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6400000007

第7章 明宫三案(4)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把这一密谋写成揭帖,告知外延大臣,揭发西李“欲拥立东朝(皇长子朱由校),仿前朝垂帘故事”。外延大臣议论纷纷,有人主张把皇长子托付给西李,杨涟奋起反对,认为万不可,他以先帝(即泰昌帝)为例,四十岁成为皇帝,尚且摆脱不了郑贵妃之流的毒手,何况年少的“今上”?一旦落入李、郑之手,我等恐无见“今上”之日。许多大臣表示赞同。

泰昌帝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乾清宫门关着,大臣们排闼而进,阉宦挥梃乱打。诸臣强入,最终还是进入了乾清宫。哭临之后,却发现皇长子朱由校不见踪影,皇长子被西李选侍阻于暖阁。大学士刘一燝追问皇长子下落,乾清宫上下无人应答。刘一燝情急之下,声色俱厉,高声呼喊:“谁敢匿新天子者!”这话当然是说给里面的西李听的。

这时太监王安想了一计,打破了僵局。他是泰昌帝做太子时的伴读,历来与外延关系不错。他见此情形,便走到里面去见李选侍,说服李选侍同意让朱由校出来见群臣,履行一个拥戴新天子的手续。李选侍刚一松手,就反悔了,急忙又拉住由校的衣襟不放。王安哪里容得她变卦,一把抱起皇长子朱由校,拔腿就向乾清宫门外跑去,出了暖阁,群臣一见新天子终于露面,立刻伏地高呼“万岁”。而后,由王安开路,刘一璟抓住朱由校左手,英国公张惟贤抓住右手,把他扶上了御辇。慌忙中等不及轿夫了,就由大臣们自己抬起轿子就跑,直奔文华殿。

这一路,堪称惊心之途!不断有宦官从乾清宫里追出来,有的大喊:“拉少主何往?主年少畏人(主子年纪小怕外人啊)!”有的上去就拉住朱由校的衣服。这里面出力最甚的就是李进忠(魏忠贤)。杨涟大声呵斥,与宦官周旋。史载,此时刘一璟“傍辇疾行”,把靠近的宦官不断赶走,如是者三。那些奴才,也真够可怜的,一直有人跟在后面跑,凄声喊道:“哥儿却还!”(《明史?刘一璟传》)一直追到文华殿前,此处有听命于廷臣的锦衣卫戒备森严,宦官们才怅然而归。

文华殿内,群臣都在急等消息,见皇长子驾到,一片跪倒,口呼万岁,行君臣大礼。礼毕,群臣们就为新天子即位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有人认为此日午时就可即位,有人提出等到初三日即位。而护驾出宫出力最多的杨涟,则不同意仓促即位。他说:“今海宇清晏,宫内也无嫡庶争夺之嫌。老皇帝才死,尚未入葬,丧服临朝也不合礼制。”针对有人提出新天子登基则天下人心安定的说法,杨涟反驳说:“天下安与不安,不在于新天子即位的早晚。只要处之得宜,问题也不大。”最后,杨涟的意见占了上风,群臣们决定,另择吉日登基。但为防止皇长子落入李选侍手中,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

移宫

杨涟自以为此事处置得当,没想到被太仆少卿徐养量、御史左光斗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他们连声严责杨涟不速立新君,是误了大事。他们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如果事情出了什么差错,你死后的一百多斤够天下人吃吗?”杨涟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

其实,杨涟与左光斗,同是东林党人,后来也同列为“东林前六君子”,惨遭魏忠贤的毒手。左光斗之所以要如此严责杨涟,正是害怕夜长梦多,新君即位遇到麻烦。

到了九月初二,群臣怕夜长梦多,周嘉谟、杨涟、还有更为激进的御史左光斗等纷纷具疏,请西李“移宫”,理由很充分:对于“今上”而言,选侍李氏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居正宫,而即将即位的皇长子却偏居慈庆宫,不得守几筵行大礼,典制乖舛,名分倒置。朝臣们要求西李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西李拒绝。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日渐激化。

性格刚烈的御史左光斗更是忍无可忍,他上了一个措辞激烈、言语刻薄的奏疏,要求西李立即移出乾清宫,到她该去的哕鸾宫去。《明史?左光斗传》中记载,其疏云:“及今不早决断,将借抚养之名,行专制之实,武氏之祸,再见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何为“武氏之祸”?就是武则天当国,改了天下的名号。左光斗这是把事情的危害说到了极致,顿时引起朝野震惊!西李见左光斗把她比作武则天,勃然大怒,多次派内侍宣召左光斗,都被左光斗严词拒绝。西李选侍企图邀朱由校到乾清宫议处左光斗,杨涟严词警告内侍:殿下在东宫为太子,今则为皇帝,选侍安得随意召见!鉴于西李迟迟不肯移宫,杨涟愤然上疏指责西李,“外托保护之名,阴怀专擅之实”,并且在朝房、掖门、殿廷等处反复宣传他的观点。有的太监为西李求情,杨涟断然拒绝:选侍能于九庙前杀我则已,今日若不移宫,至死不去。刘一璟、周嘉谟等大臣在一旁支持杨涟,声色俱厉。

至初五日,西李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内阁诸大臣站在乾清宫门外,迫促李选侍移出。朱由校的东宫伴读太监王安在乾清宫内力驱,西李万般无奈,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乾清宫,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至此,西李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泡影。

九月初六,朱由校御奉天门,如期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天启元年,庙号熹宗,后人又称他天启皇帝。这位新皇帝堂而皇之回到乾清宫后,“宫禁肃然,内外宁谧”,乱象一扫而空。

西李虽已“移宫”,但斗争并未结束。“移宫”数日,哕鸾宫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西李母女救出。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发谣言:选侍投缳,其女投井,并说“皇八妹入井谁怜,未亡人雉经莫诉”,指责天启帝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天启帝在杨涟等人的支持下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至此,“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

在这场复杂的斗争中,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角色,就是日后不可一世的太监魏进忠(魏忠贤)。移宫案的主角虽然是西李,但为了给自己争权、争名分,她几乎是独自一人与廷臣展开了储君争夺战。当时廷臣方面,有刘一璟、周嘉谟、杨涟、左光斗等一干死硬的卫道者,勇与谋兼而有之,再加上内廷有王安与之呼应,势力甚为了得。可见西李当时面临的压力之大,几乎不是她一个妇人能承受的。她除了内廷有几个太监可供驱策之外,无人可给予支持。在几次争夺中,她又只顾耍蛮,屡屡失误,错失了不少良机,看起来好像气势很壮,实际上内心惶恐得很。魏进忠(魏忠贤)就是在此时,成为西李的重要智囊的。他不仅受命出面奔走,而且在关键时刻还能为西李指点迷津。他出的招,往往非常老辣,曾在不利之中为西李扳回了几分。实际上严格来说,明史上之所以有这个移宫案,始作俑者,乃魏进忠(魏忠贤)也。

魏进忠(魏忠贤)为何要支持西李呢?这个问题,不应绕开不谈。泰昌帝生前,西李有所依恃,既权势显赫,政治发展空间也很大。那个时候甘愿为她奔走,可说是利益驱动。可是当情况出现逆转,新皇帝就要即位,西李既不是储君的生母,又不是储君的嫡母,等于什么名分也没有。仅仅想以先帝遗孀的身份在未来政治格局中继续发威,可能性非常小。她身边的一伙内侍,受她的指使,拼命阻拦廷臣抢回储君,大多是出于习惯。主子一时还没倒,权力幻觉仍在,再加上太监集团天然对外廷的敌视,所以还想不到那么多,都在死力捍卫李选侍。

“移宫案”大幕就此拉下,然而,仍有余波未尽。接着发生了移宫案的一个附案--盗宝案。

盗宝

移宫之时,魏进忠(魏忠贤)见西李大势已去,便趁机策划和指挥了深夜盗宝。

据李逊之《三朝野记》卷二《天启朝纪事》记载:“(杨涟)声彻大内……王安等从中恐吓,选侍遂不及待侍从,手抱八宫主(皇八妹)徒步以行,凡簪珥衾裯之属,俱为群阉掠夺。踉跄奔至哕鸾宫,选侍泣下。内侍魏进忠(即魏忠贤)、刘朝、田诏等乘机窃取内帑,王安发其事,命立行追究。”

据说,九月初四晚,魏进忠(魏忠贤)弄熄了几个路口的路灯,带人开搬,趁黑也给自己藏了几件。有的人因怀揣的赃物太多,走路不便,匆忙之中跌倒,撒了一地。因行动不密,被宫中警卫发觉,宫内外立刻传开,朝议沸沸扬扬。

还有一个说法更为流行,是说李进忠和李选侍的心腹内侍刘逊、刘朝、田诏等人,见西李仓促移宫,便树倒猢狲散,昔日的卑躬屈膝一扫而空,根本不顾主子如何,把西李的首饰衣服劫掠一空,又趁机盗窃内府财宝。有人因为太贪心了,衣服里装得太多,路过乾清门时一个跟斗绊倒,被门卫发现。可巧,在这批人里,还有一个叫“李进忠”的,与当时的魏忠贤同名。

这可惹了大麻烦。新即位的朱由校得报大怒,吩咐王安追究,最后是将一干人都抓起来交到法司去了。唯独魏进忠(魏忠贤)脱逃,他见势不好,躲到了魏朝那里。

黄克缵时任刑部尚书,负责处理“盗宝案”。黄克缵虽然支持外延迫使李选侍移宫,以保证皇位的顺利交接,但不希望再生事端。因此,建议只要李选侍移宫,对其应加以优待,以顾全泰昌帝名誉,维持政局稳定。所以,在处置盗宝太监时,主张区别对待,主犯处死,其余人犯从轻发落。

当时,盗宝太监自知罪责难逃,也寄希望天启顾及西李,能网开一面,力主移宫的杨涟也上疏:“移宫自移宫,隆礼必两者相济,而后二祖列宗之大宝始安,先帝在天之灵始安。即本日缉获罪珰(盗宝太监),只宜歼厥一魁,无滋漫引。大抵宸居未定,先帝之社稷附托为重,平日之宠爱为轻。及宸居既安,既尽臣子防危之忠,即当体皇帝如天之度”。(李逊之《三朝野记》卷二《天启朝纪事》)天启本意是借严厉处置“盗宝案”一干人犯的气势,警告西李不要图谋干政,但又不肯留下“薄待先朝嫔妃”的口实,更不希望引起内宫、外延的纷争。

抓起来的那一批人,在法司里使了钱,倒还没受太大苦,他们异口同声说魏进忠(魏忠贤)是主谋。据此,首辅方从哲等人上奏,要求将魏进忠(魏忠贤)正法。

魏进忠(魏忠贤)先是痛哭流涕,表示追悔莫及,求魏朝赶紧到王安那里说情。

魏朝此时还识不破他的阴险嘴脸,马上行动。亏得魏朝在宫里资历长,脑袋还灵活,编了一套瞎话,说参与盗宝的是西李名下的另一个“李进忠”,不是此“魏进忠”。王安本就生性疏阔,视魏朝为心腹,这话也就把他蒙过去了。加之前一段时间魏进忠(魏忠贤)常给王安送人参,好印象还没消失,王安也就高抬了一次手。

暂时喘口气后,魏进忠(魏忠贤)又找到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工科给事中李春烨、御史贾继春、刑部尚书黄克缵等人,哭啼不止,大呼冤枉,求他们帮忙上奏申明。其中李春烨为他用的劲儿最大。如此一来,魏进忠(魏忠贤)终获解脱。刘朝等人系狱一段时间后,也都花钱打点,大多被赦免了。

魏进忠(魏忠贤)就这样躲过了一劫。但饶是如此,他的情况也很不妙。

由于在移宫事件中表现恶劣,魏进忠(魏忠贤)遭到人们的谴责,对他的人品表示怀疑。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璟等上奏说:内官李进忠等辗转相攀,株连无已。御史左光斗等则希望皇上将魏进忠(魏忠贤)等“止法”。天启帝本人在回顾移宫事件始末时,对李进忠(魏忠贤)的所作所为也颇为厌恶。在上谕里起码有三次提到这个“魏进忠(魏忠贤)”,分别提到了:他为李选侍传话说奏章要选侍看过才给嗣君看;先帝宾天日受选侍之命“牵朕衣”;以及最要命的“盗库首犯”一事,随时可能被重新提起。

这么看来,魏进忠(魏忠贤)的上进之路,等于完全堵死了。移宫案,是魏进忠(魏忠贤)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演出,不过,这一脚,登上的却是贼船。上去容易,下来难啊!但使人难以理解的是,一年之后,天启帝居然对魏进忠信任有加,并为他赐名“魏忠贤”,放手让他专擅朝政,令人感慨系之。

移宫案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一直是天启朝争论的问题,史称晚明三大疑案。这三大案牵涉到万历、泰昌、天启三代皇帝,但是以朱常洛为轴心人物。“梃击案”梃击的就是太子朱常洛,“红丸案”吃了红丸的也是朱常洛,“移宫案”则是朱常洛的宠妃西李选侍居占乾清宫。这三个案子虽说是皇帝家里头的事,但“三案”将朝廷注意力吸引到宫廷斗争,使朝廷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国家大政、要政上;而且加速了明末宦官魏忠贤专权,使本来腐败、黑暗的明末统治更加腐败、更加黑暗;更为重要的是“三案”成为党争题目。这样以来,三桩案子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宫案”本身。

同类推荐
  • 明末铁血新军

    明末铁血新军

    这是普通年轻人的明穿!这是每个平常人都可以找到的代入感!这是大叔和少年父子相继,铁血再铸大汉的闪亮光环!他们没有脑残的外挂厉害,却是坚定的一步步走来!诛胡虏,灭倭寇,征四海....从此我大汉民族再无遗撼!作者Q群:484969642欢迎添加交流!
  • 穿越古代做首富做大侠

    穿越古代做首富做大侠

    小学老师一朝穿越在古代一个傻子乞丐的身上,身份的落差让他无法适应乞丐的生活,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一种可以御寒的绝世武功,于是乎他开始收拾乞丐众创业。这是一个创业加娶妻的故事。本文爽文向,不求合理,但求轻松完成人生巅峰。
  • 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就把周朝京都在镐京的时期称为西周;洛邑在东边,就把平王东迁以后到秦统一中国前这一时期叫做东周。
  • 昭宣时代

    昭宣时代

    《昭宣时代》主要内容:后元二年(前87)至黄龙元年(前49)的三十八年间,正是史家乐道的昭宣“中兴”时代。这一时代,既不似高祖时代那样波澜壮阔,亦不如武帝时代那样灿烂夺目。如果给昭宣时代以一个历史定位,似乎更类于“文景之治”。不同的是,“文景之治”迎来是是武帝英雄时代,而宣帝辞世之后,嗣君元帝“优洲不断,孝宣之业衰焉”。
  • 农明

    农明

    五里城外,十里墎。谁家牧童画山河,万里江山,万里屋。谁道天下换金乌。
热门推荐
  • 无限原点

    无限原点

    陆辰坐在电脑前,点开了作者的常用网站:起点。“我去,你们地球人也太强大了吧?这些事都真的假的啊?”陆辰看着那些仙侠类小说,看得一脸惊恐。顾宁羽淡然的坐在一旁:“你们歪星人还真是没文化,我家小飞才幼儿园,都知道那些东西是人类想像出来的。”陆辰不服气,直接用作者的ID号,新建了一个小说,并在简介中郑重写道:“讲述我们外星人自己的故事。”作者:“外,妖妖零嘛?我家里有个歪星人,抢了我的电脑,还盗了我的号儿,速来……”鲸茶蜀黍:“……妖妖零救不了你,请拨打妖爱零,扫描脑CT木有问题后,直接联系当地精神病医院。”
  • 异女病毒

    异女病毒

    一个高中毕业的农村仔满怀希望到城市打工,却发现这里有很多女人都感染到了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原本娇柔温婉的她们变得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病毒逐渐由这些大都市扩散到全世界,人类格局因为特异女人们的出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作为极罕见的男性感染者,原本只是想当一个打工皇帝的他依然担负拯救世界的使命,在被女人统治的世界开辟全新的道路。
  • 岚信箱

    岚信箱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虽然我曾经离开你,但是不代表我不再喜欢;虽然我不记得你了,但是不代表我们会陌生;虽然我们分开几年,但是不代表爱会淡下去。
  •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大学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大学

    流年浮沉,多年前的相遇、相知终会成为美好的回忆,许多誓言也终会尘埃落定,无论在生活中相遇,还是在文字中邂逅,又有多少童真美好会携手永远?有多少缘分会美丽留住?又有多少故事会天荒地老?黎昕王幕晴的事儿让我们羡慕,然而他们最终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而那个可怜的我,最终又会得到谁的眷顾?花开、花落、偶见、分离,也许冥冥中已注定!就让一切随缘吧!
  • 五神器之幻世镜

    五神器之幻世镜

    在时间的长河中,无数纪元不断产、不断毁灭。任何人,任何物皆无永恒,唯独五把神器在这不断轮回中永垂不朽....星源纪元毁灭后,看进入新一轮纪元的星源主宰如何从一个小镇的无赖如何一步步重回主神之境。又看一向不干涉纪元命数的五神器是如何与这新一纪元所结缘,而作为神器的幻世镜为何会对一个人类产生感情。
  • 六伝茶斋

    六伝茶斋

    一个异世界的叛徒,在一个村落里的坟场附近开了一件茶馆,看上去是一间喝茶的休闲场所,实际上是镇守此地异世界封印的落脚馆。伴随着上一辈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原来六十年前的异世界变革不过是一场弄权夺政的阴谋。
  •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商品市场概述、中国商品市场景气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中国商品市场景气指数研究以及市场预警系统的编制等。
  • 查理九世之彼岸花之约

    查理九世之彼岸花之约

    墨多多接到了一份奇怪的诅咒信,彼岸的花妖已经盯上了自己!唐人街的连环杀人案,游乐园里的尖叫鬼屋,亚特兰蒂斯真正的秘密……“唐晓翼,我们两个都活不久了,剩下这点时间,你想干什么呢?”“墨多多,我就说过,你还是和我这不良少年情——投——意——合——啊。”
  • 卡牌法则

    卡牌法则

    公元二十二世纪,流行全球的集换式卡牌游戏为职业玩家和娱乐媒体带来了全新的竞技项目,培养职业牌师的牌师学院犹如雨后春竹般迅速崛起,售卖卡牌和提供游戏场所的卡店在大街小巷开张营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间老旧的卡店正面临着关门危机。怀着守护卡店的初衷,一名毫不起眼的打工少年带着卓越的天赋,在成为职业牌师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初的步伐……----------------------------PS:本书设定大量借鉴游戏王和万智牌,若有雷同,纯属即视感。PPS:打牌真TM好玩_(:зゝ∠)_
  • 嚣张小狂妃:魔尊大大我丑拒

    嚣张小狂妃:魔尊大大我丑拒

    前世遗孤被视为父母之人,皆为自己而死。今世重活,定要欺我之人血债血偿!残忍,血腥,笑笑接受,无耻,流氓,是某人的事。“君亦邪,你看上我那点了?”苏玖儿眨眨眼睛。某人笑笑,道:“那点都看上了。”“那我那点都改好不好?”“嗯,我最欣赏你看不上我的那一点。”某人腹黑摸摸下巴。苏玖儿……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