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00000033

第33章 我国需要“媒介扫盲”

一、问题的提起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大众传播业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极为迅速。从70年代起,不仅发达国家,而且拉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意识到进行传播文化教育的必要。这种教育被称为“媒介扫盲”、“媒介教育”,还为此产生了一个新的英文名词educommunication(教育传播)。它的发展趋势是将媒介教育列为正规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的一部分,以帮助一代新人了解大众传播,培养他们对大众媒介的正确态度。

发表于《新闻记者》1994年第1期。

在1989年完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交流报告》

中,介绍了世界各大洲和各国有关媒介扫盲的情况,但完全没有中国这方面的材料。现在国际上媒介扫盲包括的内容,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外,还包括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介。我国一些大城市计算机的小学、中学教育已经起步,但关于一般大众媒介的教育,尚是一片空白,只限于在一些大学设立传播学或新闻学的专业教育。80年代中期大众传播的社会教育曾兴盛一时,但主要是训练通讯员的写作技巧。

近几年,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大众传播文化,接触媒介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我国其他事业的发展相对比,传播业的技术和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已经相当理想。理想的大众传播需要理想的传播接受者充分开发、利用它,来完善自身,造福社会,但目前两者之间尚存在较大的矛盾。

二、受众的现有水平

199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北京市委宣传部在北京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众传播受众的抽样调查(N=1528),调查的主要问题是受众实践与受众观念的现代化状况。

这次调查从大众传播设施的拥有量、参与传播活动的程度、传播观念现代化程度、社会意识现代化程度四个方面进行测试。四方面总的分值(分为五级)中属于高的仅占0.1%,较高的占11.8%。

显然,相当一部分人作为大众传播的接受者,其素质还不够理想。

就对传播文化存在的意识而言,91.4%的被试赞同或基本赞同“一个人最好养成经常读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习惯”这样的看法,大多数人已经从观念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但对自己作为传播接受者的权利意识尚相当薄弱。43.3%的被试对“新闻改革同老百姓没有什么直接的利害关系”这句话作不出正确的倾向性判断;61.3%的被试不赞成或不知道“报纸、广播、电视办得好坏,读者、听众、观众也有一定的责任”。

在传播常识方面,三道题的回答情况是令人沮丧的。当问到我国是否制定了《新闻法》时,只有8.1%的被试知道尚没有制定,938人(61.4%)不知道,409人(26.8%)答错;问到“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句话的出处时,只有23.5%的被试正确地选择了“十三大报告”这个答案;在“您知道调频广播的主要优点吗?”这个问题下,889人(58.2%)回答不知道,121人(7.9%)答错,答对的只占30.9%。

对于什么是合理、规范的传播,虽然多数人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但认识不清的所占比例也是相当大的。例如“新闻报道可以对事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适当的夸张”这样明显的错误观点,尚有27.7%的被试作不出或作出错误的判断。像“没有成功的把握就不应对我国卫星发射进行现场直播”这样的观点,尚有44%的被试赞同或作不出判断。

北京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状况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此可以推想全国受众的大体状况。

传播工作者的情况,目前尚没有最新的调查材料。前不久北京一家很受欢迎的报纸,连载了一篇关于各家媒介竞争的“社会大特写”。看了这篇文章,有些使人对这个行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担忧。作者对“媒体”、“受众”这样的最基本的行业概念,逻辑性的解释竟与公认的学术含义相反。作者对中国在世界传媒中的地位似乎完全不知道,这样写道:“如今中国内地的媒体数量世界第一,单就报纸就有上千种……”当今世界上的报纸共约有6万种,中国的上千种报纸(而且绝大多数不是日报)实在算不得什么。文章中还可以读到不少媒体“所向无敌”的夸大词句和种种不符合实际的关于受众心理的估计。但愿我们的大多数传媒工作者不是这样的水平。

三、世界媒介扫盲的基本情况

从70年代起,关于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领域,已经日益被看作一种新的文化扫盲的内容。它在世界各地实现的程度很不平衡。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尚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记录,但在其他地区,媒介扫盲正在形成一种全面普及的趋势。国际教育媒介理事会(ICEM)是推进媒介教育的一个主要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各洲各国的专门组织相当多。

在亚洲,日本从60年代起就开始在儿童中进行“屏幕教育”,帮助孩子们正确了解大众媒介的功能和表达方式,并常年进行电视对儿童影响的调查。日本的小学课本里有专门的关于媒介的课文,一些大众传播媒介(例如《读卖新闻》)较有眼光,重视培养现在和未来的读者,报社对外开放,设有专门的接待部门,设计了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参观路线,常年接待参观者,特别是小学生,以配合他们课本中的“报纸”一课。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中央中学教育委员会,实施对中学生的媒介教育的调查;一些社会团体经常开展各种活动,教育人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大众媒介。

拉丁美洲的七个主要国家,已经开始了媒介教育。目前主要通过媒介本身在成年人中进行,面对少年儿童的正规教育刚刚开始。各国的媒介教育团体纷纷建立。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学校,“学习看”的课程被分散安排在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正规教育中。巴西通过社会团体和宗教团体,正在实施面对社会的三项专门内容的媒介教育。

在大洋洲,澳大利亚各州从70年代起就在中学里进行媒介教育,现在大多数中学设有媒介课程。有的州已经开始在小学设置“初级媒介”的课程,甚至有的幼儿园亦有了这种教育。新西兰的中学语文中包含媒介教育的内容,在中学的最后两年,各种形式的媒介课程独立,作为选修课。

欧洲的媒介教育,较早的开始于60年代初。目前已经成为体制确认的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东欧除外)。但各个国家具体的教育方式差别很大。有的由政府教育部发布指令进行,有的由教育方面的团体出面组织,还有不少宗教团体参与这项工作。这个地区出现的媒介教育组织最多,例如英国的媒介教师协会、奥地利的全国媒介教育工作组、法国的教育与新闻媒介联系中心等等。

在北美的加拿大,媒介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从七年级到十三年级,均有媒介教育的内容,比重逐年增多。专门的媒介课程作为选修课持续一至二个学期。美国多数州的中学,媒介教育是固定课程的一部分。一些州对学士学位要求增加30个学分的媒介课程才发证书。

四、几条建议

我国的传播技术和设施的发展很快,但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素质提高却比较缓慢。这种差距的拉大,将会对我国的总体现代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大众传播文化的媚俗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众的素质问题。从长远看,它会演化为我国大众传播事业未来发展的重大障碍,许多先进的传播技术和设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合理的利用,却被低俗文化所吞没。在这方面,这次被调查的北京受众已经有所感觉,85.9%的人很赞成或基本赞成这个观点:“应该向中、小学生系统介绍有关报纸、广播、电视的各种知识”。

鉴于这种情况,我国的媒介扫盲应当尽早提上日程。根据各国已有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这项工作:

(1)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自身利用自己的特点,开展对成年人的媒介教育。报纸开辟定期专栏,广播电视设立专门的节目,提供知识,引导受众正确、规范地利用媒介,参与媒介活动。

(2)国家教委需要统筹考虑在小、中学的教育中增设或在语文、常识课中附设媒介教育的内容,并为增设这样的课程编写教材、培训教师。这方面对课程进行的调整量不会很大,但却是使人们理智地适应新的传播媒介环境所必需的。

(3)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各传媒内部要为员工学习本专业知识创造条件或施加些压力。人是传播事业的根本。例如,经常组织些关于本行业发展状况的报告、新闻学历史和理论的讲座,评职称时考一考最基本的传播学常识等等。形成制度,持之以恒。

(4)各级较为现代化的报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对社会,特别是对小、中学生开放,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允许人们免费或低费参观,让人们了解传媒的工作过程。这对各报台来说,也是一项长远的公共关系工作。

同类推荐
  • 你才神经

    你才神经

    这是一本颠覆你世界观的非常态人群心灵访谈书。书中收集了国内最离奇的非常态人群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22个经典案例。包括透视眼、多重人格犯罪、不眠人、潜意识训练、楔齿蜥眼、世界末日论、自我变性人、灵魂存在、智商转移、心脏移植与记忆跟随、阅读强迫症、四维空间的蚂蚁、人卵说、梦境控制、预测学等许多目前科学无法解答的行为和现象。
  • 民族过程与国家

    民族过程与国家

    本书主要研究人类民族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民族共同体产生问题和原始社会的民族过程;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的民族过程;资产阶级民族的形成和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过程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过程等;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清平教育之全纳教育》一书,由清平小学校长武际金主编,是对清平小学实践全纳教育3年来的一个阶段总结。该书以一所普通学校接纳孤残儿童开展全纳教育的生动教育实例向我们揭示了:只要我们的学校愿意接受并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作指导,只要我们的校长和教师真心实意地将全纳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实践,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依托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那么普通的学校也能办成优质的、理想的全纳学校。清平小学的教育实践又一次证明了全纳教育在中国也是可行的。
  •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课题组于2005年8月出版了《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调查报告之后,又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研究,课题终于完稿,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这一成果呈献出来,它肯定会有一些不当之处,甚至错误,但却是我们对理论和实践作了认真思考的成果,是我们真实的见解,可以说课题组的师生,是以一颗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无限热爱和赤诚的心来对待这一课题研究的,希望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能对中国的政治改革起应有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茅盾推荐的中国读者要读的37部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入选“中国读者理想藏书”书目。1999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之一。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
  • 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

    枂筱守是个混血儿,长相帅气迷人,所到之处,就会凭借着高超的智商与脱俗的气质成为万人迷。不管男女,都喜欢他,但他是个孤儿,除了上学就是打工,根本没有时间恋爱。眼下自己努力考上了一所好高中,却在自己工作的酒吧被告知自己有亲人,而且是两个“颜值高,性格好”的外国双胞胎哥哥,我以为自己走了好运,本该开心的,但不小心之下,偷听到一直以来在我心目中的男神哥哥们原来喜欢……某一天,目睹一个神秘的俊美男子变成了野兽!又变成了人!可、这是现代,怎么会有兽人这个东东?!还有,学校那种躁动又是怎么回事?哦,NO!我枂筱守是万人迷没错,可为什么都迷回来的都是男生……太不公平了!【温馨提示:本文为耽美NP向】
  • TFBOYS之她们是唯一

    TFBOYS之她们是唯一

    某凯不要脸的跑的某女身边:"沫棋,来,给爷亲个",某棋看到某凯男这么说脸就刷的一下红了:"小凯,人家会害羞滴啦!"某源看到他们在秀恩爱又看了看某曦说到:"梦曦,我也要亲亲"某曦想都不想就在某源脸上"啵"了一下某晨和某玺看到他们这样就顿时无语了......
  • 南溟

    南溟

    初见时,她羽翼未展,他风流倜傥。再见时,她略见锋芒,他露惊鸿一瞥。“姑娘,这等非凡风姿,实在难得。”“公子,这般惊为人天,实属不易。”请点击观看~
  • 云起灵涌

    云起灵涌

    哇塞,封印了怨,还让三个美男欲罢不能,灵真是太帅啦!什么?她居然是灵的转世?开什么玩笑?话说,这三只美男是怎么回事啊?要不要这么疯?要不要这么暖?要不要这么霸道?天哪?说好的没有人能欺负她,只有她欺负别人呢?为什么一看到他就想跑路啊?
  •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花季的青春

    花季的青春

    她是时尚界的宠儿,他是苏氏的总裁,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会碰撞出怎么的火花
  • 少年儿童大百科

    少年儿童大百科

    本书《少年儿童大百科》作为一部专门为少年儿童量身打造的百科全书,如同一座魅力无穷的知识宝库,里面都是现代少年儿童想知道也应该知道的知识,走进去,收获的必定是无尽的知识宝藏和无穷的智慧启迪。
  • 何处寻找你

    何处寻找你

    “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那么我会说我只要你!真的,其他的都不算什么,我只要你,你知道么!”“你还要我说几遍?我们结束了,你清醒一点可以吗?我不爱你了,我不喜欢你了!”有些人,错过了就真的没有了。你说,当初我那么喜欢你,你为什么就不喜欢我呢?可现在,对不起,我真的没办法让自己的心再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满怀热情了。
  • 对抗僵尸

    对抗僵尸

    在第N次世界大战后,布鲁斯迫于国内压力,就在华夏国的一个边境小镇过着平凡的日子,可是,一天夜晚,一群僵尸攻击了他的镇子,可是他却没有被僵尸杀死,他逃了出来。之后他又遇到了许多有志之士,一起查明真相,对抗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