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0700000015

第15章 寄身曹营(4)

其实,或许他们应该成为相知的朋友。而之所以成为敌人,这是时代的错误,是那些野心家们所促成的。关羽是真正的斗士,因而他无须仇恨任何人。这是一种深深的悲哀,无法向你说明这种悲哀对我们脆弱的心灵的震撼有多么深刻。

直到后来他才知道刘备的处境是多么危险,而这个危机竟是他造成的。

名马,英雄,青龙刀。

默默流淌的黄河。

放下那些毫无意义的俗物远行

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就是因为坦荡,并不存有偏见。万物坦然生育其间,接受日月精华,经受风雨洗礼。无须掩盖,也不必隐瞒。

人生天地之间,任何阴谋,无论多么天衣无缝,总也难掩他人耳目。终为智者所识。

虽然音信远隔,横加阻绝,但总会有传播消息的通道。关羽得到刘备书信,流涕北顾。他当即命令旧日跟随人员,收拾车马行装,随时待命;数次亲往相府辞别,曹操避而不见。

关羽知道,在自己心中的某个地方永远存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找到我的兄长。而且他认为他所想的必定会实现,因为,在很早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明确知道,他这一生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所以,他一直都在准备着,准备着随时做他承诺要做的一切,重与兄弟汇合,共同开辟自己的事业。

关公写信向曹操告辞。然后骑着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部属,护送着二位嫂夫人离开曹营,去追寻刘备。至于路途中会遇到什么,隐藏着多少风险,他已经不在乎了。谁都会死去,何必在乎死在哪里,只要当生命存在时,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足够了。大丈夫就应该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义无反顾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并努力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后代传唱的歌谣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找到一个目标,然后不懈地努力,当别人都放弃时,自己还在坚持着,从而给后世的人们留下点什么,否则不如早点死去,然后开始新的轮回。

当初,曹公敬重关羽为人,但也察觉其并无久留之意,就让张辽去试探。关羽对张辽叹息说:“我深知曹公待我情谊深厚,但是我蒙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违背,我不会长久留在这里,在报答曹公之后就离开。”曹操深敬关公。

很早的时候,人们都知道刘备在哪里出现了。但是谁都不告诉他,都对他保守秘密。在深深关注着刘备行踪的人们中,只有他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对于如何留住关公,曹操更是煞费苦心,成为最重要的事。这天,曹操正在与心腹人员商议。忽然有人报告说:关羽已闯出北门而去,并呈上关羽的留言。大意是说:关羽我在年轻的时候就跟从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唯照察。其有余恩未报,只愿以待来日。

紧接着又有负责关公住宅警卫的士兵来报告:“关公把屡次赏赐物品,全部登记、封存,分毫未带。汉寿亭侯印绶悬挂厅堂正中。美女十人,另居内室。只带着原跟随旧部及随身行李离去了。”

曹操等人愕然惊叹,左右将士请求派兵追赶。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大哥,我的大哥,让上天把我对你的思念变成我的锥心之痛。

大哥,今天我就要来了,回到你的身边,我已走上了你所在的道路。

不必祈愿神明庇佑我们的灵魂。我们的命运由我们自己创造。

他带着旧日的随从,在明媚的阳光下穿过城内的街衢,走出北门,走向他向往的地方。蓝天肃穆,白云欢欣飘荡,大地之上微风和煦。

他走向了兄弟所在的营垒,尽管前途未卜,但是他的双足踏上了通往高原的道路,他走在“义”的道路上。

在那个早晨,地平线上走着一小队人马,天地间的一切顿感鲜活。

名爵,印绶,财富,赏赐……

其实,这些都是别人的东西,本来就不属于我们,是别人居高临下时的施舍。如果没有图谋,他们根本就不会轻易把这些东西给予任何人。这种施舍,就是寄望于得到更多更重要的回报。其实在施舍者的内心,早就在作着算计,期待着收取相应的投资回报。同样,如果他们哪天不高兴,又会随意地收回,而且还会从你这里变本加厉地收取利息,不要指望会给你什么保管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人生而为他们做这些东西的看守呢?

放下这些毫无意义的俗物,高举着内心的情义,坦然行走在太阳下,经过郁郁葱葱的原野,将我们的浩然正气化为人生的风景。

放下那些可以放弃的,只留下真实的自己,呵护着我们心中的那份真情的牵挂,然后上路。去寻找,寻找我们真挚的情谊。即使走到天涯,也义无反顾。因为,只有相契的心灵,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追寻。

那么,走吧,现在就上路。

留下该留下的,只带走我们自己的一切。把汉朝的归还汉朝,把曹操的还给曹操。扛起我们肩负的使命,迈出远行的脚步。无论走多远,都一样坚定。

只有“义”深植于我们的心灵,应该永远坚守。

所谓“义”,就是先有父子,然后有兄弟,而后才有君臣。这是天地之大义。然而后世儒者,故意本末倒置,从而形成了御用的犬儒主义。

无论是真心的挽留,还是友谊的护送,对于心中的这份情义来说,都无足轻重,都不是留恋的理由。

他乡虽好,毕竟是别人的地盘,不是自己的家园。纵使一无所有,沦落漂泊,心中渴念的也是自己的手足。

新恩虽厚,旧义难忘。放下那些毫无意义的俗物,轻松地走。

挂印封金,曾经是如此感动人心。其实,任何人都能够做到,都应该做到。之所以为人称道,就因为我们欲望中想得到、想占有的太多,我们太贪婪了。

放下那些尘俗的负累,带上我们的忠心,飘然远行。那么还有什么能够羁留我们的双足,又有什么能够束缚我们向往自由的丹心?

1800多年前的这次艰辛的远行,令人钦敬。关羽护送着二位嫂夫人,冒着风险,沿着黄河古道向着未知的渺茫追寻而去。在这战乱频繁的乱世,穿过两大势力对峙的沉闷空间,如同炎炎夏日里一缕清新的微风,轻抚过燥热的心灵。虽然这个过程布满艰难险阻,然而,他却走得如此轻松,如此坦然,如此坚定。

超越了是非成败,放下了名利富贵,只是守护着心中那份切切的兄弟情义,行走在天光照耀下的长长的路上,义无反顾。他令王侯将相汗颜。

“人生于天地之间,行无终始,非君子所为。来时明白,离去也不可不明白。”是的,真正的君子行走天地之间,来时明白,去亦坦然。

高举着大义行走,谁又能够阻挡得了我们光明磊落的远行?

无论前面潜伏着什么,都不必在意了。

只因为这个久违了的“义”字,如同天山温泉,潺潺流过,令人类未泯的良知突然感到天空高远而且湛蓝。

在这个烽烟笼罩的天空下,仍然有美好在生长,充满天地之间。

愿跟随你远行。千里万里,千年万年。

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在这一年,有太多的事情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发生了。

一切都是如此突然,你来不及思考,更没有机会作出准备。

一切又都是如此理所当然,合乎逻辑,不容置疑。

在这段遥远的历史中,无论发生过什么,发生了多少重大的事件,有一个事实永远无法淹没,它闪耀着永恒的光芒,照射着人们的心灵,使我们不得不对既有的观念重新作出反思和修正。

关羽走了。

他毅然放弃了已经拥有的荣华富贵的生活,离开了有着飞黄腾达前程的许都,承受着众多各怀深意的目光,也背负着深深的敌意,乘着他的战马,提着他的战刀,守护着心中的那个古老的信念,向着一个渺茫的未来奔去。

不论他能够走多久,能够走出多远,所抵达的是怎样的地方,他所作出的这种选择,本身就具有非凡的豪气。唯有心中的“情义”,使他奔赴。其他的一切,都已经毫无意义。

尤其是处在帝国日渐衰落的时代,一些人的灵魂早已经丢失,露出了狰狞的本相,残杀、抢夺、掳掠,无所顾忌,阴谋百出,无所不用其极。在这个悲剧时代,社会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人性也经受着炼狱般的煎熬。人们破坏着一切,也同时毁灭着自己。焦土满目,遍地荒芜,白骨盈野,饿殍塞路。死亡的幽灵徘徊在帝国的大地上,飘荡在时代的天空中,震颤着每个人的内心。

用美好的语言形容,就是英雄层出。

用蔑视的语言描述,则是盗贼四起。

无休止的征伐与迁徙,蹂躏着帝国的土地,祸害着帝国的子民。

人人都想收拾破碎的山河,报国安民。然而人们又都在做着罪恶的勾当,杀人或者被杀,放火或者被烧。

然而,只有他还深怀着一份美好,还恪守着信义,坦然行走。

走过扰攘喧哗的中原大地,来到寂若洪荒的黄河古渡,面对滔滔逝水,一股怆然之情油然而生。

太阳还没有落山,他们来到了黄河之畔。这条发源于遥远雪山的河流,以它深沉的包容精神,挟裹着泥沙与杂草,奔涌而来,又慨然而去。

站在黄河古老的渡口,望着从深邃山谷中奔泻而出的河水,远天落日的余晖带给人一种莫名的忧伤。那些发生在这个河畔的古老而悲凉的事件令他的内心如同这河水,混沌滞重。

他已经走了很远的路,经历了太多的危险,而前面的路也仍然遥远。他知道令他日夜思慕的兄弟就在黄河转弯处的那座城市,他急切的心却无法立即到达那里。更加令他不安的是,无法推测他们所遭遇到的是什么事。

倚着黄河而立,在这空寂的河滩之上,远山静默,倒影淹没在混浊的浪涛之中。

人类罪恶的灵魂如何超度?人们孤寂的心灵由谁摆渡?

没有一个声音能够告诉他想知道的一切。

河漠,晚风,倚刀而立,饮马黄河。

双肩风尘,一身疲惫。渡口的晚风吹拂着,长髯飘飘。

如同一尊雕塑,镌刻在这星辰将出的天地之间,永远地定格在历史上。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遵循着内心之中道义的指引,不顾安危,不计得失,为了正义,就算是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义之所在,生死以之。”这就是“义”的精神,就是“义”的灵魂。

无论前方的路途多么遥远,如何坎坷,挺起脊梁,走去……

千年长歌,万事悠悠!

黄河亘古奔流。

长风万里走天下

英雄。漂泊。但是却没有歌,只是无声地走过。

走过原野,走过岁月。走出人们的视野,走向历史深处。

英雄的命运,注定就是漂泊。漂泊的路途,又总是悲壮而又惨烈。

锦绣的前程,繁华的生活,尊贵的爵位,丰厚的赏赐,以及以生命相逼的威胁,这一切均无法阻挡他的心灵前行。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五月,关公得知刘备存身袁绍军中,于是离开曹营千里奔赴,去与义兄会合。这一路的艰辛,能与何人说。

既定的道路必须走过。是政治的需要,是历史的需要。那么权且让他走一遭吧。只有经历过,才得以证明英雄本色。

1800年的路途,从容走过。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个个传说。

1. 灞桥送别

城门守卫报告说关公已出城而去。曹操说:“不忘故主,来去明白,是真正的大丈夫。你们应当效仿他。”又回头对张辽说:“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这样的人我深为敬重。你先去请他暂时留步,我去为他送行,以路费征袍赠送,作为纪念。”张辽领命单骑挽留关公。

关公立马桥上。看见许褚、徐晃、于禁、李典等人拥着曹操飞奔前来。曹操说:“云长为什么这么急着走?”关公说:“既知故主在河北,就不能不急切赶去。几次前往相府不得接见,因此拜书告辞,封金挂印,纳还丞相。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曹操说:“我取信义于天下,怎么会自食前言。只是考虑将军长途远行,特来资助路费,以备急用。”关公辞谢说:“累蒙恩赐,尚有节余,足够途中使用。还是留着这些黄金用来赏赐有功的将士吧。”曹操说:“云长天下义士,遗憾的是我福薄,不得相留。就送锦袍一件,略表寸心。”云长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致谢说:“蒙丞相赐袍,后会有期。”勒马望北而去。

桥下流水无言。

自此而去,关隘重重,前面等待着他的会是什么?那个深藏的阴谋,会在中途的哪个拐角潜伏着?荆棘塞路,坎坷满途。

金银,锦袍。这是一份礼物,无论这份礼物含有多少真诚,毕竟也有心意在。在他离去之时,还能送上路费,给予最后的馈赠,自然令人心中升起温暖和感动。即使是假意的,其胸怀却也宽广,令人敬重。

既然心已经远了,人岂能留住。那么就为他祝福吧。

一切都听天由命,一切也都由天意来裁决。

唯其仁至,所以义尽。

你必然会离开这里,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这一切早就刻写在你掌心的纹路中,是你注定的宿命,不可改变。那么,保重,一路走好。

2. 东岭关前的无奈

东岭关是许昌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守卫东岭关的将领姓孔,名秀。

穿越过帝国的土地,经过长途跋涉,从都城来到这个偏远的城堡前。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漂浮着一种令人不安的死亡气息,似乎预示着将有什么事件发生。

守军将领孔秀说:“将军要去哪里?”关公说:“去河北。”孔秀说:“请出示丞相签发的通行文书。”关公说:“因行期急切,没有拿到通行证件。”

孔秀说,没有通行的签证,谁也不能通过。

关羽说,任何人也别想阻挡我前进的道路。

这是争取权利和自由的斗争。也是维护既定秩序奉行职责的斗争。

双方互不相让。关羽强行闯关。守卫们知道自己无力阻挡,但是他们必须履行职责,战斗,然后死去。孔秀以身殉职。

这样的结果,实在令我们无法接受。我们脆弱的神经不愿看到血腥。孔秀并不该死。因为没有通行的证件,自然就是非法私行,那么不予放行,就是尽职,这是职责的应有之义。

举手之间,一个生命就这样终结。

死者无辜,生者无奈。

谁该承受罪责?

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人的生命就是如此简单地受到侵害。

那么,平民百姓更是形同草芥。

3. 喋血洛阳

古城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有虎牢关,西据函谷关,北依邙山,南临伏牛山,毗邻中岳嵩山。是黄河中游地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商贸重镇,是南北锁钥,东西机枢。

洛阳太守韩福聚众商议。副将孟坦说:“既然没有丞相签发的特别通行文书,那么就是私自出走;如果不加阻挡,任其通过,必然要承担罪责。”经过计议,布设暗箭伤害之计。虽然不够磊落,但也可以谅解。因为他们面对的人物太强大,他们很明智,谁有权利要求弱者一定要按照强者的逻辑去战斗呢?

关公左臂中箭,怒而连斩韩福、孟坦,夺路而去。

这是一种在不正常体制下的一次非正常出走。既不可能拿到通行证件,也不可能开具放行的公文。

你的出走是受内心的指引,是必然的远行。

抵达,或者被阻挡。

总之,得有人付出血的代价。穿越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并不是想走就可以走得那样随意。

职责所在,必然恪尽职守。只是他们所面临的选择实在残酷,似乎只有一条死路,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因为死定了。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选择如何去死或死的姿势:殉职或者渎职;站着或者跪着。处在夹缝之间,这样的处境不可避免,而且必须作出应对。

你的决心不可动摇:阻我者死。

你的气势不可阻挡:所向披靡。

同样,他也无奈,只有赴死。即使死,也要恪尽职守。

他们必须这样做,按照各自的方式,因为他们无法做出别的选择,也不存在别的出路可供选择。

同类推荐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华罗庚 李四光(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华罗庚 李四光(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飞虹

    飞虹

    这是一个天道没落的世界,飞升成仙已成空谈。最近的传言,是一代天骄薛涛擎飞虹仙剑,演天道破虚空,终成为数千年来第一个飞升之人。而他所用的飞虹仙剑,却被留了下来,使得天下修界暗流涌动。平静与混乱相互交织,一宗迷案悄然发生,当落霞映着鲜血,一个婴儿就在这一片死寂中携玉出生。
  • 谍千变

    谍千变

    谨以此文献给正在从事,或曾经从事此行业的人。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 生擒厚爱:冷傲boss追妻记

    生擒厚爱:冷傲boss追妻记

    他是娱乐圈一手遮天的帝王,而她只是籍籍无名的小艺人。一次命定的邂逅,使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有了纠缠。她用拍一场电影的时间爱上他,换来的,却是满身心的伤痕。退无可退,只能黯然转身。爱情是债,有欠必还。当她彻底走出他视线的一刻,他终于明白,对于这个女人,他其实早已深爱。于是,满世界的找她。三年后狭路相逢,他终于执起她的手说“我爱你”,而她只是轻轻一笑,亲昵的挽住身旁的男人:“可是,我已经不爱你了。”错过的缘分,他们能否重新拾起?
  • 仙王志

    仙王志

    我疯过,爱过,恨过,辉煌过,落魄过,悔恨过,闯过,战斗过,拼过,也怕过,但从未后悔过。这就是一代仙王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的一段话。
  • 逗比七班贱贱哒

    逗比七班贱贱哒

    还能否记得你初中时候的同桌?还能否记得你初中时候的老师?还记得多少你的好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木木也可以叫我沐沐。我写的呢,是我身边的事。也许大多数是你们初中时,或者是现在发生的。本文,只是想写一个回忆。回忆当初,那个最美好的我们。那段,最美好的回忆。
  • 李嘉诚如是说

    李嘉诚如是说

    本书从创业精神、经商与做人、团队建设与人才使用、管理艺术、战略决策、投资与资本运营、社会责任等七个方面收录了李嘉诚的精彩语录,并以李嘉诚的创业故事为实例进行深度解读。
  • 小儿杂病门

    小儿杂病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巫行三界

    巫行三界

    混沌未开,天地间有一大帝‘鸿钧’,其有三徒。首徒盘古,盘古为先天圣人,开天辟地。本可以此大功德证道,可无奈盘古在开辟天地之后,心系天地生灵,舍弃自身。其殒之后,元神化为三清,肉身化为十二祖巫。次徒女娲,女娲先是创人族,又行下补天之功,本可证道。可无奈其因一时之过造成了之后的封神之战!最后也是无缘大帝,并且在愧疚之下重入轮回,等行完百世善之后,方能重为圣人。末徒太一,上古妖皇,本创建了古天庭,制定三界秩序。可无奈最后也是不得善了。而先天圣人还有准提于接引二人,此二人在封神一战,西渡三千红尘客,创立了西方教,想借此来汇聚天下香火之力,从而证道。
  • 呆萌甜心:竹马大人的宠溺

    呆萌甜心:竹马大人的宠溺

    在傻白甜夏若曦3岁的时候,6岁的皇泽熙出现了,一向高冷的他,居然对小若曦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可把若曦看呆,从此便和皇泽熙开启了一段爆笑之旅……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腹黑的某男看着傻傻的白甜,勾出了一抹坏坏的笑容,心想:什么时候能吃掉她这个傻白甜呢?(1v1,男女主绝对身心干净,宠文,宠上天!)
  • 冰雪俏丫头

    冰雪俏丫头

    天生就是丫头命?那可不一定。虽然丫头她娘耳提面命要她乖乖作丫头,但造化弄人,她一路向前,最终获得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