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6400000017

第17章 曾静投书谋反案(4)

由此可知当时《大义觉迷录》刊刻数量之多,普及发行之广应该是达到了雍正年间的最高水平。《大义觉迷录》这部雍正帝的力作,是非常有特色的旷世大著,因为它能使人人都“觉迷”起来,紧跟雍正帝走。雍正帝还让曾静、张熙携带《大义觉迷录》到各地向民众现身说法。曾静跟着钦差大臣杭奕禄,遍走江南江宁、苏州、杭州等地,宣讲雍正亲自编撰的《大义觉迷录》,逐条驳斥自己“妄加”给雍正的十大罪状……张熙则跟着尚书史贻直遍走陕西等地,麻木不仁地做着同样的事情。

这里有必要把《大义觉迷录》这部旷世奇书的“精彩部分”作一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大义觉迷录》中雍正帝对吕留良的“华夷之辨”言论作了极力的批驳。吕留良主张“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义”。认为在传统的帝制社会,要讲君臣之夷,首先你要看它是不是你的同族同类,否则就不必讲君臣之夷。雍正帝说这个所谓的“华夷之辨”根本没有道理。“夷夏大防不过是说本朝只是满洲的君主,而进关当了整个中国的皇帝,错误地怀着地域、民族的偏见,故意捏造一些言论来进行诽谤讥讽。而他们不懂得本朝原居地为满洲,好比中国人有籍贯于某地一样。古代的大舜籍贯是东夷,周文王籍贯是西夷,这丝毫不能损害他们圣人的光辉。”。

雍正又讲:“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同于禽兽的地方,是因为人具有伦理纲常的道理。五伦齐备就是人伦,缺少一种,便不能称之为人了。君臣这一伦,在五伦当中是第一重要的,天下能有心中没有君王的人,还配称之为人吗?作为人而怀有没有君王的心,这种人难道还不可以称他为禽兽之心吗?能尽人伦的才配称为人,灭天理的则就叫禽兽,并不是因为中华内地和边疆夷狄按地域去区别人和禽兽的。

至于过去把中国分为华夷的说法,是产生于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分裂为很多小国,彼此之间地域都很小而道德威望也差不多,谁也压不倒谁而有能力统一中国,所以北方的人便攻击南方人为岛夷,南方人便指责北方人为索虏。在那个时候的人,不懂得去修整道德实行仁义,而只知道从口舌上去互相讥讽,已成为一种十分卑鄙和十分浅陋的错误思想。

自我朝统一了中国,在中原即皇帝位以后,使蒙古等极边远的少数民族部落都统一入中国的版图,使中国的疆土开拓得更加广远,这真是中国每个臣民的大幸事,怎么还能去硬行分裂中国,讲划分华夷界限的论调呢!”

雍正在这里所提出的这些观点虽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打击反对势力,但仍然说明了一定的道理,是不同于儒家传统的华夷之辨的,它反映了大一统的中国各民族融合逐渐加深的客观现实,而这一论辩在当时显然是有着偷换概念和强词夺理的嫌疑。

为了消除汉族人的民族情绪,雍正还在《大义觉迷录》中对满汉衣冠服饰的区别作了辩解,说明衣冠之制自古都是因时因地制宜,是人们各就其习俗方便用之的。雍正说,从汉唐以来,王朝的这些官服,它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比如这些在朝为官的人,他们的这些官服要彰显他们的身份、品级,怎么来区别呢?就在官员在朝服的前胸后背处分别刺绣一块方行的图案,叫补子。文官上边绣的就是各种飞禽;如果是武官,上面绣的就是各种的走兽。明清官员所用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那么这服饰的变革怎么就能够用来说明满人入主中原,就没有一个正统性呢?因此“孔雀翎、马蹄袖”无关于“礼乐文明治乱”。

曾静在谋反书中还给雍正帝开列了十大罪状,开列过后,曾静谴责雍正是一个失德的暴君,说雍正根本就没有资格当皇帝。于是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又针对“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任佞”等十项大罪,逐条进行了自辩。

一、谋父。传说圣祖皇帝康熙在畅春园病重的时候,雍正给他父亲敬了一碗人参汤,把他父亲给毒死了。针对这一传闻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辩解到:“叛逆书信里强加于朕谋杀皇父的罪名。我幼年时便蒙受皇父的慈爱教育,四十多年来,一直顺应皇父心意而承欢膝下,竭力诚恳恭敬,多次受到皇父赞扬,在诸兄弟中间独认为我最诚实孝顺,这是我的兄弟和一切大臣、侍从都共知的。……并且皇父曾亲口说过:‘皇四子(雍正本人)人品贵重,非常相似朕躬,一定能担负起统治国家的重担,现在让其继承皇帝之位。’”雍正说,我对父亲一直都很诚实孝顺,这个大家都有目共睹,而且父亲在临终前已经决定让我继承皇位,我怎么可能去做毒杀父亲这样卑鄙无耻而又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康熙是否传位给雍正,至今仍是一大谜案,围绕雍正是否合法继位的问题,历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遗诏继位说。主要根据是文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和档案《康熙遗诏》。

《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了“八人同受遗诏”的过程: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佑、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礻我(此字需重造)、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康熙遗诏》也同样有:“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的记载。

但这里面有几处疑点:其一,这么重要的决定,既然将继位大事告诉七位阿哥和隆科多,为什么不向当事人--继位者胤禛宣谕?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这件事是无中生有,是雍正继位后编造的。其二,“八人同受遗诏”正是出自雍正本人之口,从雍正对八人同受遗诏的不同说法,可以看出某些蛛丝马迹。“八人同受遗诏”,最早的版本是雍正七年(1729年)九月成书的《大义觉迷录》,在这以前从没有过相同的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在一篇上谕中说,康熙命他继位,是在病危之时仓促间“一言而定大计”,并没有一字提及“八人同受遗诏”的事。在雍正五年(1727年)十月的一篇上谕中,雍正才开始说到诸皇子同受遗诏的情节,但也只是说:“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诸兄弟及隆科多入见,面降谕旨,以大统付朕,是大臣之内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并没有具体指明是哪些皇子入见。

第二,改诏说。《康熙遗诏》是在康熙帝逝世三天后才宣布,因此有人认为雍正帝编造遗诏,所以不能作为雍正帝合法继位的可靠依据。其中共有胤禛改诏、隆科多改诏、年羹尧改诏三种说法。改诏说认为是将康熙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作“传位于四子”。这里也有几处疑点难以解释:其一,当时繁体字的“于”写作“於”,“于”字很难改成“於”字;其二,当时行文规范是“传位于皇某子”,“于”与“四”之间隔了一个“皇”字,很难改;其三,满文为清朝的国书,如此重要的遗旨应同时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即使汉文能改,满文却无法改。因此改诏一说纯属传闻。

第三,夺嫡篡位说。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实行嫡长制,康熙帝的皇位继承,先是指定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继而废,废而立,又再废,所以康熙帝生前没有立嫡。既然清朝没有实行“嫡长制”,康熙帝生前也没有公开立嫡,所以不能说雍正帝继位是“夺嫡”。另外,到现在为止,没有文献或档案材料证明康熙帝临终前公开、正式册立储君。因此,“雍正篡位说”也不能成立。

第四,无诏夺位说。雍正奉遗诏继位,许多矛盾解释不清楚,其说难以自圆;说雍正改诏篡位,真正有力的证据也显得不足。

所以雍正登极,最合理的说法就是他在皇位争夺中取得了胜利。

我们暂且抛开雍正即位是否合法不讲,但就康熙帝是喝了胤禛送的人参汤被毒死的一说,这话从伦理、法理、情理讲,既悖于情,也不合理。从当时的具体环境、周围条件分析,既违背史实,也绝无可能。经过学者的研究,康熙帝深通医道,对医学和药学很有研究,还会开药方,又一向反对用人参进补。康熙帝曾说过:“北人于参不合。”这个人参对北方人不是很相宜,所以他平常也很少吃人参。雍正是孝子,应当知道皇父的喜好,他既是为了尽孝心,就不会违背皇父的好恶。即使雍正向他父亲敬一碗人参汤,雍正也是不会喝的,更何况敬一碗有毒的人参汤。即使敬得上,还有人试药,所以雍正用人参汤把他父亲毒死这种说法靠不住。

二、关于逼母。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说:“逆书加朕以逼母之名。”看来当时雍正“逼母”一说流传很广。

雍正的生母是乌雅氏,乌雅氏生了四阿哥、六阿哥、十四阿哥三位皇子。其中六阿哥早死,剩下一母同胞的两兄弟四阿哥胤禛(即雍正)和十四阿哥允禵,而这哥俩恰恰成为“夺嫡”疑案的主角。

雍正即位后,德妃乌雅氏被尊为皇太后,而皇太后乌雅氏的作为却令人狐疑满腹。儿子做了皇帝,乌雅氏却不愿接受“天子以四海奉养圣母一人”的威福,竟然悲痛欲绝,不饮不食,想要身殉大行皇帝康熙而去,此事有皇太后懿旨为证。而当新皇帝雍正登基前依例前来向皇太后行礼时,又遭到她的拒绝,使登基大典几乎无法开场,她言词激烈地表明自己与新皇帝雍正登基没有关系:“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至与我行礼,有何关系?概免行礼!”此事也有皇太后懿旨为证,而后不到半年,乌雅氏竟突然崩逝。

关于乌雅氏猝死,人们传言:康熙死后雍正的弟弟允禵要给父亲奔丧,雍正不但不让他进城给他父亲祭奠,还把他发到遵化景陵囚禁起来,“太后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见允禵而不可得,于铁柱上撞死。”,这样看来雍正对其母是有一点逼,但是否是撞柱而死,没有历史记载可考证。

而据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说:“母后平素就有个痰病,又因为皇父丧事,心中悲痛不能释怀,便于癸卯年五月旧病复发。朕亲自侍奉汤药,希望能够病好起来,不料却一天比一天加重而至病危逝世。”

三、弑兄、屠弟。自雍正帝继承皇位之日,就面临着兄弟们的不满和挑战。康熙驾崩的噩耗传出,京城九门关闭六天,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进入大内,可见当时形式之紧张。

雍正即位时,当时年满二十岁的皇子共有十五人,我们来看一下雍正当时是如何对待他的这些兄弟的。

大阿哥允褆,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禁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允褆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日的死老虎,但雍正对他并没有宽大为怀,雍正十二年(1734年)允褆死。

二阿哥即废太子允礽,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也没有太大的力量,但是雍正帝没有放过他,把他禁锢在咸安宫。但他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允礽移至兵营,将其折磨而死。

三阿哥允祉,很有学问,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著名的《古今图书集成》就是出自其手。雍正帝对这个弟弟也不放过,他即位后,以“允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允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允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帝知道后,干脆将允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允祉死。

雍正帝自己是老四。

老五允祺,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允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帝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允祺死。

老六早死。

老七允佑,死于雍正八年(1630年)。

老八允禩,是雍正帝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雍正帝继位后,视允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允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帝耍了个两面派手法,先封允禩为亲王,其福晋来祝贺,允禩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有什么可贺的,说不定明天就死了。这话传到雍正帝那里,命将福晋赶回娘家。不久,借故命允禩在太庙前跪一昼夜。后命削允禩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学者解释有所不同,过去多认为是“猪”的意思,近来有学者解释为“不要脸”。允禩后又被幽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

同类推荐
  • 行秦纪

    行秦纪

    少年苏毅寻梦远古山洞,神秘壁画,不解古语,白衣仙子,让他魂牵梦萦,欲究其奥妙,却遇袭忍者屠戮,勇跳山崖,白光一闪,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前秦朝,本以为此事偶然,却不知乃天命所在,因果轮回,千年之约,苍生大道,必逢之则必化之。
  • 重生之汉末一统

    重生之汉末一统

    现代大学生刘羽穿越到汉末成为幽州牧刘虞的次子,看他如何在汉末群雄割据的乱世崛起,又是如何一步步一统大汉。重生之汉末一统书友群:251939033欢迎大家加群互聊
  • 荣誉之心

    荣誉之心

    20世纪初,一场世界大战迫在眉睫,欧洲很不太平,在火药桶巴尔干,奥斯曼土耳其又一次遭受巴尔干小国的围攻。而在欧洲第一强德国,一个令人瞩目、天衣无缝的计划——施利芬计划出炉。不过,这个完美的计划却遭到了巴伐利亚军校第一和第二名两位高材生的反对。在参谋总部会议上,舌战一触即发。而故事的主角——伯尔特·冯·W·卡尔斯利少将和兰纳·冯·柯德尔上校也将就此登场。
  • 烈旗

    烈旗

    原作品名《烈旗》,气魄不够,改!三个主角,三个少年,三种命运,在架空的齐朝将乱末世,上演了一场壮烈的山与海之歌。帝王,悍将,孤臣……这里的英雄是孤独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堪能惺惺相惜的对手;雄心,反思,彷徨……乱世之中,他们是凭本心以抗洪流的可爱的人;瀚海,边关,都城……都是书中人的战场,与道场!武侠没落了么?不,是因为他们只是徘徊在前人的伟岸之前,没有胆量前去攀越。架空只能穿越么?不,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造物者的气魄,不敢于重塑一段时空,不敢于去书写英雄与英雄对峙的男人的史诗。而如果你有意的认真阅读本书,相信你相遇的,会是《英雄志》、《猎命师传奇》、《昆仑》、《开唐》这样的阅读体验。
  • 家国日月

    家国日月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个最不像穿越者的穿越者。无勇、无谋、懒惰、胆子小,甚至连历史也不很清楚,更不知道现代化,这样的一个穿越者,却成为一代奇人。一个最像穿越者的穿越者。有勇、有谋、勤奋、有胆魄,熟知历史,一心想根据现代社会改变古代,这样的一个穿越者,遭遇却超乎想象。
热门推荐
  • 将军家的下堂宠妻

    将军家的下堂宠妻

    因情自杀的首都第一名媛秦容若,一朝穿越成为古代大将军家的天才美少女,爹爹疼奶奶爱,好不惬意。可恨皇帝老儿和自家姑母竟然让自己入宫做公主伴读,于是,秦容若自带主角光环,开启了美男环绕的开挂人生。可惜二皇子太闷,四皇子太骚,世子太毒,自家弟弟舍不得下手,只好瞄准那个高大威猛的少年将军。谁知道那俊美的将军早已觊觎自己美色不过勾勾手指便去皇帝跟前求赐婚去了。嫁也嫁了,肚子也大了,将军杀敌半年未归,等来的竟然是一纸休书。秦容若火大了,提枪上马,千里奔波。老娘来也,亲亲夫君快接招!
  • 逼婚成宠:傅少,请克制!

    逼婚成宠:傅少,请克制!

    结婚前夕,未婚夫和亲妹妹滚床单,她怒火攻心在酒吧睡了个上等货。等等,这货居然有病?去医院检查,发现他居然是妇科妙手?!当场让她脱裤裤?抵死不从!她被亲妹妹暗算,被前男友纠缠,被逼得走投无路。他从天而降,一次次将她捞出水火。“大叔,我说过不用你负责的。”“你是我结婚证上的太太,不得不负责。”没去民政局没拍结婚照,就这样莫名其妙被戳在了某人的结婚证上?!这是什么鬼!傅少我要离婚!喂,大叔,说话就说话,干啥脱衣服!傅少请你克制一下!
  • 幻之光

    幻之光

    你玩LOL吗?你想看到LOL中的英雄出现在异界时的大方光彩吗?一个普通的玩家凌羽,意外穿越到异界,本以为死定了,却发现自己有能够召唤LOL中的英雄的能力。看他如何在异界凭借英雄们纵横吧。
  • 后宫重生斗

    后宫重生斗

    一杯鸩酒,她与腹中的孩子魂断今生。不想醒来却化作莲花池畔的幻影。上一世,她甘做别人手中棋子,痴心错付,这一生,她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她静待池畔等待今生自己的到来,只为她也为自己出谋划策,揭穿上一世的阴谋。她虽只是魂魄归来,可是无妨。她可以帮今生的自己画出要走的轨迹。上一世自己是傻,这一生可以是狠,狠绝!
  • 为伊断永恒

    为伊断永恒

    不求功名利禄,不求长生不老,但求得佳人相许一世欢颜。得卿心,天下万物皆淡然。本是无心人,万物皆可弃。得君痴痴相守不离弃,为君还复世间路,此生眷念,不负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紫藤泪

    紫藤泪

    流绪微梦,紫藤尽头,还有你在等我吗。花开花落,始年年同,还寻千潮圆梦矣。明知是会伤,却依义无反顾。来年的背后,终究是擦肩而过。
  • 花舞泪

    花舞泪

    嘿~~我看见夏日的夜空星星坠落在风中嘿~~我看见时间的花朵爱如此温暖而忧郁……你说快去天使街你就不会再忧郁于是我来到天使街星星睡在台阶上我说我想和你一样快乐永远在脸上
  • 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这本书,其实更多的是讲述的是我自己的初恋故事,很多内容,都是我所经历的的。希望你们喜欢,谢谢。
  • 陈莲舫先生医案

    陈莲舫先生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