300000022

第22章 晚年的思想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爱因斯坦

(一)

随着原子弹的爆炸,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整个世界都目睹了科学用于军事所造成的悲剧,有人对此感到兴奋,因为战争毕竟结束了。然而爱因斯坦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清醒地意识到,假如原子弹落入“孩童”之手,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1945年12月10日,在为纪念诺贝尔而举办的宴会上,爱因斯坦发表了着名的讲话:《战争已经胜利,但和平还没有来临》。

在讲话中,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口号:将原子弹的秘密交给一个世界政府保管,以便永远结束国家之间的可怕纷争。

同时,爱因斯坦还极力倡导将原子能进行和平利用,造福于人类。

战争结束之后,德国的许多老朋友都希望爱因斯坦能回到德国,但爱因斯坦谢绝了邀请。他说:

“我不能原谅德国人,幼年时我受其转职式教育的摧残,成年后回到柏林又遭到许多攻击,希特勒上台后我还遭到迫害。这些都能原谅。而让我不能原谅的是,他们杀害了几百万犹太人。这种灭绝人性的残忍行为,我永远不能原谅。”

爱因斯坦的出生地——德国乌尔姆城希望能够以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一条街道,也遭到了他的拒绝。

这一年,66岁的爱因斯坦教授也退休了。可是第二天,他照样还是准时出门上班。对他来说,退休并不意味着放弃学术活动,一个公务员可以退休,但一个有心智的人是永远不会退休的。

的确,爱因斯坦对科学奥秘的探索,为人类和平和社会正义的努力一直都没有停止。

1951年1月6日,爱因斯坦再给比利时王后伊丽莎白写信时说:

我不拉小提琴了,这些年来,听我自己演奏,越听越难受,希望你没有遭到类似的命运。留给我的事情是:毫不悯惜自己,研究困难的科学问题。那个工作迷人的魔力,将持续到我呼吸停止。

是的,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还在坚持着他的阵地——研究他的统一场论——这是他奋斗了近40年的课题。尽管他也意识到,在他有生之年可能难以有什么突破了。

但是,爱因斯坦的生命仿佛就是为了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发现宇宙中的真理。他的整个后半生都在研究统一场论,这也是他的生活乐趣所在,甚至可以说是他生活的本身,也表现了他对自己信念和理想的无比执着。

对此,许多人都表示不理解,甚至将爱因斯坦描绘成一个僵化的保守派,是个死守着自己陈腐观念不放的人。还是他的老朋友、杰出物理学家劳厄说得对,他指出,爱因斯坦所表现的不是“固执”,而是“异乎寻常的勇气,结合着深入自然最本质特点的人才的洞察力”,“他怀有那种勇气,继续为建立量子力学而进行的尚未定局的斗争”。

20世纪50年代初期,物理学界在爱因斯坦所研究的统一场论的道路上,出现了决定性的突破,这让爱因斯坦大受鼓舞。

在美国、法国、联邦德国、苏联、日本和匈牙利等国家,都有一些物理学家坚信爱因斯坦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因此,他们也都沿着爱因斯坦的研究道路奋力地向统一场论冲击。其中,年轻的巴黎物理学家维瑞尔以爱因斯坦一格罗梅尔一英菲尔德型为基础,在广义相对论和原子理论之间,在场的各种理论与粒子的各种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1952一1958年,维瑞尔在磁场与引力场之外又引入了第三个场,物质连续性的第三种性质形式,即“场”,这也是德布罗意原子波的基础层。这样一来,这些波在维瑞尔的方程中就具有了实在的物质性质,波与粒子之间的统一也具体实现了。

爱因斯坦在得知这一突破时,给德布罗意写了一封长信,表示他与巴黎学派采取的是同样的立场。他将他的那封信称为“遗书”,他写到:

“请转告维瑞尔,他的走是正确的道路。”

“请您对他和别的法国同志们说,我建议他们朝着他们所选取的方向继续工作下去。”

1958年春天,德国着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所作的一些研究成果,虽然仍旧停留在统计方法的框子中,但在内容上其实已经非常接近电磁场、原子核和引力场的统一理论了。可惜的是,爱因斯坦未能亲眼看到这一结果。

(二)

爱因斯坦生来就喜爱孤独。年幼的时候,其他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他却很少参加游戏;中学时,他是个受漠视的孤苦伶仃的人。他经常说,自己是生活在寂寞之中的,是个孤独的人,并且他也时常流露出自己孤独的感受:

“就我个人来说,总是倾向于孤独,这种性格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突出。奇怪的是,我是如此闻名,却又如此孤寂。事实上,我享有的这种声望迫使我采取守势,因而也令我与世隔绝。”

从20世纪40年代末,爱因斯坦的信中便越来越多地流露出对生活厌倦的评论。随着这些评论,他还越来越多地发出一种与要去世的人、与自己生命辞别的忧伤的、尽管是平静的语调。这种平静的忧伤,就好像一个人有时在寂寞的时候感受到的那种情绪。

1949年底,爱因斯坦在回复老朋友索洛文给他的七十大寿的贺信时,里面就有这样一句话:

“……现在的人认为我是一个邪教徒,同时又是一个反动分子,真是活得太长了!”

他的这种情绪一方面是由于他不断呼吁和平,而看到的却是大国之间不顾人民死活所搞的剧烈的军备竞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面对自己所期待的科学上的东西,和他在科学上所能做到的事情之间的悲剧性脱节。尤其是在统一场论的研究上,他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做的事尚不能令人满意,前面的路还很长,而自己却已深感力不从心。

在爱因斯坦的独特意识当中,非常清晰地表现出了伊壁鸠鲁式的乐观主义态度。

早在2000多年前,伊壁鸠鲁就为反对怕死而提出了有力的论证:

“当我们存在时,没有死亡;当有死亡时,我们已不存在。”

当他自己快要死时,他坐在热澡盆中,要喝浓郁的醇酒,并在临终的信中将死去的一天称为自己最幸福的一天,因为他的脑海中充满了关于哲学推论的回忆。

爱因斯坦对待死亡的观点很接近伊壁鸠鲁,但他也不排除对将要失去的生命的忧伤。这也是爱因斯坦独特的生命意识,对本人的生命相对无所谓,而对已经死去和将要离去的亲人的强烈的、虽说是平静的,忧伤。这些亲近的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开爱因斯坦:伊丽莎、居里夫人、格罗斯曼……

每每想到这些人,爱因斯坦就会产生一种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十分强烈的忧伤。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同英菲尔德谈话时说:

“生命——这是一出激动人心的和辉煌壮观的戏剧。我喜欢生命,但如果我知道过三个小时我就死了,这也不会对我产生多大的影响。我只会想,怎样才能更好地用剩下的三个小时?然后,我就会收拾自己的纸张,静静地躺下,死去。”

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似乎愿意用全部的时间来保障对统一场论问题的“孤独思考”,然而他的思考却常常被人们打断。许多人都期待爱因斯坦的忠告、帮助、演说。在多数情况下,他们既得到了忠告,又得到了帮助,还听到了演说,这就使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因为一个向往孤独的科学家不断地同大多数人打交道,这在全世界科学家中都是很少见的。这种局面不仅同科学家的外部环境有关,还同他的世界观的内在基础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伦敦演讲,当时那里正在讨论德国移民科学家的命运。爱因斯坦建议说,看灯塔的职位是最适合科学家的,因为孤单一人在灯塔上面有助于研究。这也表达了他早年的梦想。

(三)

在爱因斯坦去世的前两周,科恩访问了他。科恩后来写道:

他的脸呈现出阴沉和悲伤,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消除了衰老的印象。特别是爱因斯坦在笑的时候,眼睛里噙满了泪水,这时他就用手背拭去眼泪。

科恩与爱因斯坦谈话的内容是关于科学史的,但也涉及到一些哲学问题。爱因斯坦讲到,他的立场与马赫的立场之间是根本对立的,他还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他在维也纳与马赫的会晤,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关于分子和原子存在的争论,并且还提到后来的一代物理学家的哲学爱好。

在谈话中,爱因斯坦还和科恩谈了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问题。他认为,恰恰不是解答,而是问题、冲突、争论和矛盾将科学史变成了思想戏剧的东西。

爱因斯坦认为,某些基本问题可能会永远纠缠我们,一些似乎解决了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会从新的角度重新提出来,问题的这种保留和再现——尽管在这个时代有了解答——证明解答有近似的、暂时的、相对的性质。它为世界带来了正面的、历史不变的内容,却不取消问题,而是令它更加深化,更加现代化,使它再现于科学之中。

因此,要想判断科学思想的运动,不仅需要知道它已经达到的观点程度,对它面临的问题进行何种解释,还要知道它的速度、它的梯度是怎样的。而这些,不仅与答案有关,与新的问题与老的问题的变化与深化、与传给未来并继续存活的一切事物有关,因为科学已经获得的答案、观点将会过时。科学的这种发展,不仅是外在因素作用下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因,由于内部的冲突所致。

爱因斯坦说,牛顿是17世纪的思想家,正面的解答属于17世纪,也属于以后的两个世纪;而未解决的问题、17世纪的矛盾和问题,也属于未来的世纪。它们令爱因斯坦产生了一种不朽的思想。

爱因斯坦称,我们的知识都是相对的真理,所有这些知识,都是达到完全知识的一个阶段。因此,爱因斯坦虽然在许多方面都对牛顿的力学进行了推导,但他却并没有完全抛弃它,而是在物理知识结构中给它一个应有的位置。

爱因斯坦强调说:

“我们关于自然现象观念的全部发展……可以看做是牛顿思想的一种有机的继续。”

同类推荐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传奇故事,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的不凡经历。安德鲁·卡内基,13岁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是一个苏格兰穷孩子;多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钢铁大王。他从小爱好学习,争强好胜,力求自立,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乐观地笑对困难,因为“乐观的性格比财富更值钱”。他以给家人和朋友讲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写出了这部自传,书中主要介绍了父母和童年、邓弗姆林和美国、匹兹堡和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司、主管、内战时期、造桥、铁厂等内容。因此本书读起来朴实自然,真实可信。我们仿佛在听他娓娓道来,听他讲述富于传奇的精彩故事,从而获得一种难得的阅读快感。
  •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法国诺奖得主倾情裸传自述传奇人生)》是作者纪德关于童年和青年的珍贵回忆,充分展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师的性格特质和成长印迹, 是一本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对了解纪德拒绝任何教条的一生,理解其变化多端、充满矛盾的作品,非常重要。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

    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

    本书分修身、处世、持家、爱情、交友、职场、谋略七类,从“人生智慧”的角度,重新解读元曲。选入杂剧约50个,散曲14首。
  • 穿越之女扮男装惑天下

    穿越之女扮男装惑天下

    从小,女扮男装的身份生活在偏远小镇。穿越前的记忆模糊不清,却总有人在脑海中呼唤,那人似是眷恋却也满怀恨意。一一一一一他们的话“诚诚,若是可以,此生我愿策马相随。”“你若还是执迷不悟,不要怪为师不念之间的情分。”“你究竟有哪一句是真话,还是,你说的爱,也都是骗人的。”……
  • 乱世荒尘之魔幻启程

    乱世荒尘之魔幻启程

    朱红色的血,象征的是暗流涌动的世界,象征的是飞奔不息的心脏,象征的是黑暗之后璀璨的光明来自遥远东方的冒险者、武术家、咒术师与卡卡布大陆的修炼者、格斗家、魔法师在青春年少的起点之上,在狂野不羁的内心之中让我们共同奏鸣一场功夫与魔法的魔幻之歌吧~!(同人作品奇幻类型原作游戏:英雄传说)
  • 独宠1001:恶魔校草独家专宠

    独宠1001:恶魔校草独家专宠

    从小就患有隐疾的她;从小就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她;从小就就是一个孤儿的她;从小就没有感受过爱的她;却一次原因,养父母对她一见如故,从此成为了富家千金。他,韩狱宸,高冷霸道邪魅妖冶,而他的爱好却是整她,玩她,以捉弄她为乐……他,赫伊邪,花心古怪中央空调,因为他的一次诡异行为,让她成为女生公敌……渐渐地他们同为好兄弟,却爱上同一个女生……而她又会如何选择呢?……
  • 我的通神之路

    我的通神之路

    一个穿越到了修真界的少年—白羽,虽然被狗血地穿越了,但是有着逆天的外挂,逆天的资质,还有逆天的气质…呃,这个不算,看白羽如何练级打怪,风流一生,通往成神之路…
  • 风尘叹之秦城

    风尘叹之秦城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闭合。这个道理他们都知道,而他们也都在努力的成为合天下的英雄。
  • 隐圣传奇

    隐圣传奇

    十六年前武林巅峰一战,魔道第一人“魔主”龙炎仅凭一己之力,竟将正道五大门主击杀!之后又与正道第一人“剑圣”林天成激战!因此正、魔两道爆发了一场大战,然而大战之后正、魔两道又默然陷入冷战中。十六年后,原本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乞丐”,因命运为寻“身世”而进入了强者为尊的武林;而隐藏在黑暗中的幕后黑手,又开始了自己的图谋,深陷其中的“小乞丐”命运将会如何?江湖盛传封存着神兵的“隐世谷”是否存在?不知所踪的魔兵又将被何人所得?十大名剑的持有者又是何人?
  • 武印星君

    武印星君

    少年武寒,觉醒逆天功法!一改往日颓废。从此踏上一条轰杀天才,踩着天才的头颅向上爬的逆天之路!
  • EXO:心岸II

    EXO:心岸II

    停船。靠岸。“呀,吴世勋。我反悔了,我觉得我应该让我的心多走走,多看看,顺便多绕个几圈,然后再犹豫不决个几年的时间,最后再好好的挑选一下适合我的岸。”“喂,乔舒雅。我也后悔了……”当吴世勋想好了一大串反驳的理由时,嘴巴却被乔舒雅很暴力的捂住了,乔舒雅甚至还絮絮叨叨的对吴世勋说,“心已靠岸,岂有重寻之理,以后,我就赖着你,不走了。”是啊,心已靠岸,泊已停好,摆渡人已上岸,你怎能有离我的念想,一分也不允许。因为我的心已驶向你的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