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800000061

第61章 后记

这本“自选集”所收录的文稿,是从我已经发表的散见于北京、上海、湖北、山西、贵州、黑龙江等地的新闻专业期刊和高校新闻学术刊物上的近百篇作品中择选出来的。它们记录着我近20年来,在高校从事新闻业务课程教学之余,对我国新闻传媒业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走势所作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也记录着我在新闻学术思想上的寻觅和追求。现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先生和复旦大学出版社之约,将它们汇集成册,奉献给读者。我期待着,这本“自选集”出版后能得到读者的回应、批评。

十分感谢单波教授为这本“自选集”所作的序言。尽管从“名分”上说,我可以算作是单波的一位业师;但在我的心目中,却更愿意把单波看作是一位难得的益友、诤友。10多年来一道工作、生活的经历,让我的思想、我的情感、我的言行都被单波所熟知、所“看透”。在这篇序言中,单波不仅客观地记载下了我在新闻学术研究领域里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与得到的收获;也不仅客观地记载下了我在新闻学术思想上曾有过的迷茫、困顿,以及为之所作出的抗争与决心;而且,更为珍贵的是,他还“入木三分”地揭示了我思想深处所隐含着的某种“懦弱”与“无奈”,并对此作了十分深刻的、中肯的剖析与批评。这一切,都让我深深感动,也让我深受启迪。

实事求是地说,我并不认为自己就是一位真正合格的新闻学者。过于沉重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思想包袱”,至今还压在我的身上。它让我难以从“根”上彻底挣脱开传统的新闻理念和思维模式的“枷锁”,从而也让我在新闻学术研究的创新上,不时陷于“两难”的境地,甚至“失语”。因此,尽管这些年我一直在新闻学术园地里辛勤地耕耘着,但学术建树却总是不能令自己满意。个中原因,我想就在这里。

这本“自选集”的文稿,涉及新闻观念、新闻业务运作、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媒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网络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文的原意,无非是为当时新闻业界与学界所关注、所争论的一些热门话题作块引玉之砖,为中国传媒业及其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尽点绵薄之力。因此,这些文稿大多为应时、应景之作,其间并无一条贯穿始终的“意义”主线。这次汇集出版,只是按照出版社统一规定的体例要求,依当时写作、发表的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组织编排。为了忠实于历史,编辑时除了个别语句、标点符号等作了技术上的校正外,基本上保持了文稿的本来面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丁汀同志对我的专访《在时空中探寻新闻》,并非是为这本“自选集”所作,且已发表在他处。只是考虑到这篇专访较为详尽地记述了我作为“新闻人”的成长历程,从中也较为清晰地显现了我思想演进的轨迹,为了便于读者诸君能够更完整地“认识”我,现征得作者的同意,特转载于此。

在这本“自选集”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同志,尤其是顾潜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还有,这本“自选集”中有几篇文稿,是我和我的博士生(夏倩芳、强月新、廖声武、吕尚彬、司景新、叶晓华)、硕士生(吴玉兰、孙丽丽)共同合作完成的。他们有的替我收集了相关资料,有的为我整理、撰写了初稿,有的还帮我做了十分出色的加工、润色工作。对他们所付出的辛劳,我也表示由衷的感谢。

罗以澄

2004年5月

同类推荐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讲述了初起于留日学生爱国风潮,最终消逝在日军侵华炮火中的中国公学近30年的校史。中国公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较早的私立大学之一,由爱国留学生发起、依靠民间集资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所存在时间不到30年的学校,先后有一大批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中外人士与它有密切联系,他们或执教于此(胡适、罗隆基、沈从文……);或求学于此(胡适、冯友兰、张兆和、吴晗、罗尔纲……);或讲学演说于此(梁启超、于右任、罗素……)。
  •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是关于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创新激励篇,下篇为创新环境篇:上篇主要是反映“适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主要是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每篇可以自成体系,均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四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暗夜刺客

    网游之暗夜刺客

    刺客,神秘,飘逸,冷酷,我想写的只是自己所认知的刺客,没有神器,没有无敌属性,没有超强运气,有的只是一些内测的知识,以及自身的技术!
  • 重生之系统在手

    重生之系统在手

    前世,她陌颜。遭恶人杀母、背叛、陷害接连不断的降临在她的身上。时光倒流,她变成了另一个人陌言,上天眷顾,让她得到了万能系统,生活得到改善,那就让她以这个新身份把属于自己的全部都夺回来,一步一步将他们打入地狱,让恶人生不如死!注:(万能系统就是类似于超级商场一样的东西,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O(∩_∩)O)希望亲们多多支持!么么扎!|本文不会收费,多多支持!QWQ笔名已改
  • 无上极尊

    无上极尊

    敢问路在何方?在远方、在心中、还是在脚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可对于木子鱼来,他想要走什么路,都是他的心决定的,所以他走了至尊之路。可至尊之后又是什么...。
  • 心世途

    心世途

    大一的新生在下班后的回家路途,究竟看到了什么画面,引来杀身之祸?当他再次醒来,不仅仅有校花陪伴,还遭惹了校园一霸,想置他于死地的幕后者又会是谁?究竟能否度过劫难?少年,你听说过寄灵人吗?
  • 陌上轻尘风无言

    陌上轻尘风无言

    她,林轻尘,只是一个开茶馆的简单女孩儿;他,父亲是国企的总裁,从来不缺人爱的霸道公子,后来接手了父亲的公司。她说:我还没有离开你,就已经开始想念你。他说:如果你这一生注定有一个人宠你、爱你、保护你的话,那个人只能是我,必须是我。顾凉言经典语录:【1】“林轻尘,我准你离开我了吗?老老实实的在我身边呆着,不许离开我的视线一步。”【2】“林轻尘,谁接你的胆子看别的男人的?再看我现在就废了他,不要怀疑我说话的真实性。”【3】“林轻尘,不许不要我,再挑衅就咬你了,汪汪。”别多想,汪汪只是一只狗的名字。
  • 风雪列传

    风雪列传

    传统武侠,只为写出心中的那个江湖,风雪列传,讲述一段江湖儿女行走于江湖的慢慢人生路。侠肝义胆,儿女情长,是非功过,百年转眼即烟云,莫管后人何评说,只凭本心仗剑行。
  • 重铸星空

    重铸星空

    一个阴毒缠体的病弱少年,从小被人欺凌。挑起一段艰难的复仇挑战路!他拥有至阴至阳双元魄,却要受尽天下人的无休止追杀!不屈于宿命,只能逆天而行……誓要踏平天元大陆,征战寰宇!天地不容……我便,毁天灭地重铸星空!——————————粉嫩小新人白发三千丈呕心沥血,全力打造《重铸星空》,拜求各位兄弟姐妹们收藏阅读,以及各种支持推荐。
  • 佛母孔雀尊經科式

    佛母孔雀尊經科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阑珊:血色宠妃

    夜阑珊:血色宠妃

    她,是21世纪最狠最毒的女特工,却阴差阳错地穿越到欧阳世家废物小姐身上,他,是21世纪最精通毒的解毒师,她在婚礼前一天意外穿越,她悲伤过度,谁知穿越到宇文家公子身上,就这样,现代的姻缘到古代再续。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