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2600000002

第2章 我是老婆我做主

李蓬

小芳住在丈夫阿强的单位宿舍里,由于没有工作,忙完家务之后便常常邀人打麻将。

一个星期天上午,阿强到书店里看书去了,她又与三个老搭档在家中摆开了战场。那三个女人分别是周科长、郑科长和吴科长三个人的太太,她们也没有工作,加之年龄相仿,四个人凑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

她们一边打麻将,一边聊些丈夫单位上的事。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周太太就扯到了丈夫身上,说:“唉,你们说,我那位不就是一个后勤科长么?在单位里排名排在他前面的也还有好几位,可是他硬是比有些副局长还要操劳,成天与局长待在一起,跑这里跑那里。这一来我可就惨了哟,家务全都堆给了我。”话虽如此,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郑太太也不甘示弱,说:“我那位倒没怎么跟局长在一起,不过他在单位里是一把业务好手,所以找他的人也特别多,成天不是这个喊出去吃饭,就是那个喊出去喝酒,除了睡觉,就很少在家里待。我也很惨,天天一个人,跟没结婚似的。”

吴太太听了,说:“你们倒好,老公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我那位不一样,既没得局长作后台,也没得哪个业户请。不过好就好在他们科里都是一帮子年轻人,喜欢吃吃喝喝,一出去总要把我那位拉上。你说不去嘛,人家会说瞧不起人,去吧,他又在里面是老大不小的。”

三人都欷歔不已,一齐对小芳说:“还是你好些,成天有老公陪。阿强虽说少了些吃喝,但毕竟对身体有好处,要知道喝酒最伤身体。”

小芳淡淡地说:“各有各的造化。你们还说是当官太太,但家务都要做,跟过去那些大户人家的奴婢差不多。我就不同了,老公虽然没出息,但他回来也最疼我,啥事都包完了。我一天就只帮他买点菜。唉,这样啊,我倒像个官太太似的。”

周太太可不服气了,说:“你这是吹牛吧?我是晓得的,你老公那个牛脾气,在单位里对谁也不服气,所以干到现在都还是个小科员,回家还会听你的使唤?”

郑太太也附和说:“对呀,你怎么能够证明他听你的话?”

吴太太便出主意说:“这样吧,等会儿阿强会来了,你无理取闹一回,看他敢不敢顶嘴……”

话还没说完,门铃响了。小芳说:“好。准是我家阿强回来了。你们先躲在厕所里,看我怎么凶他?”

三位科长夫人便真的躲进了厕所,小芳打开门一看,正是阿强,便大声说:“看书看书,你就晓得看书,看你看得出来什么出息?”

阿强笑着问:“怎么这么大的火?打牌输了么?”

小芳更加生气,说:“你就不会学学人家周科长,经常与局长套套近乎,成天在外面山吃海喝。再不也可以学学人家郑科长,多钻研点业务,到时也会有人请你。就你写那几篇破稿子,稿费还不及邮费多。不说他两个,你再看看人家吴科长,与单位里的一帮子小青年打得多火热,天天都在外面吃。就你没点出息,只晓得下班就往屋里钻。”

阿强与这三个科长都是同年同月参加工作的,如今就只有自己还是一个小科员,早就窝了一肚子火,见小芳将自己拿来与他们比,火气更大了。说:“你是想要我学他们呀?那好,郑科长是天天与局长在一起,你知道他是怎么被提起来的吗?他们是‘四铁’哥们儿,哪‘四铁’,就是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他们属于一起嫖过娼的那种。所以说,与其给局长干一百件好事,不如同他一起干一件坏事。你要我学他么?我这就与局长一同嫖娼去。”

小芳听了大惊,忙使眼色叫阿强别说了,见他没有动静,便去捂他的嘴。阿强以为小芳要来抓打他,便一把扭住小芳的手,继续说:“再说周科长,他上回给一个女老板办事,本来不合程序,后来同那个女老板睡了一觉,便给人家办了。没想拿到局长那里报批又卡了壳,结果那个女老板只得又与局长再睡一次。这事全局哪个不晓得?”

小芳急了:“你别说了。”

阿强说:“凭啥不说?就许你吼我?再说吴科长,他倒不是与一帮小青年玩,而是与‘一个’小青年玩,碰巧那个小青年还是个女的。你要不要我学他?我们科里有个小女孩才参加工作,对我写的小说正感兴趣呢!”

吴太太听阿强说起自己的老公,便冲了出来,其余两位太太也只好跟了出来。阿强见了三位,顿时吃惊非小。三个太太不敢看阿强两口子的眼睛,急急忙忙回家找老公算账去了。

从此以后,三人不再与小芳一桌打麻将。

同类推荐
  • 底线上的反弹

    底线上的反弹

    以改革开放二十年为背景,以主人公周志强为主线,牵引出他身边一些跌宕起伏的人和事,他们在新老时代交替的社会大变革中,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人生观、价值观、智慧观发生了较大的波动,通过周志强阐述了人们的思想在命运的碰撞中,善恶丑美的演化。作者通过这篇小说想为这个大时代说出一点人生哲学问题,不知读者们看后是否有感想。
  • 罗德彼得和狗

    罗德彼得和狗

    这是一个穿越时代,穿越地域的故事。两个穿着白袍子的希腊人在不同的时空,只为了遇见彼此。
  • 珠泪木

    珠泪木

    黑脸少年桑雨田,痴情于同桌美女秦絮云,而秦却被无行才子朱沛长所迷惑。无意中他发现秦身患癫痫绝症,转变了对秦的冷淡态度。桑为义气千里逃课助表弟石蛋惩治恶霸,途遇为父去深山采药的徐锦花,两人结伴而行,入深山,斗群狼,遇猛虎,遭逢火山喷发,历经磨难。采到灵芝后两人分手,回到学校,秦絮云已不知去向,桑雨田情难自抑,魂不守舍。后经历了徐锦花遁入空门,好友高峰因仗义被打杀,朱沛长歁世盗名反而上名校,李桃艳因父亲出钱被保送上大学……他幡然顿悟,潜心攻读,考入北大医学部,十年钻研,成为治癫专家,可是秦絮云却已香销玉殒!他收拾起心灵的悲痛,和叶明媚携手走上治癫新征程。书中还通过一系列次要人物的情节,揭示了80后高中生特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较为广阔的背景上展示了特定的时代氛围!
  • 浪游者的歌

    浪游者的歌

    我的小说、诗歌、散文集。给以往写的一些旧作和未来的新作找个家。
  • 中秋节礼品

    中秋节礼品

    故事发展的偶然性,也是必然性,表现了啼笑皆非的结局
热门推荐
  • 战帝妖狼

    战帝妖狼

    战武大陆上,烽烟四起,宗门林立。在大陆北部不起眼的小国炎武国中刚出生便被灭门,在父亲好友拼死之下方才活下来的孩子楚凡,为了给族人复仇,开启了修炼之路。修炼之路困难重重,却泯灭不了少年的心······
  • 暗魔之罪恶之都

    暗魔之罪恶之都

    一场罪恶死亡的审判,一场人性弱点的拷问,一场光明黑暗的博弈,这个真实而又虚假的世界,总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生活在邪恶与正义的边缘钻着法律的空子蚕食着世人的灵魂。真正的罪恶是隐匿在人深处的邪恶人性。一次巧合,我作为目击者被卷入惊天阴谋。暗藏在深处的罪恶无时无刻不存在我的生活中,我无法承受每日被恐惧笼罩的压力决定抽丝剥茧找出罪恶的根源。可是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陷入了一场人性的迷局,一场场死亡游戏活生生地死裂着我的价值观。让我看清了一些真实可怕的东西,我痛苦地在善与恶之间进行抉择……
  • 武凌异界

    武凌异界

    一个残魂的穿越,一段武印的传承,一位少年的执着。上演了一部旷古绝今的传奇!这个斗元之气唯一盛行的世界横生出一位武修,在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究竟路在何方?霸气豪迈的世界里,他究竟铸就了怎样的传奇故事?这里隐秘惊天,将会探寻出何等震世之谜?爱情、亲情、友情将会怎么样的感人肺腑?是英雄救美,还是女侠同领风骚,绝代天下?相信作者的文笔将是易懂唯美,而又不失霸气,描绘出一幅英雄可歌可泣的世界……只需观摩几章,就见分晓……相信随着你的步入,决不会失望!!!(同时欢迎大家来提意见!来督促我写的更好!)
  • 指点神州

    指点神州

    战神:携横扫六合之势,纵横沙场,所向无敌。武圣:以升云出鼎之姿,仗剑江湖,快意恩仇。嫡仙:有骖鸾驭鹤之容,逍遥天地,自在洒脱。鸿儒:品诸子百家之妙,笑傲公卿,蔑视王侯。
  • 谁说爱情与恩怨无关

    谁说爱情与恩怨无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生若是场修行,注定不甘寂寞者居多。论情爱,无人幸免‘论对错,无人断言论情爱的对错,无人看得分明人生是场修行,不必甘于寂寞
  • 幽冥曙光

    幽冥曙光

    天地三界,仙管天下事,佛渡天下人,冥惩天下魂,各司其职,维护天道秩序。三界之外,神魔共舞,凌驾天道便可执掌三界,制霸天地。混沌生灵乃天道宠儿,每一个纪元落幕,混沌禁区都会诞下一名混沌生灵。并且将之投放在凡尘俗世之中,经历一世百年红尘,斩情断欲便可亲和天道。往常一概如是,但这次不同,混沌生灵百年阳寿未尽,情未斩,欲未断便已身死道消,灵魂被地府收纳。为续前缘,从天堂跌落地狱的混沌生灵,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新纪元已经开始,他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还是引领众生走出幽冥,奔向大道曙光,敬请关注,幽冥曙光!
  • 李煜与《花间词》

    李煜与《花间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唐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时代,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位足以彪炳千秋的词坛巨匠,他就是享有“千古词帝”蛊誉的李煜。即使时隔千年,当我们翻开书卷诵读他的词作时,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那清新俊朗的“词帝”形象。那么,李煜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词作当中的?
  • 豪门第1嫁:老婆立正向钱走

    豪门第1嫁:老婆立正向钱走

    木湘芹人生中第一个工作本想简简单单却无意应聘成总裁阔太?十亿元的天价雇佣金让她升职加薪,迎娶霸道总裁走上人生巅峰!可是一入豪门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看小女子如何玩转豪门,为阔太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宿敌,浮生,情

    宿敌,浮生,情

    新仇?旧怨?为舒心中绵绵仇怨,计谋连连,却令人蹉跎年华。……聊聊浮生,为何而生?未何而存?……万物皆为浮云,唯情永恒
  • 无语江山有人物

    无语江山有人物

    本书为“百家小集”之一种,是作者傅国涌最新文史作品小集,书中所写人和事,上至清末,下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阅读,爬梳考证期间的人事,写成此书。书中写了慈禧的垂帘时代,写了名人政要的读书生活,写了鲁迅的讲演,写了胡适的“得寸进寸”思路,写了报人邵飘萍,写了傅斯年对抗战进程的判断;还写了郁达夫、王云五、竺可桢、胡政之等知识人的在旧时代的心路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